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984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docx

华师网络课程考试《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A.A.斯托利亚尔把教学过程分解为以下要素:

、、、

2.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

、、、、、、、、、。

3.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为:

、、。

4.教育实验的变量主要包括:

、、。

5.大纲按不同层次要求阐述教学目的的主要有___、___、___、___四个层次。

6.中学数学教材从是否分科来编排,有___和___的编排方式。

7.中学数学教材从课程内容的发展上排列,有___、___、___三种编排方式。

8.巴甫洛夫关于人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为提供了神经生理学的基础;

9.所谓第一信号系统,

所谓第二信号系统,

10.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恰当地通过、、、,以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为他们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11.合作学习包含五个基本要素:

、、、、。

12.在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包括五个主要环节,即:

、、、学生的学习进步分数的统计和小组奖励。

13.自主学习的本质和与其相对应的他主学习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自主学习的几个基本特点:

、、。

14.数学思维品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  、  、   。

15.数学思维发展按思维活动中抽象概念的水平由低到高,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    和    。

16.一般说来,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    、   。

17.运算能力包含的四个要素:

   、   、   和   

18.数学逻辑思维可以分为三级水平:

①   ;②   ;③   。

19、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是:

   、   、   和   

20、数学新三大能力是:

    、    、   。

21、复数的本质属性是:

   。

22、教学中的启发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

   和   

23、中学数学中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包括:

   、   、   和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课程引入技能的目的()

A.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B.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

C.建立问题情境,建立知识间联系

D.激发认知需求,形成学习期待

2.下列各项中关于数学课的课题引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数学课的课题引入,要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

B.数学课的课题引入,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C.数学课的课题引入,要依据教师的兴趣来进行

D.数学课的课题引入,要依据教学进度的要求来进行

3.下列哪一项不是数学的特点()

A.理论的开放性B.逻辑的严谨性C.高度的抽象性D.广泛的应用性

4.下列关于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提问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分布

②提问过程要有合理的停顿

③提问过程中应照顾成绩较好的学生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5.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问的类型()

A.回忆型提问B.启发型提问C.评价型提问D.分析型提问

6.下列关于数学课的结束的论述正确的是()

A.数学课的结束是以下课铃声的想起为标志的

B.数学课的结束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标志的

C.数学课的结束是以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和预习任务为标志的

D.数学课的结束是以教师宣布下课为标志的

7.下列哪一项不是结束技能的主要功能()

A.沟通知识,深化拓展

B.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C.设疑生趣,承前启后

D.系统概括、归纳所学内容,使之系统化

8.“灵感”、“顿悟”所体现的数学思维主要是:

()

A.直觉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收敛思维E.函数思维

9.“顺推不行时可考虑逆推;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可采用间接证明”体现()

A.逻辑思维B.发散思维C.逆向思维D.再现性思维

10.下列方法中,能体现数学方法中的“发现方法”的是:

()

A.配方B.归纳C.类比D.猜想E.联想

11.对图形的平移、对称、旋转等的认识主要与中学生的哪一能力有关()

A.运算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空间想象能力D.自学能力E.记忆能力

12.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的基础是()

A.以自然适应性为基础B.以文化适应性为基础

C.以生理现象为基础D.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

13.属于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教学原则的是()

A教学的科学性原则B.严谨性原则

C.最佳动机原则D.阶段序进原则

14.“备课先备学生”说的是教学原则中的哪个?

()

A.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B.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D.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15.“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教学原则中的哪个?

()

A.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B.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C.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D.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16.数学能力表现的基本形式:

()

A.运算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空间想象能力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以下哪些心理表现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

()

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E.推理证明

三,名词解释:

1.自变量

2.教育实验法

3.因变量

4:

经验总结法

5:

文献分析法

6:

调查法

7:

数学学习

8:

机械学习

9:

有意义学习

10:

接受学习

11:

发现学习

12:

概念同化

13:

概念形成

14:

变式

15:

技能

16:

动作技能

17:

心智技能

18:

数学合作学习

19:

教学方法及数学教学方法

20、启发式教学思想

四、简答题:

1.数学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数学学习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数学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6.谈谈数学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7.教学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正确理解教学原则?

8.怎样理解数学的严谨性与量力性?

9.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10.如何理解数学的抽象性?

11.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12.在讲解立体几何的有关概念时,我们常常借助实物模型或图形。

这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哪一原则的要求?

