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泌尿系统练习.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泌尿系统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泌尿系统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泌尿系统练习
1.在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不一定经过的结构是()
A.肾小球B.肾小管C.膀胱D.肾静脉
2.初一年级的王丽同学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尿检,结果显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你认为她肾脏的哪一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盂
3.在肾脏的结构中,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的部位是()
A.肾小囊B.肾小管C.肾小球D.收集管
4.下列毛细血管中,两端都是小动脉的是
A.肺部毛细血管B.头部毛细血管
C.足部毛细血管D.肾小球毛细血管
5.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体外
C.尿道→肾脏→输尿管→膀胱→体外
D.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6.血液流经一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这些器官是
①肝脏②大肠③小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
A.③④⑥B.④⑥⑦C.①③⑧D.⑥⑦⑧
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C.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8.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A.毛发B.汗腺
C.皮脂腺D.角质化细胞
9.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肾小囊中有而膀胱中没有的物质是
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葡萄糖
10.某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他体内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动脉D.肾小囊
11.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囊B.肾小管C.肾小球D.输尿管
1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血液中含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
A.水B.葡萄糖C.二氧化碳D.蛋白质
13.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
A.尿道B.膀胱C.输尿管D.肾脏
14.下表记录的是被测者的血浆、肾小囊、输尿管中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浓度,请据表分析甲和乙分别是()
血浆
肾小囊
输尿管
甲物质的浓度(%)
0.72
0.72
1.5
乙物质的浓度(%)
0.1
0.1
0
A.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无机盐,乙是葡萄糖
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15.如图是与尿液形成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①和②处
的液体比较,②处的液体中没有
A.水B.无机盐C.尿素D.葡萄糖
16.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
g/mL)。
从图中可知液体3是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
17.健康人的尿液中正常含有的成份是
A.水和蛋白质
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
C.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水和无机盐
18.健康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1.5升,这是因为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小囊的渗透作用
D.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19.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那么P和Q是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P
0.03%
0.03%
3%
Q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尿素,Q是葡萄糖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葡萄糖,Q是尿素
20.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A.静脉血B.原尿
C.尿液D.动脉血
21.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A.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B.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C.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22.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
A.对葡萄糖的吸收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D.肾小管的重吸收
23.用线段将下列代谢废物与它们的排出方式连接起来
24.完成下面的概念图。
将正确答案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25.下面左边数据是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右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样品A存在于右图中的(填序号)
(2)样品A和样品B的主要成分的差别是因为在④和⑥处发生了。
(3)右图中有一条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血管是[]。
(4)右图中(填序号)若有炎症,则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5)人体内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尿却是间断的,这是因为有储尿功能。
26.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结构G、B和图I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作用和C作用。
(3)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C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4)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
g/mL)。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从图表中可知成分1是
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
(5)当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时,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肾盂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
27.请你根据某病人的血浆、尿液成分化验结果表,回答以下问题:
(12分)
成分
样品A(g/100ml液体)
样品B(g/100ml液体)
水
95
90
蛋白质
0
7.9
葡萄糖
0.04
0.15
尿素
1.8
0.03
无机盐
1.4
0.004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从化验单可知,样品______是血浆。
从化验单上的_____成分含量异常,可以推断该病人可能患有_____。
必要时,可以采用注射_______进行治疗。
28.下表是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请回答:
⑴若表中A、B表示尿素和葡萄糖两种成分,则A是,B是。
⑵血浆和原尿比较,原尿中无蛋白质成分,说明了肾小球的作用。
⑶A物质在原尿中存在而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的作用。
⑷某人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29.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G、H和图中的C构成一个肾单位。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过程,即图中的A作用和C作用,通过A过程形成的液体B为,通过C过程形成的液体D为尿液。
(3)、与图中的G相连的小血管E为,F为。
(4)、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
30.如图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有关,请据图填空: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2)指出图中B是哪一种液体?
B是。
(3)图中E所表示的过程是。
(4)图中F所表示的过程是。
因为这个作用,C中的液体最大的特点是没有。
选填(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尿的形成过程。
肝或其他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经肾动脉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由于肾小管不对尿素进行重吸收,所以尿素由肾小管进入肾盂,流入膀胱贮存,膀胱充盈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本题应选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血液流经入肾小球时,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到肾小囊中,血液中的其它物质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了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的无机盐回到了血液中,剩下的液体形成了终尿,因此,如果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病变部位在肾小球,尿液中有葡萄糖则病变部位在肾小管。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
3.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滤过,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其它成份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其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因此,血液经过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尿素减少了。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
4.D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故肾小球的两端都是小动脉。
考点:
本题考查肾小球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D
【解析】
试题分析: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
排尿时,尿液流经尿道排出体外。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B
【解析】
试题分析:
(1)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而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包括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大部分通过血浆来运输.
