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4108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docx

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

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实用教材

第一讲巧算

1.1加减法的巧算

 

引子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

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

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

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

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

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

小熊不禁问:

“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

“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

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

你可以试一试。

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

这下小熊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

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例题与方法

 第一题:

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③1361+972+639+28

  解答:

①式=(36+64)+87②式=(99+101)+136

  =100+87=187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第二题:

拆数补数

  ①188+873②548+996③9898+203

  解答:

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第三题:

减法中的巧算

  ①300-73-27②1000-90-80-20-10

  解答:

①式=300-(73+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第四题:

巧算

  ①4723-(723+189)②2356-159-256

  解答:

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1941

  第五题:

巧算

  ①506-397②323-189  ③467+997④987-178-222-390

  解答:

  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109

  ②式=323-2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1464

  ④式=987-(178+222)-390=987-400-400+10=197

【举一反三】

1.计算:

(1)2458+503

(2)574+798

 

2.计算:

(1)956-597

(2)3475-308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783+25+175

(2)2803+(2178+5497)+4722

 

4.计算:

999+99+9

 

1.2分数的巧算

我们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一般要先通分,再计算。

但是对于有一定特点的或比较复杂的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用上面的方法就比较麻烦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巧算的方法。

 

(一)阅读思考

 例1.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互质,分子为一)

   计算下面各题,观察计算结果与原分数有什么关系?

   

      

       

       

   

     

     

       

   

      

   规律:

   

 例2.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加减法

观察下面各题,找出计算方法

   

    

   

    

规律:

 

例3*.一个分数约分后等于

,如果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36,求原来的分数。

(记得做老师的笔记)

 

【举一反三】

1.计算:

   

      

     

     

   

 

 2.计算:

   

     

      

      

 

 

 

3.简算:

   

(1)

   

(2)

   

 

(3)

    (4)

 

 

4.一个分数约分后等于

,如果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32,求原来的分数。

 

1.3乘除巧算

这一讲我们学习乘法、除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因数(或被除数、除数)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算式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心算,从而简化计算。

例1.

(1)25×5×64×125

(2)75×16

总结规律:

例2.

(1)125×(10+8)

(2)(20-4)×25

(3)4004×25

(4)125×32

总结规律:

例3.

(1)1248÷96×24

(2)1000÷(125÷4)

总结规律:

例4.

(1)625÷25

(2)58500÷900

总结规律:

例5.*

(1)(350+165)÷5

(2)(702-213-414)÷3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84×17+184×832.981+5×9810+49×981

3.496×837-796×6374.248×68-17×248+248×48

5.304×28+4896÷486.(125×99+125)×16

7.25×64×125

第二讲配对求和

引子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从小就聪明过人。

他8岁时,老师给他和班上的同学出了一道题:

1+2+3+4+…+99+100=?

8岁的小高斯很快报出了得数:

5050。

这个答案完全正确!

最让老师吃惊的是,小高斯是计算速度如此快

小高斯用什么办法算得这么的呢?

原来,他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配对求和。

没错,这节课呢,我们要完成对简单的配对求和的理解任务,以及做对这些类型的题。

 

例题1计算:

1+2+3+4+5+6+7+8+9+10

 

例题2计算:

11+12+13+14+15+16+17+18+19

 

例题3计算: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规律的寻找与方法总结(做好笔记)

 

【举一反三】

1.计算:

1+2+3+4+…+18|+19

2.计算:

1+2+3+4+…+29+30

3.计算:

2+4+6+8+…+98+100

4.计算:

13+14+15+…+27

 

第三讲等量代换

引子

同学们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曹冲让大象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

再把大象赶上岸,把这条船装上石块,当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知道,船上的石块菜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称象就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

两个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要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例1.下面的四只天平都保持平衡。

想一想:

一个西瓜和几根香蕉的重量相等?

 

例2.已知一只狗重8千克,请你根据下图推出一只小猴和一只小兔共重多少千克?

 

 

例3.一头猪可以换3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狗,1只狗可以换4只兔子,1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

 

例4.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

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练习与思考

1.○+○=△

△+△+△=□

□=()个○

2.已知1头猪=2只羊,1只羊=8只兔子。

1头猪=()只兔子;2头猪=()只兔子;

3只羊=()只兔子;24只兔子=()只羊;

32只兔子=()头猪。

3.已知20只鸡可以换2条狗,6条狗可以换2头猪,10头猪可以换2头牛。

那么,5头牛可以换多少只鸡?

4.已知3个苹果和重量加上一个梨子的重量等于14个桔子的重量,6个桔子的重量加上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的重量。

问:

1个梨子的重量等于多少个桔子的重量?

 

5.已知1筐梨+2筐桔子=130千克;求:

1筐梨=()千克;

2筐苹果+2筐桔子=160千克;1筐苹果=()千克;

3筐梨+2筐苹果=310千克。

1筐桔子=()千克。

6.买6千克荔枝和8千克桂圆,共付312元。

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

荔枝的单价是多少元?

桂圆的单价是多少元?