并作简要分析。

1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14.如何理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涵义?

1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6.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举例说明

17.怎样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8.如何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19、说课中说课程标准、说教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0、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

五,论述题:

1.试结合实际教学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请选取某种结束方法,谈谈它适用的条件。

3.举例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请举例说明。

5.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

请举例说明。

7.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请举例说明。

8.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9.试述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举例说明。

10.试述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中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有些什么特点?

11.试述发展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应遵循以的基本原则。

12.结合实例说明中学生是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命题的?

13、新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的理念是什么?

1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数学教学论》练习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目的(为什么教?

)、教学内容(教什么?

)、教学方法(怎么教?

2.观察法、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

3.导言、报告主体、结论与建议

4.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5.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6.分科式;统一式

7.螺旋式;直线式;过渡式

8..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9..是以外界的对象、现象为客观剌激物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引起反射的系统,这是人与一般动物共有的

是以语言作为剌激信号,引起神经反射的系统,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

10.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形直观、语言直观

11.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

12.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小测验或学业竞赛

13.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和自我监控性

14.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思维的独创性

15.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经验型抽象思维和理论型抽象思维

16.数学思维发展的趋向、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17.准确程度、合理程度、简捷程度和快慢速度

18.具体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

19、科学性、启发性、简洁规范性、通俗形象。

20、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探索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

21、数量加方向

22、“愤悱术”和“产婆术”

23、集合思想、数学结构思想、对应思想和划归思想。

二,选择题:

1.D2.B3.A4.C5.B6.C7.A8.A9.C10.B11.C12.A13.B14.A15.D16.ABC17.ABCDE

三,名词解释:

1.自变量:

自变量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教育实验法:

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因变量:

因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

实验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4:

经验总结法:

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具体做法,进行归纳与分析、加工与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5:

文献分析法:

主要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搜集、阅读、鉴别、整理有关论文、著作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6:

调查法:

通过对数学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直接观察、调查,在系统而周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获得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7:

数学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以数学语言、符号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技巧与能力的过程。

8:

机械学习:

是指学生并未理解由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仅仅记住某个数学符号、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

9:

有意义学习:

是指学生经过思考,掌握并理解了由符号所代表的数学知识,并能融会贯通。

10:

接受学习:

是指要学习的全部数学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这种学习不涉及学习者任何独立的发现,只需要他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内化,以便以后的再现和应用。

11:

发现学习:

是指一般只提出问题或提供背景材料,主要内容由学生自己独立发现。

12:

概念同化:

是以定义的形式给出,由学生主动地与自己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领会它的意义,从而获得新概念。

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同化。

13:

概念形成:

通过对概念所反映的万物的不同例子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14:

变式:

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非本质属性方面的变化。

15:

技能:

是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自动化的外部操作活动方式。

或心智活动方式。

16:

动作技能:

即外部实际操作活动方式。

17:

心智技能:

即按一定的合理的、完善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活动方式。

18:

数学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数学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目标的互助性学习方式。

19、教学方法及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

数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体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智力与能力,提高共同体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的体系。

20、启发式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思想:

指以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学生在教师地指导组织促进下主动地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增长才干,具有坚定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逐步地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

7.数学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在理论上,以社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在应用上,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质量的途径和办法,探索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学校数学教育的方向的路子。

8.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1)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部分是由彼此间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组成:

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学习论。

(2)上述三个核心成份是以实践为背景的,而且研究结果含直接、间接地丰富、完善这些经验,这说明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而且研究数学教育学的目的是提高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的质量。

(3)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以数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现代技术、科学方法论等为基础,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数学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9.数学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1)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

“教什么”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着重研究数学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或原则,“为什么教”,即是要说明所选择内容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特定意义。

内容选定后,还有体系安排,这些内容在质、量方向的要求、教学进度等问题。

因此,科学地组织教材的标准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2)课程的发展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揭示课程演变的某些客观规律,有助于对现在和未来的课程作出正确的决策。

(3)对课程的评价关于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它既要符合数学教育学的一般理论,又要易于测试评价。

10.数学学习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数学学习论主要是揭示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学习本质问题,特别是数学学习的特点;②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问题,包括数学学习中学生心理活动分析、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学习的心理过程、数学技能形成的心理过程、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等。

③数学认知结构,包括数学认知结构的构成、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机制、影响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因素,认知结构与能力的关系等。

④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⑤学习迁移。

⑥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⑦学习动机、认知发展与学习准备等。

11.数学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

数学教学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

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学处理、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数学教学的原则体系、数学教学原则的实施、数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其选择、教学过程最优化、现代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等。

12.谈谈数学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答:

1.数学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2.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理论学科

3.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7.教学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正确理解教学原则?

