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350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docx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

  请认真对待与你有关的一切,让我们共同感动中国。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范文,欢迎阅读。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一:

  央视活动《感动中国》今年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从XX年到XX年,150多位感动中国的代表温暖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

我们可能不能清楚地记住这15年来曾让我们落泪的每一个人,但是每次提起他们的事迹,依旧心存温暖。

  15年了,当年那个颁奖的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小女孩都已经大学毕业了,至今颁奖的一直是八九岁的小孩,没有领导、没有时尚,没有名流。

15年了,每年颁奖晚会台上的主持人一直是敬一丹和白岩松,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这样的组合,他们也就这么一直主持着。

  敬一丹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说:

“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但是事实上退休后我做主持不会比原来更好,我也希望早日能给白岩松找一个新搭档。

但是白岩松打趣说,如果我不主持,他也不主持了。

可能一时还没选到更合适的搭档吧。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这十五年来白岩松服装的样式都基本没有改变。

两位知名主持一定是在坚持着什么。

  “用感动去衡量,真正的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15年来,《感动中国》一直坚持着两样东西:

一是一定要讲一个好故事,二是一直用人性最闪光的标准去衡量。

  对敬一丹、白岩松这两位主持人而言,与15年间的150多位获奖人物对话交流,在台上近距离看他们领奖时,几乎都泪目了。

回忆这些曾感动中国的人物,让白岩松挑几个最感动他的人和事,他却说:

“这一点儿都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感动中国的人物代表着生活的不同层面,都在从不同的层面感动着我们。

”当然,最感动白岩松的,还是身边那些最普通的人。

白岩松对笔者说:

“用感动这个标准去衡量人物的时候,官职、财富、地位、地域都消失掉了,真正的评价标准突然变得平等。

这种平等就是人性中最闪光、最美好的东西。

很多生活中的平民百姓,在人性层面还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所以我觉得每年这种感动是持续的,每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敬一丹谈起这15年来感动中国带给她的感动,总结了两类:

一类感动是瞬间壮举,一类感动是经年累月。

她拿今年来举例:

“从火场救人、使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却几乎被烧成‘炭人’的王锋,虽说是瞬间壮举,但是背后一定有原因。

而经年累月给人带来的感动看似平常,仔细想想却是常人很难做到。

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就可贵在他年轻,很执着地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给了农村。

”现在,敬一丹更关注的是秦玥飞正在做的事儿,“这让人感到一种未来感,原来他是一个人去当村官,现在他是和一群年轻人去做,特别有出息,特别有中国味道。

XX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去贵州支教的。

当年他在获奖者里最年轻,给我一种感受就是未来感。

  敬一丹还表示,她对有风骨的人充满敬意。

所谓风骨,不仅仅是善良,同时还是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的人。

比如最初感动中国中敢于揭开股市黑幕的刘姝威,敢于救助艾滋病人的高耀洁,都是非常有风骨的人。

  150位感动中国人物现在怎么样了,相信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事儿。

白岩松说:

“感动中国是一个公共资源,不一定这个节目组去承担所有的事情。

如果其他媒体甚至自媒体愿意关注当年那些感动人物,那就去做吧,我们自己也会去关注的。

”至今,敬一丹和徐本禹还经常保持联系。

徐本禹从一个大山深处孤独的志愿者到现在变成了一个志愿团体的组织者,在湖北省团省委专门做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工作。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当被问及最近的一次感动,白岩松坦言,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很多感动,就是来自很平凡的事情。

比如一项工作,团队做到一半被叫停了,也许大家有抱怨,但说上两句后马上投身新的工作,继续合作、相视一笑,就是一种感动。

再如老朋友、老同学之间的聚会,当大家突然意识到一转眼已经毕业快三十年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情谊逐渐加深,这也会让人感动。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敬一丹最近的一次感动恰恰和《感动中国》有关。

前两天,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由多幅照片组成的视频,所配文字写着:

看到第几幅你会流泪呢?

敬一丹打开这个视频后,从第一、第二幅照片后就一直在流泪。

“我总会和刘伟在朋友圈里相遇,也在关注着刘伟的关注。

  《感动中国》每年评出10位人物,那些曾被提名但最终没有走上舞台的人物也依旧感动过我们。

白岩松说:

“感动中国没有落选,只有入选。

它毕竟是个电视节目,有节目时长、舞台大小的控制,每年的十个人物只是代表。

我们每个人一年365天,也许在某一天也悄悄做着感动别人的事儿,那么你能说你落选了吗?

没有!

我觉得我们每天都能够比自己的昨天做得更好。

  “讲个好故事,揭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还是不变的好”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二: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今晚在寒冷的夜晚,深圳今夜只有5度,算是比较冷的一晚了,锻炼回来,偶然打开电视,这一年里他们让你心生温暖?

让整个中国动容?

我伴着寒风凄冷专注电视荧屏,观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至真至情的故事落泪,向至刚至伟的面孔致敬!

迷茫的我找到心中的理想,教育我平凡但不能懈怠。

最让我感动的是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好人!

好幽默!

有医德!

济世良医!

一生全部奉献社会,因为有的大爱她生命的长度很长——98岁,可惜已经走了,但是我认为很圆满,她教育后人,永不停息为社会做事,力所能及就好。

当感觉自己老了时看到老奶奶还在工作到生命的尽头感到是惭愧让我们精彩简单的采访对话吧:

  白岩松:

奶奶,你这么长寿还能工作,秘密是啥啊?

  胡佩兰:

情感投入。

  白岩松:

你最怕啥?

