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076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过程和原因。

(重点)

3.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和措施。

(重点)

4.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探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荒漠化

阅读教材P16第1至2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原因: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4.现状

(1)世界:

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遭威胁。

(2)中国:

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正误判断:

(1)湿润地区不会发生土地荒漠化。

(  )

(2)沙漠化就是荒漠化。

(  )

【提示】 

(1)× 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地表受流水侵蚀,导致红壤土层变薄甚至缺失,岩层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2)× 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它包括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它不等于沙漠化。

两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教材整理2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阅读教材P16第3至5自然段,P17第1至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

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示意图

植被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

50mm~200mm~400mm

土地生产能力

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

3.脆弱的生态环境

正误判断: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相同。

(  )

(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  )

(3)气候异常是导致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  )

【提示】 

(1)× 二者不相同。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

(2)√ 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大部分地区水分不能满足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从而自然形成了大片的沙漠和戈壁。

只有在一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

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3)√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教材整理3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阅读教材P17最后一自然段至P19,完成下列问题:

1.根本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正误判断:

(1)自然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扩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

(2)过度开垦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中起决定作用。

(  )

(3)次生盐渍化现象是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的。

(  )

【提示】 

(1)× 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因此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起决定作用。

(2)× 过度樵采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中所占比重最大。

(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致使土壤中盐分在地表聚集,从而形成次生盐渍化。

教材整理4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阅读教材P22至P25,完成下列问题:

1.防治内容

2.原则

3.防治重点:

因地制宜地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正误判断:

(1)在牧区草原,要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地盐渍化。

(  )

(2)草方格沙障是生物措施。

(  )

(3)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主要用于植树种草。

(  )

(4)“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

(  )

【提示】 

(1)× 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地盐渍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2)× 草方格沙障是工程措施。

(3)√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4)×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要功能是防风沙侵袭。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约36亿公顷的土地正遭受荒漠化的威胁,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110个国家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危险。

每年有1200万公顷土地面临消失,这些土地可生产2000万吨粮食,每年由于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20亿美元。

探讨

什么是荒漠化?

【提示】 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探讨

根据材料分析,荒漠化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方面?

【提示】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1.荒漠化的含义

对荒漠化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如下表所示:

成因

分布地区

形成过程

实质

表现

气候变异等自

然因素

①干旱、半

干旱地区

②一些半湿

润地区

退

土地沙

漠化

人类不合

理的经济活动

石质荒

漠化

次生盐

渍化

2.荒漠化的类型

荒漠化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1)土地沙漠化:

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

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非沙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如科尔沁沙地。

(2)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域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

(3)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

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1.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据此回答

(1)~

(2)题。

(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

【解析】 第

(1)题,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一部分是人类长期活动造成的。

其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和现象。

(2)题,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太阳活动不会导致荒漠化发生。

【答案】 

(1)D 

(2)A

2.2016年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世界主题是“包容性合作,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宣传口号为“保护地球、修复土地、造福人民”。

中国主题是“绿化荒漠,绿色为民”。

读图,完成

(1)~

(2)题。

①黄土高原②河西走廊③哈尼梯田④云贵高原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②④B.①③

C.②③D.①④

(2)导致④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B.水蚀

C.冰蚀D.海蚀

【解析】 读图可知,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炎热的气候,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导致石质荒漠化。

【答案】 

(1)A 

(2)B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甲图

乙图

探讨

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提示】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探讨

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

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提示】 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

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

探讨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

为什么?

【提示】 在水井的周围,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造成草场超载,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1.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1)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的形成:

西北地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小、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

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干旱的自然特征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

干旱的气候使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再加上大风日数较多,风沙活动频繁成为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如下图所示:

(3)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它对荒漠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人为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樵采

过度樵采使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沙丘活化,荒漠化加剧。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     ↓      ↓

↓     ↓      ↓

(2)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导致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3)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3.一位生态学家在非洲某村落进行生态考察,他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前进。

不久他发现这里的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式分布:

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二百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到距井三百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再向外到一千米左右,才有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和灌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2)题。

(1)这位生态学家在非洲考察时看到的植被分布现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造成的(  )

A.过度放牧 B.滥垦土地

C.滥伐森林D.滥采矿产

(2)材料所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尼罗河下游地区B.赞比西河口三角洲

C.刚果河中游地区D.尼日尔河中游地区

【解析】 第

(1)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分析距水井远近的植被分布差异。

水井周围,距水井越近,人类的活动越频繁,植被破坏越严重。

水井附近光秃和坚硬的土地的存在表明该地水井不是用于土地灌溉;水井外一千米左右才出现相距甚远的植物表明该地区植被以草原或荒漠草原为主;开采矿产会造成某一区域内植被完全被破坏。

