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779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docx

高中历史第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学案北师大版选

第一节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了解一战前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军备竞赛的表现。

(重点)

2.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重、难点)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政治危机

1.背景

(1)生产力:

工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表现

(1)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2)德国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3)英国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4)法国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5)俄国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6)日本被称为“带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

3.特点

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支配和影响,美、德两国发展迅速,英、法的发展相对缓慢。

4.危机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非常尖锐,政治危机加剧,威胁世界和平。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1)法德矛盾:

法国力图报普法战争失败之仇,而德国力图压制法国。

(2)俄奥矛盾:

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3)英德矛盾:

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2.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三国同盟

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协约”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德国居于核心地位

三国协约

1892年,法国和俄国签订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

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

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3.实质

新老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对立。

参战国家的战争准备

1.背景

军事技术的进步,为开展军备竞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表现

(1)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

(2)扩大军队数量,提高军队质量。

(3)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抓紧战略物资储备。

(4)制订作战计划。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影响

1.表现

(1)经济不平衡: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同,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尤其是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英、法、俄等国,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

(2)政治不平衡

①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化程度较高。

②俄、日、德三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倾向相当浓厚。

(3)殖民地占有情况不同

①英、法、俄等国家在殖民地争夺中起步早,占有大量殖民地,尤其是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②美、德、日三国在殖民地争夺中起步晚,所得份额有限,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2.影响

(1)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2)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面临美、德、日等新兴殖民帝国的严峻挑战,双方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扩张,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英国下降为18%,德国上升为16%,法国降为7%。

20世纪初,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二,法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同其他大国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俄、日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它们的工业产量所占的比重还很小。

以上材料最能说明资本主义各国(  )

A.经济高速发展

B.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C.经济发展不平衡

D.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

【解析】 从材料中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及各国经济在世界中的排位,可得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 C

20世纪初人类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

1.客观条件

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可能条件

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现实条件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激烈斗争,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加剧,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

这说明20世纪得以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前提条件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解析】 材料反映了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突破了地域条件的限制,成为一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答案】 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须要发泄出来的。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1904年的英法协约给了德国沉重的打击,德国决策者们从来没有想到英、法这两个在海外殖民地利益上势不两立的国家会走到一起。

在俾斯麦之后担任德国外交枢密顾问的霍尔斯泰因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他始终认为英、法不可能接近。

请回答:

(1)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

(2)霍尔斯泰因认为英、法不可能接近,其理由主要有哪些?

20世纪初,英、法两国“走到一起”,反映了什么问题?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列强之间的矛盾与一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解读

材料一:

“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矛盾激化。

材料二:

霍尔斯泰因认为英、法在海外殖民地利益上势不两立

解答思路

(1)题需根据材料“战前30年的……后果”得出茨威格的观点,其理由的解释用所学史实回答即可。

(2)题理由需结合所学史实回答,“走到一起”应从英、法由对立走向结盟,德国成为两国共同的主要敌人来分析说明

【尝试解答】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

战前30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解释: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迅速膨胀。

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

(2)理由:

在争夺欧洲霸主地位、世界殖民霸权等问题上,英、法两国的矛盾尖锐复杂;历史上英、法曾多次进行战争,两国之间存在着仇恨情绪。

问题:

德国构成了对英、法的最大威胁,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英、法两国被迫调整外交政策。

一、选择题

1.一战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解析】 注意审题,题干中强调的是“重新瓜分世界”,这里面隐含着实力变化。

B、C两项体现不出这种变化,而A项是新“局势”的具体表现。

只有D项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 D

2.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B.俄奥矛盾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激化

C.英德矛盾是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为了利益而妥协、结盟

【解析】 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有三对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A、B、C三项都是对其正确的表述。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不是妥协与结盟。

【答案】 D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危机日趋严重。

下列各项,按当时历史演变的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②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③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是1882年形成三国同盟、1907年形成三国协约。

故选C项。

【答案】 C

4.观察下图,由此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B.两大军事集团军费投入增加

C.德国扩军备战更加明显

D.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解析】 A、B、C三项都是扩军的表现,扩军备战使大战迫在眉睫才是影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

材料二 英国政府和俄国政府声明,它们承认阿富汗的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并且同意英国及英印商业和商人所既经取得或将来取得的一切权利,俄国商业和商人也同样享受。

——《国际条约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时间签订的哪一条约?

其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哪两个国家?

(2)材料二出自哪一条约?

它反映了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两个条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信息可判断该条约为德、奥、意缔结的三国同盟条约,材料二中英俄声明指英俄协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答案】 

(1)时间:

1882年;条约:

三国同盟条约。

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

(2)条约:

英俄协约。

内容:

英俄各自调整殖民利益,共同对抗德国的威胁。

(3)三国同盟条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一、选择题

1.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超过老牌殖民帝国英、法,但其海外殖民地所占份额有限,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答案】 D

2.19世纪末,一位英国官员说:

“帝国就是饭碗问题。

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以下各项,未能正确反映这段话的含义的是(  )

A.言论中的“帝国主义”意味着对外侵略扩张

B.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之一是转移国内阶级矛盾

C.英国经济依赖于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

D.通过帝国主义政策解决经济危机和避免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意思主要是说通过对外发动战争来解决经济发展和内战问题,并不是说会避免战争,故D项说法不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

【答案】 D

3.“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

”(列宁语)“这个集团”是指(  )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欧洲联盟D.轴心国军事集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审题关键是“同英法对立”。

【答案】 B

4.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利益集团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

A项体现的是漫画的表面现象,仅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个小方面;C项所说也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方面,A、C两项都包含于B项。

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答案】 B

5.英国首相在1898年说:

“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

”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

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前各国参战和斗争的主要目的。

A项是工业革命后各国争夺的核心问题。

C、D两项属于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一战前夕各国围绕着世界市场和殖民地问题,矛盾重重,错综复杂。

【答案】 B

6.俾斯麦说:

“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

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

”材料中所说的“他们”是指(  )

A.英国人      B.奥地利人

C.法国人D.丹麦人

【解析】 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如“俾斯麦”是普鲁士宰相,他的言论代表国家利益;“70年代初”指1870年普法战争;“兴‘复仇之师’”表明法国失败后,力图复仇。

由此可判断“他们”是指法国人。

【答案】 C

7.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C.三国同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D.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解析】 三国同盟的建立加剧了欧洲的矛盾,法俄两国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德、奥的威胁,它们加快了结盟的步伐。

【答案】 C

8.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

“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艘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艘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

”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英德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德国和英国在殖民地、海上霸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矛盾,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故D项不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表格:

表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份额(%)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表二 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请回答:

(1)根据表一信息,指出德国在当时所处的地位。

据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这又对德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表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

(1)题要从表中看到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史实。

(2)题意在分析德国为了实现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地位: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面积却远远小于英、法。

要求:

重新瓜分殖民地。

影响:

德国与老牌殖民帝国家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2)拼凑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大幅度扩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

“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

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 1890年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

“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

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威廉二世的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说:

“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为此,德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说明德国对外政策变化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析】 第

(1)题中的“核心”应依据材料一中“防止法国……找到盟友”等信息进行说明,“措施”可结合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进行回答。

(2)题中的“变化”应依据材料二中“凡是外国人”、材料三中“建立大德意志”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需要联系德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

第(3)题应注意结合德国对外政策的目的,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1)核心:

防止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

措施:

1879年,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

(2)变化:

由称霸欧洲大陆发展到争夺世界霸权。

原因:

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实力超过英、法两国,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3)主要影响:

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益激化;英德矛盾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互对峙和扩军备战;国际危机不断加剧,最终引发一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