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456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docx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作业全集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习题作业——

刘巧芬2011212386

第二章核物理基础

2.1假设一个成年人体内含有0.25kg的钾,其中0.012%的钾是放射性Beta的发射体钾-40(半衰期1.3x109a)。

试计算该人体的活度。

 

2.2以MeV为单位计算下列三种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

使用质量

=1.007825;

=2.014102;

=3.01605;

=3.01603;

=4.002603;

=1.008665。

质量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u:

1u=1.6605655x10-27kg。

假设前两个反应以相同的速率同时发生,而第二种反应中生成的3H(氚)又迅速地发生了第三个反应。

试估算1kg的氘发生上述三中聚变反应后理论上可得到多少能量。

将结果与1kg的235U裂变所释放的能量相比较。

 

2.3氢的热中子俘获微观截面为0.33靶,氧是2x10-4靶。

试分析水分子的热中子俘获宏观截面(水的密度取1.0吨/米3)。

比较该宏观截面中氢和氧的贡献比例。

 

2.4如果每100个铀原子裂变产生25个稳定的裂变产物气体原子(气体为单原子气体),试分析一座热功率为3000MW的反应堆运行一年产生的裂变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2.5每次裂变的裂变产物衰变热可近似描述成Pd=2.85x10-6T-1.2MeV/s。

3000MW热功率的反应堆稳定运行T0时间后停堆。

试推导停堆后t时刻裂变产物衰变热(剩余发热)功率。

时间T、T0、t均以天为单位。

 

2.6100万千瓦电功率的反应堆内每年约多少吨235U裂变?

同样电功率的燃煤锅炉每年要燃烧多少吨煤?

假设:

核电站和火电站的热电转换效率分别为33%和40%。

核反应堆内的裂变能皆由235U产生,每次裂变的可回收能量为200MeV。

煤的热值取每吨7x106Kcal。

 

第三章中子的扩散、慢化与临界理论

3.1试确定在H、C介质中2.0MeV的快中子慢化到1.0eV所经历的平均碰撞次数。

 

3.2(选做)无限大、中能段无吸收的慢化介质中快中子源强为So。

定义慢化密度q(E)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慢化到能量E以下的中子数目。

中能中子段的通量可近似表示为(E)=C/E,其中C为常数。

试推导慢化密度的表达式。

并利用稳态情况下q(E)=So,确定常数C。

 

3.3设有均匀化了的一座水慢化反应堆和一座石墨慢化反应堆,它们归并的单群参数如下:

热群参数

D(cm)

∑a(1/cm)

ν∑f(1/cm)

∑f(1/cm)

水堆

0.3543

0.121

0.1851

0.07527

石墨堆

1.6295

0.003548

0.006366

0.002575

按照单群理论,分别求解下列问题:

(1)K∞,

(2)扩散长度,(3)反应堆材料曲率,(4)具有最小堆芯体积的圆柱形反应堆临界尺寸,(5)使Keff=1.2并堆芯体积最小的圆柱形反应堆几何尺寸。

思考造成水堆与石墨堆临界尺寸差别的原因。

 

第四章反应堆动态物理-反应性变化与控制

4.1裂变产物135I(碘)和135Xe(氙)的简化衰变链如下图所示,

(1):

请列出碘和氙两个核素的平均核素密度(NI和NX)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

碘和氙的衰变常数为λI和λX,氙的微观吸收截面为σa。

(2):

给出反应堆稳定运行达到平衡状态时碘和氙的平均核素密度(NIo和NXo)的解析表达式。

(3):

计算满功率稳态运行时NXo的具体数值(注意T1/2=ln2/λ)。

(4):

在(3)的基础上,估算由于135Xe的存在而导致的对Keff的补偿量,可忽略氙中毒对中子泄漏的影响。

 

135I(碘)和135Xe(氙)衰变链简化示意图

 

第五章中子动力学

5.1求使反应堆稳定周期为20秒的阶跃反应性引入量。

取[v∑a(1+L2B2)]-1=10-4秒。

 

第六章反应堆辐射屏蔽

思考题

4.4试述下列各单位的物理意义:

贝可、戈瑞、希沃特、居里、伦琴、拉德、雷姆。

 

4.5《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规定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各为多少?

 

4.6《压水堆核电厂辐射屏蔽设计准则(EJ317-88)》对压水堆核电厂的控制区分为哪几个工作区?

它们的剂量当量率的限值各为多少?

 

习题

4.2若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工作50周,每周工作40h,如果年有效剂量当量限值均匀分配,则每小时的剂量当量应控制为多少?

 

4.3在某核事件中一个2000人的城镇受辐射,其中500人受到0.001Sv,1000人受到0.002Sv,另外500人受到0.003Sv的剂量当量照射,求集体剂量。

 

第七章堆内热量的产生与传输

思考题

5.1反应堆所允许释放的热功率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5.2堆内的热源起自何因?

其空间分布如何确定?

 

5.4什么叫积分热导率?

 

5.7气液两相流在垂直加热通道中流动时,一般有哪几种流型?

