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735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促进学生道德内化.docx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探究体验教育策略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现代社会信息和物质急剧膨胀,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因过分追求物质和个性解放而带来的"文明危机",使一些固有的道德规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对此,一些教师对道德的约束力感到怀疑,致使思想品德教学脱离实际,避重就轻,软弱无力。

同时,片面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使思想品德教育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

受其制约而产生的形式主义又使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生活,教法简单,模式单一,不能真正解开学生因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某些反差而引起的道德价值取向上的疑虑。

许多不良信息、现象、观念则乘虚而入,侵害道德判断能力尚弱的少年儿童。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学生对学校德育的认同率降低,言行不一,只会说不会做,人格残缺,甚至产生出走、轻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等恶性事件。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走出低效的困境。

  《课程标准》指出: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现成的结论去获得道德知识。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体验正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是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

但目前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方式几乎被老师们忽略,或者只是单纯的在教室里讲讲练练,体验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情感的体验也无从体验中去感悟,忽视学生主体实践体验,学生知行脱节,“假性认知”现象较为严重。

所以,探究体验教育学习策略,有着它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探索以强化主阵地活动体验为主,以强化开放性活动体验为辅的教学策略及其实施的有效性,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可以在体验教育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劳动,接触现代科技,接触大自然,在丰富多彩的时间中,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了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正如亚里士多德说:

“德行不是有了才做,而是做了才有”。

【理论依据】

从哲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认知和践行的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的一切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过程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尽的过程。

已经被社会公认的观念和认识变成每个个体的观念和认识,特别是让少年儿童接受这种观念和认识,需要通过不断的体验来内化和强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内化的知、情、意、信、行的全过程。

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要经过知、情、意、信、行等环节,这些环节都离不开体验。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养成的全过程。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的方式传授给少年儿童,但远大理想的孕育,美好情感的萌生、高尚情操的养成,都必须经过体验才能完成。

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终身不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体验教育伴随着人的社会化的全过程。

只有人对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角色有正确的认识,与社会群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人自身和社会才能和谐、协调发展,为社会作出贡献。

而体验教育则能加速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从课程结构的角度看,体验教育已从过去品德课程在教学中要求“明理、激情、导行”的结构模式,转变为强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研讨的活动过程,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主地学习。

【研究目标】

状态目标:

学生方面,学生在通过接受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学习后,其思想道德在以下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

1、道德能力:

道德推理、选择、践行能力较强。

2、道德意识:

能接纳社会道德意识和观念,公民道德素质好。

3、道德情感:

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情感。

4、道德意志:

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持久性,做事意志坚强。

5、道德责任感:

具有正确的荣辱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老师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教育教学方法新,科研能力强的思想品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全面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目标:

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体验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课堂教学实效。

  成果目标:

1、编排一套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可操作性强,实践效果好的体验教育活动方案及学生道德养成过程的典型案例。

2、编辑出版教师的总结经验、论文集,促进推广、交流。

【预期创新点】

体验教育学习的过程性、实践性、主动性和深刻性。

【主要研究内容】

1、小学生生活伦理教育研究

  构建三维一体的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以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为主阵地,拓展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参与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2、小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研究

  通过体验教育学习进行心理辅导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消除小学生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3、小学生现代生活品质培养研究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处事稳重、热情待人、关心他人、不卑不亢等品质和人格精神。

  4、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体验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必须以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出体验教育学习的策略方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路子,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同时,以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为主轴向其它教育途径延伸,使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有机统一,通过调查、访问、参观、远足等社会实践方式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

【研究方法】

1、采用行动研究法,把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

2、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现代德育理论、少先队体验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明确体验教育的基本理念。

3、调查分析法:

通过观察、谈话等途径全面了解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

4、经验总结法:

边研究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

5、个案研究法:

选择体验教育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高的个案作分析、反思。

【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整合、优化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体验教育作准备。

1、充分挖掘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程中可以“体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要素,为研究学科课程中的体验教育学习模式作好准备。

2、反思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体验教育学习实践的得与失,不断总结提升。

3、悉心营造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要美化校容校貌,优化宣传环境,强化管理环境,对少年儿童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4、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开辟多种途径,为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课外延伸参与体验教育学习,作好条件准备。

二、探究体验教育策略

 1、强化主阵地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

包括模拟情境活动体验、角色体验、探究活动体验、外化表现体验。

课堂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

要聚焦课堂教学,以强化学生主阵地活动体验为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强化开放性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

