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925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docx

超星之第12章鲁迅的杂文

第12章鲁迅的杂文

今天我们讲鲁迅的杂文,有时间还讲讲《故事新编》。

杂文如何定义:

从文体分类看,杂文是议论文,是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议论文。

专门讲道理的议论文一般都不太要求文学性,注重的是逻辑推理,杂文也讲道理,讲逻辑,但其议论和逻辑推理都往往带有文学性的思维,这也和偏重抒情描写的散文有区别。

这是杂文文体的基本特点。

古代也有杂文,像《七发》,属于议论吧,但里边有很多故事,很多形象的表达,大致可以归入杂文。

但古代文论中并没有杂文这个概念。

就是说,古代文学里有杂文,但没有专门分出来这一类,也没有哪个作家就是写杂文为主的。

国外也有杂文,我们通常看到外国随笔(essay)的一部分,就是杂文。

英国的随笔很发达,五四时期散文就受其影响很大。

许多新文学作家的杂文、随笔、还有小品文,很大程度上都借鉴过英国和日本的随笔。

鲁迅在20年代翻译过日本的两个作家,一个叫厨川白村,一个鹤佑见辅,都是写随笔的,鲁迅受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现代杂文体裁非常开放,是很自由一种文体,是随笔之一种,是一般含有议论的小品,又容纳消化其他文体的手法特点,包括书信体、言说体、演讲体,等等。

20时代有一个杂志叫《语丝》,是鲁迅支持下办起来的,主要是杂文的刊物。

鲁迅谈到语丝特点的时候,说了八个字: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我看这就很好地说明了杂文的文体特点。

意思就是自由,不考虑格式,不考虑什么文笔的约束,可以任意发挥。

当然,杂文也可以分以叙事为主的,或者是抒情为主的,或者是驳论,还有其它一些样式。

在五六十年代,由于特定时代的约束,文学以歌颂为主,批判现实的功能减弱,强调自由表达批判现实的杂文失去生存条件。

但现在杂文仍然是非常受欢迎的大众化的文体,许多报刊都经常发表杂文。

如广东的《随笔》、《粤海风》,天津的《文学自由谈》,都是专门发表杂文的刊物。

以上说的是关于杂文的一般知识。

鲁迅是现代杂文的创始人,一讲到杂文就必然会联想到鲁迅。

现在对杂文的研究,包括对散文的研究都比较薄弱。

这个“坚果”不好嗑,范围太大了。

对鲁迅的杂文的研究,相对于鲁迅小说、鲁迅思想研究来说,也显得比较薄弱。

对鲁迅杂文的重要性、特别是它的文学价值的认识仍然不够。

这跟国外的影响也有关。

海外学者对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评价,不是很高。

香港学者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文笔漂亮,也有眼光,但谈到鲁迅杂文他是不以为然的,他说:

“散文方面《野草》与《朝花夕拾》为美文学创作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可是鲁迅加入左联以后,他不但要受到文以载道的支配”,“而且要服从战斗的号令,经常披盔戴甲”,就是穿着很厚重的战斗的衣服,“冲锋陷阵,写的都是匕首和投枪,就和纯文学创作不相关了”。

类似观点其实国内学界也有,就是认为鲁迅大量写杂文是一种才华的浪费,如果都用来写小说,那可能更伟大。

这种观点背后可能隐含着对鲁迅杂文思想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低估。

美国的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认为鲁迅杂文就是“打笔墨官司”,是创作力衰竭的表现。

这观点我们不能同意。

其实,鲁迅杂文不但有巨大的思想价值,还有它很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散文发展史的一大景观。

就是在两千多年文学史上,鲁迅的杂文也能显出它的艺术个性与独特的贡献。

这是我们这堂课要讲的基本观点。

前面我们学习过鲁迅的小说、散文,这一节讲专门来讨论鲁迅的杂文。

下面先介绍一下鲁迅杂文创作的概况。

鲁迅一生写了650多篇杂文,有135万字,在他生前以及他过世以后,一共编过的杂文集有16本。

杂文在鲁迅的各项创作里占的比重是最大的,社会影响应该说也是最大的。

小说毕竟是文学,阅读圈是一部分读者。

而杂文的读者面可能比小说更广,直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所以研究鲁迅、衡定鲁迅的位置,不能光是根据鲁迅的小说,很重要的还有他的杂文。

这里对鲁迅16本杂文做一常识性的介绍。

第一本是《热风》。

1925年出版,写作时间是1918到1922年,正是五四时期,这些文章大都在《新青年》“随感录”上发表。

五四一代先驱者大都在《新青年》“随感录”上发表过文章。

“随感录”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文体概念,是散文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体式,提倡针砭时弊,有感而发。

《新青年》“随感录”一共发表过133篇,鲁迅就占了27篇。

内容多是批判传统,批判落后的国民性。

结集为什么叫“热风”呢?

