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0790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docx

XXX特大桥紧急救援疏散通道设施施工方案

1.1概述

桥上救援疏散设施是铁路防灾救援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当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桥上列车出现救援情况时用来快速疏散旅客。

并兼顾部分养护维修功能(日常的铁路养护维修中,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该设施上下桥梁)。

***湟水河特大桥全线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Ⅱ类,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03m。

桥上救援疏散设施沿桥梁全长每隔3km左右在线路左侧设置一处,并应避开河流或其他障碍物。

根据《桥梁疏散通道补充设计参考图》(图号:

兰乌第二双线施桥参16)给出里程,***湟水河特大桥设有一处救援疏散设施,里程为:

DK58+644.42。

此处地质情况如表1-1。

表1-1***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布置位置地质情况表

布置位置

浅层地质情况

DK56+644.62

黏质黄土层、砂质黄土、粗圆砾土、卵砾石、泥岩。

承载力从上到下依次为100-150KPa(0~1.8m)、100-150KPa(1.8~3.5m)、500KPa(3.5~6m)。

1.2疏散设施类型

***湟水河特大桥桥上救援疏散设施布置于左侧,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采用顺坡式一,救援疏散设施概况见表1-2。

表1-2***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概况表

序号

桩号

对应墩号

位置

地质情况

地震烈度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

H(m)

疏散通道分类

维修通道

1

DK56+644.62

58#

≥100Kpa

7度

1.03

15

9

1.3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2)《客运专线铁路桥上救援疏散设施》(通桥(2009)8302)

(3)《桥梁疏散通道补充设计参考图》(图号:

兰乌第二双线施桥参16)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

1.4主要结构及工程量

桥上救援疏散设施由疏散通道及其附属工程组成。

其中疏散通道包括休息平台、梯板、栏杆、梯梁、立柱、基础,附属设施包括安全防护罩、顶部休息平台安全门、桥上疏散指示标识等。

基础、立柱、梁、板混凝土等级:

C35,垫层:

C15。

救援疏散设施各种混凝土共计31.79m3,各种钢筋共计约4.7t,梯板自重约23.12t。

主要工程量见表4-1:

表4-1***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主要工程量表(不计预埋件)

序号

工程项目

DK56+644.62

砼(m3)

钢筋(kg)

1

通道基础

1.57

42.36

2

通道底部墙

0.45

153.19

3

立柱基础

12.26

555.03

4

立柱

9.61

2034.86

5

梁板

11.05

1970.85

6

过道

0.35

43.81

合计

35.30

4800.09

1.5施工组织规划

1.5.1施工总布置

***湟水河特大桥桥上救援疏散设施工程量较小,混凝及材料运输全部依赖沿线便道完全能满足需要,其混凝土由1#拌合楼(120m³/h)提供,基础、立柱、梁板分开浇筑,两台搅拌车(8m³)就能满足浇筑需要。

1.5.2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作业架子队,负责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物资调配、质量安全控制等。

1.5.3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救援疏散设施施工队分为支架、模板施工班组、钢筋施工班组、混凝土施工班组。

工程管理、技术指导及施工配合人员(测量、观测、试验)约50人。

1.5.4资源配置

劳动力组织情况见表5-1。

表5-1***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队长

1

组织协调

2

技术员

1

现场施工指导

3

材料员

1

材料采购

4

试验员

1

材料检验及各种试验

5

安全员

1

安全监管

6

质检员

1

质检资料及现场质量监管

7

测量员

3

施工测量

8

领工员

3

现场施工

9

钢筋工

15

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10

支架、模板工

15

支架、模板的安装与调整

11

混凝土工

6

混凝土的浇筑、养生

12

司机

2

驾驶

合计

50

注:

未包括拌和站人员。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情况见表5-2。

表5-2***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救援疏散设施支架

Φ48钢管

t

12.3

2

混凝土拌和站

HBT120

1

1#拌和站

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8m3

2

4

救援疏散设施模板

m2

128

木模,部分钢模

5

货车

10t

1

支架、模板运输

6

挖掘机

日立系列

1

基底处理

7

压路机

20T

1

基底处理

8

吊车

25T

1

9

吊罐

1

容量0.1m3,租用

10

钢筋切割机

HDT5

1

11

钢筋弯曲机

GJ2-40

1

12

钢筋调直机

GT4-8

1

13

钢筋切断机

GQ40-1

1

14

电焊机

AXC-400-1

1

15

对焊机

UN1-0

1

16

全站仪

徕卡

1

17

水准仪

精度1mm

1

18

插入式振捣设备

Φ50

6

混凝土振捣

1.6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具体施工计划及工期安排如表6-1。

表6-1工期计划安排表

序号

主要工序名称

施工时间

工期(天)

