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741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元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元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元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元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代文学.docx

《元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文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代文学.docx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

 第一讲元代文学概述

一、元代的社会概况

公元1234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灭了金,占据了黄河流域。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元世祖至元1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直至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农民起义推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异族统治的王朝,建立明朝,前后共134年。

元代文学从1234年算起,上接金代文学,总共130余年。

元朝的统一结束三百多年来国内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当时的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直接归宣政院管辖,云南被建为行省;台湾、澎湖也归入中国版图。

这个大一统的局面出现,扩大了国内各地区经济相互调剂的范围,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政治上,蒙古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和西夏氏族诸部)汉人(包括金人辖区的汉族、契丹、高丽、女真等)、南人(原南宋辖区各族)四等,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

处在社会底层的是以汉族农民为主的各族劳动人民。

元世祖一方面加强军事统治,在全国普遍驻军:

一方面也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并力图恢复农业生产。

经济上,元朝入主中原之初不知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荒谬主张。

但随着南下,看到中原和江南高度发展的农业经济,不得不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经济和剥削形式,开始重视农业,采取了一些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度受到破坏的民间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黄道婆从海南黎族人民那里学习的棉纺技术,在松江江浙一带推广,丝织业在江南形成规模。

同时海运和漕运也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繁荣起来。

文化上,蒙古人在初期未能接受长期中国封建社会建立的一套文化制度,对汉族的儒士也同样杀戮或用作奴隶,但在灭金、灭宋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注意到利用封建文人巩固统治的重要意义,公元1237年窝阔台就曾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考试儒生。

忽必烈也曾设学校建管制,征召著名儒士。

但是元朝的科举考试是时断时续,不正常,而且汉人的儒士即使走上仕途,也受歧视、思想苦闷,元代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逐渐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

元代宗教兴盛、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得到传播。

犹以佛道两教的影响深远。

八思巴被封为国师,而道教在当时有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和正一天师道流行,尤以全真道在北方影响很大。

佛道思想对元杂剧和诗文创作都有影响。

二、文学概况

元代的文学与其他时代完全不同,传统的诗文比较衰落,而与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的话本、说唱、戏曲等文艺形式则占据着文坛主位,可以说这是一个俗文学、叙事文学繁荣的时代。

(一)元曲

元曲是元代文学的精华,它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它在中国文学史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列的崇高地位,特别是元杂剧,他的影响和成就都很大,此外在宋室南渡后在温州杂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戏经过一度衰落之后,到元朝后期也兴盛起来了,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元杂剧是在北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从金代末年到明代初年,涌现了一大批杂剧作家和作品。

根据元人钟嗣成写的《录鬼簿》一书记载有元曲作家152人(主要是一些“名誉昭然”的作家)而元末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又收录元明之际的杂剧作家共七十一人,明初戏剧家朱权(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在他的《太和正音谱》中宋元代“群英作家187人,加“娼夫不入群英”4人,以及漏了姓名者,合计200余人。

而杂剧作品,《录鬼簿》著录有452本,《续编》著录156本(杂有明人之作)今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记录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品500本,无名氏50本,元明之际无名氏作品187本,三项之和737本。

去除明代的约600本,但并没有全面保存下来。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有明臧懋循(晋叔)编的《元曲选》收入98种,近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收62种,约160种之多。

元杂剧的发展大致可按时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文学史分为南北两个戏剧圈,基本上前期是北方圈、后期为南方圈)前期从金末1234至元成宋大德(1307)约有80年,是鼎盛时期,中心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包括当时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亦即所谓北方戏剧圈。

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杨显之、高文秀、康进之、石君宝、纪君祥等30余人。

前期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热情地讴歌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有的作品还洋溢着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现实主义是这个时期创作的主流倾向,少数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高度。

后期则从大德以后(1307)至元亡1368年约60余年,杂剧创作出现了衰微,创作中心也移到了长江以南的杭州,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于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中心是杭州。

这时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仅20余人,有作品流传下来的不过10余人,大多数是南方人或流寓南方的北方人,代表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秦简夫等。

此外这一时期南方戏剧圈中渐渐流行“永嘉杂剧”即南戏,以高明为代表的南戏作家创作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小孙屠》、《宦门弟子错立身》、《张协状元》,《琵琶记》以及《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

元代戏剧繁荣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城市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发达准备了物质基础;

