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979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docx

政史地教研组学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政史地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个总结。

一.积极开展和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部分教师如王丽兴老师已经能熟练地打印试卷及制作幻灯片,查兴文老师能制作和使用简易课件进行教学。

二.培新工作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组的新教师金银芳在张成君老师的扶助、指导下,很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在业务方面提高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新任高中教学任务的陈禄兰老师在邓崇文老师的帮助下,也基本适应了高中教学工作,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三.积极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新教师金银芳教师的地理课教师的历史课。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处快报不足,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通过相互交流,探讨,大家都受益匪浅。

四.不足之处。

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按计划工落实;个别教师听课总次数少,业务学习时间少,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政史地教研组

杨文泽

20XX年1月2日

 

政史地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继续贯彻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这一手段,力争完成年内目标。

二.努力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三.组织政、史、地教研组教师开展公开课一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其中由邓崇文教师组织一次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公开课。

四.加强听评课活动,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五.每月组织一次组内业务学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六.认真及时地宣传教科室、教务处的通知和会议精神,把握教育教学动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七.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之前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展示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并要求海安教师作好本地教师教研写作能力指导工作。

 

政史地教研组

杨文泽

20XX年9月8日

 

政史地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下学期

工作总结

本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个总结如下世纪初。

一.日常教研工作方面,继续开展和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级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部分教师如王丽兴教师已经能熟练地打印试卷及制作幻灯片,查兴文老师已能制作和使用简易课件进行教学。

开展的培新工作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组的新教师金银芳在张成君老师的扶持和指导下,很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在业务方面提高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新任高中教学任务的陈禄兰老师在邓崇文老师的帮助下,也基本适应了高中教学工作,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二.积极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邓崇文教师的高二年级的政治课,自制的多媒体POWERPOINT动态演示效果非常好,是我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突出者(目前自制高一到高三思想政治课件已达20余万字)。

以及听了金银芳教师的地理课。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处快报不足,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通过相互交流,探讨,大家都受益匪浅。

本组成员本学年累计听评课达90节以上。

本学年,杨文泽老师的《中考政治复习中的几点建议和措施》在县教研室的《教研专集》上发表;本教研组的邓崇文老师的〈〈浅谈政治教学的复习方法〉〉在新世纪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入编〈〈云南省新世纪教育教学实践优秀论文集〉〉(20XX年上版),〈〈谈谈政治课堂教学原则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在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入编〈〈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集〉〉(20XX年第一版),同时邓崇文老师的〈〈教书育人,以身说法作好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一文发表于县教研室、进修学校主编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论文集〉〉。

本学年是我校两项省级立项课题结题之年,本教研组有两人参与其中地结题工作,教科室主任邓崇文教师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撰写出《杂居民族地区的教育与高考移民——兼谈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杂居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非智力因素在提高政治教学效益的几点尝试》《一堂别具特色的政治课》《创新意识与左右倾思想》等文章已在《云南教育成果》一书中发表,并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杨文泽教师与彭寿恒副校长相配合下,撰写了《杂居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李学高教师在吴顺英教师一的配合下,从《杂居民族地区流失生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三.本学年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按计划工落实;个别教师听课总次数少,业务学习时间少,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争取在这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努力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政史地教研组

杨文泽

20XX年5月21日

 

政史地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下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努力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续贯彻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这一手段,力争完成年内目标。

三.组织政、史、地教研组教师开展公开课一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其中由查兴文教师组织一次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公开课。

四.加强听评课活动,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积极参与我校两项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

五.每月组织一次组内业务学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六.认真及时地宣传教科室、教务处的通知和会议精神,把握教育教学动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七.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之前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展示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并要求海安教师梅建华作好本地教师教研写作能力指导工作,在全体政史地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创教育教学的辉煌,争取再次成为优秀的教研组。

 

政史地教研组

杨文泽

20XX年3月8日

 

2005—2006学年数学教研组上学期

工作总结

本年度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四个方面的总结。

一.积极开展和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杨东华等部分教师教师已经能熟练地打印试卷及制作幻灯片,郑贤才老师教师能制作和使用简易课件进行教学。

二.培新工程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组的新教师黄绍壁在王益民老师的扶持和指导下,很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在业务方面提高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新任高中教学任务的杨东华老师在郑贤才老师的帮助下,也基本适应了高中教学工作,并且教学手段有自己的特色。

教学五环节合格率为100%

三.极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高二新教师杨东华教师的课和高一新教师黄绍壁教师的课,同时郑贤才、杨东华老师(初三)、陈国顺老师(高二)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和说课活动。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处快报不足,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教研成果突出,本学期共有四人7篇文章在省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2篇.

