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4820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docx

届中考物理第一轮滚动复习测试题9

第4讲物态变化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

概念

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温度

常用单位

摄氏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

读数

4℃读作__________,-4℃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估测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2.温度计

原理

液体的_____________

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

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

②使用时:

a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b看——不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_________时读数,且要等示数______后再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

【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使用不同之处:

(1)______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______回玻璃泡.

熔化和凝固

1.固态液态

2.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示例

金属、海波、冰

松香、玻璃、沥青

特点

____一定的熔点

_______一定的熔点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且继续_______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_______

持续放热

图像

晶体熔化和凝固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

【提示】

(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

汽化与液化

1.汽化和液化

方式

状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汽化

_____→气态

____热

汽化方式:

______、_______

液化

气态→______

____热

液化方式:

________、________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装置设计

①测量工具:

_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加盖:

__________________

③仪器安装顺序:

由________往_________

实验现象

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大变______,最后消失,水吸热温度_________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小变______,最后在液面破裂,放出大量的______,水吸热但温度______

实验结论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评估交流

①水沸腾的条件:

达到______,持续______;

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______,气压低沸点_______

2.蒸发和沸腾

蒸发

沸腾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一定温度下发生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________

液体______和______

剧烈程度

________汽化现象

________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

液体______、______、表面______

与________有关

温度变化

降温致冷

温度_________

相同点

(1)都是______现象

(2)都_____热

【提示】“白雾”“白气”,都是小水滴,它们是液化形成的.

升华与凝华

方式

状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

共同点

升华

________→_________

_____热

没有液态出现

凝华

________→_________

_____热

【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

命题点1 温度和温度计

 (2015·滨州)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3)读数时,不能让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4)读数时,视线要和玻璃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2015·寿春中学一模)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

3.(2015·厦门)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A.37.0℃B.37.5℃C.38.0℃D.38.5℃

命题点2 六种物态变化

 (2015·常州)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________(填“吸”或“放”)热.此时在现场快速奔跑是非常危险的,衣物的剧烈摩擦会导致火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止住泄漏.

判断物态变化时,先判断变化前后的两种物态,再找出对应的物态变化.

4.(2015·山西)如图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________(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5.(2015·临沂)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6.(2015·烟台)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7.(2015·盘锦)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命题点1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通常考查实验数据及图像的分析.

 (2015·枣庄)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冰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图像中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3)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你认为图________(填“乙”或“丙”)的CD段数据有问题,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晶体才有熔点或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是不一样的,主要判断时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上升还是下降.随温度升高的是熔化图线,降低的是凝固图线,平直的一段是熔化或凝固的过程,对应的温度就是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熔化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不规则.

(4)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5)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

(6)装有碎冰的大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大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常用酒精灯加热,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________变化,并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冰的初始温度是________℃.

(8)通过对数据和图像的观察,冰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0分钟时,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9)通过对数据和图像的观察,熔化时冰的温度都相同,10分钟时冰的内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分钟时冰的内能.

命题点2 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

探究液体沸腾的特点实验是中考探究的热点之一,呈现形式有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通过数据判断沸点、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加快沸腾的方法(加盖、用初温高的水、取水量不要过多)、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外界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等.

 (2015·云南)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在图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原因是当地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100g的水温度由90℃上升到98℃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液体沸腾时水要持续吸热且保持沸点不变.沸点与气压有关:

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气压与海拔有关: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5)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6)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7)加热时,烧杯上方会出现“白气”,是________现象.

(8)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9)有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分别绘制了如图中a、b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_______不同.

整合集训

一、填空题

1.(2015·泰安)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2.(2015·汕尾)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2015·苏州)蜡烛受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