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915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docx

甘南州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10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  毛生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建设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经过五年的努力,预计到今年底,全州生产总值达到80.7亿元,年均递增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亿元,年均递增33.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74亿元,年均递增2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年均递增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年均递增15.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亿元,年均递增15.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67亿元,年均递增32.6%,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年均递增29.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一系列重要发展政策和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总盘子,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

      ——农牧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实施“农牧互补”,推进“一特四化”,投入5.5亿元,建设示范村267个、联户牧场412个、专业养殖小区63个、专业合作社181个、牲畜暖棚6358座。

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投入1.38亿元,建成优质青稞基地25万亩、高产杂交油菜6.25万亩、中藏药材10.21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3441座。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467个,劳务输转累计62.6万人(次),劳务收入合计32.6亿元。

减贫9.3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4.7%。

改造农牧村危旧房32088户,灾民建房22353户、维修35367户,建成户用沼气28880户。

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突出。

五年实施2294个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年均递增33.8%,其中争取落实国家和省上各类项目资金57亿元。

夏河机场开工建设。

新建、改建二级公路282公里、农牧村公路441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621公里。

建成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主变容量40万千伏安,建设、改接输电线路900公里。

改造建设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供热、防洪、垃圾处理等设施,城镇功能日趋完善。

通讯网络和邮政等设施改造升级,城乡通讯通邮条件显著改善。

      ——基本民生大幅度改善。

统筹资金61.3亿元,实施了45项民生工程,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参保率分别达到94.2%、99%、95.4%、96.3%和97%,发放保险金6.98亿元。

新农保参保率95%。

新农合参合率97%。

新增城镇就业2.18万人,14360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

“两免一补”等政策全面落实,寄宿生生活补贴标准提高。

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供养、优抚资金、物价补贴等9.34亿元。

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9.3亿元。

竣工保障性住房15977套,入住13075户。

九甸峡库区2062户9338人的移民搬迁安置按期完成。

全州干部职工津贴补贴、艰边津贴及其它工资福利待遇和村组干部报酬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落实投资13.78亿元。

游牧民定居13732户。

草原、森林、湿地保护建设加强。

退粮还草26.5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447万亩,森林管护740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荒山造林14万亩,义务植树2.2万亩。

投资近4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治、矿山尾矿库及地质灾害环境治理项目106个。

淘汰工业企业落后产能22.6万吨,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良好,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完成投资2.5亿元。

迭部县列入“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总量和比重提升。

建成水电站48座,装机106万千瓦。

格萨尔、华羚、安多、雪原等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实施旅游建设项目171个,建立国家3A级以上景区5处,旅游接待累计8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18亿元。

非公经济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35%。

五年出口创汇2.3亿美元。

签约招商项目219项,到位资金112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由731所调整到483所,新建、改扩建学校260余所,寄宿制学校增加到146所。

全州整体实现“两基”目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支持合作民族师专实现“升本”目标。

取得科技成果84项,推广适用技术40项。

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3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条件大幅改善。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新建7个县和38个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全州整体实现省级优质服务县目标。

建成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40家农牧民书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较大改善。

“西新工程”有力推进,广播电视20户以上“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94%。

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及“双拥”共建取得新成绩。

物价、藏语言文字、住房公积金、气象、地震、残疾人、地方志、老龄和边界等工作为全州发展做出新贡献。

      ——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

投资21.6亿元,实施“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274个,全面完成灾民建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10个方面的重建任务。

截止目前,总投资50.2亿元的“8·8”灾后重建170个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21亿元。

白龙江老城区防洪工程和三眼峪山洪泥石流沟道整治等18项工程完工,城乡灾民住房建设、教育卫生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其它县市也实施了一批防洪、地质灾害防治、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等项目。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狠抓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件大事,努力完成州十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一,农牧村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

      牛羊产业大县建设继续推进,全州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有望达到31%、37%和32%。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性投入1.76亿元。

特色种植业效益增加,设施农业建设继续推进。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64个。

劳务输转13.2万人次,劳务收入预计11亿元。

2万人将实现脱贫。

新建农牧村安全饮水工程165处、户用沼气2130户。

      投资7.64亿元,实施40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接待游客226万人次,收入8.5亿元,创历史新高。

重点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建材企业规模扩大,骨干企业利润增幅达到71%。

代古寺等7座水电站投产或部分机组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1万千瓦。

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加快。

      第二,重大基础设施和城镇改造建设加快实施。

      投资18亿元实施交通大会战。

夏河机场完成投资2.5亿元,岷县至合作等3条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30条农村通畅公路开工建设。