四.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按计划工落实;个别教师听课总次数少,业务学习时间少,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数学教研组王益民

20XX年1月2日

 

数学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正确把握20XX年的中、高考动向大面积提升我校数学成绩,为此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续贯彻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这一手段,力争完成年内目标。

二.力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三.组织数学教研组教师开展公开课一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其中由一中教师或我校教师(具体实施待定)组织一次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公开课。

四.加强听评课活动,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组织几次组内业务学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1、第六周:

郑贤才高三数学(高三数学研讨)

2、第四周:

陈基高二数学(新教材研讨)

3、第十一周:

杨东华初三数学(初三数学示范课)

4、第十五周:

陈国顺高二数学(高二说课示范)

五.认真及时地宣传教科室、教务处的通知和会议精神,把握教育教学动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之前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展示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并要求海安教师作好本地教师教研写作能力指导工作。

为实现我校的教育教学目标

 

数学教研组

王益民

20XX年9月8日

 

数学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下学期

工作总结

本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个总结如下。

一.开展和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部分教师如王益民,杨东华,教师已经能熟练地打印试卷及制作幻灯片,王益民老师已基本能制作和使用简易课件进行教学。

二.各年级备课组长原则上成为本年级数学的学科带头人起到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每月上一堂示范课,指导一位年青教师成长。

本学期我组的新任高中教学的许多教师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积极开展听课活动。

培新工程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新教师黄绍壁教师的高一数学课。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处快报不足,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通过相互交流,探讨,大家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进度,达到共同进步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发展的目的。

教学五环节检查合格率为100%,教研成果突出,本学年共有6篇文章(王益民老师4篇,王益民老师2篇)在省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本学年,我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比较丰富的教研活动,宁蒗一中的同仁们一行近20人前往我校听课,对我校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一行20余人于本学期到宁蒗一中听课,对宁蒗一中的校园环境,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校风校貌等多方面的变化感受很深,对宁蒗一中今年来的变化感到惊呀!

这给我们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冲击,每位数学教师都产生一种危机感,都有一种忧患意识,特别对宁蒗一中潘文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以及宁蒗一中教师雄心勃勃要把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以推广的计划,交流之间,师生关系,干群关系的融恰,教研经费到位,都给我校的教学与教研上了深深的一课

数学教研组

王益民

20XX年5月21日

数学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下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努力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重在落实。

二,贯彻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这一手段,力争完成年内目标。

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主要在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开展。

三,教研组教师开展几次公开课,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强化对初三和高三教学的研讨,其中由郑贤才、王益民、王益民老师组织一次针对中高考复习方法的专题研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高中教学如何面对新教材”--------第七周王益民

2、“高三《函数》的复习方法”---------第十一周郑贤才

3、“高三《不等式》的复习方法”-----第十二周王益民

四,加强听评课活动,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争取条件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上学期,宁蒗一中的全体同仁来我校听课,对我校的数学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我们自己也发现了许多不足,对我校的数学教学的很大有提高。

本学期在教科室的直接领导下准备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到宁蒗一中的取经,加强两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校的共同进步。

五,宣传教科室、教务处的通知和会议精神,把握教育教学动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我校教育教研提出积极的建议。

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之前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并要求各位海安教师作好本地教师教研写作能力指导工作,在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创教育教学的辉煌,争取成为优秀的教研组,展示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

 

数学教研组

王益民

二00四年三月八日

2005—2006学年语文教研组上学期

工作总结

本年度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个总结。

一.开展和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部分教师如杨春教师已经能熟练地打印试卷及制作幻灯片,本学期已经有10次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

培新工程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组的新教师沙鹏斌老师在杨春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在业务方面提高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新任高中教学任务的吴顺英老师、王顺海老师在卢宝康老师的帮助下,也基本适应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并且教学手段有自己的特色。

二.积极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高二新教师沙鹏斌教师的语文课和高一新王顺海老师的课,同时杨春教师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和说课活动。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处快报不足,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

三.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按计划落实;个别教师听课总次数少,业务学习时间少,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有待于加大力度进一步探索路子。

 

语文教研组

卢宝康

20XX年1月1日

 

语文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正确把握20XX年的中、高考动向大面积提升我校语文成绩,为此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贯彻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这一手段,力争完成年内目标。

二.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三.组织语文教研组教师开展公开课一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其中由陆建银教师组织一次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公开课。

四.加强听评课活动,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组织几次组内业务学习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第四周:

卢宝康老师的高二语文(新教材研讨)

第六周:

杨春的高三语文(高三语文研讨)

第十一周:

付开凤老师的初三语文(初三语文示范课)