 

7.甲、乙二人共同生产一种零件,甲生产了8小时,乙生产了6小时,一共生产了312个零件。

已知乙5小时的工作量等于甲2小时的工作量。

甲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乙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8.甲、乙两数之差是180,如果将乙数的小数眯向右移动一位就与甲数相等。

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9.如右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长方形ABCD的周长。

 

第四讲*正方形与长方形

引子:

同学们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利用公式很容易算出它们的面积与周长。

但在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一些同学就会感到棘手。

这两讲我们将教给大家一些平移、转化、分解、合并等技巧,使大家在解题中能顺利地找到突破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1.有一块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与两块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拼也一个正方形。

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例2.两个大小数点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6厘米。

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3.求图3和图4的周长(单位:

厘米)

图3

图4

例4.如图所示,图是一座厂房的平面图,求这座厂房平面图的周长。

(单位:

米)

 

例5.一块长方形土地,长为20米且是宽的2倍,中间有一座雕塑,雕塑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周围是草坪(如图1),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6.已知图3中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多4厘米,大正方形面积比小正方形多96平方厘米。

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例题7.如图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分米,长方形BCEF和长方形AGHD的面积分别为24平方分米和20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和面积。

 

思考练习:

1.图14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这座楼房平面图的周长是多少米?

 

2.用4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是16分米的大正方形(如图18),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有一个长方形的市民广场,长100米,宽80米。

广场中间留了宽4米的人行道,把广场平均分成四块(如图6),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

4.图7是由12个相等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五讲和差问题

引子:

和差问题往往是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的和,以及数量关系的差,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这两个未知量。

运算公式如下:

已知:

甲数+乙数=A…….①

甲数-乙数=B…….②

用①-②=乙数+乙数=A–B这样就可以轻易求出乙数了

或者用①+②=甲数+甲数=A+B这样就可以轻易求出甲数了

例1.植树节,育红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4棵,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例2.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比数学系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例3.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

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

 

例4.这里有三道加法算式,当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代表什么数,才能使等式成立?

□+□+△+○=20……

(1)

□+△+△+○=17……

(2)

□+△+○+○=15……(3)

 

练习与思考

1.小红家养了30只鸡,母鸡比公鸡多8只。

小红养母鸡、公鸡各多少只?

 

2.甲、乙、丙三个数,和为300,已知甲比乙大50,乙比丙大20,甲数是多少?

 

3.甲、乙、丙三个同时参加储蓄。

甲、乙两人共储蓄220元,乙、丙两人共储蓄18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00元。

问:

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4.两筐苹果共重64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筐后,那么,第一筐苹果比第二筐少2千克。

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5.小明比小华多30块糖果,小明给小华25块糖果,这时谁的糖果多?

多几块?

 

6.小强沿长与宽相差20米的游泳池池边跑步5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他共跑了700米,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7.张宁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外语和语文平均成绩是86分。

张宁同学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

 

8.两个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5,比另一个加数大52,这两面三刀个加数的和与差各是多少?

 

9.如果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是77,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10.已知△=8,你能根据下面两道算式,算出□和○各表示几吗?

□+□+△+○=46

□+△+△+○=37

第六讲*和倍问题

引子:

和倍问题往往是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的和,以及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这两个未知量。

运算公式如下:

已知:

甲数+乙数=A…….①

甲数÷乙数=B(即甲数是乙数的B倍)…….②

如果这里,我们把乙数看成“1倍量”,那么甲数就是“B倍量”,那么甲数加上乙数,就是“B+1倍量”,而这个“B+1倍量”就等于A,所以

A÷(B+1)=1倍量(即求出了乙数是多少),从而求得甲数。

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例1.六合农场把98000千克粮食分别存入两个仓库,已条存入第一仓库里的粮食是第二仓库的3倍。

两个仓库各存多少千克粮食?

 

例2.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

 

例3.百货公司卖出花布和白布共395米,卖出的花布是白布的4倍,花布每米6元,白布每米5元,卖出的花布和白布共值多少元?

 

例4.光明小学买来足球和篮球共30个,已知买来足球的个数比篮球的2倍少3个,学校买来足球的篮球各多少个?

 

练习和思考

1.长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姐姐和妹妹共有人民币264元(两人都是整元的钱),姐姐的钱数的个位是0,如果姐姐把自己钱数的个位上的0去掉,恰好和妹妹的钱数相等。

姐姐、妹妹各有人民币多少元?

 

3.甲、乙两人共储蓄人民币1790元,甲取出540元后,乙的钱数比甲的3倍还多50元。

甲、乙两人原来各储蓄多少元?

 

4.甲瓶里有酒精470毫升,乙瓶里有酒精190毫升,为了使甲瓶的酒精是乙瓶酒精的2倍,应该把甲瓶的酒精倒入乙瓶多少毫升?

 

5.甲、乙两人存款数相等,如果取出30元,乙存入30元,那么,乙的存款数恰好是甲的5倍。

甲、乙两人这时各有存款多少元?

