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966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docx

我的梦梦百姓宣讲活动

“我的梦.中国梦”百姓宣讲活动

鼓楼街道社区工作者宣传团演讲材料:

梦想在社工岗位绽放

鼓楼街道社区工作者赵淑侠

我宣讲的题目是《梦想在社工岗位绽放》。

我曾经是一名下岗女工。

下岗后,找份工作,有地儿上班,有个固定收入,就是我的梦想。

2006年,通过公开招考,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我县首批社区工作者。

下岗再就业的梦想,实现了!

来到社区这一新的工作领域,我告诉自己,要倍加珍惜就业机会,努力工作,热情服务居民,把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作为自己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为了实现梦想,我虚心学习,以顽强的毅力顺利考取了全国社会工作师职称,成为目前我县为数不多的中级社工师,为追寻梦想平添了一双奋飞的翅膀。

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到在鼓楼街道社会福利中心集中收养的孤残儿童。

他们多是因为脑瘫、唇腭裂、脆骨病等先天残疾被父母遗弃的。

初次见到他们,我就对这些不幸的孩子萌生一种怜爱之情,暗下决心,我要在乎他们,用心去在乎他们,以爱为注入元素,当这些孩子的“编外”妈妈。

于是,隔三差五,我就抽空儿去看望这些孩子。

每次去,我都会征得护理员的同意,把一个患有重度脑瘫的小姑娘轻轻抱起来。

这个小姑娘已经三岁半了,由于疾病,不会说话、不会吃东西,每天都是四肢僵硬,面无表情。

我像对其他孩子一样,给她一个微笑、一个爱抚,给她说儿歌、讲故事,让她感受到另一个生命善良的关注。

尽管她听不到也听不懂,但我依然坚持。

过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次抱她入怀时,她突然笑了,笑得很甜蜜。

她的微笑也让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尽管他们是破损的。

去年腊月二十八,我和几名志愿者带着电子琴和一些益智玩具去看望这些孩子。

见到我,7岁的小勇张开小手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边跑边喊着:

阿姨抱抱,阿姨,抱抱!

一个小孩子,想让大人抱一抱,既是信任,也是对爱的渴望。

我本想说“阿姨今天抱不了你”。

但看到小勇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神,话到嘴边却又咽下,我没有理由拒绝,完全忘记了自己刚做完手术不久,忘记了“在术后恢复期,记得不能弯腰,不能提重”的医生叮嘱,吃力地将他抱了起来。

小勇搂着我的脖子跟我撒娇,感觉就像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

由于腹部用力,我术后刀口钻心地疼痛,可我心里暖暖的,感到自己付出的再多也值得。

在关爱孤残儿童的同时,我还牵挂着社区里的空巢老人,想为他们做些事。

一次,在检查社区电子屏运行效果时,我发现社区里一些老人正在楼下晒太阳,便亲切地和老人们打招呼。

“大爷您好,这上面播的啥您瞅的清不?

”“哎,岁数大了,眼也花了,甭说这上播啥,就连报纸我们都看不清。

”想到这些老人由于患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读书看报确实存在困难,于是我说:

“那我念给您们听,好吗?

”“那敢情好。

”老人们高兴地回答。

就这样,我义务担起了老人们的“读报员”。

读十八大报告中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政策,读社区推出的便民服务,读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还读天气预报、警情通报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边读边和老人聊感受,开展心理慰藉,让老人们感到很贴心。

渐渐地,为老人读书念报、做心理疏导成了我的习惯,这些老人们也开始接纳我、喜欢我,把我当闺女一样看待。

一天,有位老人见我读报读得嗓子哑了,忙从怀里掏出一瓶茶水,“闺女,快喝一口润润嗓子。

”顿时,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不用品尝,我相信这一定是世界上最香醇、最至美的茶水,甘之如饴。

我想,爱应该像一座心桥,也许并不宽,但它可以连接所有的陌生与期盼。

一颗带着爱的心灵就是一片春天,悄无声息地温暖着那些遇到危难和受伤的生命。

我要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点燃爱心烛光放飞社工梦想

鼓楼街道社区工作者赵克局

我叫赵克局,是鼓楼街道的一名社工,我宣讲的题目是“点燃爱心烛光,放飞社工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她是人们生存的希望、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社工,我的梦想就是帮助老人和孤残儿童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们鼓楼街道社会福利中心是城区内唯一一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北京市“9064”养老服务模式的要求,收住的大都是三无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和特困老人,共计106人。

