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大气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803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大气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二大气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二大气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二大气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二大气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大气专题.docx

《高二大气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大气专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大气专题.docx

高二大气专题

大气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B.晴天的夜晚比多云的夜晚气温低

C.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明亮D.晴天的白天比多云的白天气温高

2.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大气散射作造成的有()

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②日出前的黎明天空已明亮③夏日里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④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A.①②B.②③B.①③D.②④

3.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是()

①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小,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②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小,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③低纬太阳高度大,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小,地面得到的多④低纬太阳高度角小,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地面得到的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下面少数民族的对话,正确的是()

A.高山族人说:

“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人说:

“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人说:

“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

D.藏族人说:

“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

5.右边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6.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

①大气中的氮,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大部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③大气通过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④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凉爽些

A.①②B.②③B.①③D.②④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7~9题。

7.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

8.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

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后回答:

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1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D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2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3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重力 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5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1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名称AB

CD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

(2)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出名称

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名称AB

C其中盛行下沉气流的是

风带名称EF

G用箭头画出E、G风向

(2)此图为(南、北)半球图(3)此时,本半球的季节是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压带名称ABC

(2)风带名称①②

(3)以风向来看,风带②在南半球为北半球为

(4)A锋面叫锋,是和相遇形成的,该地区降水较

(5)此时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1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2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第3题。

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4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5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6、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B.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

C.赤道地区上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8、一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9、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10、全球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时:

A.北半球正值夏至前后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正在向北移动

C.亚洲低压强盛  D.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

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是         。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C处盛行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

11/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A.亚速尔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    D.印度低压

12东亚季风的主要成因有()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地形差异

13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B.海陆热力差异不是季风形成的唯一原因C.冬季,强大的亚速尔高压和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干冷的偏北风。

D.夏季,南半球的西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

14下图是关于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正确的说法有()

A.天气系统①在北半球叫气旋,在南半球叫反气旋

B.图②是反气旋,出现在南半球

C.图①④分别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和气旋

D.图③强烈发展可成为影响我国的台风

15下列属于北半球反气旋及其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下图为北半球,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高温、干旱”是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此结合下图回答17—18题。

17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A.①B.②C.③D.④

18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据某城市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3题:

19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

20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21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___。

 

 下图中a、b、c为海平面等压线。

读下图回答31~33题。

 

31.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

32.当前,出现偏北风的地点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3.未来一、二天,②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

A.两者都升高B.两者都降低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

据此回答34-37题

 

34.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

35.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

36.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7.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

读“某地年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38-39题。

38.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B.最冷月气温大于18℃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D.夏季降水丰富

39.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40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1)由于的季节移动,导致和

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

季移,冬季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

ABC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

甲是乙是

 

4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可知,左图是季,判断理由是

(2)左图中C处受影响,

B处受影响

(3)右图中a处受影响,e处受影响

(4)左图中A处气候类型为,成因是()

(5)左图中E处气候类型为,分布规律是

(6)右图中d处的气候类型是,成因是

42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气候B气候

C气候D气候

(2)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是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气候成因是

43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B

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测试卷

1.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洋流D.冬季风

3.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B.济南C.北京D.漠河

4.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  )A.陕西省B.内蒙古自治区C.甘肃省D.山西省

5.关于我国降水的正确表述是(  )

A.降水量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B.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80%集中于7、8两个月(5-9月份)

C.北方一些地区的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是因为那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大)

D.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必须达到800毫米以上(东北地区)

6.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最早而结束最晚的是(  )

A.南部沿海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7.决定我国东部地区雨季早晚的主导因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D.地势高低

8.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

A.秦岭B.太行山C.阴山D.大兴安岭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图二,单位:

百帕),回答9~10题。

9.图二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山东半岛(冷锋锋后)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10.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

A.巴 黎——3℃,35mm

B.旧金山——14℃,51mm

C.莫斯科——20℃,75mm

D.孟 买——28℃,6mm

11.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D.南部沿海地区严重干旱

1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和以下的分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13.我国季风区在

A.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以东、以南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以南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以东、以南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

右图为“某地区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不考虑地形因素。

据此完成14~16题。

14.若图中a、b、c三地温度分别为Ta、Tb、Tc,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Ta>TbB.Tb=TcC.Tc>TbD.Ta>Tc