1

基础及立柱施工及养护

4.10~4.28

18

2

地基处理

4.17~4.18

2

3

支架搭设模板安装

4.21~4.24

4

4

梁板钢筋绑扎

4.25~4.27

3

5

梁板砼浇筑及养护

4.28~5.12

15

6

模板及支架拆除

5.13~5.15

3

7

安全门、栏杆等附属设施施工

5.16~5.18

3

共计

45

1.7总体施工方案

***湟水河特大桥疏散通道采用顺坡式一,均设在左侧。

图7-1***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施工工艺流程图

1.8施工工艺

1.8.1支架施工

1.8.1.1支架地基处理

救援疏散设施梯板自重约28.49t,对地基的承载要求比较低。

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地基先清除表层松软土,换填30cm碎石碾压夯实达到承载要求(300kpa)后施工10cm的C20混凝土。

援疏散设施投影面积为30.3×3.6m(长×宽)+3.6×1m(长×宽,过道)。

地基处理范围按垂直投影范围加宽0.5m,在0.5m以外设置临时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

1.8.1.2支架搭设

本工程采用钢管扣件式落地脚手架搭设,支架布置如下。

立杆使用0.5、1.2、1.8、2.4、3m钢管和30cm顶托、底托,纵桥向间距:

1.2m,列数视梁板长度而定,救援疏散设施纵向长度分别为34.7m,对应列数分别为31列;横桥向间距:

梯梁下0.9m,梯板下0.9m,两侧施工通道下1.2m,横桥向布置6排立杆,宽5.1m。

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下部基础处理以后,垫20cm宽、5cm厚木板,将受力均匀分布在地基上,通过上下可调节钢托控制梯梁、梯板的线形。

支架立杆间设置纵、横桥向连杆系,联系杆间距为150cm。

横桥向每3列脚手架(3.6m)设置一排剪力撑,纵桥向选择中间4排设置剪力撑。

支架搭设完毕后在顶托上布置纵向和横向支承方木(梯梁下纵向方木10cm×10cm、横向方木10cm×10cm,梯板下为10cm×10cm)。

在支架5m高位置设置撑杆,与地面夹角为60°,间距为1.5m,水平布置9根撑杆。

支架搭设施工前,组织技术管理人员、相关班组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支架施工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支架施工质量。

1.8.1.3支架拆除

在梯板砼养护完成后,开始拆除模板及支架。

支架拆除顺序为:

从高端至低端,先上层后下层,按“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

拆除的支架杆件堆码整齐,经检查整修后及时退库或回收。

1.8.2模板安装施工

通道基础、支柱基础、通道墙及长方体立柱均采用普通钢模板。

立柱模板采用整体钢模分段分节安装,提前进行试拼、调整。

安装前模板表面要整修抹光、均匀涂抹脱模剂。

安装第一节立柱模板时,模板中心要与立柱设计中心一致,上平面要水平。

模板接缝用2mm厚的橡胶条堵塞以防漏浆,且表面要平整。

模板安装完毕后设置必要的缆风绳固定,并用此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和中心偏位,使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梯板底模、梯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5mm覆面竹胶板,其他位置均采用薄钢板加工的定型模板。

模板加工时,四周预留1mm,安装模板时四周外贴1~2mm泡沫胶条,预防模板受水浸泡膨胀、挤压变形,同时防止漏浆。

底模由三层组成:

由下至上依次为碗扣支架顶托上横向方木、纵向方木、竹胶板底模。

底模直接纵向放置于纵向方木上方,放置模板前先整平纵向方木,保证模板能与方木靠紧,不出现不均匀受力现象,救援疏散设施整个梯梁和梯板均斜布置,纵向方木必须用木楔块顶紧。

梯梁腹板侧模由里及外依次为:

15mm竹胶板、竖向方木(8×8cm)背楞,方木间距0.3m,方木外上下设两道钢管固定,拉模筋上下设置两道,间距1m。

梯梁模板布置见图8-1。

图8-1梯梁腹板模板加固横断面布置图

1.8.3钢筋加工与安装

1.8.3.1钢筋加工

采用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闪光对焊机、钢筋切断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

