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353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docx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

信息化教育与校本培训

  钟海平江西省分宜中学[内容摘要]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不仅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本身也正对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经济;谁掌握了信息化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

  根据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今后若干年发展重点之一将是师资培训。

  本文就如何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开展校本培训、如何通过校本培训来推进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进程以及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校本培训一、校本培训与信息化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我们通常又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依此,我们可以来定义一下信息化教育的概念信息化教育是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要得到普及和推广,关键在教师。

  师资培训是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教师具有强烈的信息化教育意识和观念,并懂得了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才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第一重要的问题。

  但是,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师资培训活动有限,而且分配到各学校的名额也有限,所以很多学校老师很少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我们教师的信息素质,要让老师尽快适应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环境,要快速全面地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我们需要做什么?

下面我们就从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趋势和校本培训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影响几个方面来分别加以分析探讨。

  二、校本培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10年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体系,大部分教师能够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全国所有中小学都能够接受初步的信息技术教育。

  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五年过去了,让我们来反观一下信息化教育的开展程度。

  毋庸质疑,很多中小学校都已按照目标纲要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但是否已经按要求开展信息化教育,是否充分利用了学校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根据相关调查,形势不容乐观。

  很多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构建了校园网,电脑和投影机都进了教室,通过每年的电教软件征订途径配备了各种教育教学软件资源,但由于没有系统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应培训,致使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和软件资源难以派上用场,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造成资源闲置和巨大浪费。

  造成上述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重投入,轻应用。

  学校在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建设中,舍得投入,但是设备和资源逐渐完善后,如何充分地加以利用,如何发挥现有资源的功效,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2.重技术,轻理论。

  大部分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基本上是培训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如文字处理、课件制作、上网查阅教学资料等基本技能,而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等新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不能在新型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还是走老一套,我们的教学观念必须要变,否则就会落伍;3.重形式,轻应用。

  我给本校及外校的许多老师培训过课件制作,但最终能够自己独立制作出有水平的课件的老师较少,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大部分老师培训过后没有真正地尝试自己去制作课件,即使做了,也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层面,犹如黑板搬家,没有充分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4.重过程,轻评价。

  学校每学期组织培训后,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没有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评估,这样的话,老师参加培训,就可能会抱着无所谓的心理,可学可不学,可用可不用,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培训的意义就不大了。

  当前在全国流行的计算机培训模式,不仅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为尽快在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中推广和普及信息化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我们迫切需要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体系。

  参照国际上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学校对今后信息化教育中的师资培训方向做出设想和探索1重视师资培养,使教师们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2在培训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信息化教育的意识和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3消除部分教师害怕新生事物的心理障碍,要切实转变这些教师的观念。

  4分层次进行培训,在信息化教育观念的指导下,让教师逐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能够全面地应用多媒体和因特网进行教学。

  以上是我们在对未来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校本培训的一个远景规划和趋势分析。

  下面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开展校本培训。

  三、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我校于2002年、2005年先后组建校园网。

  全校近400个信息点,遍布每个教室、每个教师办公桌、教师宿舍,保证了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备课、办公。

  此外,学校还装备了3个多媒体教室、5个微机房、3个先进的多功能语音室、一个电子阅览室,另外每个教室装备了闭路电视系统、程控广播系统,高三年级所有教室、高一高二年级部分教室装备了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156位教师先后购买了笔记本电脑学校补贴40,其它相关硬件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在软件建设方面,学校每个学科都至少购置了两套网络备课系统科利华、中教之星等,并有翰林汇、天师多媒体等几套教学资源库,另有大量的同步教学资料、同步教学课件供教师借阅。

  而且,我校充分利用新余市教育城域网与其他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备课、教学。

  在软硬件相对完备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如何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培训教师,并使之掌握应用信息化教学,就变得尤其重要。

  以下是我校根据信息化教学发展需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而制作的校本培训基本策略1制定培训计划。

  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适应新型教育环境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并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依照计划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首先培训教师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一旦完成培训,这些教师就会起到示范的作用。

  2确定培训内容。

  1理论知识培训。

  学校通过互联网、购买书籍和教学光盘等多种渠道,收集了一批国内知名教育技术专家理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素质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知识等。

  将这些材料整理成册,印刷发给学校每位教师,进行自学。

  2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

  培训的内容主要有9操作系统应用;如何应用编写试卷、教案和论文;如何应用制作学生成绩表;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课件制作培训。

  如何应用制作简单课件;如何应用和制作高级课件;如何应用制作网络课程。

  4课题培训。

  了解课题从选题、申报、中期评估到结题所涉及的各种知识和注意事项。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研究。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实施的条件和形式。

  3培训途径①专家讲座

  学校通过每年的电教软件征订,购买了一些教师培训、专家授课方面的教学光盘;从此之外,学校还定期聘请兄弟学校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

  ②经验交流学校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③访问考察学校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经费,安排不同层次教师外出访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④组织外出培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教师参加培训以后,回到学校,必须对同学科的教师传达培训的精神,并进行二次培训。

  4考核评估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

  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