他在题记、序言里这样说:

“我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自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第二、三个集子是《华盖集》与《华盖集续编》,是1925年和26年的文章。

1925年前后是鲁迅创作的黄金时段,又写小说,又写散文,杂文也写了不少,这两本杂文也是这时出的。

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都是这期间发生,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比较混乱、黑暗,而五四落潮之后思想文化界开始分裂。

为什么叫《华盖集》呢?

旧时有句话叫“吉星高照”,华盖就是一个吉星,那么“华盖集”意思就是说碰了许多钉子、交的不是好运,说“华盖”运是反话,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在艰难跋涉中写下了这些文章。

鲁迅这时跟现代评论派、陈西滢等论争,其中不少篇是论战的文字。

第四个集子叫《坟》,1926出版的,其中部分文章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写的,有的还是文言文。

《坟》收的不全是杂文,还有论文。

为什么叫《坟》呢?

是说青春的年代已过了,把它埋葬了吧。

带有弃旧迎新的意思。

《坟》很重要,了解鲁迅早期思想,里边有多篇可以参考的文章。

我两三年前发表过一篇文章,讨论《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及其焦虑》。

其中谈到现代物质文明发展可能导致人文精神衰落,鲁迅早就对这种“时代病”有深的思考。

第五个集子《而已集》,1928年编,所收文章是1927年前后,主要是在广州这阶段的。

一般认为这时鲁迅开始向左转,这个问题还值得探讨,但此时鲁迅思想和生活的确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特别是四一二以后国共分裂,时局很严峻,鲁迅要回应很多现实问题,包括政治选择问题。

《而已集》主要是这个时期的文章。

为什么叫“而已集”呢?

鲁迅说,“我在1927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

鲁迅说话往往带点自嘲。

又说,“这半年我又看到了很多血,很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

而已集嘛,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

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

这是一种愤激之情。

《三闲集》是第六个集子,1932年编的,收1928到29年文章。

那时他跟创造社、太阳社论争。

其中部分文字有意气之争,但主要还是文化立场观点之争,鲁迅对当时的革命文学、左翼,以及文人墨客急转弯有他自己的看法。

有些文章现在看起来有一些过火、偏颇。

但我们不能不承认鲁迅还是眼光独具。

比如他对当时“左而不作”的批评,以及对一般文人心理的揭露,等等。

为什么叫《三闲集》呢?

因为当时“革命文学”论争中,对手成仿吾,创造社的元老,曾在一篇文章里认为鲁迅“不革命”,是属于“有闲的”阶级,也就是小资产阶级吧。

小资产阶级当时是贬义词,不像现在一说“小资”好像是很美的。

他攻击鲁迅是“有闲阶级”,为了发泄对鲁迅的不满,甚至在文章结尾写了“闲暇,闲暇,第三个还是闲暇”。

鲁迅就顺手捻来,用别人攻击自己的话来命名,叫《三闲集》。

《二心集》和《南腔北调集》是姐妹集,收的文章是1930到33年,也是论争的文章较多。

当时鲁迅被里外夹攻,外边的人包括国民党啊,社会上的反对派那些势力围攻他,左翼内部也批判他,他不得不用很多精力来应对。

二心是什么意思?