五.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本学期根据教科室的通知,结合省语文学会的安排,进行一次作文竞赛,我们要认识组织,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认真及时地宣传教科室、教务处的通知和会议精神,把握教育教学动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之前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展示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并要求六位海安教师作好本地教师教研写作能力指导工作,全面实现我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我校的教育教学不落落大方

 

语文教研组

卢宝康

20XX年9月6日

 

语文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下学期

工作总结

本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个总结如下。

一.开展和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许多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部分教师如杨春老师已经能熟练地打印试卷及制作幻灯片,能制作和使用简易课件进行教学。

本学年已开展了40余次多媒体教学,学生反映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二.培新工作有声有色。

本学期我组的新教师徐承香老师、王顺海老师、缪贤林老师在海安老师的扶持和指导下,很快地适应了教学工作,在业务方面提高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三.积极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新教师徐承香老师、王顺海老师、缪贤林老师的高一语文课。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通过相互交流,探讨,大家都受益匪浅。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教研,本教研组教师卢宝康老师,在教研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本学年卢老师所撰写的《       》荣获中国教育科学院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新局面的开创与探索论文大赛一等奖,并发表于《        》;《浅谈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荣获首届中国教师创新征文大赛一等奖;《师生关系与教学效果》一文入编《中国首届为人师表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作品集》,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

张红梅老师的《        》《        》两篇文章分别在《        》《        》刊物上发表。

在两项省级立项课题中,本教研组有五位教师参与(卢堡生、卢宝康、杨春、曹江、吴顺英)研究,现已有《        》《        》等5篇教研论文在《云南教育成果》上发表。

四.本学年,语文教研组积极开展工作,在云南省开展的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积极参加,教师认识组织,结果卢宝康教师指导的卢晓同学的《我有一颗红亮的心》一文荣获全省二等奖,并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_云南赛区_高中版》一书中发表,展示了我校学生的能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五.本学期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按计划落实;个别教师听课总次数少,业务学习时间少,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争取在这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语文教研组

卢宝康

20XX年5月21日

 

语文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下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重在落实。

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续贯彻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计算机培训。

二.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主要在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开展。

三.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开展几次公开课,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强化对初三和高三教学的研讨,其中卢宝康、曹江、汪宝银、杨春、曹江老师组织一次针对中、高考复习方法、论文撰写等专题研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如何搞好作文教学”------------第五周曹江

2、“高三文言文的复习方法”------第七周曹江

3、“高三议论文的复习方法”------第十一周杨春

4、“高考审题技巧”------------------第十三周张红梅

5、“论文撰写的主要技巧”---------第十五周卢宝康

四.加强听评课活动,加强校内、校外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

争取条件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认真及时地宣传教科室、教务处的通知和会议精神,把握教育教学动态,为我校教育教研提出积极的建议。

要求每位教师在期末之前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并要求语文组六位海安教师作好本地教师教研写作能力指导工作,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创教育教学的辉煌,争取成为优秀的教研组,展示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争取条件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语文教研组

卢宝康

二00六年三月三日

 

2005—2006学年外语教研组上学期

工作总结

本年度的教研工作主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置和教科室的具体要求及学期教研计划进行的,现将本学所作工作做个总结。

一,落实电脑培训任务。

学年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根据教科室的要求和安排,动员本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培训,部分教师已经学会使用电脑。

主要有龙良志、丁爱军老师。

二,本学期我组的新教师杨贤在马五中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地适应了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在业务方面提高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培新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新任高中教学任务的杨贤老师、龙良志老师、孙秋月老师在马五中老师、丁爱军老师、赵东升老师的帮助下,也基本适应了高中外语教学工作,并且教学手段有自己的特色,在互帮共进的气氛中,我英语教研组年轻教师不断成长。

三,积极开展听课活动。

本学期我组主要听了高二新教师杨贤老师的外语课和高一新教师孙秋月老师、王文红老师的课,同时高三年级主任马五中老师的外语课、以及高三龙良志老师和高二赵东升老师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和说课活动。

通过听、评课,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不少的东西。

既能看到其它教师的长处,又能认识到处快报不足,有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也有的教师诚恳地去向别的教师求教,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

四,本学期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难以按计划落实;个别教师听课总次数少,业务学习时间少,对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有待于加大力度进一步探索路子。

这此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丁爱军

20XX年1月3日

 

外语教研组2005—2006学年上学期

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搞好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圆满完成教科室学年初的有关布置和要求,正确把握20XX年的中、高考动向大面积提升我校外语成绩,为此特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一.落实好教科室制定的努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师培训这一手段,力争完成年内目标。

二.成本学期“培新工程”的任务和目标。

把“培新工程”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三.组织外语教研组教师开展公开课一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讨论活动。

其中由马五中老师组织一次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