2、元朝统治者在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变化,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3、元代统治者轻视文人,知识分子地位的下降,使一部分文人与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构成了元杂剧作家队伍。

满足了戏曲对剧本的要求。

4、元代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也为杂剧创作提供了创作源泉,各民族的交融也促进了元杂剧的繁荣。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元杂剧的体制

中国的戏剧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它把歌曲、舞蹈、宾白、杂技以及动作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原始歌舞的祭祀。

不过那只是一种戏曲因素,不能当作真正的戏曲看待。

此后,又有各种戏曲因素陆续加入到中国戏曲的孕育过程中来。

春秋、战国之际专门以滑稽娱人的俳优,汉代以竞技为主的角牴(即百戏),唐代流行的参军戏,以及汉代以来流行过的各种歌舞、乐曲,都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经过漫长的孕育,到宋代,杂剧这种形式才发展起来,金代又出现了院本。

可以说宋杂剧和金院本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杂剧”这个名称,最初约见于晚唐李德裕的文章《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第二状》中。

其中提到“杂剧丈夫两人。

”“杂剧丈夫”即指演杂剧的两名男演员。

不过唐代的杂剧可能是指杂戏。

包括参军戏(由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对话或动作,引人发笑。

又称“弄参军”类似相声)这与真正的戏曲还有很大距离。

到宋代,杂剧得到进一步发展,《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中说“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妓乐》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五人。

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

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又有杂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莲救母》杂剧……”

金代发展为院本,即行院演剧的脚本。

行院是指院本艺人或其剧处。

元陶宗仪《辍耕录》说“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也就是说金院本与宋杂剧都是一回事。

当然,仅有宋杂剧和金院本仍然不能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中国戏曲还需吸收说唱文艺才能达到成熟的地步。

宋金时代,在民间流传着一种说唱文艺形式,叫诸宫调。

它以唱辞为主,间以说白,用琵琶等乐器伴奏,说唱一个较长的完整的故事。

(同今天的评弹)。

唱辞方面,将属于同一宫调(似西洋乐曲的调类)的若干曲子联成短套,再把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结成篇。

宋代的诸宫调,今天已见不到了。

金代的我们可见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残本。

《西厢》用了三宫十一调叙说崔张爱情。

诸宫调只是一个演员以第三者身份说唱故事。

因此也不是真正的戏剧,但这种说唱形式和故事性,却被采入戏曲之中,构成了它的重要特点。

到了元代,艺人们将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融合在一起,终于创造了元杂剧这种成熟的戏曲形式。

下面我们谈谈元杂剧的体制。

1、结构

一般为一本四折,加一个楔子。

也有少数五折或六折的,如《赴氏孤儿》五折、《秋千记》六折。

一折大致相当于现在话剧的一幕,一折还可分为几场。

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大段落,场是小段落。

分场的标准是演员全都退入后台,出现空场。

《救风尘》第四折分三场。

同时一折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一般一折用一套曲子,多少不一,但属同一宫调,第一支曲子标出宫调名称,最后一支用“煞”或“尾”。

楔子本是榫缝里的木片。

这里指四折以外加的短小的独立段落,通常是放在第一折前面,作为剧情开端,介绍故事由来(相当于序幕)有时也放在各折之间,类似过场戏。

楔子不用套曲只用一支或两支单曲。

当一本不够表现时,可加本数,《西厢记》便是五本二十一折。

同时每剧末有二句、四句或八句韵文概括剧情,前半称题目,后半称正名,可能是演出时的海报:

如《窦娥冤》

题目:

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

2、曲词。

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情,也可以起到渲染场景,贯穿情节的作用。

元杂剧的曲词一般由一个主要演员歌唱,曲词有严格的格律,同一折的各支曲是押同一韵,曲词为长短句,在定格外可加衬字,衬字一般是语气词或连接词。

从而使唱词生动活泼。

曲词是元杂剧的主体。

3、宾白:

即念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

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所以称说白部分为宾白。

它也是元杂剧文学的主体。

在剧本中常用“云”表示,通常分定场白、对口白、冲场白(第二次上场)背白(内心独白)带白(夹在歌唱过程中的,宾白有散语、韵语(韵语可是诗词、或顺口溜,如定场诗、下场诗)。

一般故事情节主要是靠宾白交待出来(叙事)元杂剧宾白是以北方口语写成的。

4、科范:

亦称科汎、科泛,简称“科”。

是指演员的动物、表情以及舞台效果的。

如“做倒科”、“笑科”“打科”“做悲科”。

“雁叫科”元杂剧的动作身段已具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

(1)程式化

(2)虚拟化

5、角色:

又称脚色,是元杂剧上面人物的身份类型。

元杂剧角色大致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相当京剧里的“生”“正末”外又有“副末”“小末”,旦是女角,主角叫正旦,此外有“副旦”、“外旦”,“净”扮演刚强,凶恶或滑稽人物,有男有女。

“杂”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俫儿(儿童),细酸(书生秀才),洁郎(和尚)、帮老(强盗),子(丐)等,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的新的诗歌样式——散曲,对戏曲而言,它是一种不具备表演内容的歌曲,对诗词而言,他又是一种新兴的诗体。

它的小令和词调近似,它的套数又和戏曲的组织相同。

散曲作家的成份十分复杂,作品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的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往往兼擅散曲,他们的作品多具有本色豪放的风格,而后期的散曲作家如乔吉、张可久等是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他们对“情”的推重也值得重视。

(二)散文

元代文学诸体兼备。

北方承继金末文坛盟主赵秉文所开的风气,南方是对南宋末文风的接续和反拨,散文继续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元好问成为金亡后北方文坛盟主,戴表元成为东南文章名家,此后姚燧、吴澄、虞集等名家继出,道统与文统并重,形成了“道从伊洛,文擅韩欧”的特点,对明清散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三)诗歌和词

元诗作家众多,清顾嗣立《元诗选》诸编共收作家二千六百多人。

诗风“宗唐得古,古体宗法汉魏东晋,近体则学唐人,是明代复古潮流的源头,有元诗四大家: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和萨都刺、王冕、杨维桢、迺贤等。

元初词以元好问和张炎为代表,中后期则有萨都刺、张翥等。

(四)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以听众为对象的说话、说唱艺术,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宋金、元时期更加繁盛,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俗文学形式。

在宋代说话有四家之说:

即小说、说经、讲史、合声(生)。

因说话而出现的说话人的底本,后世统称为“话本”它实际上就是说书人的故事文本,成为宋元小说的主要形式。

现存宋元话本区分为三类:

一是叙事粗略的文字粗糙的艺术底本,如《三国志平话》:

一是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字通顺,描写细致,叙事周祥,可能出自书会才人之手,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还有一类是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学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如《大宋宣和遗事》等。

这些作品收在明代人编的“三言”之中。

此外宋金时期即流行一种说唱文学——诸宫调,它是一种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形式。

又叫搊弹词、弦索、话本。

现存最著名的作品有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等。

思考题:

1、元代有哪些主要文学样式?

2、元杂剧的体制有哪些内容?

3、元代戏剧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书目:

《中国戏曲长编》周贻白著 人民文学 1960

《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周贻白著 上海古籍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

《中国近世戏曲史》日本·青木正儿著作家出版社1958

《元人杂剧概说》日本·青木正儿著中国戏剧 1985

《元代文学史》邓绍基  人民文学1998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著上海古籍 1982

 

第二讲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话本与说唱文学是宋元时期的最大众化的文学形式,也是当时最流行的通俗文学形式。

第一节   宋元话本

一、话本的产生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敦煌文献中已有)但到宋元时代才渐趋成熟。

宋代的汴京、杭州等地的都市里都有瓦肆伎艺,“瓦肆”、即“瓦子”或“瓦舍”(瓦的意思是:

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聚易散。

”是伎艺长期集中演出的固定场所。

《东京梦华录》中记汴京的瓦子“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伎艺中,属于说话的有四家。

一、小说,二讲史,三讲经,四合生或说浑话。

其中以“小说”和讲史两家最重要,影响也大。

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有生动描写。

宋代说话人还有书会、“雄辩社”等组织。

用以出版书籍、切磋技艺。

说话从唐代出现,如《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叶净能话》等话本的产生都在中唐。

元稹《寄白乐天代书一百韵》诗中有“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即可证明。

尽管这些作品情节还不够集中,语言不够通俗,但无疑是宋元话本的先驱。

另外唐代的变文也为话本提供了借鉴。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通篇以韵语说唱为主,即是变文的影响。

话本有一定的体制。

一般由入话(又叫得胜头回)一般是小说话本的开端,也相当于引子。

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主人公相关联;有时先以一首诗点题,再讲一个相关小故事,伎艺的行话叫“权做个得胜头回”。

