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512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docx

配套K1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目标:

  .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

3课时。

题目看一看

(一)备课人邹艳华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学具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

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

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

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

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

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

(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

你在干什么呀?

阳:

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

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

哪一个小组先汇报?

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

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

这是旁边。

另一位学生又说:

这是右面。

  师:

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

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

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

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

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

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

(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

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

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

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

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看一看

(二)备课人卓敬敏教学目标

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学具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

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

  生:

积木、毽子等。

  师:

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

  师:

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右面及上面的形状?

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

  师:

同学们说得很对。

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

  (电脑演示:

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师:

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

  (学生开始摆物体)

  师:

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

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活动1:

看一看,连一连。

  师:

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生:

长方体。

  师:

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生:

长方体的正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右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上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

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

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

观察得很仔细!

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

请试着连一连。

  (电脑验证结果)

  活动2:

搭一搭、看一看。

  师:

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

  (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

)巩固新知,创新发展

  师:

(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

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

(集体汇报)

  师:

(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

  师:

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右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告诉你的同桌。

  师:

(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

(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

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

  师:

同学们好眼力!

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

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

(语音出示:

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

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生: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可以这样搭:

(图略)

  生: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可以这样搭:

(图略)(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五)思维拓展

  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个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三个面分别画下来,送给今天的老寿星――智慧老人,感谢他帮我们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节日广场备课人丁香香教学目标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准备

学具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生1:

我和家人到倘甸玩,发现钓鱼、游泳的特别多,非常热闹。

  生2:

我们全家出去旅游,一路上我都感到节日的气氛,我想说:

祖国妈妈,您的生日真美丽!

  师:

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

(板书课题:

节日广场)

  (评析由学生感兴趣的事说起,引入“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的话题。

学生争相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现欲望非常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

我看到节日广场上空飘着气球,各种鲜花张开笑脸。

  生2:

我看到人民在载歌载舞,许多游玩的小朋友在拍照。

  生3:

我还看到有些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礼。

  师:

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

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生1:

空中有4把气球,每把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

就是求4个8。

4×8=32或8×4=32。

一共有32个气球。

  师:

应该说“4束气球”,不要说“4把气球”。

  (评析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用错的数量词,规范数学语言。

  生2:

有多少盆花?

也就是求4个8,用4×8或8×4来算。

  生3:

不对。

只能说围在外面的花有几盆。

因为方框内的花与外面的花不一样多。

要用乘法算,就只能说围方框的花有几盆,就是4个8,可以用乘法。

还可以再问方框内花有几盆,就是求3个4,用4×3=12。

不能用乘法求全部的花。

  师:

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大家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写成乘法。

  (评析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在合作探索中不断发展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4:

跳舞的有多少人?

横看是3个6,列式6×3=18人,竖看是6个3,列式相同。

  生5:

我求跳舞的人是用2×9=18,我是把跳舞的人从中间分开,每边都有蓝、黄、红三种颜色的人。

  生6:

照相的有几人?

求3个4用乘法。

  生7:

空中飞的小鸟有几只?

求3个5,列式3×5=15。

  生8:

纪念碑前有多少少先队员?

2个8,8×2=16。

  生9:

纪念碑前的鲜花有多少朵?

5个6,6×5=30。

  师:

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评析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观察仔细,主动积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节日场景,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

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生:

叔叔您的血不会白流,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师: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评析教师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师:

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生:

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第二幅是从侧面,第三幅是从上面看到的。

实践与应用

  师:

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生1:

每辆出租车有4个轮子,6辆出租车有几个轮子?

4×6=24(个)或6×4=24(个)。

  生2:

我的舅舅10月2日结婚,请了25桌,每桌10人,有多少来宾?

可以列为10×25或25×10,结果我不会算。

  师:

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大家回去寻找身边的乘法问题,把它记在成长袋里,如果遇到不会计算的乘法,可暂时存进问题银行,也可以请教父母或与老师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