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6999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8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1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docx

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评讲解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3.4

电气一次设备

800

评价重点为:

防止发电机损坏、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防止开关设备事故、防止接地网事故、防止污闪事故、防止电缆着火、防止氢气系统爆炸着火。

3.4.1

发电机和高压电动机

305

3.4.1.1

发电机技术状况

130

 

1)

定子绕组端部(包括引线)的磨损、紧固情况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2000〕589号﹚的要求:

①定子绕组端部(包括引线)及结构件的固定良好,无松动、磨损、变形、螺栓断裂等问题;

②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115Hz范围内不合格;

③新机交接及A修后进行模态试验。

①有固定不良、磨损或变形等问题不得分;

②未按要求做试验或没有模态试验报告不得分;

③模态频率在94-115Hz范围内不得分。

2)

定子绕组的鼻部

10

根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试验未做或试验不合格未处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绝缘和手包绝缘情况

的要求:

新机交接及A级检修时对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施加直流电压,试验合格。

理不得分。

 

3)

定子槽楔松动和磨损情况

 

10

①弹性波纹板深度测量值合格或者单个槽楔没有超过1/3松动;

②整槽不合格数不能超过2个,且2个槽楔不相连。

①检修中没有测量记录不得分;

②每发现一槽不合格扣3分,扣完为止。

 

4)

定子铁心松动、过热或断裂等情况

 

10

根据《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水电部[86]电生火字第193号文附件1)的要求:

①定子铁心无松动、过热或断裂等情况;

②新机投产前和A修时对定子铁芯边缘矽钢片有无断裂、铁芯压紧情况以及压指有无压偏情况等进行检查,有怀疑时,均应进行铁损试验;

③检修中应采取措施保护铁芯不受碰撞损伤,膛内保持清洁。

特别要防止将焊渣、工具及其他金属物遗留在发电机内,短路铁芯,损坏绝缘,引起接地故障;

④发电机系统中有一点接地时,应立即查明接地点。

如接地点在发电机内部,应立即停机,将其消除;

⑤运行中的发电机,如铁芯温度显著升高,应及时查明原因,抓紧处理,防止铁芯损坏。

①若有松动、过热或断裂现象,未经处理,本条不得分;

②虽经处理,但未经铁损试验不得分;

③铁损试验不合格不得分;

④没有对铁心进行检查扣5分;

⑤没有防止异物进入发电机内的措施扣5分。

5)

护环、风扇、滑环和转子锻件等旋转部

10

根据《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

2009)、《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水电部[86]电生火

①未对护环、风扇、滑环和转子锻件等旋转部件进行检查不得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件裂纹、位移、腐蚀或过热等异常问题

字第193号文附件1)的要求:

按规定周期对发电机护环、风扇、滑环和转子锻件

等旋转部件进行宏观和探伤检查。

分;

②发现有裂纹位移腐蚀过热等现象未处理不得分。

6)

预防性试验执行情况

10

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上所列项目规定进行。

)若有漏项、降标或缺陷未处理问题不得分。

 

7)

检修项目及质量保证执行情况

 

10

①检修项目按照《发电厂检修规程》(SD230—1987规定项目进行;

②要有明确的检修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执行;

③参与调峰机组必须在A级检修时进行转子动态静态交流阻抗试验。

)①依据规程有漏项、缺项现象不得分;

②无明确检修质量保证体系扣5分,有质量保证体系但执行不严格扣5分;

③未在A级检修时进行转子动态静态交流阻抗试验,不得分;交流阻抗试验不合格且未处理不得分。

 

8)

防止内冷水路堵塞的反措执行情况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2000〕589号﹚、《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1-2002﹚的要求:

①水冷系统中管道、阀门密封圈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垫圈;

②定期对内冷水系统进行水冲洗,反冲洗系统的所有滤网为激光打孔的不锈钢板新型滤网;

