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580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28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docx

中小学资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线索要明]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按四条线索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线索一:

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德治”“仁政”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所以,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线索二:

儒家思想的改造与独尊

西汉时期: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线索三:

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

宋明时期:

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线索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清之际:

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第24讲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2)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

这些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4)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5)汉武帝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在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一、传统文化的滥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

  

(一)背景

经济因素

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使得有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学术活动。

政治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或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文化因素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阶级关系因素

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宽松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

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二)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名、纵横、兵、小说等十家。

“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三)实质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四)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

——孔子思想

  

(一)思想主张

1.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

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2.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

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

3.调整“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

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

恰当地协调“礼”、“仁”关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

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4.以“德”治民(其实是“仁”的衍生)。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5.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6.世界观:

(人民)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总之,孔子系统地提出了“人学”的思想观点,在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上,有着独到见解。

(二)文化贡献:

《四书》、《五经》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1)《诗》——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3000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305篇,通称300篇。

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2)《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相传有百篇,今传28篇。

孔子认为,学生们研习《书》的目的,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先王是如何治国理政的。

(3)《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孔子对周礼有很深的研究,很有感情,心向往之,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和实践。

(4)《乐》——指《乐经》,是音乐方面的典籍。

孔子重视音乐,认为这也是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求完善。

(5)《周易》——这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占卜之书,其中也含有人生经验和哲学思想。

成书于商周之际。

孔子研究《易》,用力甚勤,爱不忍释。

(6)《春秋》——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14年(前481)。

因《乐经》失传,故称《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这是儒家的基本经典。

孔子对“五经”的研究和整理,是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2.述而不作

(1)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追记写成《论语》。

(2)后世的曾子、子思、孟子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分别发挥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政治伦理。

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尊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

  三、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老子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有深厚的理论思维,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关于“天道”与“人道”相互关系的研究,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

这二者的关系之所以引起中国古代哲人的关注,和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深入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建立了自然哲学丰碑的人物是老子。

(一)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

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二)评价

1.积极意义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其思想主张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2)老子关于“天道”与“人道”的论述,展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绚丽画卷,其中充满智慧和洞察力,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内在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

2.局限:

其辩证法忽略了事物转化的条件,必然走向不可知论;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四、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

  

(一)战国时期“天道”与“人道”问题的争鸣

战国时期思想学说的“百家争鸣”都产生于学者们对“天道”与“人道”二者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

1.孟子

“仁政”

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思想核心)。

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主张“性本善”

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倡导“养浩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二者融合在诚信道德原则基础上

2.荀子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

民本思想

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对“礼”的认识

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荀子关于“天道”的论述,是受了道家的影响,将天理解为自然,天道即自然法则。

他讲“人道”仍坚守儒家观点,重礼制、道德教化。

他关于“天道”与“人道”相分的理论成为中华民族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成为后来自然唯物论者的重要依据。

3.庄子

(1)“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2)“齐物”:

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

(3)“逍遥”:

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

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4)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不公。

(5)顺应自然: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

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

(6)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4.阴阳五行家:

阴阳五行说,其创始人是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邹衍。

这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德”相克相生原理(称为“天道”)去解释说明王朝的兴衰更替(称为“人道”)。

邹衍认为,王朝更替的次序是:

土德(黄帝)→木德(夏禹)→金德(商汤)→火德(周文王)→水德(?

)→土德(?

)。

每个王朝代表一“德”,一个王朝衰落后,会被另一“德”的王朝所代替。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影响很大。

秦朝尚黑色,汉朝尚黄色,都足以说明。

汉朝以后,阴阳五行说仍然有相当的社会影响,有些朝代的开国之君都要请人推算自己当主何“德”、尚何“色”,作为自己“奉天承运”的根据。

(二)墨家思想

1.“兼爱”(核心思想):

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

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距的爱(“爱人若爱其身”)。

2.“非攻”:

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

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3.“尚贤”:

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

4.“尚力”:

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节俭:

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5.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

(三)法家思想

1.思想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影响

(1)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探究主题

(一)——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史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教你读史] 史料主要说明了“士”阶层的崛起,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其中“士”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通称。

[思考] 根据史料一,说明“百家争鸣”局面中出现“文化觉醒”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提示] 基本条件: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

历史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教你读史] 史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思考] 根据史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提示] 特点:

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1.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论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

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

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

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

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探究主题

(二)——早期儒学的形成

[史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教你读史] 史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利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他们思想的实质是一种民本思想。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

[提示] 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政治理想:

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史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教你读史] 史料孔子从“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和“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两个角度指为“仁人君子”应具备的“理想人格”。

[思考] 根据史料二,说明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提示] 品德:

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抱负:

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1.(2016·太原模拟)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

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

这表明当时(  )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解析:

选A 战国时期除了四大学派,还有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等比较有影响的学派,说明各派受众较多,社会分化严重,故A项正确。

2.(2016·黄冈模拟)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解析:

选B 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

”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

3.《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这能够说明(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解析:

选D 由材料“‘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D项正确。

4.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道家(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解析:

选D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正确。

5.韩非子说: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

解析:

选C 韩非子强调的这种君臣之间的买卖、交易、互相算计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关系改变了以宗法血缘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利益至上逐渐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故C项正确。

6.“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此人主之所执也。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此臣之所师也。

”这一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B.确立了法家主导地位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权D.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权术及法的赏罚,有利于加强君主的专制,故C项正确。

二、儒学官方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经济

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