  胡佩兰:

躺在床上不能动。

  白岩松:

你最高兴的是什么?

  胡佩兰:

我最高兴的是看着病人痛痛苦苦而来,高高兴兴地走,我最高兴。

  白岩松:

你最不喜欢什么事?

  胡佩兰:

躺在床上不能动,光睁着双眼给人家要钱。

那样心情不好,啥也不好。

  白岩松:

你准备一直为别人看病,还打算看多少年的病?

  胡佩兰:

我打算活一天看一天。

多活一天,多看一天,多给国家一些报效。

  白岩松:

你觉得医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啊?

  胡佩兰:

医生是一个有博爱精神的职业,应该感情投入的职业,应该是有医德的职业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不应该光看着钱。

  白岩松:

这一辈子开心吗?

  胡佩兰:

开心啊!

大家都对我非常认可,我非常开心。

我最开心的就是我能长寿。

  白岩松:

我们都祝您长寿,谢谢您。

  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传奇人物传奇事迹能不震撼吗,让我们欣赏一下颁奖词: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颁奖典礼令我泪流满面,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

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

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种情怀是流露自内心的爱给予社会家庭幸福真情洒向人间…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50字三:

  XX年2月14日晚,一位名叫徐立平的人当选“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

  颁奖词是这样说的:

“大国多良才: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可是,你知道谁是徐立平吗?

你不知道。

  正如“感动中国”主持人所说:

“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人,多少会让我们觉得有点神秘,因为他的工作情景,曾经长时间的在公众视线之外……”

  是的,总有那么一些人,默默无闻,走在大街上跟你我一样,只是别人眼中的路人甲,但他们却为这个国家,为国家的各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后,仍然默默无闻。

  徐立平就是其中之一,唯一的不同是,他终于感动中国,进入了公众视野,不容易,太不容易。

  主持人介绍说:

“他的工作有多精细呢?

精细到毫米……”

  毫米?

是的!

火箭固体发动机药面雕刻的最大误差是毫米,而徐立平雕刻的药面精度不超过毫米。

  毫米!

什么概念?

据说人的头发直径是70微米左右,毫米相当于三根头发紧紧合在一起时的直径!

而这却是一个人用双手雕刻出来的精度,简直精细得难以想象,你摸摸自己的头发就知道。

  支持人还说:

“他的工作有多危险呢?

有人说他简直是在炸药堆里工作……”

  徐立平一直从事着航天固体动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

给炸药做微整形,你听过吗,是不是吓倒了一大片宝宝?

呵呵,比“老虎嘴上拔毛”危险多了有木有——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而这,根本不是传说,只是一份工作;甚至,我们用“勇敢”这样的词来形容,都感觉亵渎了这样的工作。

那么,该怎么说呢?

这,只是一份工作。

  而这份工作,却被这个叫徐立平的人,干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

行行出状元,大概就这意思。

  下面,我要认真介绍一下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7416厂特技技师,1968年出生,1987年进厂工作。

  徐立平的母亲就是一位老航天人,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

上世纪60年代,老太太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几经艰难辗转,最终进入秦岭大山深处,做起了国家航天事业的一枚小小螺丝钉。

  1987年,徐立平从技校毕业,也加入了航天大军。

母亲最清楚雕刻火药的危险有多大,但她还是给儿子给出了建议:

去我工作过的车间吧。

她大概知道,最适合儿子施展才能的空间,就在那里。

有时候,支持,无疑是最深的爱。

  然后,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航天人,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直到,他感动中国。

  火箭发动机,上千道制造工序,缺一不可,无一不重要,而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又很特殊。

人类科技发展很快,但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算一个难题,只能靠人的双手来做,机器无法完全取代。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下刀的力度,完全由工人自己感知和判断,稍微不慎就是灾难,不心跳才怪。

  药面精度合格与否,与火箭发射是否精准息息相关,俗话说世上不存在完美,可这份工作,你必须要做到完美。

  徐立平的毫米,就叫完美。

据说连带他成长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师傅嘴上不怎么说,可在心里,也不知为徒弟点了多少次赞:

你小子,比我厉害,是真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比自己创造了那样的奇迹还高兴。

  徐立平不仅仅是靠勤奋练就一身本领的踏实技师,他还有悟性,这份悟性源于智慧和对工作的热爱。

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怎么熟?

靠勤!

怎么生巧?

靠悟!

总之就是,双手和大脑都不闲着。

  有实例为证。

在危险的岗位上,为了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徐立平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

更厉害的是,其中有两种刀具,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牛气。

有一种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不知羡煞了多少同行同事,他们心说,我也要这样,于是更加兢兢业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事实摆在这里,多么励志,你没法不信。

  当然,徐立平获得如此成就,也是有代价的。

  多年以来,徐立平以同一个姿势与火药打交道,难免给自己带来损伤,身形变得向一边倾斜;另外,长年沾染火药,毒性也多多少少侵入了体内,头发掉了很多。

  可是,这样的工作,总得有人心甘情愿来做。

所有的伟大,背后都有无数常人不知的付出。

人靠物质活着,但人类数千年以来的进步性延续,根本从未离开过精神。

  你是一介工匠,但你是大国工匠。

  在国家几十万的航天大军中,像徐立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在国家的各类事业中,像徐立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所以,“感动中国”才说:

大国多良才。

现在,你知道了徐立平,但是仍然不知道其他无数和他一样埋头苦干的人。

你只需记住,所有表面看上去简单的事情,里面自有它的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