“引洮入潭”近期开工,“引洮济合”加快前期工作。

卓尼县巴都河等4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合作市格河等8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总体完工。

330千伏多河变电站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舟曲县城110千伏送变电工程等骨干电网建成投运。

      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乡镇规划修编基本完成。

投资5.7亿元,实施了25项县城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

合作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和迭部等6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

碌曲等4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有望年底竣工。

中石油天然气入甘南援藏项目主管道工程量完成,舟曲、迭部、碌曲等县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

合作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加快推进。

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4.5%。

      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20亿元,其中中央藏区专项资金6.8亿元。

争取各类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5亿元,省级藏区建设专项资金1.8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1亿元、政法等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3亿元。

      第三,社会事业建设和基本民生改善加大力度。

      州县财政投入1.8亿元,以碌曲县为代表的“两基”工作高标准通过国家督导验收;实施43所寄宿制学校和42所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办学条件改善,高考升学率达到85%。

夏河县医院住院部等9个县级综合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

计划生育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拉卜楞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行启动,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28个农牧民书屋加快建设。

首届农牧民运动会和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

广电网络整合有序推进,发展数字化电视用户4000多户。

夏河、玛曲等4个中短波实验台建设有力推进。

      省州确定的“十大惠民工程”26件民生实事加快落实。

国家补贴6.5亿元,1.5万套保障性住房和1.6万户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实施。

2821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新建改建游牧民住房700多套。

发放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金2亿多元,物价补贴1100万元。

城镇新增就业3734人,2270名大中专毕业生将实现就业。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继续实施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

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和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规划。

争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8亿元。

封山育林4.9万亩、荒山造林5.5万亩、义务植树1.5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

森林“三防”工作成效显著。

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

      全州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夏河安多和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开工。

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举办腊子口生态文明论坛,8个“生态文明村”试点有序开展。

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9个环保项目建成。

重点领域和行业环境污染整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力度加大。

      第五,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排查矛盾纠纷592件,调处化解572件。

对118件重大社会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

综治维稳基础规范化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有序推进。

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严打”整治和社会面管控力度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严格实行物价监管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三级预警监控,价格上涨过快势头初步遏制。

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实现控制目标。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

交通、矿山、建筑等行业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廉政建设有力推进。

      从前十个月的发展趋势看,预计今年全州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级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安干警、驻警驻军、各族各界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五年的工作,我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认真汲取的教训。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掘出来,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草原严重超载过牧等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能从根本得到遏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全州跨越发展的最重要“瓶颈”;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质量水平较低,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物价调控和就业压力较大,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部分干部的纪律作风、办事效率以及依法行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建设发展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强化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改进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方针,结合“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57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3亿元,年均增长35%;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年均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主要从九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

全面实施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设青藏高原东部生态文明示范区。

基本完成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主要建设任务。

力争启动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加强重点领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启动实施国家天保二期和藏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加大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力度,全面提升甘南林业生态价值与服务功能。

加强玛曲、尕海等重点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

重视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救助工作。

切实抓好舟曲灾后重建生态恢复治理。

实施合作市面山绿化第二轮规划。

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划定基本草原生态保护区,促进草原畜牧业从注重开发利用向生态优先方向转变。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退耕退牧农牧民和生态移民的转产与后续生活保障。

加强矿产资源利用、水电资源开发、交通项目建设和砂石料开采等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同步设计、实施、验收。

抓好迭部“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推动全州国民经济向生态经济方向转型。

加强高原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和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

限制化肥农药使用,严禁违规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甘南。

重点强化格萨尔、忠曲、早子沟金矿等尾矿坝及废弃物综合治理。

加快安多、建华、合作热力公司等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和党政机关节约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探索建立以森林、草原、湿地、水体等为主的碳汇产业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监控体系,加大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力度。

建设防灾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二)推动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

突出旅游产业的战略主导地位,进一步调整完善全州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本布局,以开发草原湿地、森林峡谷、民俗风情、红色旅游、宗教文化、名胜古迹为重点,加快构建便捷畅通的旅游线路,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多方联动的大旅游新格局。

打造拉卜楞、冶力关两个年接待百万人次核心旅游景区,申报创建一批3A级以上景区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强县和省级旅游示范县。

支持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文化旅游。

加快建设重点景区道路、给排水、供热、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游客中心、高星级宾馆、餐饮娱乐、购物商场等配套设施,形成功能齐全和设施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功能和接待水平,让旅游业为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经济文化产业的拉动功能和对外开放助推效应,努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把甘南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到2016年,全州旅游人数力争达到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州GDP的比重大幅度提升。

