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3088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docx

选修6环境保护学案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概念

1.概念: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

2.人类环境的组成。

(1)生物要素:

森林、、野生动物等。

(2)非生物要素:

大气、水、、矿藏等。

3.环境的分类。

(1)依据:

人类对环境。

(2)类型:

分为环境和环境。

二.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生产力水平

采猎文明

_____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原始平衡

采集和渔猎,生产力____

农业社会

改造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农业发展,生产力有提高

工业革命

_____自然

人地_____不协调,环境恶化

工业发展,生产力有极大提高

新技术革命

人地____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技术出现,生产力突飞猛进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分布

1.产生原因:

索取资源的速度____资源再生的速度,便会出现__________

排放废弃物的数量____环境的自净能力,便会出现_________

矛盾冲突

主要表现

地球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

随着人口的

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

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的态度,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扩大了污染的危害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

响整体环境,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

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环

境问题

资源短缺:

淡水、耕地、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日益短缺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泥漠化)、森林破坏、草

地退化、湿地干涸、物种减少

3.环境问题的分布

(1)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

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

(2)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发达国家:

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

(3)我国:

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为主,资源能源紧张的局面也不断加剧

4.当代环

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_____________性;

(2)过程的__________性;(3)规模的________性。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可持续发展

1.内涵:

(1)____________是基础;

(2)_____________是条件;(3)_____________是目的: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__________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2)__________原则:

地球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3)__________原则:

强调合作。

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实施_____经济。

具体来说:

工业上,实行________生产农业上,推行________农业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水污染及其成因

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天然水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和同化的能力,这叫做自净能力。

天然水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污染。

水体流动快,更新周期短,自净能力;水体流动慢,更新周期长,自净能力

自净能力:

河水湖水,湖水地下水

2.水污染的成因及类型(默写)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

重金属污染

海洋水体污染

原因

①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产、生活用水进入水体。

②水域较封闭,水体自净力较差

③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各类重金属(汞、铬、铅)等通过食物链累积,对人畜造成伤害。

来源: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或固体垃圾中的重金属淋溶污水。

污染源:

近海石油开采、加工;运输中石油泄漏。

及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入

主要污染物:

石油

主要分布区:

①沿海水域特别是海上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区

②海上航道沿线

危害

1.藻类大量繁殖,水质下降

2.鱼类因缺氧及毒害死亡

3.水生生态系统遭破坏

4.湖泊演变为沼泽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症状

1.油污危及海鸟、海兽及其它海洋生物生存

2.油膜覆盖海面,水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坏,水中生态系统遭破坏

3.防治措施(默写):

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

减少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农业污染;④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

⑤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水排放;⑥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1.概念:

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城市垃圾的特点:

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

2.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占用耕地;

(5)影响环境卫生;(6)危害人体健康

3.垃圾处理方式:

(1)自然净化:

沙尘掩埋;微生物分解

(2)传统方式:

垃圾和粪便堆肥;撒回土壤

(3)城市垃圾处理方式:

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

处理方式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低,可处理种类多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潜力大

堆肥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杀死病原体,变成有机肥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

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

焚烧法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

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烧后10%的灰烬难以处理;大气污染严重

(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默写)

大气污染(酸雨、可吸入颗粒物)

酸雨成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我国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

①南方降水丰富,大气湿度较大②南方山区多,风小,废气不易被扩散③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燃煤多④南方多酸性的红壤

北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多的原因:

①城市汽车猛增尾气排放多②工业、家庭燃煤多,大气污染大③气候降水少,地表沙土较干燥,④植被覆盖率低⑤建筑工地、沙土废土随意堆放

酸雨危害: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身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可吸入颗粒的危害:

①使人体免疫功能障碍②引发传染病③患尘肺病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关键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清洁能源,洁净煤技术、节能技术)②推行循环经济(工业清洁生产)

③健全法规,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④技术手段消除废气中污染物

重要措施:

⑤植树造林;⑥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1.短缺原因2.解决措施

二、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项目

内 容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

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_____________,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却呈现快速________的趋势。

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耗竭。

2.我国矿产资源的紧迫性表现

(1)中国矿产资源总量______,而人均占有量______于世界平均水平。

(2)矿产资源中富矿______,贫矿______,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________下降。

(3)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

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____________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________地区,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3.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

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1)化石燃料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石油和天然气

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我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2)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化石燃料在开采、运输、存放、加工、利用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较显著的不利影响。

(3)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4.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

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

发展多元化_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

2.原因:

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显著_。

3.措施:

减少对____________的消耗,重视利用________能源。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分布

(1)我国的三大林区: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林区——最大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喜马拉

雅山南坡(西南林区——地势最崎岖,开发难

度大)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东南

林区——经济林为主)

(2)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

世界:

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在:

①_____两侧的________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流域。

②北极圈两侧的____林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

2.森林的作用(默写)

该内容主要在于把握不同地区森林所产生的生态作用,例如:

西北地区的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湿润地区河流上游的防护林: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沿海地区的防护林:

抵御台风,海浪的侵袭

红树林:

属于特殊的物种,作用是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3.破坏森林的后果(默写)

①全球气候失调、②自然灾害频发、③生物多样性锐减④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世界草地分布图(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

 

2.草地退化原因(默写)

(1)过度放牧

(2)过度开垦(3)过度樵采(4)工矿建设(5)鼠害和虫害

3.草地退化治理措施(默写)

①控制载畜量,保护草场;②推广轮牧,划区放牧;

③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④退耕还草;⑤建立饲草料基地;⑥控制人口增长

三.湿地干凅及其恢复

1.概念:

①位置:

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②表面形态:

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

③状态:

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例如:

江河、湖泊、沼泽、水稻田、水库等属于湿地。

黄海、东海等不属于湿地。

2.湿地的生态价值:

①调节气候②调蓄水量③净化水体,

④释放氧气⑤美化环境⑥维护生物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

3.湿地破坏的原因:

(默写)

①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增多

②工业污水排放,化学物质的污染会让生物彻底消失

③围湖造田

④大量引水灌溉使水量减少

4.湿地的保护措施:

(默写)

①停止开垦沼泽地,退田还湖;②植树造林;③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

④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时注意湿地保护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中国分布

成因

对策

土地沙

漠化

西北地区

自然因素:

①深居内陆地区,气候干

旱,降水少,植被稀少;②大风日数

多而且集中;③地表有深厚的疏松沙

质沉积物。

④气候异常

人为因素: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划区轮牧⑥控制载畜量⑦控制人口增长

土壤盐

碱化

华北地区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绿洲

(1)自然原因:

降水少,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

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聚。

①用酸性物质中和;

②引淡淋盐;③改良土壤。

石质荒

漠化

西南地区

自然原因:

①山地地形、坡度大;②土壤层贫瘠③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烈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植被。

①禁止陡坡开荒;

②实行封山育林。

黄土高原

自然:

①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地势起伏大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

①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不合理开矿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植树造林

③修建梯田

④打坝淤地

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⑥实行生态移民

江南低山丘陵

自然:

降水量大,坡度陡

人为:

①能源短缺,②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

森林

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①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②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①封山育林,采育结合,

②退耕还林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

湿地

破坏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长期不合理的垦殖开荒

①停止开垦沼泽地,退田还湖;②植树造林;③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

四、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化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来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10分)

 

2.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图13)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10分)

 

4.(2016·江西六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离职后,沉寂许久的某知名记者、主持人携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归来,柴静自费百万调查近一年拍摄的这部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即获过百万点击,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刷屏”效应。

材料二 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000米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

据图文分析烟雾及受困于低空的原因。

 

(2012·上海地理,26~29,18分)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物”。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3)

学校。

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老城改建区。

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邻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步行街。

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居民区。

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煤化工区。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

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4分)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

如何影响?

(6分)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4分)

 

1.(10分)

危害:

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

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会超标)。

(2分)

原因:

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

(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2分)

2.

(1)地城差异:

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

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3.危害:

该尾矿矿渣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

措施:

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4.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烟雾是来自海洋的水汽与烟尘结合而成。

由于逆温层的出现,加之地形的影响,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从而阻滞于低空。

答案 烟雾成因:

来自于海洋的含水气流与烟尘等结合形成烟雾。

受困原因:

高空冷空气下沉,逆温层的出现,大气层较稳定,再加上山地的阻挡,导致烟雾难以向高空及周边扩散而被阻滞于低空。

5.解析 第

(1)题,由资料及表看出:

煤化工、交通主干线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2)题,影响PM2.5发生的气象因素:

风向风速、气温高低、降水量,其影响要结合相关天气气候知识和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整体性回答。

第(3)题,综合考查PM2.5污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相关考查降水原理、气温高低与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关系、空气能见度高低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第(4)题,可从加大监管力度、源头整治、技术手段、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绿化措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风速:

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

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

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任答两点即可)

(4)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任答四点即可)

 

1.(2012·课标文综,4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

 

2.(2012·海南地理,26,10分)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10分)

 

3.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2)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分析回答为保护耕地资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

答问题。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b、c、d三省人

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5.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炭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环保措施?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环保措施?

6.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2)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

主要措施。

 

1.解析 第

(1)题,据图示,饮用水源地由苏州河→黄浦江→长江,河流的水量越来越大,说明城市供水量在增加;供水地由流经市区的河流变为长江,说明原水源地受到污染。

(2)题,侧重从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分析。

答案 

(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解析 主要从雨水收集、储存、利用三个方面分析。

答案 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3.【答案】 

(1)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海拔低,地势起伏较小);大部分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力较高)。

(2)禁止盲目扩大建筑用地规模、滥占耕地(或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灾毁耕地的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作、套种),积极开展工矿建设中的土地复垦工作。

4.

(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