另外,这里还居住着15个被父母遗弃的孤残儿童。

让每一位老人在这里体体面面、有尊严的享受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应该承担的职责。

记得今年腊月二十九那天,福利中心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有的贴春联、有的剪窗花、有的挂灯笼,老人和孩子们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厨师们也忙着准备年夜饭,欢乐祥和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春节期间,大多数老人都会由子女们接回家小住几天。

还有些老人吃完年夜饭又赶回来,说是在家住不惯。

当我走进109房间贴窗花的时候,看到吴大爷孤零零的坐在床边,努力的探着身子,不停地向窗外张望。

吴大爷70多岁,老伴去世好多年了,是他含辛茹苦的把一双儿女养大。

现在患股骨头坏死,只能依靠助行器勉强行走。

前几年,因家里拆迁分割财产问题,子女关系紧张,很少来看望他。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开车到距县城30多公里外的村里找到了老人的儿子,但结果也是不欢而散。

我必须为老人做些什么,决不能让老人在失望和痛苦中过这个年。

于是,我悄悄地拨通了吴大爷侄子的电话。

晚饭前,吴大爷被侄子接走了。

回来时,春节晚会刚刚开始,老人刚一下车,我便殷勤的迎上去,扶着他走进了房间。

没等老人说话,我便指着床前,刚刚为老人准备的新衣服和礼物说:

“您刚走,您儿子就来了,您看看,这是他给您买的唐装、红腰带、还有水果、蛋糕、牛奶。

”老人半信半疑的看着我说:

“这是真的?

”,“我还能骗您?

他去丈人家过年了,正月就来看您。

老人吃力地转过身去,用粗糙颤抖的双手轻轻地捧起崭新的唐装,嘴里默默地念叨着:

“他还记得今年是我本命年”。

老人含着泪、会心地笑了,这是我第一次见他笑,笑的那样的开心、那样的灿烂。

我多么希望这善意的谎言能抚平老人心灵的创伤,给老人一丝安慰。

要彻底地帮助老人走出困境,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老人进行全人的照顾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尝试着,使用个案管理工作方法、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开展直接和间接的服务,为老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接案、预估、计划工作已经完成,介入工作也接近尾声,就目前来看,效果非常喜人。

吴大爷四年来,第一次在家里过了元宵节、二月二那天,他儿子亲手给老父亲理了发、清明节全家一起祭祖上坟。

就在上周,女儿还给他买了一部新款的轮椅。

关爱每个老人是我们的职责,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使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孩子的父母虽然没给他们一个强健的身体,我们定还他一个健康的人生。

我们福利中心的12个孤残儿童,都有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敬二国是孩子中的老大,今年14岁了,上小学五年级,学习成绩优秀,和老师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是一个身心健康的阳光男孩。

当初被遗弃时,他还是个嗷嗷待哺不足满月的婴儿,从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健康乐观的孩子,是福利中心的妈妈们,用真心和爱心浇灌他茁壮成长,教会他做人的道理。

今年大年初一一大早,二国带着弟弟妹妹们“组团”给每个妈妈拜年来了,“祝王妈新年快乐,家庭幸福”,“祝李妈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一句句祝福的话语让妈妈们感动和欣慰!

当然,压岁钱也是少不了的。

二国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每年妈妈们给的压岁钱他从不乱花。

今年三八节,他用自己的压岁钱给每位妈妈买了一双时髦的高筒丝袜。

并在每双袜子上画上了一颗红红的爱心。

敬小翠是一个不满四岁的小姑娘,天真快乐,活波可爱。

因患成骨不全症,也就是俗称的瓷娃娃,还没满月时,就被父母抛弃在了玉米地里。

四年来,虽经护理员精心的呵护,但还是不可避免的经历了10余次的骨折,无情的病魔一次又一次折磨着这个悲惨的生命。

第一次见到小翠,是我来福利中心工作的当天下午,一天前,她左腿又一次骨折,钻心的疼痛使她彻夜难眠,撕心裂肺的痛哭声让人心碎。

那天晚上,我一直陪在她的床边,守护着这个折翼的天使,希望有我的陪伴能让她感受到父爱的存在。

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为她拭去脸上的泪水,仿佛看到了女儿小时候的样子。

凌晨2点多,小翠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双手捂着受伤的腿,浑身颤抖、大声哭喊着:

妈妈,我要妈妈。

此刻,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眼泪夺眶而出,恨不能把她的疼痛放到我的身上。

黎明前,小翠渐渐地安静下来。

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救治孩子的计划,在我的头脑中渐渐的清晰。

我们带着小翠去了北京多家大型医院,但都无功而返。

连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北京都不能医治,孩子是不是真的没有希望了呢?

我不甘心,一边四处打听,一边在网上搜索着相关的信息。

那些日子里,我看了无数有关成骨不全症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咨询了多家医疗机构和协会,还有幸见到了一位专门从事此种疾病研究的意大利专家。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北京瓷娃娃关怀协会的帮助下,终于联系到了国内治疗此种疾病的权威专家,天津医院的任秀智主任。

经过诊断,小翠急需做三次手术,医疗期大约一年,手术完成后,孩子可独立行走,否则,终生卧床。

在我们鼓楼街道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今年5月22日,小翠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手术。

就在上周二,小翠又回到了医院,准备第二次手术。

鼓楼街道福利中心是老人和孩子的家,也是我们每个社工的家。

点燃爱心烛光,放飞社工梦想。

让我们用责任呵护待放的花朵,用大爱关爱每一位老人。

这就是我:

一个社工的中国梦!

风雨同舟,共筑鼓楼梦

鼓楼街道社区工作者祝跃

我是来自鼓楼街道社工宣讲团的祝跃,今天我要宣讲的题目是:

风雨同舟,共筑鼓楼梦。

梦想是什么?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眼里,梦想是稻谷可以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在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见、肢残朋友可以“走”得了,您不禁要问了,那我们鼓楼人的梦想是什么呢?

今天,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我们鼓楼的故事。

2012年7月21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大部分居民都在家中享受着周末的快乐时光,北京却在这一天遭遇了一场61年不遇的大暴雨,我县城区多处出现灾情。

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想到,就是这场暴雨,会给密云,我们成长生活的家园,带来了这么大的灾难,我辖区内严重积水达到30余处,汽车被淹有70余辆;楼房漏雨110栋,23处地面塌方塌陷。

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当天下午1:

30,鼓楼街道工作人员全部到位。

党工委书记郭生民、办事处主任周广明坐镇指挥,并在出现险情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挨家挨户了解受灾居民情况。

下午4:

00,电闪雷鸣,雨越下越大,天也越来越黑,太扬家园社区网格巡查员发现阳光街一处井盖被水压顶走丢失,马上汇报,社区主任宗宝强冒着大雨一面迅速联系市政部门,一面带领工作人员赶往现场。

下午6点左右,大雨滂沱,身上穿着的雨衣在如此的大雨面前就好像是纸糊的一样,起不到丝毫作用。

阳光街北边的马路上有5个污水沟已经开始泛水,井盖被打开,造成了大面积的积水,不一会儿,开元小区的积水就已经达到了1米深,造成了1004户居民出行困难,近60辆机动车进水熄火。

就在这最紧急时刻,街道党工委郭书记不顾危险,淌着没过膝盖的雨水,第一时间赶来了现场。

眼前的郭书记,任凭雨水打在身上、打在脸上,可是依旧指挥有序,临危不乱。

宗主任立即向郭书记汇报了情况,并带领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到路上查看险情,清理水篦子,确保水流畅通。

“党员、干部跟我上!

”“书记,我来!

”“我是党员,让我来!

”是这个危急时刻被重复最多的话。

但是由于雨势迅猛,警戒线、警示标志根本起不到实际作用。

宗宝强主任就带头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站在井旁用身体充当警示标志!

这一站,就是7个多小时啊!

就是这种精神,就是这种责任感,使太扬家园社区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无一人伤亡,而此时此刻,郭书记浑身都已经湿透了,紧缩的眉头却终于有了一丝舒缓。

他们用临危不乱、身先士卒,向我们每一个鼓楼人展现了他们为实现“鼓楼梦”所做出的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