故该地水井主要是放牧的饮用水源。

(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尼罗河下游地区和赞比西河口三角洲以耕作业为主;位于刚果盆地的刚果河中游地区森林茂盛;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尼日尔河中游地区受游牧业影响而植被破坏严重。

【答案】 

(1)A 

(2)D

4.“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

”这是我国西北某省部分县市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结合下图,完成

(1)~

(2)题。

(1)该省的这部分县市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上述生态问题的区域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

(1)题,据大风、石头、沙尘暴等信息判断该省的这部分县市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2)题,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结合图中草原的破坏判断人为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该省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 

(1)B 

(2)B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016年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绿化荒漠,守护家园”。

中国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

联合国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探讨

荒漠化的防治迫在眉睫,防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示】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探讨

人类活动不当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而荒漠化的防治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

【提示】 

人为因素

相应的治理措施

过度樵采

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增加农牧民收入

过度放牧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过度开垦

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

水资源利用不当

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

荒漠化防治应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

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5.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读图,回答

(1)~

(2)题。

A.塔里木河下游B.库姆塔格沙漠

C.科尔沁沙地D.呼伦贝尔草原

(2)治理②地的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重点应(  )

A.防止过度农垦

B.合理利用水资源

C.保护植被,防止沙丘活化

D.限制载畜

【解析】 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荒漠化及治理措施,读图可得出①地以过度放牧为主,②地以过度樵采为主。

(1)题,①地以过度放牧为主,应位于草原牧区,判断应位于呼伦贝尔草原。

(2)题,因为②地以过度樵采为主,所以采取的措施应为保护植被,防止沙丘活化。

【答案】 

(1)D 

(2)C

6.2016年,粮食不足和营养不良再度席卷非洲某区域,约1800万人直接受害,干旱使该区域的谷物生产较前一年减少26%,当地的游牧活动因严重的饲料短缺而提早移动,移动路线也因此改变。

据此回答

(1)~

(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大量减少

D.臭氧层破坏

(2)下列措施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乳畜业

B.开展国际合作,发展温带经济作物

C.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水农业

D.兴建水利工程,引进高产水稻品种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出现的问题是干旱及牧草短缺,说明该地不合理的放牧会导致牧草减少及土地荒漠化问题,B正确。

(2)题,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因此应该控制人口增长,发展节水农业,C正确。

【答案】 

(1)B 

(2)C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荒漠化

下表是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1~2题。

省区

新疆

维吾

尔自

治区

内蒙

古自

治区

西藏

自治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

回族

自治区

陕西省

山西省

河北省

其他

所占

比例

(%)

40

24

16

8

7

1

1

1

1

1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2.该生态问题对应类型是(  )

A.石漠化B.稀有动物缺少

C.土地沙漠化D.硫酸型酸雨

【解析】 第1题,根据统计资料可知,该生态问题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最可能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第2题,根据荒漠化的几种类型分布,发生在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土地沙漠化。

【答案】 1.A 2.C

对点训练2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

的人为因素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过于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4.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土壤盐碱度升高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沙尘暴频度减少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解析】 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主要发展畜牧业(或灌溉农业)。

图中为草地,靠近井的地方形成荒漠,说明水井周围植被从有到无,主要是因为农牧业活动过于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形成的,D正确。

第4题,乙地区因有水灌溉形成绿洲,不合理漫灌会形成土壤盐碱化,造成绿洲萎缩,A正确;土地荒漠化退化主要表现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紧实度上升,B错误;沙尘暴频度增加,C错误;生物生产能力下降,D错误。

【答案】 3.D 4.A

对点训练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5~6题。

5.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地带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解析】 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寻找治理措施。

绿洲前沿地带应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应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答案】 5.D 6.A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

45分钟)

[学业达标]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1~2题。

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

C.干旱为主

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

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解析】 第1题,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由于干旱,形成了其整体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2题,本区景观由草原和荒漠构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变化,而水分条件变化的根源在于距海遥远,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难到达。

【答案】 1.C 2.B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图中B处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类型由草原退化为荒漠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植被

【解析】 第3题,A地区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黄河流经此地,灌溉农业发达,人们在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易使地表积水;该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积水蒸发后,盐分积聚在地表,导致土壤盐碱化。

第4题,注意题干中所问的是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放牧和垦殖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

【答案】 3.B 4.D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6.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解析】 第5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第6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

【答案】 5.D 6.C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7~8题。

7.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8.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④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 该地区荒漠化快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造成的,例如过量引水、不合理灌溉等。

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需水量大的林木种植和水田生产。

【答案】 7.C 8.B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