(2)排泄的三条途径:
①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②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③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A:
小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血浆中的代谢终产物增加,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
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肺的作用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皮肤的主要作用是分泌汗液,属于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符合题意为正确项.
C:
肝脏的主要作用是分泌胆汁消化食物,并没有使血浆中的代谢终产物减少,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D:
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并没有使血浆中的代谢终产物减少,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故选B
考点:
排泄的途径和意义
7.D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故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故选D.
考点:
尿液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
8.B
【解析】
试题分析:
A:
皮肤中毛发的作用是保护和保温的作用,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B:
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是排泄的途径之一,为正确项.
C:
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其作用是滋润皮肤和毛发的作用,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
D:
皮肤中角质化细胞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故选B
考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9.D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肾小球内的是血液、肾小囊中的是原尿,肾小管前端的是原尿,末端是尿液,输尿管中的是尿液.血液、原尿中都有葡萄糖,而正常的尿液中无葡萄糖.因此,葡萄糖在输尿管,膀胱内检测不到.故选:
D.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就会大大增加,导致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故选:
B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尿的形成包括: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解答.
解: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故选:
C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通常在血液中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蛋白质。
故选:
D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
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故选:
D
考点: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甲物质在血浆、肾小囊腔中的浓度为0.72%,而在输尿管中是1.5%,可以判断甲为无机盐,原因是原尿流经输尿管时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所以无机盐的含量增加.根据乙物质在血浆和肾小囊腔中的浓度为0.1%,而在输尿管中的浓度为0,可判断乙是葡萄糖;
考点:
尿液的形成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①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②形成尿液。
所以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在于,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尿的形成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原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被滤过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重吸收,剩余的成分形成尿液。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原尿的成分是:
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等,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
1的成分是尿液;2的成分是血浆;3的成分是原尿。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区别与联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所以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葡萄糖。
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尿液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过程。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A、如果P是葡萄糖,到输尿管时应该是0,不应该变大,为错误项;B、P是尿素,流经输尿管时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了血液,而Q是葡萄糖也符合题意,为正确项;C、如果Q是蛋白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被过滤回血液,当液体流经肾小管时为0,不应该不变,为错误项;D、如果P是葡萄糖,到输尿管时应该是0,不应该变大,为错误项;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20.D
【解析】
试题分析肾小球是一血管球,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组成的,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肾小囊内形成的液体是原尿,而肾小球内流的液体为动脉血,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肾动脉进入肾脏,逐渐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再分支出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然后再汇集成肾静脉,A、正确的肾血液循环过程,符合题意;B、肾小球应位于入球小动脉之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应位于肾静脉之前,不合题意;C、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应位于肾静脉之前,不合题意;D、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应位于入球小动脉之后,不合题意;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我们每日喝适量的水,有利于尿液的形成及废物的排出。
考点:
此题考查排尿的意义。
排尿一方面可以排出废物,一方面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23.AB—aBCD—bBCD—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物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皮肤排出的主要是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通过汗液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多数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因此,AB—aBCD—bBCD—c。
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
24.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运输系统,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其中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人体内废物的排除靠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其中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由反射弧来完成。
考点: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5.
(1)⑤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3]出球小动脉(4)②(5)膀胱
【解析】
试题分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由肾小体和[⑥]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②]肾小球和⑤]肾小囊组成,肾小球由[①]入球小动脉和[②]出球小动脉组成,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分出毛细血管形成出球小动血,再形成毛细血管。
膀胱是一个贮尿器官,这样尿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尿是间断的。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血液流经入肾小球时,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到肾小囊中,血液中的其它物质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了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的无机盐回到了血液中,剩下的液体形成了终尿,因此,如果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病变部位在肾小球,尿液中有葡萄糖则病变部位在肾小管。
通过分析A样品和B样品,A存在于肾小囊中,B存在于肾小管中,样品A与样品B进行比较则是肾小管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和少量的蛋白质重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因此,
(1)样品A存在于右图中的⑤
(2)样品A和样品B的主要成分的差别是因为在④和⑥处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右图中有一条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血管是[3]出球小动脉。
(4)右图中②)若有炎症,则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5)人体内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尿却是间断的,这是因为膀胱有储尿功能。
考点:
本题考查肾脏和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26.
(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滤过重吸收
(3)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4)C
(5)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的A表示G表示肾小球,B表示肾小囊,I表示肾小管。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冲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图中,A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表示重吸收过程。
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