当时上海有一个小报,辟一专栏叫“文坛贰臣传”,“贰臣”就是对皇上不忠心的,“逆子贰臣”嘛。

专栏给这一些叛逆之徒写传,第一个人就是鲁迅。

鲁迅这样说,“在坏下去的社会里”,“倘若有人怀了一点不同的意见”,“有一点新异的心思”,“是一定要大吃其亏的,而攻击陷害最凶的就是同一阶级的人物。

”《二心集》就取这个含义。

第九本,《伪自由书》,第十本,《准风月谈》,第十一本,《花边文学》,全都是1933年以后鲁迅为上海的的报纸《申报》栏目《自由谈》所写。

也就是通常说的鲁迅后期杂文。

这三本杂文可以说炉火纯青,绝大部分是文化批评,社会批评,也有针砭时弊,批判当局的。

《伪自由谈》的意思是表面自由其实不自由,所谓“伪”自由。

鲁迅是敢说话的人,也受到许多压迫,当时国民党有书报检查制度,你说得太出格,就要你删改,或者把文章抽调。

当时申报的主编也觉得麻烦,曾发表过一篇短论,“吁请海内文豪,从此多谈风月”。

就是希望作家写文章不要太针砭时弊了,多谈风月吧。

取名《准风月谈》就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当时《申报》因为鲁迅的文章,卖得特别好。

鲁迅文章在《申报》是有特殊待遇的,发表时都加个花边,表示重要,所以叫《花边文学》。

第十二到十四本,《且介亭杂文》,还有《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所收文章是1934到36年的,驳论比较多,跟民族主义文学的争论,跟左翼文学的论争。

那是一个政治化的年代,论争太多,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历史。

这时鲁迅已经得了肺病,很严重,在他生前最后一二年,还受很多的围攻。

但鲁迅是硬骨头,不妥协,提倡复仇,提倡反抗,尽管在病中,还是写下很多论争的文字。

为什么叫“且介亭文集”呢?

鲁迅当时住上海租界,租界的“租”,半边不是“且”嘛,“且介亭”就是“半租界”的意思。

当然这“且”也带有一种暂时居住,过客的含义。

第十五本是《集外集》,第十六本是《<集外集>拾遗》,也都是鲁迅过世以后,他的学生编的。

《集外集》很多是鲁迅生前不注意收留的文字。

他从1903年开始写文章,一直写到1934年,有40年,许多文章发表后并未收到他自己编的集子中,死后他的学生杨霁云给他收集编就《集外集》。

而《<集外集>拾遗》则是许广平编的。

前面我们不厌其烦介绍鲁迅16个杂文集,要引起大家注意:

鲁迅杂文在他一生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开始讨论鲁迅杂文的价值,以及如何来读鲁迅杂文。

一,要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最好读读鲁迅杂文。

鲁迅16本杂文集,绝大部分都是直面现实,对现实中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精神文化现象发言的,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

(且介亭杂文序言)还有一句话,就是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鲁迅的杂文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也不是一般的论文,而是有感而发,直接参与现实,干预现实的。

从上个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经历许多重大的事变,包括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统治、五四、北伐、五卅、三一八惨案、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分裂、红军长征、左翼文化运动、革命文学论争、日本发动侵华,等等,几乎所以这些事变都在鲁迅杂文中得到记录与回应。

不是历史学家那样的记录,而是文学家角度的有血有肉的记录,是偏重社会人心、思想文化角度的记录。

如我们在中学时期学过的《纪念刘和珍君》,读这篇杂文就可以非常感性地了解三一八惨案,了解当局者北洋政府如何残酷镇压学生爱国运动、以及惨案发生后的各种反应及世道人心,等等。

如果读历史,可能事件的线索比较清晰完整,但不可能有很多细部的感觉与体验,也很难顾及诸如社会心理等因素,而读了鲁迅的当下反应及描述,就有了更加鲜活的历史感。

所以读鲁迅杂文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史。

不止是现代史,还可能是整个中国历史,中国的“人史”。

还可以举些例子来谈。

例如《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1934年写,全集6卷7页),谈到中国的火、王道、监狱三件事,好像是闲聊,东南西北,谈古论今,其实都有现实针对性,在讽世。

如“关于中国的火”,从希腊普罗米休斯、中国火神、民间赛会、秦始皇与希特勒烧书、项羽烧阿房宫、一直说到现今的战争,发明各种暴烈弹、燃烧弹之类,其实就是一部火的简史,而落脚点在于批评战争的反文明。

