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964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 第79练 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docx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型仿真练第79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二

                   

一、选择题

24.(蚌埠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24)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

孟子说:

“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

“一同天下”;庄子也说:

“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

“令行禁止于天下”。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25.(济宁2017届3月模拟,25)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

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26.(德州市2017届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

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

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2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年二模,27)读下表,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可知(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变化一览表  单位:

市斤/市亩

资料来源:

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

A.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南稻北粟”格局

B.魏晋时期农业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唐宋时期国家分裂导致农业经济衰退

D.明清时期北方农业税赋高于南方

28.(湖北省八校2017届第二次联考,28)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

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政府的腐朽统治

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29.(乌鲁木齐2017届第二次诊断,15)据统计,从1904~1908年,每年根据《公司律》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公司数量都在50到60家,到1912年,运作的本国企业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

这表明(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民族企业发展有较大局限性

C.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

D.民族企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

30.(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7年一模)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规定公务人员必须穿着中山装、旗袍等国服。

这说明(  )

A.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B.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

C.服饰具有民族符号意义

D.西化的生活方式已普及

31.(衡阳市2017届第二次联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

”(摘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B.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C.并未与计划经济割裂

D.符合新自由主义特征

32.(黄山市2018届第一次质量检测)中国优秀的罗马法专家周枏先生在《罗马法原论》中指出:

“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相反,法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规范。

”这体现出罗马成文法(  )

A.强调人在立法中的地位

B.否定习惯法中神的意志

C.使人权有了法律保障

D.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33.《世界文明史》载:

“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最后,进—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

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

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

34.“两个挂钩一个固定”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有序。

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各国货币储备也都选择美元。

这势必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增多。

这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

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的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此材料反映了(  )

A.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B.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

C.通过“两个挂钩”体系世界经济得到了恢复

D.战后形成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

35.(新课标全国Ⅰ卷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一)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出现过五波美国衰落论的浪潮。

第一波源自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所引发的震撼,美国人感到被苏联甩在后面的危险。

第二波发生在1960至1970年,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第四波开始于日本的强劲崛起。

到了2012年,衰落论出现了第五次浪潮。

这说明(  )

A.美国衰落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必然条件

B.反对霸权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加速了美国的衰落

D.战后美国霸主地位一直受到各方挑战

二、非选择题

40.(25分)政权建设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17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18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材料二 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13分)

 

(2)材料二中“指示”促成哪一政治制度的建立?

这一制度产生了什么深远意义?

(12分)

41.(商丘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学者尼尔·弗格森指出,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公民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

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支柱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

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然而,20世纪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

——据尼尔·弗格森著《西方的衰落》改编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

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

“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

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

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

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

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

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

……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

……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9分)

45.(潍坊2017届高三3月模拟)(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3月,在西姆拉会议上,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以秘密换文方式,擅自划定中印边界走向,即“麦克马洪线”。

它是英国殖民者与印度政府单方面对中、印边界的非法划线,遭到了国民党政府、西藏地方部门和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强烈反对。

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政府实行民主改革,却引起印度政府的不安与百般阻挠。

1951年,印度趁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派印军大举向“麦线”推进。

1954年,印度侵占了中印边界中段、西段约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959年3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向我国正式提出领土要求,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中国政府为了维护中印友好,对印度的武装侵犯和无理要求,一直采取克制、容忍的态度,为两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出不懈的努力。

印度却认为中国的忍让是软弱可欺,而变本加厉地在边界制造事端。

1959年10月,印军在东、西二段同时向我边防军发起猛烈炮击,我边防军只得奋起反击。

经过两个阶段的反击战,中国边防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为了和平解决两国边界争端,我边防军全面撤退到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0公里以后地区。

后来,我方将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俘虏等分批、分期地全部送还印度,博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印冲突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冲突的结果和影响。

(6分)

4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年模拟一)(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要他赶快低下头,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

谁知儿子却说:

“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十日谈·第四天故事》摘要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金子!

