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625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计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分析报告.docx

《统计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分析报告.docx

统计分析报告

唐山学院

专题分析报告

题目: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经济管理系

SPSS统计软件实训

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财管本第六组

实训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爱青边丽洁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7月13日

摘要:

经济的发展需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其中消费又是其重中之重。

经过08年全球经济大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任大不如前。

所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国民消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SPSS软件的学习运用来分析经济现象,找出居民消费的规律性,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关键字:

城镇居民  工资收入  消费支出  可支配收入  回归分析

(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性质及消费方向分析

虽然08年经济大危机之后,我国经济有短时间的受挫,但是国家、政府及时改变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损失并不是很严重。

但是现在,我国仅靠出口、投资拉动明显已经后劲儿不足,所以促进居民消费尤为重要。

⒈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是由劳动报酬、资产收入和其他一些收入构成,不同的收入来源因其特性不同而对收入差异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中,工薪收入主导地位继续增强,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支柱;近年来,经营性净收入快速增长;财产性收入是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又一新渠道;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也是居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居民防范危机意识增强,倾向于银行储蓄和投保等理财方式;居民消费平稳增长理智的享受型消费凸显,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教育、信息、通信消费不断升温;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⒊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消费领域相对狭窄消费需求不足。

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过程的开始,使城镇居民消费一下子集中到了住房,汽车,教育消费上,造成消费领域相对狭窄的现状,尤其是与消费市场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市场不够发达,存在许多有待开发和发展的消费领域,需要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增长点。

⑵国内市场消费梗阻。

在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事实上存在国内市场消费梗阻,国内消费品生产行业没有很好地把握一轮轮消费升级的契机,使国内产业遭受周期性的冲击。

国内相关行业由于没有及时地针对消费升级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以致国内的部分消费需求要有国外满足,即使调整了也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使产品的竞争力远不如人,许多市场利润空间拱手让人。

⑶恩格尔系数超越常规,居民生活并未达到富裕。

⑷教育支出比重过大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储蓄意愿,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

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开始交各种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超出了居民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从而导致居民家庭削减当前消费开支,增强储蓄力度。

(二)数据来源

(1)我国居民总体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

项目

1990

1995

2000

2009

2010

平均每人年收入(元)

1516.21

4279.02

6295.91

18858.09

21033.42

工资性收入

1149.70

3390.21

4480.50

12382.11

13707.68

经营净收入

22.50

72.62

246.24

1528.68

1713.51

财产性收入

15.60

90.43

128.38

431.84

520.33

转移性收入

328.41

725.76

1440.78

4515.45

5091.9

可支配收入

1510.16

4282.95

6279.98

17174.65

19109.44

平均每人总支出(元)

1413.94

4102.94

6147.38

17248.30

18258.38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元)

1278.89

3537.57

4998.00

12264.55

13471.45

食品

693.77

1771.99

1971.32

4478.54

4804.71

衣着

170.90

479.20

500.46

1284.20

1444.34

居住

60.86

283.76

565.29

1228.91

1332.1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8.45

263.36

374.49

786.94

908.01

医疗保健

25.67

110.11

318.07

856.41

871.77

交通和通信

40.51

183.22

426.95

1682.57

1983.7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12.26

331.01

669.58

1472.76

1627.64

其他商品和服务

66.57

114.92

171.83

474.21

499.15

表1—1

(三)国民收入分析

(1)全国各地较详细的城镇居民总收入

北京

33360

辽宁

20015

浙江

30135

天津

26942

吉林

16794

安徽

17627

河北

17334

黑龙江

15096

福建

24150

内蒙古

19014

上海

35739

江西

16558

河南

17142

广西

18742

贵州

15139

湖北

17573

海南

16930

云南

17479

广东

26897

四川

17129

西藏

16539

湖南

17657

重庆

18991

陕西

17065

甘肃

14307

青海

15481

宁夏

17537

新疆

15422

江苏

25115

山东

21737

山西

16893

表1—2

 