      大力实施“产业富州”战略。

加快发展高原绿色食品产业,扶持华羚、燎原、科瑞、雪原、天玛、晟羚等农畜产品龙头企业向高原绿色食品产业集团方向发展,支持安多公司建设畜产品产业园区。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加强对外合作,合资并购,上市发展,走向全国。

      依法规范水电产业发展,合理扩大全州水电装机容量。

争取一定规模地方留存电量,落实上网标杆电价政策。

实质推进黄河玛曲段水电资源开发。

积极论证和开发建设百万千瓦级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形成水电为主、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产建材业为目标,加强黄金产业的改造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开展共伴生矿联合技术攻关和低品位矿产开采选冶开发,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继续加强水泥建材行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在高附加值产品、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水泥制品产业链延伸上实现大跨越。

      全面规划发展中藏医药特色产业,积极融入甘肃陇药产业发展大格局。

扩大中藏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研发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加强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与国内和其它藏区知名大中型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发展,打造甘南藏药知名品牌,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三)突出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实施“文化撑州”战略。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

全面加大州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演艺中心、数字影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农牧村、社区、企业、行业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民族体育运动,提升文化体育综合服务能力。

      充分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开发全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各类文化遗产,重点推进拉卜楞寺“申遗”工作。

加强州县专业文化文艺团队建设和文艺创作者、农牧村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经纪人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藏语言文字工作。

提升藏语影视产品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

      加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着力把现代艺术理念、艺术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有效开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创新传统文化产业,丰富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艺术业态。

建立文学艺术评比奖励机制,鼓励文化艺术创作,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文化精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把底蕴深厚、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的甘南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

      全力突破重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围绕重大骨干交通路网和农牧村公路建设这两个重点,实施好三年交通建设大会战,到2013年,夏河机场建成通航,岷县至合作等两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和合作至冶力关等3条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完成卓尼至碌曲、临洮至新城、峰迭至代古寺二级公路前期工作。

支持迭九公路、成兰铁路迭部段建设。

开发黄河玛曲段和洮河九甸峡库区航运。

力争兰州至合作铁路开工建设,加快西宁至合作至川主寺铁路前期工作。

到2016年,努力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8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60%的自然村通公路的目标。

加强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建设,保护好路产路权。

      加强水利设施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实施“引洮济合”工程,完成“引洮入潭”工程。

在洮河、白龙江和大夏河流域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和水资源工程,解决沿岸农牧区生产发展和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加快州内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城镇防洪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抗旱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加快能源和通讯设施建设。

完善33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网络,抓好城市、农牧村和国有林区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的资源配置和供电保障能力。

各县城全部开通天然气,并力争扩大到沿线乡镇、村组、厂矿企业和寺庙。

加强通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通信体系,提高信息化保障水平。

加快“三网融合”以及农牧村通信网络和通邮工程建设。

      (五)加速农牧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把保护基本草原与保护基本农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并重,落实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制度,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推进草场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

科学制定禁牧休牧轮牧计划,落实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机制,实质减少超载牲畜数量,严格以草定畜,基本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加强草原围栏、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型。

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全面促进畜牧业和草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

      继续实施“一特四化”,加快牦牛藏羊繁育、育肥、乳制品和草产业带建设。

加强饲草(料)种植加工、牲畜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龙头企业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六大工程建设。

加强特有畜种资源保护和畜禽品种改良。

      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重点在白龙江、洮河和大夏河沿岸适宜区域,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推进优质青稞、高产油菜、中藏药材、高原夏菜和特色经济林果等现代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

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推广成熟适宜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继续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坚持科学规划,实施农牧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干旱草场节水灌溉、以电代燃料、电气化、户用沼气等工程。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改良中低产田和复垦灾毁耕地。

进一步健全完善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农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全州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规模化农畜产品专业经营市场,加强商贸流通,完善城乡市场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贫困对象为主体,开发式扶贫为基本方式,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一体,把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温饱和尽快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与农牧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与新农牧村建设、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现代农牧业发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相结合,集中实施“八项扶贫”工程,培育发展贫困片区优势产业。

巩固提高整村推进扶贫成效,探索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继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

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劳务性收入。

五年减贫人口10万人。

      (六)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藏区教育发展政策,实施新一轮城乡学校改造扩建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学校,加快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合作一中、合作藏中示范性中学创建步伐。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