(1)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接焊或搭接焊。

焊接前先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条件进行,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闪光对焊接头应熔接良好,完全焊透,且不得有钢筋烧伤及裂缝等现象。

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也不大于2mm,两根钢筋轴线在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度。

(2)工班下料时,应根据梁体钢筋编号和供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采用连续配料法下料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3)检验焊接接头的质量按规定每200个接头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4)冷拉调直:

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0%;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调直后的钢筋保证平直,无局部弯折,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现象,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等。

(5)钢筋下料前,首先按照1:

1的比例在钢筋场内按照标准断面放大样,制作标准钢筋。

每制作一个钢筋要和标准钢筋进行对比,防止出现不合适的情况,造成保护层偏大或偏小。

(6)钢筋连接时,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b、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c、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d、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表7-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要   求

受力钢筋全长

±20

尺量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3

1.8.3.2钢筋安装

(1)为方便基础钢筋的安装,施工基础垫层时布置好架立筋,立柱钢筋的立筋与基础钢筋一起绑扎牢固。

(2)6m以下的立柱钢筋可以直接利用支架搭设施工平台分节进行绑扎,高度在6m以上的先在地面方木上绑扎好后利用小吨位吊车安装,利用支架进行固定。

(3)钢筋制作必须严格遵照图纸规定尺寸和钢筋编号。

(4)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准确性。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尺寸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采用标准的细石混凝土垫块,其形状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使用砂浆垫块。

(5)按图纸要求做好栏杆及防护罩的预埋件预埋工作。

(6)在钢筋安装调整后,应按表7-2对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表7-2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要求

1

分布钢筋间距偏差(安装后检查)

±20mm

2

箍筋间距偏差(绑扎骨架)

±20mm

3

弯起点的偏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mm

4

最外层钢筋位置偏差

C≥35mm

+10

-5mm

35mm>C>25mm

+5

-2mm

1.8.3.3钢筋保护层控制

(1)钢筋绑扎时注意扎丝头均须进入钢筋区域内,不得外伸至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采用高性能细石混凝土垫块,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

垫块应按照钢筋直径制成十字形凹槽,绑扎在钢筋十字交叉处以保证垫块绑扎后不会转动。

底板垫块采用底部带齿状的方形垫块,侧面采用柱状垫块以减少与模板的接触面。

保护层厚度误差控制在0~5mm内。

(2)保护层垫块的设置要求:

垫块呈梅花形布置,底板及翼缘板底面间隔不大于0.6m,腹板处不大于1.2m,具体间距根据不同部位钢筋重量及垫块承压指标计算确定。

1.8.4混凝土施工工艺

除垫层为C15混凝土外,基础、立柱及梯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均C35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1台HZS120站拌制,2台运输车运输,1台混凝土输送泵(天泵)配合漏斗、串筒及吊罐浇筑。

1.8.4.1混凝土配制

根据设计的强度等级、弹性模量和耐久性能要求,进行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裂性以及耐久性能试验,按照工作性能优良、强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满足要求,从中优选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

试配已由中心试验室完成。

现场施工时,由试验室检查砂、碎石的含水率(每班不少于2次,雨天相应增加次数),根据含水率情况,计算出施工配合比。

1.8.4.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和站已通过具有相关质资的检验单位的验收。

拌站所用计量设备计量准确,水泥、掺合料、外加剂、水偏差为±1%,骨料偏差为±2%。

搅拌时,采用二次投料法,先向搅拌机投入全部粉料(水泥、掺合料或有粉体外加剂)和细骨料,搅拌均匀,至少30s,再投入全部拌和水(液体外加剂),至少30s,最后投入全部粗骨料,搅拌60s至均匀。

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炎热季节时,控制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大于40℃(水泥罐用深井水冲淋降温),砂、石料用棚遮阳,水采用深井低温水,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凌晨、傍晚和晚上,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要求(5℃~28℃)。

拌和站拌和料时,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只达标准用量的2/3,在下盘料入机前,拌和机内的拌合料全部清除干净。

1.8.4.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经泵车入模。

混凝土在场运输到达现场时,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

在混凝土入泵前,作好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的测定,同时做好标养、同条件养护等试块,取得混凝土拌合物相应参数,以指导施工。