 

5.8按传热机理沸腾可分为哪几类?

 

5.9什么叫临界热流密度?

 

习题

5.1某压水堆压力容器内表面某点处的γ光子注量率φγ值如附表所示(设γ光子按能量分为7群,每群的平均能量分别为Eγ=0.5;1;2;3;4;6;8MeV),压力容器材料的γ射线能量吸收系数可取铁的相应值,求该点处γ射线的体积释热率。

附表:

γ射线平均能量(MeV)

0.5

1

2

3

4

6

8

φγ(cm-2/s)

1.3×108

2.26×108

1.43×1010

2.38×1010

5.62×109

1.35×109

7.27×108

 

5.4某压水堆中的某根燃料元件,其芯块直径du=8.43mm,燃料元件外径dw=10mm,包壳厚度δ=0.7mm,最大线功率密度ql(0)=460W/cm,冷却剂进口温度Tf,in=288℃,冷却剂工作压力p=15.5MPa,堆芯高度He≈H=2.9m,冷却该燃料元件的冷却剂流量W=0.333kg/s。

若轴向坐标z的原点取在元件的半高度处,燃料元件沿轴向的释热率按余弦分布,试求该燃料元件轴向z=+0.75m处[冷却剂与元件壁面间的传热系数h=4.73×104W/(m2·℃);冷却剂比热容cp=5.46×103J/(kg·℃),包壳热导率Kw=20W/(m·℃);间隙传热系数hg=5678W/(m2·℃)]的冷却剂温度Tf、包壳外表面温度Tw、包壳内表面温度Tg、燃料芯块表面温度Tu和芯块中心温度T0。

 

第八章流体动力学

思考题

6.1单相流压降通常有哪几项组成?

引起这些压降的原因是什么?

 

6.2什么叫强制循环流动?

什么叫自然循环流动?

 

6.4压水堆中,冷却剂流入堆芯时各通道的流量分配不均匀的原因有哪些?

 

6.5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对设备的运行和安全有什么不利影响?

 

习题

6.2设有长度L=1.5m的竖直沸腾通道,通道的表面粗糙度相当于冷拉管。

通道的横截面为a×b=0.1×0.15m2。

只在它宽边的两个面上均匀加热,平均热流密度q=80W/cm2,通道的运行压力p=7.446MPa。

进入通道的水是饱和水,入口流速vin=1.2m/s。

通道的平均壁面温度Tw=292℃。

试计算通道内的流动压降。

 

6.4有如图6.10的冷却剂系统,若堆芯高度H12=3.66m,蒸汽发生器U形管高度H30=H04=11.5m,冷却剂工作压力为15.5MPa,堆芯入口冷却剂温度为290℃,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为330℃,堆芯出口点2与蒸汽发生器入口点3之间的垂直高度H23=6m。

求主泵断电时一回路系统的自然循环驱动压头。

 

第九章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

思考题

7.1试述热工设计准则。

 

7.2何为热通道?

何谓热点?

 

7.5影响临界热流密度的因素是什么?

 

7.6试述单通道模型与子通道模型的差异。

 

习题

7.1设反应堆中冷却剂的工作压力p=15.5MPa,质量流速G=8.19×106kg/(m2·h),通道进口水的焓Hf,in=1.279×106J/kg,通道的当量直径De=12.52×10-3m。

冷却剂通道轴向某高度z处的含汽量xe,z=(-0.2252),热流密度qz=1.255×106W/m2.试用W-3公式计算z处的临界热流密度qDNB(不考虑冷壁效应等的修正)。

 

7.2已知某压水堆以二氧化铀作燃料,Zr-4合金做包壳,堆内热功率NT=2895MW,堆内冷却剂的工作压力p=15.5MPa,堆芯进口处的冷却剂总流量Wt=5.02×106kg/h,燃料元件外径dw=9.5mm,包壳内径dg=8.36mm,芯块直径du=8.19mm,栅距P=12.6mm,燃料元件按正方形栅格排列,每个燃料组件内的元件数为(17×17-25)根。

考虑到燃料装卸的要求,取组件间的水隙δ=0.8mm。

堆芯高度L=3.66m,设燃料元件内的释热量占堆总热功率的份额Fu=97.4%,略去冷却剂中的释热量,可供冷却燃料元件的冷却剂有效流量Wef占总流量Wt的91%。

焓升核热通道因子FNΔH=1.435,轴向核热通道因子FNz=1.54,热流密度核热点因子FNq=FNΔHFNzFNU=2.32;焓升工程热通道因子FEΔH=1.08,热流密度工程热点因子FEq=1.03。

热通道轴向功率最大值处在堆芯半高度处,且热点位于热通道内。

作为初步估算,可近似认为燃料元件表面及中心温度的最大值与热点重合。

临界热流密度qDNB=2.98×106W/m2,为动态留有一定余量取DNBR=2.0,要求燃料元件中心最高温度不超过2200℃。

试用单通道模型对上述所给数据进行热工分析。

 

 

Welcome!

!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