目的是安稳入座听众。

正话,是话本主体。

结尾,在正话之后,用诗句总结全篇,劝戒听众。

小说原名“银字儿”最初也用乐器伴奏,后来才独立发展。

说话人为吸引听众再来听讲,往往选择故事引人入胜处突然中止,这就是后来章回小说分回的起源。

二、话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话本小说的流行正当印刷事业普遍发展的宋元时期,当时说话篇目仅“小说”一项《醉翁谈录》所记已达百种以上,实际上不止此数。

一是因为封建统治者对通俗文学的歧视,还因为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破坏。

据《四库全书提要》《永乐大典》中平话一门,收有不少宋元旧编。

但英法联军入京,《永乐大典》散佚,因而见不到这部分平话了。

说话中“小说”影响最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最为群众欢迎。

现存宋元“小说”包括《京本通俗小说》全部,《清平山堂话本》大部和《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的小部分,约四十篇左右。

其内容以爱情、公案类为多,成就也最高。

其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多写市井细民的生活,表现他们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尤其突出妇女斗争的坚决勇敢。

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乐小舍拼生觅偶》。

公案类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有的还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

如《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简贴和尚》。

还有的作品则歌颂了人民的美好品德。

如《郑意娘传》表现了郑意娘坚贞的气节和爱国思想。

《快嘴李翠莲》、《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等。

也有表现仙道思想、宿命思想的,如《菩萨蛮》、《西山一窟鬼》《西湖三塔记》、《定州三怪》等。

艺术上它首先表现在故事情节生动感人。

其次是开始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划人物。

并出现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此外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对性描写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段。

话本小说所采用的通俗生动的叙述语言后来成为我国小说、戏曲所普遍采用的白话文体,它标志着我国文学语言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讲史大都是根据史书敷衍成篇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人民的爱憎感情,究竟受正史的影响比较大。

从《醉翁谈录》看,当时讲史的艺术效果也是很强的,但就现存的作品看,结构散乱、人物性格模糊,故事情节前后不连贯,语言文白夹杂,它们可能只是当时说话的提纲或是简单的记录,因此无论其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无法和“小说”相比。

现存的宋元讲史话本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和《全相平话五种》(包括《武王伐付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和《三国志平话》)这些作品大抵依据正史,其中插进了不少民间流传的故事。

《三国志平话》的成就较高,已具备了《三国志演义》中的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尤以张飞的形象为生动。

此外尚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全书叙述唐僧玄奘与白衣秀才猴行者,克服种种障碍,终于到达天竺取经的故事,为《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最早的根据。

讲史话本对后来的历史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节宋元说唱艺术与“董西厢”

一、宋元说唱艺术

宋元说唱艺术形式中诸宫调是当时最流行的文艺形式。

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各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所以称为诸宫调。

它在北宋时即已出现,据王灼《碧鸡漫志》和吴自牧的《梦梁录》等书记载,当时已有创作和表演诸宫调的民间艺人,可惜没有作品流传。

现今我们能看到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残本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前者仅存一头一尾合计5卷(原12卷)作品叙述刘知远发迹及与妻子李三娘的悲欢离合故事,也是后来南戏《白兔记》的原型。

后者为王伯成撰,今存为辑本,共60套,只有曲词,无说白。

写李杨爱情,文辞典雅流畅。

二、“董西厢”

《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作者董解元,名字已佚,但明代汤显祖评本董西厢,说他名朗。

“解元”是当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西厢记诸宫调》P430又名《弦索西厢》、《西厢搊弹词》。

《西厢记》本于唐元稹的《莺莺传传奇》。

《莺莺传》是张生始乱终弃,为追求功名而抛弃莺莺,并称之为尤物,而赢得“善补过”之美誉。

宋代赵令畤(德麟)用《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分10段写崔张故事,但故事比较简单,而内容上没有什么发展。

《西》在崔张故事经过了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写成的。

它根本上改变了原作的主题。

以崔张出走和最终团圆代替了始乱始弃的结局。

纠正了原作的封建观点。

作品描写了崔张为争取自由结合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并且成功地塑造了两组对立的人物形象,因而深刻地表现了新的主题。

在艺术上的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的宏伟和情节的曲折变化。

作者把原本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大为一万字说唱文学。

其次是善于叙述。

无论景物点染、气氛酝酿和人物事件的进展都能挥洒自如地运用曲词和说白加以表现,并且擅长人物内心的刻画。

如长亭分别后的莺莺心绪描写、连用九支曲子。

第三,作者提炼了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也吸收了古典诗词里的句子与词汇,写成了朴素而流畅的曲调。

其不足在于情节不够集中,有的人物性格不够完整。

此外也还有一些庸俗的色情描写。

思考题:

1.什么叫话本?

