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178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erilog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Verilog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Verilog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Verilog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Verilog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erilog实验报告.docx

《Verilog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erilog实验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Verilog实验报告.docx

Verilog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册

(2015-2016学年度 第2学期)

 

实验课程:

   VHDL     

系别专业:

  信息工程     

班  级:

    1404      

姓  名:

    袁诚     

任课教师:

    万莲     

 

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制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准备

实验项目名称

一位二进制全加电路

实验日期

2016/5/20

实验类型

演示性  验证性 ☑ 综合性  设计研究  其它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1)学习QuartusII的文本和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简单组合电路以熟悉QuartusII的使用;

(2)熟悉设备和软件,掌握实验操作,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原理及工作流程;

(3)了解VerilogHDL语言逻辑编程设计基本过程;

2、实验要求

(1)在利用VHDL编辑程序实现半加器和或门,再利用原理图连接半加器和或门完成全加器的设计,熟悉层次设计概念;

(2)给出此项设计的仿真波形;

(3)参照实验板的引脚号,选定和锁定引脚,编程下载,进行硬件测试;

实验设备环境:

实验室:

1525

操作系统:

windowsxp

应用软件:

QuartusII7.0(32-Bit)

二、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设计思路

一个1位全加器可以用两个1位半加器及一个或门连接而成。

而一个1位半加器可由基本门电路组成。

半加器的真值表为

其中a为被加数,b为加数,so为本位和,co为本位向高位进位,因而可得表达式为:

so=NOT(aXOR(NOTb));而co=aANDb;其原理图形如下:

而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

其中ain为被加数,bin为加数,cin为低位向本位的进位,sum为本位向高位的进位,cout为本位和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2、设计全加器

(1)、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项,将出现新建文件对话框。

选择“DeviceDesignFile->BlockDiagram->SchematicFile”项。

点击“OK”,在主界面中将打开“BlockEditor”窗口。

(2)元件的添加:

在绘图区点击鼠标右键->Insert->Symbol„或双击鼠标左键,弹出相应的Symbol对话框,在name栏输入需添加的元件,input(输入引脚),两个h_suber,or2(两输入或门),output(输出引脚)等,回车或点击ok,此时在鼠标光标处将出现该元件图标,并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在合适的位置点击鼠标左键,放置一个元件。

设计好的全加器如原理图所示。

保存文件:

从“File”菜单下选择“Save”,出现文件保存对话框,选择文件夹d:

suber(与刚才的半加器选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必须)。

单击“OK”.

(3)实验程序来自书上(由于报告书有限,略)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基本熟悉了QUARTUSII的使用,分别学会了原理图输入法和VHDL文本输入法,同时也学会了波形仿真,波形仿真要观察到程序所要的结果,应该正确设置仿真时间,否则无法全面显示程序要实现的功能

 

              学生签名:

袁诚  日 期:

2016/5/20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一、实验准备

实验项目名称

BCD解码器

实验日期

2016/5/20

实验类型

演示性  验证性 ☑ 综合性  设计研究  其它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原理及特点;

2、学习使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实验设备环境:

实验室:

1525

操作系统:

windowsxp

应用软件:

QuartusII7.0(32-Bit)

二、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从1位BCD加法器扩展为2位BCD加法器,可以采用图形编辑器和VHDL文本输入两种方法实现。

输入两个2位BCD码A1A0和B1B0以及1位进位输入cin,输出2位BCD码和S1S0和1位进位输出cout。

验证电路时可用SW[8..1]表示A1A0,SW[16..9]表示B1B0,SW[0]表示cin;HEX1和HEX0表示S1S0,LEDG[0]表示cout。

方法1:

采用图形编辑器的方法,最终效果图如下所示。

方法2:

采用1位BCD加法器的设计思路重新设计一个2位BCD加法器,以下是实现2位BCD加法器的伪代码,可作为编程的思路。

1T0=A0+B0

2if(T0>9)then

3Z0=10;

4c1=1;

5else

6Z0=0;

7c1=0;

8endif

9S0=T0−Z0

10T1=A1+B1+c1

11if(T1>9)then

12Z1=10;13c2=1;

14else15Z1=0;

16c2=0;17endif

18S1=T1−Z1

19S2=c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学生签名:

袁诚 日 期:

2016/5/27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一、实验准备

实验项目名称

BCD解码器

实验日期

2016/6/3

实验类型

演示性  验证性 ☑ 综合性  设计研究  其它

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三种逻辑功能电路描述方法;

2、学习典型电路设计;

实验设备环境:

实验室:

1525

操作系统:

windowsxp

应用软件:

QuartusII7.0(32-Bit)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采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

根据二进制原理得到真值表:

可知有如下逻辑关系:

(2)新建工程目录、工程文件及源文件(voter)。

结构性描述设计设计三人表决器程序描述如下

modulevoter2(a,b,c,f);

inputa,b,c;

outputf;

wiref1,f2,f3;

and(f1,a,b),(f2,a,c),(f3,b,c);

or(f,f1,f2,f3);

endmodule

(3)进行文件编译,无错误后建立波形文件,设置相应端口及波形,保存后进行时序仿真。

l(4)点击tools→Netlistviewers→RTLviewer,有如下生成的电路:

数据流描述模式:

设计三人表决器程序描述如下,直接修改上面程序,编译、仿真结果也是相同的。

modulevoter(a,b,c,f);

inputa,b,c;

outputf;

assignf=(a&b)|(a&c)|(b&c);

endmodule

行为描述模式:

设计三人表决器程序描述如下,直接修改上面程序,编译、仿真结果也是相同的。

modulevoter3(a,b,c,f);

inputa,b,c;

outputregf;

always@(aorborc)

case({a,b,c})

3'b000:

f=0;3'b001:

f=0;3'b010:

f=0;3'b011:

f=1;

3'b100:

f=0;3'b101:

f=1;3'b110:

f=1;3'b111:

f=1;default:

f=1`bx;

endcase

endmodule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调用软件平台内部的门元件,通过电路逻辑结构功能进行设计的方法。

主要使用持续赋值语句,多用于描述组合逻辑电路。

对设计实体的数学模型的描述,无需知道具体电路的结构,只需要描述清楚输入与输出信号的行为,而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关注设计功能的门级实现

              学生签名:

袁诚   日 期:

2016/6/3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