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作新娘,即使她的尊容会使那身染恶疮的人见了呕吐,有了这东西也会恢复三春的娇色。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薄伽丘和莎士比亚对“人”的认识有何异同。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对“人”的认识产生变化的原因。

(6分)

答案精析

24.B [根据材料“‘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各家纷纷阐述如何定“天下”,天下一统成为诸子共识,故B项正确。

]

25.A [据材料可以得出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故A项正确。

]

26.D [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原则的变化,从按照山河走向到政区划界犬牙交错的变化,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D项正确。

]

27.B [在魏晋尤其是“永嘉之乱”时期,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南方,使得南方获得初步的开发和发展,农业重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故B项正确。

]

28.A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是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而逐步深化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不能解释“突变性”,故B项错误;政府的腐朽统治不能解释“突变性”,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解释“突变性”,故D项错误。

]

29.B [根据材料“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即规模很小,故B项正确。

]

30.C [材料中国民政府要求公务人员着国服并不能体现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仅对公务人员的着装进行要求,并未体现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要求公务人员着国服,以体现公务人员所代表的国家形象,说明服饰具有民族符号意义,故C项正确;中山装、旗袍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无法体现西化的生活方式已普及,故D项错误。

]

31.A [材料中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定出自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依法治国范畴,因而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故A项正确。

]

32.A [根据材料中“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相反,法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规范”说明当时罗马法否定神的意志,突出人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成文法体现出的进步意义,不是强调习惯法的弊端,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对人权的法律保障,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人在立法中的作用,不是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

33.C [根据材料“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可知”,劳动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工作环境的调整,故C项正确。

]

34.B [材料中“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实际上美国不可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说明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故B项正确。

]

35.D [美国衰落会推动多极化趋势出现,但不会是构成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必然条件,故A项错误;美国衰落与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无关,故B项错误;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对美国衰落的影响只能体现在两极格局时期,两极格局结束后,材料中2012年第五次衰落论浪潮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第四波开始于日本的强劲崛起”“到了2012年,衰落论出现了第五次浪潮”可知,战后美国霸主地位一直受到各方挑战,故D项正确。

]

40.

(1)规定:

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

(2)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

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

41.示例1:

观点:

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推动了16世纪后西方世界的兴起。

论证:

①政治:

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民主共和制等;②经济:

近代西方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近代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自由市场制度,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经济的增长);③法律:

近代西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宪法和法令,如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等,保障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④社会:

近代西方国家人民拥有广泛的人身自由和民主权利,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提高。

示例2:

观点:

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没有导致20世纪后西方世界的衰落。

论证:

①政治:

20世纪的民主浪潮和法西斯危机,迫使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②经济:

经济危机的频发,使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经济运行机制,如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滞胀”危机后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等,均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法治:

西方国家仍强调以法治的手段巩固民主制度、维护社会统治,如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摆脱经济危机;④社会:

西方国家大多建成了广泛的福利制度,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示例3:

观点:

16世纪后的西方世界兴起的因素还应该增加意识形态、国家模式、科教体制、文化传统等因素。

论证:

①意识形态:

近代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②国家模式:

随着民族主义的逐渐成长,近代西方形成了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至上为特征的近代民族国家,调动了普通民众建设的热情;③科教体制:

16世纪近代科学在西方兴起,在两次科技革命期间科学技术取得辉煌成就,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西方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使西方社会基本上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储备了人才);④文化传统:

近代西方继承了古希腊海洋文明的开放性特征,成为西方推动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乃至发明创新的精神动力。

解析 首先提炼材料观点:

“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然后论述欧洲国家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可以依据材料观点,选择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从欧洲国家政治上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展开、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等方面论述欧洲崛起的优势;也可从否定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补充欧洲国家在思想解放、国家模式、科教体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优势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44.

(1)背景:

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特点:

①铸币方式现代化(机器铸币);②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币;③伴随着文化和政治斗争;④实行铸币立法;⑤未真正实行。

评价:

被动改革,未能使中国摆脱困境;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起步。

45.

(1)原因:

“麦克马洪线”是非法划线;新中国成立后,印度百般阻挠西藏的民主改革并进一步蚕食中国的土地;印度变本加厉地在边界制造事端。

(2)结果:

中国边防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影响:

沉重打击了印度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46.

(1)相同:

都肯定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不同:

薄伽丘更注重人的本能;莎士比亚批判人的本能,更崇尚人的理性。

(2)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进步;人文主义过分强调人的本能造成社会混乱;莎士比亚理性的反思人性。

解析 

(1)薄伽丘《十日谈》中“绿鹅”故事说明人的欲望是不可遏制的,肯定人的欲望与人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对人的讴歌体现了肯定人性与人的尊严,而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则对当时的拜金主义进行了讽刺,体现了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两者比较相同点在于都肯定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不同点在于薄伽丘更注重人的本能;莎士比亚批判人的本能,更崇尚人的理性。

(2)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对人性进行理性反思的原因在于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发展,人们过分追求金钱导致道德败坏,人文主义过分强调人的本能也造成社会混乱;莎士比亚理性的反思人性也是变化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