其中“中国监狱”一节很有趣味。

我们来读一下。

(跳跃式阅读,读到牛兰一段细讲)。

以其中“监狱”一节为主;社会演变,注意其中注解。

象这样的杂文,涉及历史社会知识很丰富,这篇3000多字杂文,竟有34个注解,如王道霸道说、汉高祖即位、周武王灭殷、伯如叔齐扣马而谏、科举考试的制艺、1933年福建独立事件、甘地的不合作运动,等等。

要读懂这杂文,大体要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注释)这就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感。

前面讲鲁迅杂文是中国的“人史”,意思是可以从中感受了解中国社会心态,人心世道,了解国民性。

我们在举一篇杂文《论“人言可畏”》(卷6-331)。

(阅读讲析,突出人心世道。

)1935年上海有个当红的电影明星阮玲玉,因为不能忍受报纸传媒对她私生活的谣言,自杀了。

一时非常轰动,似乎成为新闻界的节日。

鲁迅大概看到这种风尚很感不快,就写了这篇《论“人言可畏”》,剖析当时这一社会热点背后的心理现象,批判庸俗的小市民文化。

这样的杂文,可以了解社会史,以及世道人心。

这是文化批评,其中也有国民性批判。

鲁迅杂文所涉及的问题包罗万象,如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对社会弊端的抨击,对国民性的批评,对传统文化的分析,等等。

不是坐而论道,不是长篇大论的探究,而是短促突击,紧紧围绕现实中生发的问题发言。

涉及面相当宽,包括战争、政治、经济、历史、文艺、教育、宗教、迷信、民俗、妇女、儿童、传统、社会心理,甚至广告、服装、出版、电影,什么都有。

虽然鲁迅这些杂文写作时间是上个世纪初到三十年代,实际上100多年来在中国发生过的许多社会现象,特别是精神文化现象,大多数都可以在鲁迅杂文里找到回应,读鲁迅杂文可以了解现代中国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与精神文化现象。

比如如果读历史,可能比较概括,比较理论化,知识化,而结合着鲁迅杂文来读,就可以获得鲜活的历史感受。

认真读鲁迅,把那些相关的人物史事都大致弄清楚,那怕是大致,就很不简单,人文学科基本的素养都在其中了。

作为文科的大学生,应该读一点鲁迅杂文,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史知识,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了解我们传统文化得失,特别是了解100多年来的民族心灵史,了解国情,做到知人论世。

了解中国除了接触社会现实,到乡下,到基层,到社会里边,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书本了解,鲁迅杂文就是非常好的途径。

说的更直接一点,鲁迅可以让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根底,中国人的精神的“老底子”是什么样,而这些不是通过一般的知识传授就可以做到,要有体验、感性的进入。

鲁迅可以帮助我们达到。

鲁迅杂文带有自己对历史、文化深切的感受,他绝对不是空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去看取人生,看取中国。

读鲁迅杂文还可以从中了解大量的社会历史知识。

我给大家一些数字。

据不完全统计,鲁迅全集中评述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人物就达4500多人,涉及各种书籍文献近5000种,涉及各种历史事件450多件。

真是包罗万象。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杂文中出现的。

《鲁迅全集》专门有一个索引,就跟个小辞典似的。

可以看到鲁迅(特别是杂文)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外国文化,涉及到哲学、历史、经济、宗教、文物,甚至校勘、翻译、出版、心理学、教育学、考据学、目录学、生物学,什么都有。

有人说鲁迅的杂文是史诗式的气魄,是百科全书似的的精神实体,我想这并不是过誉。

它象百科全书似的包罗万象,但它是一种精神实体,跟一般百科全书不同,一个广博,一个深邃,带有鲜活的个人的体验。

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五年级的同学跟我说,好好读鲁迅,就会写文章了。

现在过了几十年了,还记得这个老同学的话。

读鲁迅的确终身受益无穷。

二,如何看待鲁迅杂文所谓“尖刻”与“骂人”

鲁迅杂文“骂人”,怎么看?

