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874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docx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

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

兼述奇石的性质

作者:

陈慧明

石头是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它做为一种文化,与人类文明和进步相伴随。

人类从低级动物中解放出来恰恰是从石头开始的。

原始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件工具就是石头,燧石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先民们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传统文化,也留下了赏石的千古佳话。

中华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爱石赏石是高层次的文化要求,自古有之。

在历史记载中有“周公植璧于座”、汉武帝拜启母石、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杜甫供石、白居易咏石、米芾拜石,,用美丽奇石装饰自己是审美意识的升华。

在河南南阳的汉代石刻画像所绘的“羲和捧日”与“女娲捧璧”形象地用神话赞美了石头。

我国赏石之风大概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并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朝鲜等地,以后逐渐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流行。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特殊种类,石文化曾经几度灿烂辉煌,影响深远,她博大精深,与其它文化相辉映,共同筑造东方文化大厦,是文化艺苑中的一支奇葩。

人们喜爱石头,是因为它能颐情养性、启迪心灵、涤尘净心。

石头有灵,涵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石头有神,凝聚着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

大诗人陆游说过:

“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迄今赏石之风尤盛,这是世道繁荣昌盛、社会安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

这说明人们喜爱的休闲文化已向纵深发展。

虽然人们青睐奇石,但遗憾的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石赏石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而时断时续,有时处于萧条。

奇石美学的体系不健全,研究、理论也

只是零散的论述,在好多方面几近空白,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不让人忧心。

我们任重而道远,担负着历史使命,责无旁贷。

发扬光大石文化,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问题。

要了解当前赏石界现状,只有

让我

同年十月

知道自己有什么病,才能对症下药。

那么我国目前赏石文化是个什么现状呢们回忆、分析一下:

一九九零年七月,地矿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总局共同主持在北京召开了

国首届观赏石理论研讨会”,并于年底成立了“中国观赏石协会(筹)”。

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中国观赏石展览,这是开了国家级赏石大展之先河。

随之而来赏石队伍迅速扩大,奇石展示和交流活动声势越来越大,奇石市场发展迅速,理论研究活动频繁,逐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发展,与世界接轨。

比较大的石文化活动主要有: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筹)所领导的一

九九三年九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名人名家藏石展”;而后于一九九四年九月

在郑州举办了第二届,同时商洽成立中国宝玉石协会观赏石专业委员会;一九九五年十月在桂林举办了第三届;一九九六年九月在济南举办了第四届。

这几次活动造成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但由于存在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由于出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譬如主办不利,有些名不副实等等,以后至今没有续办第五届。

比较大的石文化活动还有就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领导举办的,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在宜昌开先河的“首届中国赏石展和赏石理论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赏石艺术委员会;此后,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柳州举办了第二届;一九九六年十月在徐州举办了第三届;一九九九年九月在淄博举办了第四届;二零零一年九月在武汉举办了第

五届并召开赏石学术研讨会。

除了以上规模较大的石文化活动之外,比较有影响的当数中国收藏家协会领导举办的一些石文化活动。

中国收藏家协会于一九九八年成立了石文化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了很多石文化活动:

一九九八年六月在大连举办了“首届大连国际观赏石

艺术节”;一九九九年及二零零零年“洛阳国际奇石博览会”;一九九九年四月在北

京召开了“全国石文化事业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一九九九年九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奇石大展”;一九九九年九月

兰州全国观赏石精品展”;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二届中国泰山国际奇石大展";

零零零年十月“中国临朐新世纪首届中华奇石精品博览会”;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在昆明“世搏园”中国馆举办了“中国名人名石展。

此外,二零零零年九月在上海举办了“首届中国藏石珍品展”;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在深圳举办了“全国第二届藏石珍品大展暨中华奇石展销会”;二零零零年四月在浙江温岭举办了第三届;二零零一年七月在银川举办了“国际赏石旅游

节”,,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协助地方上推动赏石事业发展的一些举措,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盛世收藏”。

在赏石大气候的影响下,各地的赏石活动风起云涌、层出不穷:

一九九零年十一月珠海“中华奇石展”;一九九一年五月上海“首届中华奇石展”;一九九一年十

月上海“中国观赏石展览";一九九一年起,洛阳借牡丹节之机每年搞石展;一九九二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奇石艺术委员会并在北京办全国石展;一九九四年

一月在南宁举办了“九四南宁赏石精品展”并对部分奇石精品进行了拍卖会九九四年、九六年上海“东方奇石博览会”;一九九六年广州“中华奇石展销会”;

一九九八年七月“首届青岛国际赏石艺术博览会”;一九九七年八月淄博“首届中国石文化专家研讨会”;继一九九零年七月的“首届全国观赏石理论研讨会”八年后,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赏石理论研讨会”;一九九九年“九九昆明世搏会”石展;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首届柳州国际奇石节”;二零零一年搞了第二届,零零四年搞了第三届;二零零零年八月内蒙“巴林石节”;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中国

抚顺国际踏雪赏石艺术节”;二零零零年九月“全国观赏石代表会议”在京召开,

并于当年十月在京召开了“中国宝玉石协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等等。

大小小的赏石活动数不胜数,把中国赏石文化推向了历史高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各种媒体的宣传推波助澜,使原来的个体分散型藏

石赏石转向群体组织型;由家庭收藏自赏型转向联合办展共赏型;由封闭保守型转向

市场开放型。

这些进步和变化推动了石文化的发展,增进了交流,广交了同好,促

进了石文化繁荣。

中国赏石文化圈不断扩大,发展至各行各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奇石的永恒、永固、永存。

