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5021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docx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讲解

编号:

GTCHD2011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报告

(****片区)

(此中心城区的报告仅供本项目参考,请以斗门项目实际情况编写)

 

产品名称:

珠海市中心城区规划基础数据建库工程

测区名称:

珠海市中心城区

生产日期:

2012年2月

生产单位:

珠海市测绘院(**单位或所)

 

 

产品

名称

珠海市中心城区规划基础数据建库工程(****片区)

比例尺

1:

500

1:

2000

图幅数量

1:

5001640幅

1:

200057幅

生产单位

珠海市测绘院(***单位或所)

报告撰写人(签名):

年月日

检查部门结论:

各级控制点布设合理,数量满足数字地形测量需要,精度符合规范要求,资料齐全,质量评定为“优”。

地形图方面:

图面清晰易读、图式符号运用正确,地物、地貌元素表示合理,数学精度良好;数据整理规范,1:

500数字地形图达到GIS入库数据标准,1:

2000地形数据已整理转换为GIS入库标准的shp数据格式,质量评定为“优”。

职务:

签章:

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意见:

控制测量方面,控制点布设合理,点的密度和精度能满足数字地形图测量的要求;数字地形图方面,地物、地貌要素表示正确、合理;从控制网精度统计和质检科抽查地形图的精度统计数据看,控制点和数字地形图测量成果可靠、精度高;入库数据检查方面,能达到专业检查软件的要求,满足委托方委托方的数据入库标准。

同意检查部门结论,可提交上级单位验收。

职务:

签章:

年月日

行政领导意见:

同意提交验收。

职务:

签章:

年月日

备注:

珠海市中心城区规划基础数据建库工程

检查报告

一、任务概要

为满足珠海市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城市规划管理需要,实现规划管理基础数据信息化,建立以现状地理空间信息、控规信息为主体的规划信息“一张图”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受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我院承担珠海市中心城区规划基础数据建库工程项目。

根据合同规定,在已有数字地形图的基础上,更新测绘珠海市中心城区等高线30米以下1:

500数字地形图,更新面积约73.9平方公里(相对于2003年地形地貌已发生约39%的变化),数字地形图成果达到GIS入库数据标准。

中心城区等高线30米以上部分区域,约24.8平方公里,以2009年1:

2000航测地形图整理到入库标准数据。

2011年10月9日,我院进入测区开始进行控制测量;10月26日,测图组陆续进入测区,开始测图;2012年1月20日,基本完成外业工作;成果资料经作业组自检,交测区专门质检员检查并修改后,于2月10日交院质量检验科进行最终检查。

中心城区地形地物复杂,人口众多,交通繁忙,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本测区分成3个片区(香洲片区、拱北和前山片区、柠溪和吉大片区)进行作业,总完成任务量为:

修、补测1:

500地形图面积共73.89平方公里,地形图1640幅,按83珠海坐标系、90珠海新坐标系两个坐标系出图。

共测设一级GPS点165个,二级导线点16个,图根点(图根导线、RTK、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共943个(其中埋石点数量占一半以上),四等水准路线162.75公里;整理1:

2000地形图入库数据面积24.8平方公里。

二、检查工作概况

院级检查由质量检验科组织实施,地理信息中心配合实施。

1、检查组成员如下:

谢伟成黄毅吴昌富倪汉富李峰程会超郭杰陈举平王化娟

2、检查仪器设备

2.1全站仪5台手持测距仪5部

2.2电脑7台

以上仪器设备使用前均进行了鉴定,各精度指标符合要求。

3、检查软件

南方CASS9.0forCAD2006、南方数据整理加工引擎SME。

三、检查的技术依据

1、引用标准:

⑴《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⑵《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⑶《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3-2010;

⑷《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⑸《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

⑹《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⑻《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

1:

5001:

10001:

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

⑼《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⑽《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2、参考标准:

⑴《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2009-2010;

⑵《珠海市1: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SB41901-2003;

⑶《基础地形图内业整理技术细则》、《基础地形图信息化建库标准》,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3、参考文献

⑴《南方CASS9.0用户手册》、《南方CASS9.0参考手册》;

⑵本项目测绘任务书、测绘合同书。

四、检查方式及时间

我院实行二级检查制度,即:

作业小组在完成内外业成果后,进行100%自检或互检,认为合格后才交给所专职检查员进行100%检查(一检),检查员将检查问题反馈给作业组修改后再复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院质量检验科按比例进行二级最终检查。

本项目作业期间,质量检验科于2011年11月10-15日、2011年12月25-30日对1:

500数字地形图进行了两次图面外业巡视、建筑物量边检查、南方SME软件入库检查,对1:

2000入库数据进行GIS符号化、属性正确性检查。

院质检科的二级检查时间为2012年2月10-18日。

五、检查项目及比例

1、5″控制测量:

室内检查100%,野外抽查控制点埋石情况;

2、8″控制测量:

室内检查100%,野外抽查控制点埋石情况;

3、图根控制测量:

室内检查100%,野外抽查控制点埋石情况;

4、四等水准测量:

室内检查100%;

5、地形图测量:

室内检查100%,野外检查100%,10%的图幅野外测点(按8.珠海坐标系);

6、数据入库检查:

室内检查100%。

六、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1、首级(5″)控制测量

首级(5″)控制采用GPS静态观测方法施测,拱北、前山片区首级控制网:

由4个四等平面起算点、5个一级GPS检查点、30个待测点,109条基线、31个同步环、185个异步环构成;香洲片区首级控制网:

由7个GPSE级平面起算点、5个一级GPS检查点、135个待测点,69个同步环和146个异步环构成;控制点点位分布均匀,通视情况良好。

1.1选点

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新布设的5″控制点基本上保证有2个以上通视方向,个别布点困难地区保证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点位尽量远离高压线、轻轨或宽面河流,既方便于常规控制测量的使用,又保证了点位能满足GPS的观测条件。

1.2埋石

市区道路多为水泥路面,故5″控制点均采用凿刻方式埋设,标石面方框及编号刻写清晰、端正,并用红油漆涂描,外观牢固美观,每个点均配有点之记说明,规格均按照设计书要求执行。

1.3观测

GPS观测采用静态测量方式,作业员按要求记录观测点号、时间、仪器高等观测数据,记录清晰,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重复观测时段数、观测时段长度及采样间隔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1.4平差计算

GPS基线解算及平差采用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数据取舍合理,计算精度良好。

最弱基线相对中误差、平均基线相对中误差、最弱点位中误差、最弱重复基线长度较差、最弱同步环环线相对闭合差、最弱异步环环线水平闭合差及垂直闭合差等各项精度指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1.5高程控制

本测区的5″控制点的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施测,高程取至毫米;其中高架桥的两个点452C613、452C614难以进行水准测量,采用GPS高程拟合方法(GPS拟合时联测四等水准点),拟合高程取至厘米。

2、二级(8″)控制测量

在柠溪、吉大片区加密施测二级附合导线一条,共16点,点位分布均匀,通视情况良好。

2.1选点

二级导线点主要沿迎宾北路、柠溪路和兴业路布设,布点均匀,点位优良,点间至少有两个以上通视方向,便于观测和发展下一级图根控制。

2.2埋石

8″控制点均采用凿刻方式埋设,标石面方框及编号刻写清晰、端正,并用红油漆涂描,控制点成果均加注点位说明以备查找。

2.3观测

外业观测采用PDA手簿自动记录,数据成果由PDA导出到电脑,再打印原始数据成果,记录清晰,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距测回数、一测回内2C较差、测角测回数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2.4平差计算

计算采用清华山维NASEW导线平差软件平差,数据计算正确,测角误差、测距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等各项精度指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2.5高程控制

二级导线点高程为三等水准点起算的四等水准高程,高程值取至毫米,控制点成果与平差计算成果一致。

3、图根控制测量

本测区保存良好的图根控制点有3426个,新布设4条附合导线,图根点43个,RTK测设图根点894个,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设图根支导线点6个,总数为943个,其中凿、埋石点数量占一半以上,图根控制点及其埋石数量完全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3.1选点埋石

布点合理,点位优良,通视良好,便于观测,凿石规范美观,字体清楚美观,。

经实地检查发现,个别点的标识字头偏离正北方向,个别不埋石点标识只是用铁钉划了“十”字,未按要求上油漆,问题已反馈给作业组进行整改,整改后成果满足设计要求。

3.2观测

根据本测区特点,采用附合导线布设测距图根导线,当个别隐蔽地区、建筑密集区施测图根导线困难时,采用支导线、光电测距极坐标法;附合导线、支导线、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按《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要求进行测量;图根光电测距导线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要求

附合次数

导线

总长

导线

边数

测距

测回数

测角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DJ2

DJ6

一次

1200m

12

1

1

1

±24

1/5000

二次

700m

10

1

1

1

±40

1/3000

注:

n为测站数

在空旷视野宽广的地区可以采用GPS-RTK和网络RTK进行图根加密测量,基准站设置在视野开阔,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联测能够控制作业范围的3个等级点后进行转换参数的计算。

确认参数转换后的平面转换残差在技术设计书及相应规范要求的限差,用没有参与转换的已知点进行比对检查,点位较差最大值满足设计要求。

流动站观测时,采用三脚架对中、整平,每个图根点均天线重新初始化后独立测量2次。

GDCORSRTK:

利用已检查合格的测区RTK平面坐标转换参数,经现场检查二级以上控制点且检验值平面较差不大于5cm后,再进行图根点控制的坐标采集。

坐标采集3个测回,每测回采集历元数均大于30个。

3.3平差计算

图根导线采用NASEW导线平差软件平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RTK图根则采用几个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坐标成果,测回间互差均小于4cm,满足设计要求。

3.4高程控制

图根导线采用导线测量的三角高程,RTK高程控制通过流动站测得的大地高减去流动站的高程异常获得。

流动站的高程异常可以采用数学拟合方法获取,每个图根点独立测量2次,每次观测值为观测90个历元取中值。

高程拟合残差、高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