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234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5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探究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利用“十一”长假去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发现地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北京B.山西省

C.陕西省D.云南省

2.如果将“170万年”“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我们能够想到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B.半坡人

C.河姆渡人D.元谋人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面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

A.云南省境内

B.陕西省境内

C.北京市境内

D.浙江省境内

4.图片是凝固的历史,在学完北京人后,老师给同学们展示出下列四幅图片,其中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打制石器

C.稻谷D.人面鱼纹彩陶盆

5.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6.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是在(  )

A.距今10000年左右

B.距今约7000年

C.距今约6000年

D.距今约20000年

7.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要素是(  )

A.会制造工具

B.会使用火

C.定居生活

D.原始农业的出现

8.新时期的生活技能是会开车、会用电脑、会说外语。

穿越时空,如果你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河姆渡,你掌握的生活技能包括(  )

①会使用铁农具 ②会种植水稻 ③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④会制作彩陶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9.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完“原始农耕生活”一课后,小明打算模仿“半坡人生活的一天”进行体验学习,在体验中,小明做法错误的是(  )

A.去野外采摘野果B.种植粟

C.居住干栏式房屋D.饲养家畜

10.由于原始农耕的需求,原始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并学会建造房屋。

下图住房样式搭配正确的是(  )

A.半坡人、山顶洞人

B.北京人、丁村人

C.河姆渡人、半坡人

D.元谋人、半坡人

1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

C.铁农具 D.曲辕犁

12.下列不属于炎帝发明创造的是(  )

A.制造船只B.制作乐器

C.制作陶器D.发明纺织

13.在某书中,作者用证据说明尧、舜、禹是人类文明的先驱并对他们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谨客观地归纳与评价。

该方式是(  )

A.战争B.世袭

C.禅让D.谦让

14.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B.舜

C.禹D.启

15.山西是能源大省,正在向文化大省、旅游大省迈进,山西是我国保留地上文化遗址最多的省份,有尧庙、舜帝陵、稷王庙等,这些人物均与山西有关。

这说明(  )

A.尧舜都是山西人

B.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名人多

C.禅让制是在山西出现的

D.山西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发源地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

16.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从北京人居住的山洞图(a)到图(b)、图(c)的房屋说明了什么?

(3分)

 

(2)图(b)、图(c)的房屋各有什么优点?

(4分)

 

(3)谈谈图(b)、图(c)住房样式差异的原因。

(4分)

 

(4)举出一例山西境内原始居民的代表,并写出其发现的区域。

(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0分)

17.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阅读下列大禹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杜甫《禹庙》

材料二 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

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

——《楚辞·天问》

材料三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

十七年而帝舜崩。

——《史记·夏本纪》

(1)材料一、材料二体现的禹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哪个故事体现了大禹因公忘私的精神?

(4分)

 

(2)根据材料三写出“舜荐禹”是哪种制度的体现?

写出通过该制度推选出的几位部落联盟首领。

(4分)

 

(3)假如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大禹的事迹,你有哪些方式或者方法?

(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

18.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为主题的导学案,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情景再现——寻找人物足迹】

(1)根据上面的两幅图片描述北京人的外貌特征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6分)

 

任务二 【史料对比——彰显和而不同】

(2)结合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何异同?

(6分)

 

任务三 【实践体验——享受知识快乐】

(3)社会实践是中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同学们参观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请你分别准备一段解说词。

(8分)

 

详解详析

1.D 2.D 3.C

4.B [解析]本题对比考查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A、C、D三项属于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

只有打制石器属于北京人。

5.B 6.A 7.D

8.B [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铁农具在春秋后期才出现,制作彩陶是半坡人的技能。

根据所学知识,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属于河姆渡人的生活技能。

9.C 10.C 11.B 12.A 13.C 14.C 15.B

16.

(1)说明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过上了定居生活。

(2)图(b):

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

图(c):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更利于保暖避寒、抵御野兽等。

(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4)丁村人。

山西临汾。

17.

(1)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消除了水患。

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制。

尧、舜、禹。

(3)翻阅古籍、网上搜索、咨询学者等。

18.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相同点:

都过着定居生活,都属于原始农耕文化。

不同点:

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

(3)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带领大家参观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遗址,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

还制作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纺织、制衣。

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懂得雕刻技术,会使用天然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