包括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网络学习活动体验,他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有着各自的实施背景、特点和功效。

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策略有主有从地组合实施。

实施时要讲究实效,灵活多样,范围可以贯串于一个教学专题、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环节。

 

3、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必须在坚持“三线一面”、“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拓展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时空,充分开发、利用课外的教育资源,以强化学生开放性活动体验来延伸、补充课堂教学,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实践中体验,在“做”中学。

三、做好四个保障:

1、政策保障:

把本活动作为总揽今后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抓手”,纳入到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规划中去。

2、队伍保障:

要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进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增强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同时强调这支队伍自己努力学习德育工作理论。

提高他们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按照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教育规律进行体验教育。

3、理论保障:

要把体验教育作为我校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去研究,用体验教育的理论指导我校体验教育活动的实际,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4、条件保障:

中心小学领导亲自负责,对课题积极参与,课题组成员都是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以往基础较好,研究成果颇丰,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经费保障。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6.5-2006.8)实施研究课题的老师熟悉《课程标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学习体验教育理论。

实施阶段(2006.9-2009.1)1、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结构。

以现行的品德教材为依据,力求在教学中探寻体验学习策略;2、倡导体验教育,认识体验教育的内涵3、重视体验感悟过程,加强体验指导;4、整合教育资源,拓展体验教育渠道。

总结阶段(2006.2-2006.9)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汇编优秀论文集和教例集,开展教改活动,深化教研成果,召开结题鉴定会,撰写论文和研究结题报告。

【组织管理】

<略>

刊《新德育》2006.6

当前农村品德课程实施的问题浅析与对策

课程标准指出: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但就目前农村品德教学问题,严重有碍于课程的实施,因此亟待我们去分析解决。

一、当前品德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品德教学的意义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思想之间存在“偏差”。

当前农村学校教学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学校教师重视的只是语文或数学两科,忽视品德课在“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文明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的重要性,忽视品德课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教研组,即使有也形同虚设,教研计划只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到实处。

而品德课教师大部分是语文或数学科的教师兼任,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他们无暇顾及品德课,更谈不上去学习、领会、钻研《课程标准》精神,因而出现有品德课被挪用、空闲现象和品德课教学任务有否完成持无所谓的态度,毕业班尤为严重,对品德课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缺乏使用价值。

许多教师还认为“品德课上好上坏一回事,反正不需要质检、评比,学生成绩好坏看语数,思想好坏看表现。

(二)丰富、使用的教材内容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反差”。

纵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材内容,是“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这时候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学科性质特点,教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且又源于少年儿童现实生活,是少年儿童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故事,有着“小、近、实、趣”的内容特点,是学生“可信、可学、可做”,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感悟、体验,有利于目标教学的全面教育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但目前品德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变异,教师以为教材就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于是,有的采取语文化的教学手段去指导学生照图讲图,说文解字,有的避开教学内容,仅仅围绕“课题”对学生纯粹性的灌输式政治思想教育,有的干脆依样画葫芦的照本宣科,划划答案,敷衍塞责等等,不懂品德学科特质,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没有采取讲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调查等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没有正确掌握思想教育与品德教育的一致性和“知、情、、意、行”要素的统一性的学科内在特点,从而导致教学方法的错位。

另外,教师大都没有运用教具手段进行教学。

(三)、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存在着“落差”。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重授知轻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品德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

但目前教师在教学中却偏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往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重在得出道德结论。

2、重主导轻主体。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但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满堂灌”现象,一节课的时间全都由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课,成为教师的演讲台,学生只是机械、单纯地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或讲读课文,是纯粹的受教育者,被动的客体。

3、重感悟轻体验。

我们知道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是他们学会待人做事,形成多元观、换位观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在强化体验德才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感受能力。

但教师往往只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不注意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很好地体验或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不会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4、重课上轻课下。

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接触社会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认识课本中的生活与社会,而是他们现实的生活,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就变得十分重要。

但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在课上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置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

5、重直接目标轻多重目标。

《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的教育目标。

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册的是教学目的中的直接目标,即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哪方面的教育,而贯穿与整个课程之中的间接目标就被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二、对策

在教学中,应抓住教材的内在因素,把握一个“目标”,二种“加强”,三个“落实”和四个“优化”,促进学生內化过程,以达到素质教育之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一个“目标”。

