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964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3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原卷版+解析版

热点小专题3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

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

以秦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隋唐文明:

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

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

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

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

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

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

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

如当时传教士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

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

主要学习以“”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影响: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前期主要局限于“”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层面过渡的迹象。

【真题再现】

1.(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2015·浙江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3.(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4.(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5.(2013·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6.(2012·海南单科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7.(2012·上海单科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8.(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9.(2017年天津卷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

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10.(2014·北京文综·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1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针对训练】

1.(2019·湛江调研测试,25)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

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这一事件(  )

A.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2.(2019·郴州一模,8)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

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3.(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5)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

“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

”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

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D.格物致知

4.(2019·淄博二模,27)清朝初年,一些中国画家开始参用西洋画法作画,对西洋美术中的烘染、透视法等多有借鉴。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许多画家的讥评,说这些作品“非雅赏,好古者所不取”“笔墨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这说明(  )

A.西洋绘画技法落后于中国绘画

B.西学东渐促进西洋美术广泛传播

C.中国传统的写意绘画仍占主流

D.中西合璧的新式画风已初步形成

5.(2019·成都一模,28)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

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

这批地图(  )

《坤舆万国全图》(翻刻版)

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

B.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

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

6.(2019·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文综测试,26)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

从文明的历史和影响的广泛来看,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

中国人就个人的情况来说,从事研究的秉赋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毕竟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中国如此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能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

其阐述的主要问题是(  )

A.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本质区别

B.中国缺乏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C.辩证地看待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D.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7.《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

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8.(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輶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

该书的意义在于(  )

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

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

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

9.(2018·甘肃兰州模拟)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

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晚清“体用之争”(  )

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10.(2018·安徽芜湖模拟)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

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

这反映了(  )

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

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11.(2017·陕西宝鸡模拟)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

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  )

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

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

12.(2017·四川德阳模拟)有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

”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

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

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

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13.(2019·衡水高三5月调研卷,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始于唐宋年间的中国人痘接种法,17世纪传至欧洲,减少了欧洲天花的流行。

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将人痘接种法改造成种牛痘术,促使现代免疫学的诞生和发展。

康熙三十三年,俄国专门派留学生到北京学习种痘、防痘的方法和接骨术。

这一时期德、法、意、英等国出版针炙著述57种,介绍了针炙理论与实践、针炙对关节炎和风湿痛风等的临床疗效及成功案例。

同时,大量中国医药学文献经传教士之手或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和脉理》《本草和脉学》等涉及医史、临床、诊断、本草等方面的著述,被西方人翻译和出版发行。

——摘编自王明强等《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近代西医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合信、傅兰雅等人在中国创办医院,编译西医学书籍。

到19世纪末,在传播西学、参与教会医院、西医教育等活动中,尹端模、黄宽等中国医家成长起来。

他们所译述医书,如《卫生学问答》《家庭新医学读本》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具有很强的普及性。

华人对于西医也不断“信其术精胜矣”。

清末名医唐容川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并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形成了由百余名著名医家组成的“中西医汇通”学派。

他们医术精湛,著述宏富,影响深远。

——摘编自张晓丽《近代西医传播与社会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医向欧洲传播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变化。

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从中西医交流互鉴中得到的认识。

(13分)

14.(2019·衡水金卷五,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至清约两千年间,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格局,而且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的继续西传并没有因西方的强盛和中国的衰弱以及中外间的战争而中断,西欧建立了一批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中国经典的翻译介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国文化西传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对西方社会的实际影响都比17、18世纪有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文明与世界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2分)

热点小专题3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

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

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隋唐文明:

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

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

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

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

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

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

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

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

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

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

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真题再现】

1.(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2015·浙江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答案】A

【解析】中国瓷器大量通过海上外销是在北宋以后,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为“丝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全球化的起点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所以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答案】D

【解析】“胡锦”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的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4.(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答案】D

【解析】中国的瓷器大规模远销海外始于唐朝,晚于题目中的“秦(朝)”,故A项错误;广泛调查和历史学家的意见均带有主观武断的成份,故B、C项错误;China是不是“秦”的音变?

关键看最早使用该称呼的外国人是先了解秦朝还是先了解中国的瓷器,故D项正确。

5.(2013·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提到的关键信息“荷兰东印度公司”、“青花瓷”。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即17世纪初。

这时期中国处于明末清初时期。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由此判断该船最早沉没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

A时期没有青花瓷;B时期东印度公司没成立;D时期要晚于明末清初,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选C。

6.(2012·海南单科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7.(2012·上海单科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答案】A

【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8.(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题干问及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1840年即已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状态,故A项错误;1861年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戊戌变法时期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期间也的确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但不是小说翻译少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中“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推知外国其他类的作品翻译多,结合1840—1899年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故C项正确;题干分析的是的翻译作品中未大量翻译外国小说,未提及古典小说与其竞争问题,故D项错误。

9.(2017年天津卷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

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可知变化主要反映清代史籍著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故A正确。

B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只是一个方面,故排除C。

D材料不能体现,而且说法绝对,故排除。

10.(2014·北京文综·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