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2252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CFG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CFG桩施工。

2、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2)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运专线站前-3标CFG桩施工。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施工准备

(1)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

(2)进行满足桩体设计强度的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施工用配比。

(3)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

(4)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

(5)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4.2施工顺序

CFG桩施工一般优先采用间隔跳打法,也可采用连打法。

具体的施工方法由现场试验来确定。

连打法易造成邻桩被挤碎或缩颈,在粘性土中易造成地面隆起;跳打法不易发生上述现象,但土层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可能造成已打桩被振裂或振断。

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但施工新桩与已打桩时间间隔不少于7d;全长布桩时,应遵循由“由一边向另一边”的原则。

4.3振动沉管灌注施工工艺

振动沉管打桩机适用于粘性土、粉土以及淤泥质土。

4.3.1施工步骤

(1)沉管

根据设计桩长、沉管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并进行设备组装。

桩机就位,保持桩管垂直,垂直度偏差≯1%;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需埋入地表以下300mm左右。

开始沉管,为避免对邻桩的影响,沉管时间应尽量短;记录激振电流变化情况,应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应予以说明。

(2)投料

在沉管过程中用料斗进行空中投料(可边沉管边投料)。

待沉管至设计标高且停机后须尽快完成投料,直至管内混合料顶面与钢管料口平齐。

(3)拔管

启动电动机,首次投料留振5~10s再开始拔管。

拔管速率按工艺性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一般1.2~1.5m/min较合适。

拔管过快易造成局部缩颈或断桩;拔管太慢振动时间过长,会使桩顶浮浆增厚,易使混合料离析,对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可适当放慢。

拔管过程中不宜反插留振。

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中空中投料,以保证成桩后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成桩后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桩长0.5米,且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

(4)封顶

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湿粘性土封顶。

(5)移机

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4.3.2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振动沉管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4.4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工艺

4.4.1施工步骤

(1)钻机就为

CFG桩钻机就位后,应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

(2)混合料搅拌

混合料搅拌要求按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求准确,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

混合料加水量和坍落度(设计要求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法施工时,坍落度控制在16~20cm)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在泵送前混凝土泵料斗应备好熟料。

(3)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

一般应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以便及时纠正。

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否则较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

当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孔深的依据。

当动力头底面达到标记处桩长即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作相应增减。

(4)灌注及拔管

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心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

成桩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2~3m/min,成桩过程宜连续进行,应避免因后台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

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进行保护。

施工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5)移机

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施工时由于CFG桩的土较多,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

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4.4.2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5.1质量控制

(1)为检验CFG桩施工工艺、机械性能及质量控制,核对地质资料,在工程桩施工前,同一工点,相同地质条件应先做不少于2根试验桩,并在竖向全长钻取芯样,检查桩身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和桩身垂直度,根据发现的问题修订施工工艺。

(2)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3)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4)CFG桩施工中,每台班均须制作检查试件,进行28d强度检验,成桩28d后应及时进行单桩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其承载力、变形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通常桩顶混凝土密实度差,强度低,对此采取桩顶以下2.5m内进行振动捣固的措施。

(6)为保证施工中混合料的顺利输送,施工中采取强制式搅拌机。

(7)桩身每方混合料掺加粉煤灰量及坍落度控制根据设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8)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

(9)冬期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保温措施。

(10)跳打施工时应及时清除成桩时排出的弃土,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

(11)整个施工过程中,安排质检人员旁站监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钻压电流值、孔深、单孔混合料灌入量、堵管及处理措施等。

(12)CFG桩施工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报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2检验标准

(1)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也按一批计。

各种原材料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颗粒级配。

(2)CFG桩混合料坍落度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检验数量:

每台班抽样检验3次。

检验方法:

现场坍落度试验。

(3)桩体强度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检测数量:

施工单位每台班一组(3块)试块。

检测方法:

每台班制作混合料试块,进行28d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测。

设计要求:

桩身28d边长15cm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MPa~15MPa。

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检测数量:

检测总桩数的10%。

检测方法:

低应变检测。

(5)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数量及标准见《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检测数量:

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

检测方法:

平板载荷试验。

设计要求:

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0.5‰的桩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5‰的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平版载荷板试验。

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6)CFG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CFG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桩位(纵横向)

0,50mm

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

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2

桩体垂直度

1%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50-100cm深后,钢尺丈量

 

第二章水泥砂浆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水泥砂浆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水泥砂浆桩施工。

2、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2)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运专线站前-3标水泥砂浆桩施工。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施工准备

先清除地表树木、草皮等杂物,挖除15~30Cm厚的腐植土。

清表后进行场地整平,整平后回填一层宕渣。

4.2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试桩→测量放样→沉管→灌注水泥砂浆→提管→桩帽施工→养护

