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086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 化学试题.docx

北京四中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化学试题

北京四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8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砷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B.CO2的比例模型

C.甲基的电子式:

D.油酸的分子式:

C18H32O2

【答案】C

【解析】

A、氧原子在中间位置,故错误。

B、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半径大,故错误。

D、油酸的分子式是C18H34O2,故错误。

3.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C.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A、主族原子和短周期元素属于交叉关系,故错误。

C、氢氧化铁和胶体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故错误。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

A、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属于得到的NH3分子数小于NA,故错误。

C、硫离子水解导致S2-离子数小于0.1NA,故错误。

D、四氯化碳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此不适用,故错误。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

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

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

K+、ClO-、SO42-、SCN-

【答案】C

【解析】

A、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故错误。

B、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无论酸性还是碱性,碳酸氢根离子都不能存在,故错误。

D、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故错误。

6.下列除杂操作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提纯方法

A

苯酚

溴水

过滤

B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

乙酸

稀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振荡、静置分液

D

硬脂酸钠

甘油

氯化钠固体

盐析

【答案】D

【解析】

A、溴易溶于苯中,故错误。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和碳酸钠反应,故错误。

C、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7.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为:

SnCl2+Cl-+H3AsO3+H+As+SnCl62-+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是H3AsO3B.还原性:

Cl->As

C.每生成2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D.M为OH-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SnCl2+Cl-+H3AsO3+H+

As+SnCl62-+H2O中氧化剂是H3AsO3,故A正确。

B、该反应中氯离子没有还原性,故错误。

C、每生成2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故错误。

D、M为水,故错误。

8.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

D.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a﹥b

【答案】.C

【解析】A、说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应该明确温度,故错误。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解度相同,故错误。

D、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9.对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B.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7个峰

C.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1mol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

【答案】B

【解析】有几种氢原子,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就有几个峰,应该有8个峰,故选B。

10.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BrCl的化学性质和Cl2相似,Cl2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rCl+H2O=HCl+HBrO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弱碱性条件下,甲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铜反应,乙酸乙酯也能与氢氧化铜反应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④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

⑤37℃时,Fe3+、Cu2+能催化H2O2的分解;80℃时,MnO2、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

A.①②④⑤B.④⑤C.②③D.④

【答案】D

【解析】①BrCl的化学性质和Cl2相似,Cl2与水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rCl+H2O=HCl+HbrO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②弱碱性条件下,甲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铜反应,因为甲酸乙酯中含有醛基,但乙酸乙酯不能与氢氧化铜反应,因为其没有醛基,故错误。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错误。

⑤37℃时,Fe3+、Cu2+能催化H2O2的分解;80℃时,MnO2、催化H2O2的分解,但

过氧化氢酶不能催化双氧水分解,因为酶受温度的限制,故错误。

11.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w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amolH2SO4、bmolAgNO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为

A.(2b-4a)/w     B.(b-a)/w      C.(2b-2a)/w      D.(b-2a)/w

【答案】A

【解析】消耗bmolAgNO3说明含有bmol氯离子,消耗amolH2SO4说明含有amol钡离子,因为是一半溶液,所以原溶液中含有2bmol氯离子,含有2amol钡离子,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含有(2b-4a)mol钠离子,所以其浓度是(2b-4a)/w   ,故选A。

12.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气体。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

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0.3molNO2和0.3molNOB.0.2molNO2和0.1molN2O4

C.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D.0.6molNO

【答案】C

【解析】由金属生成沉淀知,固体增加的质量是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其物质的量是0.6mol,所以金属的物质的量是0.3mol,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6mol,所以硝酸根离子中得到0.6mol电子,故选C。

13.下列比较项与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对应的是

比较项

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

A.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Na2S+2HCl=2NaCl+H2S↑

B.

比较Fe2+和Br-的还原性

6FeBr2+3Cl2(过量)=2FeCl3+4FeBr3

C.

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溶解性

AgCl(s)+I-(aq)=AgI(s)+Cl-(aq)

D.