即“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中能学会并运用于实践中去。

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因为这是做人道理认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此,在教学中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是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

例如《说声“谢谢”》(三下)首先要告诉学生“谢谢”虽是一个简单的礼貌用语,但这是做人的应具有的一个礼节,是对别人的一个尊重,接着教师示范或学生表演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谢谢”,让学生学着做,最后要求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待人都应该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感谢、学会尊重的做人品质。

(二)、二种“加强”。

1、加强教研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组织教师学习《品德与社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探究品德课学科特质,让教师知道怎么教的同时,知道为什么这么教,指导教师掌握品德教学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严格根据品德课的培养目标,按照教材内容阐述的正确观点进行教学,同时开展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如对品德课教学规律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如何抓住教材内在因素,促进学生内化过程等,把教研工作计划落到实处,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

2、加强品德教学与其他德育途径的结合。

上下沟通,纵横联合,互相渗透,做到“六结合”:

即与各学科教学结合、少先队教育活动结合、班主任工作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家庭教育结合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进行社会调查,就可以与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结合;课上要求学习有关规则意识,那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切入点,等等。

(三)、三个“落实”。

1、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应重视教材内容与学生个性差异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中,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如设计难以不同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使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落实全面发展的原则。

应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德育“三格”(品格、性格、人格)养成教育在课堂上实施;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审美教育和劳技教育;注重遵循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

3、落实“三主”方针。

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在教学中,首先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道德感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情感,移情于教,以情育人,引导学生探究图文中蕴涵的道理,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见解,让学生感受道德思维发展的乐趣。

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自主评价。

第三,要根据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把握好“知、情、意、行”的整体训练,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同时必须注意课后延伸教育,使课外行为实践训练成为课内训练主线的补充和延伸,把课内学到的道德观点、行为规范延伸到课外去分析和补充,评价社会上的各种道德行为现象,去印证、运用、巩固和发展道德行为实践,促使学生进一步思想内化,达到“课有余而意无穷”之实效。

(四)、四个优化

1、优化教学目标。

这是提高品德教学效率的前提。

应根据《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学科性质特点和教材内容课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目标,做到明确、具体、恰当、完整,既有认知目标,又有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2、优化教学内容。

这是提高品德教学效率的基础。

对品德教材中的内容不要面面俱到,应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把搜集来自社会及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教材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思辨性和鲜活性,能做到补充、健全、完善,拓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充分发挥教材所具有的潜在功能。

3、优化教学结构。

这是提高品德教学效率的保证。

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省时的根本。

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使课堂教学充满妙趣横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的“知、情、意、行”方面有着实效,实现教学结构的最优化。

4、优化教学方法。

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应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学生年龄特点、课型特点、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为辅”,优化组合运用,强调品德课的特质,一切服从与感悟、体验的需要,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注重方法的现代化,特别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使学生较直观地感知材料,在“讲讲、做做、议议、练练”的和谐气氛中,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使他们的道德认识不断“到位、内化、升华”。

总之,品德教学问题还存在着其他方方面面,提出的对策也有局限,这些都亟需我们去发现,去开拓思路,以利于提高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福建教育·98,省思品教研员协作会论文汇编》98.12并获特等奖

刊《新德育》2006年第三期

《品德与生活(社会)》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思考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

正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为此,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谈点本人的肤浅认识。

一、“眼高手低”思于先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但目前学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造成其原因,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意义与教师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品德科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态度,对品德科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浮于表面等,为此,在教学中,教师“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

”“手低”即在备课是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本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评价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二、扣线串珠思在渗

思品与生活(社会)科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

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联基础道德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巩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

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

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一是适时地扩补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人教版,下同,三下)一课时,对第一个活动“我的生日”大胆作了取舍,由于农村孩子一般不举办生日活动,他以刚发生在本地的一件摩托车相碰而引起争执交通事故导入,让知道的学生说说当时围观群众是怎样评论的,从而懂得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想法不同,说法也就不同,接着又让这些学生换个角度说说自己的见解,引出课题,也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会宽容的做人品质。

二是把教会学生做人有机地渗透于道德认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训练之中,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反馈的信息中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

三、因势利导思在激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

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

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下),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合群意向,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第二,激疑,“学起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探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去探明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

四、因材施教思有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