确实他的杂文里有很多“骂”。

譬如他骂梁实秋,骂“学衡派”,很厉害,他一“骂”谁,谁就倒霉,谁就大出名。

当然,以现在眼光看,鲁迅有时也“骂”得太狠了。

比如他“骂”“学衡派”,简直有些刻薄。

“学衡派”其实也有他的道理,虽然比较保守,有点书呆子气,他们当时否定新文化运动是很不明智的,但在文化建设上面,学衡这拨人采取比较稳的步骤,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鲁迅当年批判学衡派,专门找他们的“硬伤”,嘲笑他们的学问也“衡”不出多少斤两来。

这是够损的。

这样的杂文笔法会给人“骂战”的感觉。

但我们应当结合历史的情景来了解。

鲁迅“骂”过很多人,给这些人画像,三笔两笔,这些人就脱不掉了。

比如梁实秋被描画为“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还骂什么“媚态的猫”,“洋场恶少”、“革命小贩”、“奴隶总管”,等等,当然他都有所指,会联系到具体的人事,但是我们不要理解为他“骂”的就是某一个人,其实他是描画某种社会现象。

鲁迅他没有私仇,只有公敌。

所以我们读鲁迅这些所谓“骂人”的文章,要尽可能要了解一下时代背景,不能只是从字面上对所谓“骂人”做评价。

鲁迅刻薄,确实,他的文章有时就像鞭子一样,把论敌抽得够呛,所谓“鞭辟入里”,相当厉害的。

难怪有人说鲁迅是“绍兴师爷”、“刀笔吏”。

那是绍兴以前乡间,替人写状纸的角色,能把死的说成活的。

如果说鲁迅的文章厉害,应该承认,确实是有点“刀笔吏”,不过他比“刀笔吏”要高多了。

鲁迅杂文有眼界,有思想,有发现,绝对不是横蛮不讲理。

鲁迅自己也承认——他在《华盖集》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

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

”鲁迅很自觉,你说我是“刀笔吏”,我就是“刀笔吏”,所以谁跟鲁迅论争,都很难占上风。

鲁迅杂文的所谓尖刻与骂人,和这种文体的批判功能有关。

鲁迅杂文就是批判的、论战的。

鲁迅杂文的批判广度,以及批判的深刻性与尖锐性,在现代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鲁迅杂文总带有某种先锋性,从思想到艺术常对读者的思维与审美惯性构成挑战。

鲁迅那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批判精神,有违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所谓“恕道”、“中庸”,具有鲜明的反叛性、异质性,这也是鲁迅其人其文的容易被人看作尖刻、骂人的原因吧。

现代知识分子与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总有一种不相容性,揭示现实人生真相,揭示社会思想文化的困境,是他们的使命与习惯,从社会文化结构来说,有这样一部分批判的成分,才活跃、有生机,社会只能在不断的反省与批判中往前推进。

鲁迅是近百年来最清醒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看得很透彻,他主要是从反省与批判角度写杂文的。

知识分子天然的具有独立批判的精神,这是他们的功能,社会有这些不那么和谐的声音,才能进步。

从这个角度看,鲁迅杂文的批判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们不能被所谓“尖刻”、“骂人”之类表面印象所左右,轻视乃至抛弃了这份可贵的精神遗产。

读鲁迅杂文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而是一种思想的爬坡。

鲁迅杂文能够活跃思维,不断拷问你,引发很多思索。

鲁迅杂文的分析、论断,常对读者的习惯性思维构成一种挑战;但细加体味,却不能不承认其内在的深刻性与说服力。

常常有人把鲁迅杂文比作“魏晋文章”。

什么是“魏晋文章”呢?

鲁迅自己也曾经对此有研究,写过《魏晋风度之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V3P501)鲁迅认为“魏晋文章”就是四个字:

“清峻通脱”。

他解释说:

“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通脱即随便之意。

“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的文章,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这就是说:

没有“八股”式的规格教条的束缚,思想比较开朗,个性比较鲜明,而表现又要言不烦,简约严明,富有说服力。

鲁迅喜好孔融和“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的文章,尤其是嵇康。

这对他杂文有很直接影响。

随着时代变化,对鲁迅杂文这种文风的接受与评价都会发生变化。

如四十年代解放区和五六十年代,就都不时兴鲁迅这种批判性的杂文。

现在我们处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对于鲁迅当年那种比较严酷的政治社会环境,已经有些隔膜,这也会影响到对鲁迅杂文的理解。

有些读者不再喜欢鲁迅的文风,是可以理解的。

所谓“刻薄”、“骂人”等等,如果拉开历史距离,抛弃那些具体的人事矛盾恩怨,过滤一下后,我们将领略鲁迅杂文这种独特的风韵及其巨大的思想力量。

读鲁迅杂文,特别是那些论战性的文章,要理解鲁迅如何“骂人”,和通常我们所说的骂人是否相同?

