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1772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docx

部编版人教历史九年级下导学案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全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核时间:

课型:

班级:

学生姓名:

一【目标导学】

1.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民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

2.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3.认识领导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指今天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和的殖民地,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和的殖民统治下(除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

19世纪初,在和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的运动。

在南美洲北部地区,1819年,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军队。

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他和被誉为南美的“”。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的殖民地。

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857年,印度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也参加了起义。

年轻的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直到壮烈牺牲。

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小结】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原因

政治: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

外部:

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时间

1816—1826主要领导人: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概况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在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经过

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1858年,章西女王率起义军抗击英军,最后牺牲

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意义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能力检测】

1.18世纪末19世纪初,使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事件是()

美国独立战争新航路开辟法国大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

ABCD

2.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的残酷奴役和掠夺

D欧洲启蒙思想在拉丁美洲的传播

3.英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是在()

A新航路开辟以后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C工业革命完成后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后

4.下列对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原因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英国向印度大肆倾销棉纺织品和鸦片B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C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罗优厚待遇D英国不尊重印度土兵的宗教信仰

5.“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

”诗中歌颂的是()

A拿破仑B圣马丁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

6.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

拉美独立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它主要体现在()

都是由欧洲殖民者的殖民统治和压迫引发的独立运动

独立后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华盛顿和玻利瓦尔、圣马丁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

ABCD

7.1857——1859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尖锐B印度经济恶化

C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D英国殖民者压迫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奋起抗争。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

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谁?

(2)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事例中,你有什么认识?

答案:

1——7CCCADDC

8.

(1)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2)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为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要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第2课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了解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体会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两次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

两次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

两次改革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

1.彼得一世改革

(1)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征服。

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晚期终于统一了。

(2)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的发展极其缓慢。

(3)18世纪初,沙皇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彼得一世改组机构,建立了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5)通过改革,俄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的进程。

2.废除农奴制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但是,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2)曾告诫贵族:

“与其等待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3)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农奴制的法令。

(4)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了俄国走上了的发展道路。

二、合作探究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2.为什么俄国要废除农奴制?

三、知识应用——导练 

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

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此语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D.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4.《新全球史》中写到: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5.19世纪中期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的匮乏B.人口的众多

C.农奴制的阻碍D.教育的落后

6.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

“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了启蒙的种子”。

其中的种子是指()

A.改革的手段很野蛮B.强化了农奴制度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D.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综合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

“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

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

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

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

结果有何不同?

 

班级:

姓名:

第学习小组

第3课美国内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南北战争的经过,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2.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知道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战争爆发的原因、《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难点:

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 南北矛盾的加剧

1.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

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西濒临的大国,北方完成了,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上,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的发展。

2.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

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建立自由州,发展;南方则力图扩展,建立新的蓄奴州。

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知识点二 内战的爆发

3.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

林肯主张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

知识点三 北方的胜利

4.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通过了,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颁布了《》,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5.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废除了,清除了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美国南北矛盾加剧

问题1.阅读教材,说说在19世纪中期出现南北矛盾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2.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南北方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二 内战的爆发

问题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58年,一位美国总统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

他说: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①这位总统是谁?

②他提到的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各是什么?

③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这位总统所担心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探究三 北方的胜利

问题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63年1月1日起,任何忠于联邦政府的美国人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160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归个人所有。

——《宅地法》

材料二(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空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回答:

这两份文件对美国南北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5.阅读教材,说说美国南北战争有什么意义?

存在什么局限?

 

问题6.怎样评价林肯?

[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对接试题 体验中考]

1.(2018·江苏南京)1862年9月,林肯说:

“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

……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

”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战局B.解放农奴C.废除奴隶制D.维护国家统一

2.(2018·湖南郴州)马克思称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

他领导美国人民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他是()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尼克松

[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1.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美国南方一黑人正在为竞选州长做准备

B.B.美国南方一对黑人夫妇正在为主人收割小麦

C.美国南方的一位黑人农场主正在指挥白人奴隶抢收葡萄

D.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位白人绅士给一位黑人妇女让座

2.艾丽丝是黑人。

她爷爷的爷爷杰克参加过本国历史上的一次战争。

杰克是南方人,却参加北方军队作战。

战争最后以北方取胜告终。

这场战争可能是()

A.英国国内革命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C.美国内战D.克里米亚战争

3.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所说的“一半奴役”指的是什么()

A.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B.全国有一半人受到奴役

C.南方实行奴隶制D.北方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压制

4.1862年,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一位六个孩子的母亲。

林肯惊喜地对她说:

“原来你就是那个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这位妇女就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政治鼓动性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

而林肯总统所说的“酿成一场大战”指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B.美西战争C.美国南北战争D.朝鲜战争

5.王鹏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中遇到这样一道题:

1862年9月以后,林肯的名字就与这份宣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份宣言是什么?

请你帮他回答()

A.《宅地法》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李强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惟一的相同点是()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7.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C.维护国家统一D.发展资本主义

8.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作了著名的《IhaveaDream》的演讲。

他说“一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

”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克伦威尔C.林肯D.罗斯福

9.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美国独立战争——《权利法案》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D.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10.图片是反映历史史实的重要信息。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2)美国第一任总统是谁?

他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

 

(3)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美国内战中起了什么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当前中美两国关系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美应该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交流合作(至少答出两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幕府统治与锁国政策。

2.知道倒幕运动。

3.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4.正确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倒幕运动的原因

【课前预习】

一.阅读“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思考问题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哪个幕府统治之下?

这一时期日本的政治有什么特点?

德川幕府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幕府统治时期日本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危机?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234567

2.阅读“倒幕运动”思考问题

1.为什么日本会发生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2.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是哪些人?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

3.倒幕运动的具体情况怎样?

(1)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2)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阅读“明治维新”思考问题

1.明治维新开始在何时?

1868年

2.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②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③经济方面: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明治维新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明治维新有哪些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5.明治维新的不足: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展示交流】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

1.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

幕府的腐朽统治,使日本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内忧外患使日本的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2.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了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积影响: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大理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课堂小结】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19世纪中期,日本的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

2.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幕府统治动摇。

二.倒幕运动

1.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时,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2.1868年倒幕派支持睦仁天皇亲政,此后以武力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三.明治维新

1.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主要措施:

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

3.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

主义强国之列。

【课堂练习】

1.19世纪中期,统治日本的是:

德川幕府

2.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行的政策是:

锁国政策

3.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

美国

4.倒幕派发动政变,支持哪个天皇亲政?

睦仁天皇

5.幕府统治结束在何时?

1868年

6.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

东京

7.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是:

1868年

8.使日本迅速走了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明治维新

9.与日本类似,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