在赏石过程中可以与石感应交泰,物我一体,石我交融

可以暂时逃逸出在红尘闹市中疲于奔命的繁忙桎梏,得到一点安宁;在与奇石野趣

的嬉闹中聆听奇石的特殊语言;在将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的奇石中感受它所蕴

含的无限的大千世界。

正是在这种赏石心态和赏石气候的影响和潜移默化之下,赏石藏石之风遍及祖

国的大江南北,不仅蔓延在石文化界,而且延伸、辐射到文化领域各个方面。

大小

不等的售石馆、藏石馆、展石馆、混合石馆遍布各地,各地各层次石展日益频繁,

奇石市场形成,奇石交流活动加大,以石文化为主题的各种专刊、

专著、杂志、报纸也相继出版面世。

在这方面主要有:

《中国观赏石》

(袁奎荣

等编,1994年5月出版);《雨花石鉴赏》(刘水主编,1994年9月出版);

石玩艺

术》(刘翔主编,1994年10月出版);《中华奇石》(1994年11月出版);

中国赏

石大观》(1995年2月台湾黄忠胜主编);《奇石大观》(1995年2月刘清涌主编);

中国奇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1995年9月陈东升、蒋则君主编);《合山奇石》

(1995年9月覃九宏、张家志主编);《中国石玩石谱》(1995年底王文正、周石磊

主编);《中国历代赏石精品100件赏析》(1995年12月钟陵强主编);《小石头

记》(1996年3月贾平凹撰文);《黄河石谱》(1996年9月李强主编);《奇石美

学》(1997年3月来层林主编);《观赏石艺术》(1997年9月梁玉堂主编);《奇石

学基础》(1997年8月夏华炳主编);《观赏石宝典》(1997年10月孟庆颐主编);

 

玉质天章》(1998年7月候喜福主编);《广西奇石》(1998年11月丁乐玉主编);

中外奇石》(1999年1月罗献林、刘文龙主编);《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

(1999年1月黄俭、钟陵强主编);《奇石精谱》(1999年5月李宝祥主编);《宁夏奇石》(1999年5月陈西主编);《中国赏石大典》(1999年9月出版);《石道姻缘》(2000年6月王朝闻主编);《中国奇石鉴赏》(陈东升编);《中国奇石赏析》

(郭继明编);《台湾雅石》、《台湾石头故乡》、《水月禅心》;以及个人藏馆的

奇石王国收藏录》(1995年5月李广岭主编);《观石堂藏桂林奇石》(1997年初张家志主编);《平钧藏石》、《观云奇石》、《天兴藏石》等等。

尤其是到了新世纪,此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

这些书籍、画册为赏石文化增添了异彩,也推动了石文化交流。

但还不够,目前还要靠以下赏石刊物来进行交流:

《石友》杂志(甘肃黄河石协会双月刊);《石道》杂志(广西柳州柳石轩主办月刊);《赏石》杂志(广西柳州市园林局主办月刊);《石语》杂志(青岛市观赏石协会主办月刊);《石之艺术》杂志(台湾陈良吉主办月刊);《盆景赏石》杂志(湖北省林业厅主办月刊);《奇石世界》杂志(广东省赏石文化专委会主办双月刊);《环球赏石盆景》(上海昆仑赏石俱

乐部和国际盆栽协会主办季刊);《赏石文化》杂志(广西地矿厅不定期出版);《中国奇石》杂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委会主办不定期);《雅石共赏》杂志(广

东韶关社科联双月刊);《山东奇石盆景》杂志(山东省花卉盆景奇石艺术家协会主办不定期):

上海石报》报(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主办双月刊);《世界奇石收藏》报(徐州灵壁石文化俱乐部主办月刊);《海上藏石》报(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委会主办月刊);《中原赏石》报(河南省观赏石协会主办月刊);《闽南赏石》报(漳州赏石协会主办不定期);《三晋赏石》报(山西省石文化研究会主办不定期);《赏石世界》报(洛阳市观赏石协会主办不定期);《黔中奇石》报(六盘水市奇石根艺协会主办月

刊);《中国石文化》报(北京三希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宝玉石》报(山

东省地矿局主办季刊);等等。

此外,还有几百个奇石网站宣传赏石文化。

我们可以说石头是伟大谦和的、亘古不朽的、自然奇异的、美丽贵重的、神圣亲切的,,那么,作为赏石的人来说,他们的感受却因人而异。

这是因为人们各自的修养不一样,情操各异,胸襟视野、大小远近不一。

这就造成了不同的观点、风格、流派,争论也随之而出。

审美观的产生不是孤立的,虽然前辈们留下了大量的论石、品石、鉴石篇章给我们的赏石铺垫了基础,但仍显不够。

赏石文化的复杂性在于自古以来就没有统一标准,它是多元文化的结合体。

石小乾坤大,天然灵气多〜赏石不可能永远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赏石也不例外。

泥古不化,必显陈旧,一味标新立异,也会造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要想在国内进行广泛、积极的奇石交流,就要对目前我国赏石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

关于奇石的称谓自古以来称呼很多:

奇石、供石、灵石、美石、雅石、丑石、绮石、巧石、文石、拙石、顽石、幽石、瘦石、怪石、彩石、异石、珍石、神石、圣石、禅石、摆石、纹石、茶石、趣石、玩石、案石、贡石、艺石、秀石、寿石、水石、观赏石,,等等。

以上诸多称谓,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奇石”和“观赏石”。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社会上时兴观赏鸟、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