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383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docx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1.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2次,连续三天。

如体温超过37.5℃,每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护理病历首页,并对病人进行人院指导。

6.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7.遵医嘱安排病人饮食,并做标记。

8.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9.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2.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13.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4.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了解病人主诉,有无胸闷、胸痛、心慌气急,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3.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仪器、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

4.抢救用品五固定,即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核对、定时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5.氧疗护理:

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给予氧疗;急性肺水肿病人采用配置30%-5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或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6.排泄护理:

鼓励卧床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连续数日未排便者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对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7.生活护理:

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8.休息及卧位:

重症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床上活动乃至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9.饮食护理:

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病人应限制钠盐的摄人。

10.药物护理:

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指导服药。

11.心理护理:

护士应保持良好工作情绪,关心、体贴、鼓励病人,做好充分的解释、安慰工作,避免他人谈论任何令病人烦恼、激动的事,协助病人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12.健康指导:

①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有关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②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③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l

④根据不同疾病指导病人选择不同的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⑤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应随身带好保健卡,冠心病病人应随身备好急救药。

⑥病人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慢性心功能不全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观察体重变化及活动量增加时对氧的需要量。

2.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胃肠道状态。

3.病人对有关疾病的病因、治疗及有关护理的了解。

二、症状护理

1.咳嗽、咯血时了解咳嗽发生的时间、咯血的性状及量。

2.呼吸困难的护理:

①观察神志、面色、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心率、心律、血压、尿量等变化。

②取坐位或半坐位双下肢下垂,并给予30%-50%酒精湿化间断吸氧,每次持续20-30分钟。

③遵医嘱及早、准确使用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

3.呼吸道感染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和协助病人咳嗽。

4.栓塞:

鼓励病人做床上肢体活动或被动运动。

当病人肢体远端出现疼痛、肿胀时,应及时检查及早诊断处理。

三、一般护理

1.休息:

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心功能ⅰ级——病人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心功能ⅱ级——病人应增加休息,但能起床活动。

心功能ⅲ级——病人应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心功能ⅳ级——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原则上以不出现临床症状为限。

2.饮食:

以高维生素、低热量、少盐、少油、富含钾、镁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对少尿病人应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3.吸氧:

按本章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4.排泄:

按本章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5.皮肤及口腔:

重度水肿病人,应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

呼吸困难者易发生口于、口臭,应做口腔护理。

6.心理护理:

按本章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四健康指导

1.根据病人接受能力讲解本病相关知识,使病人学会自我护理的方法。

2.根据病人心功能情况适度安排活动与休息。

3.加强宣传避孕和节育的重要性。

 

急性心功能不全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气短及病人的精神状态。

2.病人焦虑的程度及其正常的应对机制。

3.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

【症状护理】按本章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般护理】

1.将病人安置于危重监护病房,予持续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音强弱变化,详细记录护理内容。

2.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出汗等变化。

3.协助病人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予快速、强效的强心剂及利尿剂,准确记录出人量。

5.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6.心理护理:

按本章节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健康指导】按本章节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心律失常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二、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2.心电监护:

对严重心律失常进行心电监护,护士应熟悉监护仪的性能、使用方法,要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师,做出紧急处理。

3.阿一斯综合征抢救的护理配合

①立即叩击心前区及进行人工呼吸,通知医师,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物品。

②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按时正确给药。

③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做电击除颤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心脏骤停抢救的护理配合

①同阿一斯综合征抢救配合法。

②保证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及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护理。

③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迅速、及时的遵医嘱给药。

④脑缺氧时间较长者,头部可置冰袋或冰帽。

⑤监测24小时出人量,必要时留置导尿。

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

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填写特护记录。

5.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较频,再次发作时间较短者,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救:

①刺激咽部,诱发恶心。

②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

③按压一侧颈动脉窦5-10秒。

6.护士应做好复律前、中、后护理。

三、一般护理

1.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轻度心律失常病人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应卧床休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安静休息环境,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测量各种心律失常脉搏时,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1分钟。

3.饮食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

4.特殊检查要向病人解释其注意事项,鼓励病人消除顾虑配合检查。

5.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防止过量或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6.备好抢救用品,包括各种抢救药品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各种抢救器械,如除颤仪、氧气、起搏器等要处于备用状态。

7.消除病人焦虑、恐惧情绪,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对于进行心电监护的病人,需加强巡视,给予病人较多的心理支持,有利于配合治疗。

四、健康指导

1.积极防治原发疾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

发热、疼痛、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等。

应用某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排钾利尿剂等)后产生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2.适当休息与活动。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可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3.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脉搏和听心律的方法。