 

第七讲*差倍为题

引子:

差倍问题往往是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的差,以及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这两个未知量。

运算公式如下:

已知:

甲数-乙数=A…….①

甲数÷乙数=B(即甲数是乙数的B倍)…….②

如果这里,我们把乙数看成“1倍量”,那么甲数就是“B倍量”,那么甲数减去乙数,就是“B-1倍量”,而这个“B-1倍量”就等于A,所以

A÷(B-1)=1倍量(即求出了乙数是多少),从而求得甲数。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例1.暑假里,兄弟两人去池塘钓鱼,哥哥比弟弟多钓20条,哥哥钓的条数是弟弟的3倍。

哥哥与弟弟各钓了多少条鱼?

 

例2.*参加学校课外舞蹈小组的同学,女生比男生多45人,女生比男生的4倍少15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例3.两堆煤重量相等,第一堆运走7吨,第二堆运走19吨以后,第一堆剩下的吨数是第二堆的3倍。

两堆煤现在各有多少吨?

 

练习与思考

1.暑假里,哥哥做的数学题比弟弟多180道,哥哥做的数学题是弟弟的4倍多9道。

两人各做多少数学题?

 

2.甲、乙两人的钱一样多,甲给乙30元,则乙的钱是甲的5倍。

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元?

 

3.甲粮仓的大米比乙粮仓多600袋,如果从乙粮仓运出300袋给甲粮仓,那么,甲粮仓的大米是乙粮仓的2倍。

两粮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袋?

 

4.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7米,剩下的布,第二块的长度是第一块的3倍。

这两块布原来各有多少米?

 

5.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这两个数的差是39。

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第八讲**年龄问题

(一)

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一些关于年龄的数学趣题,尤其使人迷恋。

大象对长颈鹿说:

“我现在的年龄,等于我像你那么大时你的年龄的2倍,而等你长到我这么大时,我俩的年龄之和是63岁。

你能根据大象的话,算出大象与长颈鹿的年龄吗?

小鲸鱼说:

“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

”鲸鱼妈妈说:

“我像你那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

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算出鲸鱼妈妈和小鲸鱼现在各是多少岁吗?

年龄问题生动有趣,又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因此需要灵活地解决

例1.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

几的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

 

例2.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父亲和女儿年龄的和是49岁。

父亲、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

 

例3.一家有三口人,三个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

三人各是多少岁?

 

例4.王英5年前的年龄等于李明7年后的年龄,王英4年后与李明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

王英、李明二人今年各几岁?

 

第九讲***年龄问题

(二)

例1.已知祖父和父亲、父亲和孙子年龄的差是一样的,又知祖父和孙子的年龄之和为84岁,这个岁数再加上孙子的年龄,正好是100岁。

问:

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例2.祖孙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正好是100岁,祖父过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儿子过的星期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天数。

问:

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例3.王叔叔对小明说:

“我15年前的岁数和你6年后的岁数相同。

7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8倍。

”小明今年多少岁?

王叔叔今年多少岁?

 

例4.小英一家由小英的她的父母组成。

小英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

今年全家年龄的总和是71岁,8年前这个家庭的年龄总和是49岁。

今年小英多少岁?

父亲多少岁?

母亲多少岁?

 

思考与练习

1.小红今年14岁,爸爸41岁。

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

 

2.父亲今年38岁,儿子今年10岁。

几年之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3.父子两人的年龄和是64岁,儿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多8岁。

父子两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4.爸爸比小刚大25岁,爸爸的年龄比小刚年龄的5倍少3岁。

爸爸多少岁?

 

5.今年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和是42岁,6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14倍。

小明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6.李老师的年龄比小红年龄的2倍多8岁,李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小红8年后的年龄相等。

小红今年几岁?

 

第十讲行程问题

引子: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的追及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例2.南北两村相距9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2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

两人的速度各是什么?

 

例3.两地相距90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两车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

从两车相遇算起,它们开到对方的出发点各需要多长时间?

 

例4.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于相隔3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二人相隔144千米?

 

思考与练习: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9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3千米,经过8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

两港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时间相遇?

 

3.东、西两镇相距45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的2倍,5小时后两人相遇。

两面三刀的速度各是多少?

 

4.两地相距660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两车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

从相遇时算起,两车开到对方的出发点各需多少小时?

5.甲每小时行9千米,乙每小时比甲少行3千米,两人于相隔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80千米?

 

6.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甲自南庄向南行,同时乙自北庄向北行,经过5小时后,两人相隔103千米。

南北两庄相距多少千米?

 

7.解放军某部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前进,6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

多少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队伍?

 

8.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车每分行450米,乙跑步每分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两相遇?

 

9.育才小学有条300米长的环形跑道,扬扬和宁宁同时从起跑线起跑,扬扬每秒跑6米,宁宁每秒跑4米。

问:

(1)扬扬第一次追上宁宁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

(2)扬扬第二次追上宁宁时两人各跑了几圈?

 

第十一讲流水问题

引子:

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叫做行船问题。

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类型,它除了具备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到水流的问题,因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它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会受到流水的顺推或逆阻。

行船问题中常用的概念有:

船速、水速、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

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叫船速;江河水流动的速度叫水速;船从上游向下游顺水而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船从下游往上游逆水而行的速度叫逆水速度。

除了行程问题中路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