1.8.4.4混凝土浇筑

(1)基础埋深应大于***湟水河特大桥最大冻结深度1.03m,***湟水河特大桥救援疏散设施的基础埋深采用1.5m埋深。

立柱基础施工时注意预埋立柱立筋,通道基础墙和通道基础一起浇筑。

(2)立柱砼浇注利用灌车运输、吊车吊放。

砼浇注要连续一次浇注完成,分层、对称进行,每层厚度30-40cm。

立柱砼浇筑高度超过2m时,为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采用串筒和漏斗。

在立柱上口外侧脚手架上搭设钢管安设漏斗,并逐节安装串筒;最下一节串筒离混凝土面始终不得超过2m,现场技术人员跟班技术作业,严格控制串筒的拆除。

(3)砼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振动棒要插入下层砼5cm-10cm,布点均匀,快插慢拔,捣固密实,不得漏捣、重捣和捣固过深,不允许直接振动钢筋和模板。

(4)砼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模板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5)砼浇注完毕后要及时养护,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洒水养护,养护最少不应少于14天。

(6)砼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开始拆模,模板要轻敲慢放,保证砼表面不受损伤、缺边掉角。

(7)尽可能安排在傍晚而避开炎热的白天浇筑混凝土。

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浇筑混凝土时,可能出现夜间温度较低,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冻。

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采取适当挡风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

(8)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

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

(9)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

1.8.5踏步、栏杆、防护罩等施工

(1)踏步:

做法从上到下依次为:

3mm厚灰色橡胶(石英)板,用专业胶粘剂粘贴,20mm厚1:

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遍,钢筋混凝土楼板。

(2)扶手、栏杆:

采用钢管扶手、栏杆,高度1.2m,栏杆立柱材质为Q345钢,焊条采用E50型。

栏杆的涂装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中的第一套涂装体系,颜色为浅灰色。

(3)安全防护罩:

所有边框钢管均采用φ60mm,壁厚3mm圆钢管,边框钢管的涂装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中的第一套涂装体系。

钢丝网采用成品镀锌钢丝。

(4)顶部休息平台处安全门:

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压光、拉丝处理,不锈钢牌号不低于304,门高1.2m、宽1.5m。

(5)桥上疏散指示标识:

采用黄色蓄光自发光型油漆直接涂刷在防护墙上。

1.9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坚持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质量方针,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整个工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严格控制。

(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3)强化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4)健全完善各种工程质量检查签证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质量检验程序,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分解各项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和操作指标,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奖优罚劣,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5)积极开发科技新成果,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先进的技术确保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施工技术指导、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对工程技术标准、要求、施工方法,工艺操作程序清楚,避免错误的产生。

(7)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

(8)坚持原材料、产品和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检测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测量资料换手复测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施工资料管理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使各道工序都处于受控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把好几道工序。

1)把好测量关

2)把好试验控制关

3)把好进料关

4)把好隐蔽工程签证关

5)把好水泥砼配合比的选配关

6)把好砼的浇注关

7)健全质量检查分析评比制度,奖优罚劣,形成人人争创优质工程的氛围。

1.10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10.1保证人身安全措施

所有参建职工均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知,并始终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中。

(1)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

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

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

变换工种或参加采用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及技术难度较大的工序的工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才准执证上岗。

(3)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考核,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

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

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4)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5)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用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时要进行检查,并要有领导值班。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制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

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停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6)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裙子或赤脚、赤膊上班作业;机床作业必须戴手套、防护镜。

(7)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TB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按照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实行三级管理。

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严禁在同一安全桩上拴几根安全绳和在一根安全绳上拴几个人。

禁止在高处作业平台上从事与施工无关的活动。

严禁有间发性癫痫、高血压、心脏病和恶性贫血患者进行高空作业。

(8)禁止在油库库房内,氧气、乙炔存放区,木工棚内吸烟、携带明火。

(9)禁止施工机械、车辆超坐载人以及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驾驶证”人员驾驶施工机械、车辆。

1.10.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⑴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6-88规定执行;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并统一编号,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

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

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⑵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器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对用电设备,接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直接向现场供电的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合闸;手动合闸时,与值班员联系;工作现场照明使用安全电源。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金属容器内或钢模、支架密集处作业,电灯电压不得大于24V,同时采用双线圈的电灯变压器。

⑶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