15.此时,c地的季节和月份为

A.夏季1月B.夏季7月

C.冬季1月D.冬季7月

16.此季节该地区河流

A.补给两岸潜水B.处于丰水期

C.可以得到两岸潜水的补给D.两岸对河川径流起到削弱洪峰的作用

国外一些媒体报道:

东亚地区沙尘暴的源地主要在中国境内。

而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2/3源于国外。

据此回答19~20题。

19.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

A.蒙古B.阿富汗C.吉尔吉斯斯坦D.俄罗斯

20.当沙尘暴发生时,我国南方地区常伴有泥雨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A.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B.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

C.南方雨水把气流中的沙粒冲刷下来D.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

21.下边左图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aB.bC.cD.d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22题。

22、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一地势,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一7月均温B、①一地势,③一7月均温,③一年太阳辐射量

C、①一7月均温,②一年太阳辐射量,③一地势D、①一年太阳辐射量,②一地势,③一7月均温

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日,陕西省出现了持续9天的大范围阴雨天气,渭河下游、汉江干流分别出现了1981年、198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过程。

结合下图回答23~24题。

23.正常年份,10月份我国锋面雨带北缘移至:

A.秦岭以南B.秦岭以北C.河套平原D.南部沿海

24.造成这次大范围阴雨天气的原因,可能是:

A.台风影响B.准静止锋的影响

C.快行冷锋的影响D.锋面、气旋的等天气系统重复出现

读“江苏如皋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27~29题:

2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

2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29、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二、综合题

31、读图“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以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气压分布状况

A、隆冬季节B、冬春之交

C、春末夏初D、秋末冬初

2)图中锋面在图示地区较长时间徘徊,形成天气现象。

此时,北京处于(高/低)气压中心,天气状况为。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长沙的风向。

(3)2005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34.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比较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点

纬度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

47°23′N

-19.6

22.6

 

巴黎

48°58′N

3.1

19.0

 

北京

39°54′N

-4.5

26.4

 

纽约

40°40′N

-0.8

22.8

 

(1)计算四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并填入表中。

(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3)一月份,北京的气温比纽约低________℃,七月份齐齐哈尔比巴黎高________℃。

(4)由上表可以看出:

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气温最________的地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世界上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气温最______的地区。

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______特点。

35.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①在省境内;④在省(简称)境内。

(4)铁路abcde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春季,袭卷半个中国的沙尘暴,是沙漠化严重的结果和表现。

沙尘暴的发生,一是大风,二是疏松裸露的沙土质地表,三是不稳定的气流,三者结合才能造成沙尘暴。

……虽然沙尘暴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上述三个原因,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无疑会给沙尘暴天气推波助澜,雪上加霜。

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展。

(1)我国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干旱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原因之一与大风有关,此时我国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沙尘暴的发生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关,为了制止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我国北方采取改造局部气候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气候专题一

1.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B.年平均气温0°C等值线C.800mm等降水量线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

2.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3.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2.8°C,7月平均气温为29°C,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mm。

这个城市是我国的

  A.北京 B.哈尔滨C.武汉 D.广州

读下面一封信,完成4-6题。

小华:

你好!

离开家后,我坐上了当晚从省城开往深圳的列车,现在的火车真快,路上没有经过其他省会城市,用了不到十个小时。

下车时正赶上下雨,听说这里现在快进入雨季了。

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

阿强

7日晚

4.信中的“油料作物”是指A、花生B、芝麻C、油菜D、大豆

5.下列果树适宜在阿强家乡种植的是A、龙眼B、荔枝C、芒果D、柑橘

6.阿强所在省(市、区)著名的风景名胜是A、庐山B、三峡C、衡山D、梵净山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8.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D.青稞、小麦、水稻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

11.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根据雨带在

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13.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表1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14.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15.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6.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17.下面为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排列次序已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城市相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字母:

广州__________武汉__________北京__________哈尔滨_________

(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试分析形成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

 

(3)四城市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两城市是_______和_______,试分析两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共同原因。

 

(4)四城市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有什么共同特点?

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18.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

分析图5、图6,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