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

C6H5ONa+CO2+H2O=C6H5OH+Na2CO3

【答案】C

【解析】

A、强酸制取弱酸,且酸必须是最高价含氧酸,故错误。

B、过量氯气和二价铁离子和溴离子都反应,故错误。

D、该反应中生成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故错误。

14.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Ⅰ)所示。

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时间关系如下图(Ⅱ)所示。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2min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B.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反应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D.在T℃时,若A的浓度减少了1mol/L,则B的浓度会减少3mol/L,C的浓度会增加2mol/L

【答案】D

【解析】A、2min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min),故错误。

B、该反应的方程式是A+3B=2C,在反应达平衡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C、T1>T2,升高温度B的含量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故错误。

15.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KI淀粉溶液

H2SO4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4H++4I-+O2==2I2+2H2O

B.

滴加KSCN的

FeSO4溶液

Cl2水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

2Fe2++Cl2==2Fe3++2Cl-

Fe3++3SCN-

Fe(SCN)3

C.

Ca(OH)2溶液

Cl2水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Cl2+2OH-==Cl-+ClO-+H2O

D.

加有酚酞的

Ba(OH)2溶液

H2SO4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a2++OH-+H++SO42-==BaSO4↓+H2O

【答案】D

【解析】D选项中应该生成2倍的水,故D错误。

16.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H=QkJ·mol-1。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体积/L

c(Y)/mol·L-1

温度/℃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A、相同温度下,容器的体积越大,即气体的压强越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A错误。

B、升高温度,Y的浓度升高,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错误。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17.以下实验:

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制乙烯;③用锌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来检验醛基⑤为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其中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C.③④⑤D.③⑤

【答案】A

【解析】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应该加热,故错误;

②应该是170℃制取乙烯,故错误;

③锌和稀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故错误;

④应该是在碱性条件下检验醛基,故错误;

⑤检验醛基应该是碱性条件下,故错误。

故选A

18.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kJ,18g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kJ的热量。

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O=O(g)

H-H(g)

H-O(g)

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96

X

463

则表中X为

A.920kJB.557kJC.436kJD.188kJ

【答案】C

【解析】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能量,生成1mol气态水时放出242KJ能量,463+463-X-496/2=242,所以X=436kJ,故选C。

19.已知:

2Fe2++Br2===2Fe3++2Br-,

2Fe3++2I-===2Fe2++I2。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

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

n(Fe2+)∶n(I-)∶n(Br-)=2∶1∶3

【答案】B

【解析】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各种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碘离子、二价铁离子、溴离子,所以先减少的是碘离子,其物质的量是2mol,第二减少的是二价铁离子,其物质的量是4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B错误。

二、填空题(共6道大题,62分)

20.(6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用甲烷制取氢气的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

图所示:

(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第II步为可逆反应。

在800℃时,若CO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3.0mol/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测得CO2的浓度为1.2mol/L,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为。

【答案】

(1)CH4(g)+2H2O(g)=4H2(g)+CO2(g)ΔH=—136.5kJ/mol

(2)1;60%

【解析】

(1)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将两个过程的方程式相加得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g)+2H2O(g)=4H2(g)+CO2(g)ΔH=—136.5kJ/mol

(2)该反应方程式为CO(g)+H2O(g)=H2(g)+CO2(g),达到平衡时,一氧化碳的浓度是0.8mol/L,水的是1.8mol/L,氢气的浓度是1.2mol/L,所以其平衡常数为1;一氧化碳的转化率=1.2mol/L/2mol/L=0.6=60%

21.(9分)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榆林教学资源网

Cl2+H2O

HCl+HClOK=4.5×10-4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

但是,由于氯气贮运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性能优越的消毒产品所替代。

请回答:

(1)氯碱工业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3)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NaClO2)固体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

(4)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①下列溶液能吸收Cl2的是(填字母序号)。

A.饱和食盐水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OH溶液D.浓硫酸

②能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

③Cl2中含有少量HCl气体,可用试剂除去HCl,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原因:

【答案】

(1)2NaCl+2H2O=2NaOH+Cl2↑+H2↑(1分)

(2)Cl2+2OH-==Cl-+ClO-+H2O(1分)

(3)Cl2+2NaClO2==2ClO2+2NaCl(2分)

(4)①BC(1分,多选、错选均无分)

②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1分)

③饱和食盐水(1分)增大Cl-浓度,Cl2+H2O

HCl+HClO平衡会逆向移动,有效降低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2分)

【解析】

(1)工业上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氯气,其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

(2)氯气和烧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Cl2+2OH-==Cl-+ClO-+H2O;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Cl2+2NaClO2==2ClO2+2NaCl;

(4)①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能用碱液吸收,氯气有强氧化性,所以能用还原性的溶液吸收,故选BC。

②氯气和碘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即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③饱和食盐水;增大Cl-浓度,Cl2+H2O

HCl+HClO平衡会逆向移动,有效降低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22.(9分)某小组同学欲研究SO2的性质。

(1)将相关的含硫物质分为如下表所示3组,第2组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S(单质)

SO2、X、Na2SO3、NaHSO3

SO3、H2SO4、Na2SO4、NaHSO4

(2)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SO2的性质:

(熔点:

SO2-76.1℃,SO316.8℃;沸点:

SO2-10℃,SO345℃)

①装置I模拟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同学按I、II、III、IV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II的作用是;装置III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Mn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乙同学按I、II、IV的顺序连接装置,若装置IV中有40mL2.5mol•L-1NaOH溶液,反应后增重4.8g,则装置IV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H2SO3

(2)①2SO2+O2

2SO3②使SO3凝结成固体与SO2分离

5SO2+2H2O+2MnO4-

5SO42-+2Mn2++4H+

③3SO2+4NaOH

Na2SO3+2NaHSO3+H2O

【解析】

(1)其排列方式为氧化物、酸、盐、酸式盐,所以是H2SO3

(2)①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2SO2+O2

2SO3

②三氧化硫的熔点较低,所以是使SO3凝结成固体与SO2分离;二氧化硫有强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SO2+2H2O+2MnO4-

5SO42-+2Mn2++4H+

③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如果全部生成亚硫酸钠,其质量增加是2.6g,如果全部是亚硫酸氢钠,其质量增加是6.4g,实际质量增加4.8g,所以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3SO2+4NaOH

Na2SO3+2NaHSO3+H2O

23.(11分)

(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10mL):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c(Na2S2O3)/mol·L-1

c(H2SO4)/mol·L-1

25

0.1

0.1

25

0.2

0.1

25

0.1

0.2

50

0.2

0.1

50

0.1

0.1

其他条件不变时: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

若同时选择①②③溶液变浑浊的时间,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已知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时,1molNa2S2O3转移8mol电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Ⅰ)甲同学设计实验流程的目的是证明Na2S2O3溶液具有碱性和    性。

(Ⅱ)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Ⅲ)乙同学认为应将上述流程中②③所加试剂顺序颠倒,你认为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更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答案】

(1)①

或②④(1分);①②或①③或④

(1分);比较改变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分)

(2)S2O32-+4Cl2+5H2O=2SO42-+8Cl-+10H+(2分)

(Ⅰ)还原(1分)(Ⅱ)SO42-+Ba2+=BaSO4↓(1分)(Ⅲ)乙(1分),可以排除BaS2O3的干扰(2分)

【解析】

(1)温度不同时,其反应物的浓度应该相同,故选①

或②④;浓度相同时其温度应该不同,故选①②或①③或④

;比较改变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氯气应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Ⅰ)氯气有氧化性,其有还原性,所以检验其还原;

(Ⅱ)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SO42-+Ba2+=BaSO4↓;

(Ⅲ)乙,可以排除BaS2O3的干扰。

24.(12分)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操作

现象

I

先向2mL0.1mol/L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II

先向2mL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