4.3施工步骤

(1)试桩

为了根据桩的设计承载力,确定桩的入土深度;确定合理的拔管速度和充盈系数,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试桩不少于2根。

在软基段上根据设计文件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试桩的位置,并机具就位。

采用单打法进行沉桩作业,作业工程中根据沉管速度和电流变化确定地层地质变化情况。

沉管至持力层标高或设计标高后,根据沉管时确定的地层地质变化情况,初步拟定拔管速度。

在拔管过程中及时测定推算各种地层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在不能满足要求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试桩施工完成后,根据试桩确定的施工工艺和参数进行沉管桩的施工。

(2)测量放样

为使桩位放样准确,减少中间环节及受地形条件的影响,采用桩位坐标点放样,首先根据计算的坐标引出桩基轴线;桩基轴线的定位点位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在施工过程中作系统的检查。

(3)设置桩尖和桩管

按照施工放样的桩位中心,先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

桩架安装必须水平,桩管应垂直套入桩尖,二者在同一轴线上。

(4)沉管

在振动沉管过程中,不得有偏心,并随时检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有无破损,桩管有无偏移或倾斜,若有上述情况应立即纠正。

桩管内不允许进入水或泥浆,当有水或泥浆进入时,应灌入1.5m高的封底混凝土后再开始沉桩。

(5)灌注水泥砂浆

每次向管桩内灌注水泥砂浆时应尽量多灌,用长桩管打短桩时,混凝土可一次灌足;打长桩时第一次灌入桩管的混凝土应尽量灌满。

第一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要灌入的混凝土量为限,不宜拔得太高。

在拔管过程中应设专人用测锤检查管内混凝土面得下降情况。

(5)拔管

开始拔管时,应测得混凝土确已流出桩管后,才可进行继续拔管。

由于采用了预制桩尖振动沉入的桩管,应先振5~10秒再开始拔管,边振边拔。

每上拔1m,应停拔并振动5~10秒。

如此反复操作至桩管全部拔出。

拔管速度应控制在0.8m/min以内。

(6)桩帽施工

管桩打设完成后,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桩帽钢筋、支立模板,浇注桩帽砼,及时覆盖养护。

5、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基点和桩位。

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施工地区附近所设的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桩基施工影响的地方。

(2)沉桩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为准确控制沉桩深度,应在机架或桩管上标志醒目的深度标记。

桩身必须垂直。

应在机架上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划上垂直线。

(3)水泥砂浆桩施工中,应注意观察桩顶和地面有无隆起及水平位移情况,并应及时研究,采取措施。

(4)沉桩过程中桩突然下沉或不能下沉时,可能桩尖损坏或遇到地下障碍物,应及时将桩管拔出,进行研究处理后,重新插入进行施工。

(5)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

在灌注过程中应用测锤测定水泥砂浆的灌注高度,以检查灌注质量。

灌注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

(6)加强施工管理,密切注意桩身混凝土有无发生缩颈及断桩等现象,若有发现应立即采取反插法或复打法及时处理。

 

第三章冲击碾压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冲击碾压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冲击碾压施工。

2、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2)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运专线站前-3标地基冲击碾压施工。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施工准备

将路基范围内的杂物清除,用推土机粗平。

检测表面以下50cm处的土体含水量。

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值的±2%以内,否则应进行晾晒或洒水。

4.2施工方法

冲击碾压时,压路机的行进速度控制在10~12km/h,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冲碾顺序“先两边、后中间”,以轮迹重叠1/2、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1遍,冲碾遍数以满足压实度要求为准。

碾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路机的行进速度,可用推土机平整后再继续冲碾;若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洒水后继续冲碾。

冲击碾压完毕后,检测路基表层0~20cm的压实度。

如果压实度达不到要求,应视情况补充冲碾至符合要求为止。

用振动或静碾压路机碾压1~2遍,达到路槽验收标准为止。

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时,因机械的调头范围较大,应尽可能在路基形成较长的连续冲碾段后进行。

不但可以提高冲碾效率,也可以避免因过多的“接头”而影响路基的整体均匀性。

因重型式压路机的冲击能量大,路表50cm的土体含水量对重型碾压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

含水量过大时,容易形成弹簧、翻浆等,故需严格控制路表以下50cm内的含水量。

用重型式压实机进行碾压时,为了避免结构物遭到损坏,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碾压的范围。

在距离结构物3~5m、暗涵顶面填土高度<2m时,禁止用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明涵顶面不得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当土体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如果用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易形成表面推移,上层20cm左右的土体与下部土体产生脱离现象。

因此,雨后或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应采取晾晒或其它措施降低表面

含水量,不宜直接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

4.3施工工艺流程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

2、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2)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运专线站前-3标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施工准备

(1)制定实施方案

路基试验段施工之前,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试验人员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人员、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的需求计划、试验步骤、检测方法、相关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2)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