话本中的“评话”与“词话”有什么不同?

2.“董西厢”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里?

3.宋元话本小说分几类?

有哪些内容?

4.宋元话本小说有什么艺术特点?

参考书目: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孟元老等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含吴自牧的〈梦梁录〉、西湖老人的〈西湖老人繁胜录〉、周密的〈武林旧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

《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钧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宋元话本集》傅惜年选四联书店1955

《京本通俗小说》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4

《清平山堂话本》上海古籍1957

《宋元话本》程毅中中华书局1980

《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 1980

《京本通俗小说等五种》江苏古籍  1994(中国话本大系)

 

第三讲关汉卿

 

第一节生平和作品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剧作家,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最优秀的代表。

关汉卿的生平资料较少,据钟嗣成《录鬼簿》载他是大都(北京)人,太医院尹,号己斋叟,生卒年不详。

他可能是生于金末,由金入元。

《录鬼簿》成书于1330年左右,而关汉卿作〈大德歌〉(大德是元成宗年号1297——1307)可见他生活在约1210?

——1300?

,主要活动地区在大都,曾到过汴梁、临安。

他是一位落拓又不肯仕进的文人,性格刚强多才多艺。

他的套曲【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的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也会吟诗、也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他不仅是杂剧作家还是一个有舞台实践的艺人。

有“梨园领袖”“杂剧班头”、“编修师首”的美誉。

不仅与当时著名的杂剧作家杨显之、纪君祥、康进之等是朋友,也与杂剧演员珠帘秀等有交往,在杂剧界有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影响。

关汉卿是一位高产作家,一生创作了65种杂剧,仅存18种(有5种有争议)关汉卿杂剧有的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的是传统题材的改编或再创作也有的是历史故事。

关汉卿杂剧的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反映社会黑暗、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

如《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四春园》等公案剧;

二、反映妇女的悲惨命运,热情歌颂妇女们勇敢机智的性格和美好品德的。

如《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调风月》、《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等;

三、采用历史题材借写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以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和认识的。

如《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绯衣梦》等。

这些作品有悲剧、有喜剧、有歌颂、有批判。

关汉卿的创作还包括他的散曲,今存小令57首。

套曲10套。

 

第二节《窦娥冤》和其他杂剧作品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最著名的悲剧。

他无论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能代表关汉卿杂剧的杰出成就。

窦娥冤的题材是在长期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再创造。

故事最早见于《汉书·于定国传》以及后来的《搜神记》,但是关汉卿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写进了元代社会的现实,改变了原故事的主题,着重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抨击官吏的昏庸贪暴,歌颂被压迫妇女的反抗精神。

剧本着力描写了一个善良无辜的妇女窦娥被冤屈处死的悲剧,在广阔的背景下细致真实的描写了悲剧酿成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从而广泛的反映了元代社会复杂的矛盾和生活。

(据〈成宗本纪〉元代全国二十二道中仅七道2万6千官员就罢免1万8千四百七十三人,赃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

全剧四折加一楔子。

在楔子里简单交代了窦娥的身世,揭示出黑暗社会示窦娥命运的根源。

第一折里展开了恶势力与蔡婆婆一家的矛盾,窦娥的反抗精神初露端倪。

第二折里冲突进一步展开,矛盾转化为人民与官府的矛盾,揭露了官府草菅人命的罪恶。

第三折里窦娥被斩,是全剧高潮。

窦娥法三桩誓愿用血泪控诉黑暗社会。

第四折里冤情得到昭雪。

窦娥的冤魂不屈的斗争,把窦娥反抗精神进一步表现得淋漓尽致。

《窦娥冤》对黑暗社会和封建官府的深刻揭露,以及对被压迫人民的热情歌颂,标志关汉卿的创作达到了较高的思想高度。

剧本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剧本情节集中,戏剧冲突紧凑,结构要严谨。

2.成功的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