图1—1

 

(四)全国居民消费性支出分析

(1)全国各省及地区的消费性支出总额及占比例

全国地区

消费支出

总金额

各地所占比例

北京

19934.48

395802.1

5.036477

天津

16561.77

395802.1

4.184356

河北

10318.32

395802.1

2.606939

山西

9792.65

395802.1

2.474128

内蒙古

13994.62

395802.1

3.535762

辽宁

13280.04

395802.1

3.355222

吉林

11679.04

395802.1

2.950727

黑龙江

10683.92

395802.1

2.699309

上海

23200.40

395802.1

5.861616

江苏

14357.49

395802.1

3.627442

浙江

17858.20

395802.1

4.511901

安徽

11512.55

395802.1

2.908663

福建

14750.01

395802.1

3.726612

江西

10618.69

395802.1

2.682828

山东

13118.24

395802.1

3.314343

河南

10838.49

395802.1

2.738361

湖北

11450.97

395802.1

2.893105

湖南

11825.33

395802.1

2.987688

广东

18489.53

395802.1

4.671408

广西

11490.08

395802.1

2.902986

海南

10926.71

395802.1

2.76065

重庆

13335.02

395802.1

3.369113

四川

12105.09

395802.1

3.058369

贵州

10058.29

395802.1

2.541242

云南

11074.08

395802.1

2.797883

西藏

9685.54

395802.1

2.447066

陕西

11821.88

395802.1

2.986816

甘肃

9895.35

395802.1

2.500075

青海

9613.79

395802.1

2.428939

宁夏

11334.43

395802.1

2.863661

新疆

10197.09

395802.1

2.57631

表1—2

 

(2)各地国民支出占国民支出总值比重

图1—1

 

五、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民人均收入状况分析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与农民人均收入

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选择和说明:

被解释变量即自变量: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解释变量即因变量:

农民人均收入

,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衣着消费支出

,农民人均家庭设备消费支出

,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并用下式表示函数关系:

LinearRegressio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相关分析表ModelSummary表中看到复相关系数为0.932,决定相关系数为0.930,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表明回归方程显著性较高。

 2、方差分析表,F=412.512,P值=0.000<0.05,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即农民人均收入对消费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

3、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表,常数项的P=0.011<0.05,说明与0有显著性差异,故应该出现在回归方程中,可得回归方程为:

=-440.131+0.966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一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存在于各个方面。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城市居民消费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所得预测结果不可能与生活完全一致,但是对增进居民收入、改变其消费结构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从我们小组这几天努力的收集和整理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近年来虽然我国国民人均收入绝对值呈现出直线增长趋势,但是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来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五年来没有太大波动,基本持平。

(六)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1.促进就业增长,推动劳动收入增长

 保持好当前就业局面的良好发展势头。

进一步落实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促使城市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稳步增长。

  2.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促进城市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增收

要努力提升低收入者自身增收能力。

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要加大帮扶力度,在加大技术培训、设立并逐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工资协商组织谈判能力、监督雇主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提升低收入者自身的增收能力。

  3.深化工资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要深化工资制度改革,遵循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要采取积极措施,在促进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着力建立相互制衡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做到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等一系列指标挂钩。

职工工资增长作为对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内容,经营者收入增长与职工收入增长挂钩,确保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4.规范分配秩序,为优化分配格局创造条件

要以规范收入为重点,尤其是规范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制度外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减少非税收入。

按各种收入性质进行取缔、转税、总量控制等综合治理,降低非税收入比重,增加税收收入比重,为政府加强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5.完善宏观分配格局,促进中等收入者比重提升

扭转主体性分配向政府倾斜趋势,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比重,为培育中等收入者创造最大的人群基础。

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鼓励个人创业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减免等引导创业,提升中等收入者经营性收入。

继续深化借贷、租赁、证券市场改革力度,重点治理恶意炒作、内幕交易等非法牟利行为,切实提高中等收入者财产性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