为满足路基试验段施工需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

为满足客运专线检测要求,工地中心试验室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备、核子密度仪等常规检测设备外,还新购置了K30、Evd、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检测设备。

(3)确定料源

路基施工,填料是关键。

按照客运专线对路基填料的特殊要求,对沿线路基填料进行调查,进行试验比对分析。

从填料的质量、运输道路以及经济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符合要求的取土场。

经对选定的取土场土源进行土质取样、筛分检测,确定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需要改良。

(4)检测原地面承载力

组织试验、技术人员采用静力触探法,进行全管区原地面承载力检测。

按要求每隔100m检测2处,测出承载力Ps值大于等于设计值(1.2MPa)的原地面以下深度。

原地面承载力达不到要求的,对于浅层软土根据软土深度分别采用碾压片石和级配碎石换填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5)测定基底土样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

试验人员分别对试验段的基底土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该土的最佳含水量及对应的最大压实度,以便下一步对清表后的原地面进行翻挖、晾晒、回填、碾压、检测。

(6)确定路基填筑检测方法

试验段路基基床以下部分采用K30和孔隙率双控检测。

为取得足够的试验数据,基床以下部分每层检测孔隙率和K30,检测点数满足验标要求。

(7)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举办“客运专线新验标培训班”,使全体施工人员能适应客运专线的施工要求,及时掌握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相关标准,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允许上岗。

同时,为使全体管理、技术人员准确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指挥部分别在指挥部、项目部、施工现场组织“路基试验段施工技术交底会”,使其掌握试验工作程序和控制标准,并将各阶段质量责任分解到具体人员。

4.2测量放样

由精测队对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路基两侧坡脚线、排水边沟线,并测出原地面高程。

4.3基底处理

人工配合挖掘机将原地面杂草、树根及表层软土等清理干净,并将弃土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对基底土进行晾晒,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时,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碾压,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地面横坡大于1:

5时,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高度不大于25cm。

当基岩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予以保留,即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

对原地面进行碾压成形后,再对原地面进行动力触探检测其承载力。

4.4路基填筑

填料合格、原地面处理满足要求后,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

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

为便于比较,路基试验段先后以35cm、45cm、55cm三种松铺厚度进行试验。

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量出每车土的方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m立上竹杆,在竹杆上用红布条标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4.5路基平整

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杆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

4.6路基初压

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

碾压采用激振力35t振动压路机。

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

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二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

碾压时,行与行轮迹重叠0.4~0.5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4.7压实检测

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

检测采用K30和孔隙率双控指标。

即用K30平板载荷仪测试地基系数K30、灌砂法检测孔隙率n。

4.8续压检测

对试验段路基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

检测方法同前。

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和孔隙率检测值等相关数据。

沉降观测点周围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打夯机夯实。

直到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

4.9沉降观测

软基处理地段设计有沉降、位移控制要求时,首层填料摊平后,在路基中心埋设沉降观测板、设置沉降观测桩。

碾压结束后,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标准。

路基面形成后在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路基面观测桩,纵向间距不宜大于l00m,每段路堤至少保证1个观测断面,路堤较高(大于8m)地段进行加密,并且保证至少有6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

测量频度:

前15天内每3天监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30~180天每15天监测一次。

5、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5.1质量控制

填料质量要求

(1)路基填料应为A、B组填料中的块石、碎石、砾石类等必须符合验标有关规定要求。

(2)路堤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并且要求大小级配良好。

(3)路基施工必须加强全路段填料和填筑压实度的一致性控制,确保路基整体刚度的均匀性,以达到高等级铁路行车平衡性要求。

(4)路堤浸水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的渗水性材料填筑,严禁填筑易风化的软岩石。

(5)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进行试验。

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详见下表:

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表

填料

类别

试验项目、频次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颗粒密度

细粒土

——

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

粗粒土、碎石土

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

——

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5.2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A、B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土)

地质系数

K30(Mpa/m)

≥90

≥110

≥130

压实系数Kh

≥0.90

——

——

孔隙率n(%)

<31

<31

5.3路堤边坡质量控制

(1)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方法,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

(2)路基刷坡采用刷坡机械。

机械刷坡时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

(3)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边坡的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陡不得大于设计值的3%。

5.4试验检测控制内容和检测方法

(1)原地面处理前,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报建设、设计、监理变更;

(2)原地面处理后,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

(3)路基填筑前,取土场选择,现场取样,做室内土质分析试验,确定路基填料;

(4)路基压实度检验:

基床以下部分,每压实层做孔隙率试验(灌砂法);每逢三层做K30及孔隙率试验;基床底层1.9m部分,每压实层做孔隙率试验(灌砂法);每逢三层做K30、Evd及孔隙率试验。

第五章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2、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2)有关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适应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运专线站前-3标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填料要求

(1)基层表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

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

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2)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其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