4.指导病人正确选择食谱。

饱食、刺激性饮食、嗜烟酒等均可诱发心律失常,应选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少量多餐饮食;合并心力衰竭及使用利尿剂时应限制钠盐的摄人,多进含钾的食物,以减轻心脏负荷和防止低血钾症而诱发心律失常。

5.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锻炼,预防感染。

6.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或撤换药物,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7.定期复诊,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心绞痛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

2.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注意病人的面色,有无大汗、胸闷、心悸、恶心及呕吐。

3.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二、症状护理

1.急性期:

①发作时安静坐下或半卧,协助满足生活需要,掌握给氧浓度。

指导病人采用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②遵医嘱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用药效果。

2.恢复期:

①遵医嘱预防性应用硝酸酯制剂、α一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桔抗剂和中药等。

②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或出现心率减慢、血压波动、呼吸急促,同时恶心、呕吐、出冷汗,烦躁不安的病人,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早处理。

三、一般护理

1.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2.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避免寒冷刺激,禁烟酒,不饮浓茶、咖啡,多吃蔬菜、水果。

3.保持大便通畅。

4.针对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制订教育计划,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

活方式。

四、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急性发作期间应就地休息,缓解期注意劳逸结合。

2.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3.掌握心绞痛发作的自我保健。

4.宣传饮食保健的重要性,取得病人主动配合。

5.去除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6.根据病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讲解发病有关知识,嘱病人戒烟酒,定期复查。

 

急性心肌梗死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病人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自理能力。

2.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变化。

3.有无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二、症状护理

1.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24小时心电图、血压、呼吸,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尿量、意识等情况。

2.经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后又再堵塞,或虽再通但仍有重度狭窄者,可紧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放支架术扩张病变血管。

3.疼痛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的解除疼痛的药物。

4.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按休克护理常规执行。

5.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衰的护理:

按心率失常及心衰护理常规执行。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瘤、栓塞等。

7.行溶栓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一般护理

1.床边心电、呼吸、血压的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病情稳定鼓励病人床上做肢体活动,并发症者应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3.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钠盐。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病人的思想活动,尊重病人的人格,确认病人的痛苦,接受病人对疼痛的行为反应。

6.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避免肥胖及缺乏运动等不良因素。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热量、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按医嘱服药,随身常备保健盒等,并定期门诊随访,坚持治疗。

6.指导病人及家属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应采取简易应急措施。

 

心包炎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的改变。

2.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有无放射,并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3.有无心脏压塞的征象。

【症状护理】

1.心包积液时,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术后护理。

2.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前倾卧位,以及氧气吸人。

3.手术治疗护士应积极做好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工作。

4.合并水肿时要做到: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

(3)抬高水肿的下肢,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4)病情允许,适当进行活动,经常变换体位。

【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2.胸痛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镇静剂。

3.及时做好降温护理,更换病人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4.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6.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心包积液引起心脏压塞征象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抢救。

7.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

8.保持大便通畅。

9.出现焦虑时,护士应积极与病人交谈接触,劝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使病人有安全感,有利于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2.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药物,并定时复诊

 

病原发性心肌病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有无使心肌受损的因素,注意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资料。

2.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3.心率、心律、体温变化。

4.监测周围血管灌流情况,如脉搏、皮肤温度、皮肤颜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和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

5.体重变化及营养状况。

【症状护理】

1.栓塞:

遵医嘱给予抗凝剂。

观察有无偏瘫、失语、血尿、胸痛、咯血等症状出现,观察病人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心绞痛:

立即取平卧位、抬高下肢。

安慰病人,解除紧张情绪。

如有心绞痛发作遵医嘱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给予持续吸氧。

准备好抢救用物和药品,电复律仪器等急救设施。

3.心衰的护理:

按心功能不全护理常规执行。

【一般护理】

1.心衰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者,绝对卧床休息。

未发生心衰时,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尽可能维持心功能,避免或推迟心衰发生。

2.观察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呼吸、体温和尿量等变化,注意有无水肿及栓塞症状,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3.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必要时采取半卧位。

4.服用洋地黄类药,护士应严格掌握剂量。

服药前测量比率1分钟,若小于60次/分应停药。

5.给予充足营养,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高热者应给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

6.多与病人交谈接触,了解其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照料饮食起居,促进身心休息。

【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宜低盐、高维生素、富营养、少量多餐及增加粗纤维食物,避免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

2.避免劳累、病毒感染、酒精中毒及其他毒素对心肌的损害。

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突然用力或提取重物,以免心肌收缩力增加,发生摔死。

并预防呼吸道感染。

3.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以便随时调整药物剂量。

4.有病情变化,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

 