这又会牵涉到如何看待鲁迅杂文一个显著特点-勾勒社会相类型形象。

三,勾勒社会相类型形象。

鲁迅杂文善于写“社会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习俗风貌,而是社会世态的神髓,社会某种人群的心理,集中表现为某些言行形貌,成为一种类型,有人称之为“社会相类型形象”。

在鲁迅著作中常被称为“世相”、“世事的形相”、“人间相”。

鲁迅把杂文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无情地揭露社会上的一切假面和伪装,显示其丑恶的本相。

这种直感的形象的“社会相类型形象”让读者联想到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嘴脸,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

鲁迅自己说他“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就是这个意思。

譬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面讽刺的“叭儿狗”,指的是那些附庸权贵,却打着“公理”的招牌、装作温柔敦厚的模样、自称是正人君子的人。

鲁迅是批评陈西滢这一类人,把他们描绘成哈巴狗,其实又不止是攻击个别人,而是针对这些人代表的一种社会现象或心理现象,鲁迅把它类型化了,这就是“社会相类型形象”。

这篇文章以前很著名,现在都要讲“和谐社会”,大家不喜欢这种论争的文字,不选到中学课本里面了,但这很能代表鲁迅杂文的风格。

鲁迅只有公敌,没有私仇——当然,他也是人,有时候也可能有些私仇的,但他写文章的时候,这个私仇就上升为对一种社会心理、社会现象的分析,就成为公敌。

鲁迅杂文抓住一种社会现象,即加以漫画式的描摹,突出其特征,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从而引发联想,转而思考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如写狗,就有多种狗相,代表不同的类型,每一种都带有其讽刺的内涵。

“叭儿狗”是“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却“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小杂感》)“丧家犬”呢,不太一样,“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还有曾经是激烈的狼,现已被驯服,“失去了野性的狗”(《上海文艺之一瞥》);“地位虽在主人之下,但总在别的统治者之上的”、“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犬”(《“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岌岌不可终日”、“一有变化,它们就另换一副面目”的“不忠实”的狗(《书信350108》)等等。

勾勒社会相类型形象,是鲁迅杂文的拿手好戏。

“叭儿狗”之外,还有:

“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炙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的“二丑”(《二丑艺术》);“脖子上挂着小铃铎,作为知识分子的徽章,把羊群领入屠场”的“带头羊”(《一点比喻》);虽背叛革命,从反革命那一面看来“门面太小”的“革命小贩”(《答杨村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题未定”草

(二)》〕;以及“革命工头”(《书信3605》)、“奴隶总管”(《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洋场恶少”(《扑空》)等等。

鲁迅杂文常常出现这种“社会相类型形象”,给人印象很深,留下来了,普通生活中大家也可能不经意就使用这个形象的说法,这叫“共名”。

象“叭儿狗”、“资本家的乏走狗”、“洋场恶少”、“西崽”、“革命小贩”、“二丑”、“政治奸商”、“无文文人”,等等,都是概括力很强的“社会相类型形象”。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

这就是一种文学家的观照。

鲁迅杂文勾勒许多社会相,虽然好像是批判某一人事,其实又是泛指某种社会相,那些形象是带有普泛性的。

为了再细致说明这个问题,这里举《立此存照》为例子。

文中这样写:

“其实,中国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

譬如病人,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自己得了病了,不去看病,希望别人也不认为我是病人,这里好象在讲故事似的。

“妄想既久,时而自己也觉得好像肥胖,并非浮肿;”——有一种妄想,结果呢,自己也陷入这种妄想。

“即使还是浮肿,也是一种特别的好浮肿,与众不同。

如果有人,当面指明:

这非肥胖,而是浮肿,且并不‘好’,病而已矣。

那么,他就失望,含羞,于是成怒,骂指明者,以为昏妄。

然而还想吓他,骗他,又希望他畏惧主人的愤怒和骂詈,惴惴的再看一遍,细寻佳处,改口说这的确是肥胖。

”——希望别人受到自己的辩白、反驳、辱骂之后,说:

好了好了,你这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