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8128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时间

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

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

“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园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

“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

”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

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

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

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

一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

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

1.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

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D.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

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

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

D.“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事件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

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徒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

C.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

D.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忪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而沤歌舜。

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饯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窜也,非天与也。

《太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4.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4分)

改为改为

改为改为

5.与“舜相尧二十有八载”中“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6.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④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⑥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⑦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⑧使之主事而事治

A、①⑤B、③⑥C、②⑧D、④⑦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⑵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8.本段文字阐述的观点是(用原文回答),在孟子看来决定着君权的授予,这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昭君怨(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9.具体分析这首词上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什么意象?

(4分)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

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

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

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

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

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

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

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

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

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

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

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

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

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

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

没钱,就赊账。

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

大染坊被抵了赌债。

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

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

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嚼着它。

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

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

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

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

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影子的人。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

如同塌了脊梁。

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

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

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

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

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

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

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描写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

请简要分析。

(4分)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概括。

(4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杨绛和他的父亲杨荫杭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

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达观的态度。

她的父亲扬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

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

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

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

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

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

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

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

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

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

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

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

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

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

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

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

父亲却一口拒绝,说:

“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杨绛说:

“不行啊。

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父亲说:

“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

去不去在你。

”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

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

他对女儿说:

“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

DareyousayNo!

敢吗?

”杨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

“我不赞成,我不去!

”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

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杨绛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父亲钻研的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

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咏体味,还安慰她:

“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

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

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

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

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

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口呼”之类不感兴趣。

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

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

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

“我该学什么呢?

”父亲说:

“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

父亲有一次问杨绛: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

“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

“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

“我也这样。

”杨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

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

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

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

一次父亲叫住她说:

“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

”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

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

1983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在女中读书的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

B.文章语言恬淡质朴,一如杨绛父女间的情感,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的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

C.杨绛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赞同孔子的观点态度,但他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的经历对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D.从文章记述看杨绛之所以成为作家、著名学者,离不开她少女时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别是她的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E.杨绛父亲对女儿讲述他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的往事,是为了体现其政治立场方面的严谨,在极小的事情上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态度。

(2)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

(4分)

(3)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分)

(4)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哪些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

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了,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

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黄教授,当年攻读博士学位时,皓首穷经编著的《园艺学》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D.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

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至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B.好莱坞电影最长于营造视觉刺激的升级:

如果孤胆英雄最初手无寸铁,那么他的武器会由拳到刀,由刀而炮,最后到独自发动一场对抗群敌的“战争”。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从大量事实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④①⑥②⑤③B.①⑥④②③⑤

C.①⑥②④⑤③D.④②①⑥⑤③

16.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

要求:

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个字。

(4分)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120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

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

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

六、作文(4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龙井三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答题卡:

题号

1

2

3

5

6

13

14

15

答案

4.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4分)

改为改为

改为改为

7.⑴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2)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

请简要分析。

(4分)

 

(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概括。

(4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

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5分)

 

 

(4)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哪些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分)

 

16.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A(B.前一句信息源在第6段,正确;后一句信息源在第4段,文中说“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选项中说“在••••••基础上形成的”与“直截了当”矛盾;C.信息源在第5段,应该是“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

”“不可逆时间”应该是“线性模式”,选项中说的“不同文化学派”与此矛盾。

D.信息源在第6段,选项中说“都可以找到对应”,“都”没有依据。

“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的判断依据“日常用的钟表”这个例证可以判定为错误。

9、答:

描写了“梅”这一意象,(1分)从以下几方面来写:

①两个“道是”句写梅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1分)②梅花色如雪,(1分)③香气高雅不同一般,(1分)④花枝旁逸,(1分)⑤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1分)

10、答:

用对比的手法,解说(2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3分)

11、

(1)数罟不入洿池略

12、

(1)EA(答对一项给2分)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

C项“语言平实”“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新颖”的分析都不够恰当。

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

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

(2)心态:

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

分析:

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

(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3)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