高血压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注意有无脑病的前驱症状。

2.观察尿量及外周血管灌注情况,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

二、症状护理

1.出现头痛、颈部僵直感、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卧床,头部稍抬高,减少搬动,教会病人缓慢改变体位,保持安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有失眠或精神紧张者,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配以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

合并高血压危象时要做到:

①密切观察意识及瞳孔变化,定时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若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眩晕、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

②使用硝普钠者,每72小时监测一次氰化物浓度。

③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尽快降低血压。

④有抽搐、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地西伴(安定)、巴比妥类药物,水含氯醛保留灌肠。

⑤为减轻脑水肿遵医嘱静脉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

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应告诫病人不要突起、突卧及下床以防晕厥。

4.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要做到:

①胸痛发作时应及时有效止痛。

②详细记录疼痛的特征、部位、形式、强度、性质、持续时间等。

③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嘱病人放松、深呼吸)。

④血压升高时应遵医嘱选用降压药,指导病人按时服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消除紧张心理。

5.合并脑出血时要做到:

①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心律、神志等变化。

②记出人量,保证出人量平衡。

③去除造成血压升高的因素(紧张、焦虑。

兴奋、疼痛、劳累等)。

三、一般护理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卧位,减少搬动病人,教会病人缓慢改变体位。

2.高血压急症时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

3.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胆固醇食物;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忌烟酒。

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控制钠盐及动物脂肪的摄人。

4.注意保暖,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洗澡时避免受凉。

5.注意安全,病人意识不清时加床挡,抽搐时用牙垫。

6.避免屏气或用力排便。

7.根据病人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各种导致精神紧张的因素。

四、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

2.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3.注意饮食控制与调节,减少钠盐、动物脂肪的摄人,忌烟酒。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5.嘱病人按时服药,适当参与活动。

6.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病毒性心肌炎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有无病毒感染史及引起或加重不适的因素,如劳累、紧张等。

2.目前的活动耐力。

3.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及有无心律失常。

4.有无组织灌注不良的症状。

二、症状护理

1.心悸、胸闷:

保证病人休息,急性期需卧床。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疗效。

胸闷、心悸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

2.心律失常的护理:

按心率失常护理常规执行。

3.心力衰竭的护理:

按心功能不全护理常规执行。

三、一般护理

1.活动期或伴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吸氧。

症状好转后,方能逐渐起床活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有心衰者,限制钠盐摄人;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3.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给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副作用。

4.多陪伴病人,关心病人,协助生活护理,减轻病人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l.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适量体育锻炼,提高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对于转为慢性者,出现心功能减退,持久性心律失常时应限制活动并充分休息。

2.限制钠盐,不宜过饱,禁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避免诱发因素,加强饮食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4.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慢性肺源性心脏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体温、脉搏、血压情况、神志、精神变化、出人量是否平衡。

2.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及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

3.观察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皮肤完整性。

二、症状护理

1.病情加重出现肺性脑病者可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机通气。

2.咳痰时,鼓励咳嗽、排痰、更换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肺性脑病:

按内科呼吸系统护理常规执行。

4.合并意识障碍时要做到: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吸痰。

②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

③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

三、一般护理

1.按病情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清醒病人应鼓励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可行雾化吸人或蒸气氧疗后排痰。

意识障碍应予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3.合理用氧,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4.正确记录和计算静脉输液量和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5.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不宜饱餐、限制钠盐摄人。

6.劝病人戒烟,以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加重。

7.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多交流,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护理的方法。

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劳累、受凉、情绪激动等。

3.合理饮食,注意劳逸结合。

 

糖尿病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一、病情观察

1.询问既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和进食情况及生活方式、休息状况、排泄状况、有无特殊嗜好。

2.有无糖尿病家族史,泌尿道、皮肤、肺部等感染。

3.观察有无低血糖表现。

4.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二、症状护理

1.感染的护理:

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阴部的清洁,做到勤换内衣。

2.肢体麻木、疼痛的护理:

注意保护足部,鞋袜不宜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清洁。

经常检查有无外伤、鸡眼、水泡、趾甲异常等,并及时处理。

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

应禁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眼部病变的护理:

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

视力下降时,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

三、一般护理

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运动方式可结合病人的爱好,老年人以散步为宜,不应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否则会导致并发症。

2.让病人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计算标准体重,控制总热量。

严格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均匀,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l/3、l/3。

3.注射胰岛素病人的护理:

①胰岛素需置于0-5℃冰箱存放。

②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③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④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4.按时测体重,必要时记录出人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