答案:

教学原则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主观认识而制定出来的,用以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教学原则,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原则是以教学规律为客观基础的。

科学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就是说,教学原则来源于人们对教学实践中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教学原则的制定必须以客观的教学规律为依据。

(2)教学原则是由人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主观认识制定出来的。

(3)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

教学原则是教学取得成交必须遵循的各项基本准则。

教学原则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各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是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保障条件。

8.怎样理解数学的严谨性与量力性?

答案:

严谨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就作为科学的数学而言的,它是指作为科学的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精确性,即数学具有逻辑的严格性和结论的确定性;二是指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授应满足严谨性的要求。

量力性即可接受性,是指数学数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

9.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

答案:

中学数学的严谨性是相对的,量力性是发展的。

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就应当很好地把把二者结合起来。

(1)了解学生

(2)明确要求,谨慎处理

(3)统筹规划,逐级过渡

(4)要求学生周密思考,言必有据

10.如何理解数学的抽象性?

答案:

数学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本来现实世界的客观对象是非常具体的。

但是,数学是将客观对象的所有其它特性抛开,而只提取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的研究。

数学的抽象性,表现为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以及数学符号的抽象性。

11.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恰当地进行直观教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注重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循环往复

12.在讲解立体几何的有关概念时,我们常常借助实物模型或图形。

这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哪一原则的要求?

并作简要分析。

答:

这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1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答: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2)创设数学应用的机会

(3)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14.如何理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涵义?

答: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尽可能地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明确数学理论来源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数学理论,并通过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明确数学理论的用途和用法,以使学生具的良好的“数感”、正确的“数学观”和强烈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1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

(1)由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所决定

(2)由我国的教育目标所决定

(3)由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

16.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举例说明

答:

在教学中贯彻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记忆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1)通过加深理解,增强识记和保持。

(2)通过归纳、类比、联想,促进再认、再现。

(二)掌握遗忘的规律,复习所学知识:

(1)掌握复习的周期与时机。

(2)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三)巩固知识着眼于发展能力:

(1)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训练。

(2)综合知识的复习,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题组训练。

19.怎样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答:

所谓知识,广义地理解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也在此之列。

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有一个形成认知能力和识别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谓:

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所谓能力,一般理解为影响活动效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也有一个形成与不断的发展的过程。

数学中的基本能力表现为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各自有不同的内涵;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能力与先天因素、后天环境、教育因素等有关;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境的,发展相对要快些,能力的发展是有限的,发展相对要慢些。

不能机械地用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能力的大小或发展程度。

知识与能力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能力通常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已形成的能力反过来又影响知识掌握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20.如何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答:

(1)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是:

①数学理论具有潜在意义;②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内化的过程是有意义的。

(2)有意义发现学习的条件是:

①问题具有潜在意义;②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意义的;④内化过程是有意义的。

19、、说课中说课程标准、说教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第一:

说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结构及功能,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接合点及接合方式;

 第二:

说明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必须具体明了,忌空泛笼统、琐碎繁杂、脱离实际;

 第三:

说明重点、难点和关键及其确定的依据;

20、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 ①国家的教育方针

 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③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

④数学的特点及其现实水平

⑤教师的素质状况

.

 

五,论述题:

1.试结合实际教学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答: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

学习兴趣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

当一个人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使各种感觉器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在数学教学之初,或学习新课题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数学学习情境,将学生置于该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2.请选取某种结束方法,谈谈它适用的条件。

参考答案:

拿归纳总结这一方法为例。

第一节课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但数学知识又有着很强的系统性。

因而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可以利用归纳和总结,使学生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或是正确的操作步骤。

归纳总结式结束可分为集中小结和系统归类两种方式。

集中小结是教师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地强化教学重点,明确问题的关键,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这种方式多用于教学结束时,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所进行的画龙点睛式的总结。

在数学概念教学或运算法则教学中经常得到运用。

系统归类是把在不同章节中,循序渐进地学习的同一类事物的属性和变化,归纳小结,从而掌握某一知识的全貌,概括出零散知识的规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了解。

这种结束方式多适用于对一章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