③机组大修时,应对水内冷定子、转子线棒分路做

有一项不合格不得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流量试验;

④内冷水质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pH值(25℃)7.0~9.0。

电导率(25℃)≦2.0 S/cm。

硬度<2.0 μmol/L

含铜量≦40 μg/L溶氨量<300 μg/L

溶氧量≦30 μg/L;

⑤定子线棒层间温度或温差及引水管温度或温差运行期间符合规定。

定子线棒层间测温元件的温差和出水支路的同层各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应加强监视。

温差控制值应按制造厂规定,制造厂未明确规定的,应按照以下限额执行:

定子线棒层间最高与最低温度间的温差达8℃或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达8℃时应报警,应及时查明原因,此时可降低负荷。

定子线棒温差达14℃或定子引水管出水温差达12℃,或任一定子槽内层间测温元件温度超过90℃或出水温度超过85℃时,在确认测温元件无误后,应立即停机处理。

 

9)

防止发电机漏水事故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的要求:

①重点应对绝缘引水管进行检查,引水管外表应无伤痕,严禁引水管交叉接触,引水管之间、引水管与端罩之间应保持足够的绝缘距离;

①抽出转子检修时未对重点部位检查不得分;

②检查后缺陷未处理不得分;

③规程没有明确规定发电机漏水事故处理不得分扣5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②水内冷发电机发出漏水报警信号,经判断确认是发电机漏水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③选装灵敏度可靠的漏水报警装置,应做好调试、维护和定期检验工作,确保装置反应灵敏、动作可靠;

④机组A修期间,应按照制造厂家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定子绕组水压试验。

双水内冷发电机宜用气密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④漏水报警装置未定期校验扣3分;

⑤A修期间未进行定子绕组水压试验扣5分。

 

10)

防止异物进入发电机内的措施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的要求:

①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防止金属异物遗留在发电机内;

②A级检修时应对端部紧固部件紧固情况及定子铁心边缘矽钢片有无断裂等进行检查;对端部线圈的夹缝、上下渐伸线之间位置做详细检查。

①检修现场没有管理制度扣5分;

②A级检修时没有对端部紧固部件紧固情况及定子铁心边缘矽钢片有无断裂等进行认真检查扣5分;

③未对端部线圈的夹缝、上下渐伸线之间位置没有进行详细检查扣5分。

 

11)

防止发电机、封闭母线等处氢爆和着火的技术措施

 

2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防止国产氢冷发电机封闭母线爆破事故技术措施》(水电部

87]电生火字第8号文附件)、《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水电部[86]电生火字第193号文附件1)的要求:

①发电机出线箱与封闭母线连接处应装设隔氢装

①发电机出线箱与封闭母线连接处没有装设隔氢装置,出线箱顶部没有设排气孔扣5分。

没有加装漏氢监测报警装置扣5分。

当氢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时,没有停机查漏消缺不得分;

②未严密监测氢冷发电机油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置,并在出线箱顶部适当位置设排气孔。

同时应加装漏氢监测报警装置,当氢气含量达到或超过1%时,应停机查漏消缺;

②严密监测氢冷发电机油系统、主油箱内的氢气体积含量,确保避开含量在4%~75%的可能爆炸范围。

内冷水系统中含氢(体积含量)超过2%应加强对发电机的监视,超过10%应立即停机消缺。

内冷水系统中漏氢量达到0.3m3/d时应在计划停机时安排消缺,漏氢量大于

5m3/d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③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

发现发电机大轴密封瓦处轴颈存在磨损沟槽,应及时处理;

④发电机封闭母线,要装设连续测氢装置;

⑤运行中氢冷发电机及其氢系统5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如需进行明火作业或检修试验等工作,事先必须检测漏氢情况,对气体取样分析。

确认气体混合比在安全范围内时,办理动火工作票,经审查批准后,在专人监护下方可进行工作;

⑥在发电机本体及其氢系统上进行检修、试验工作时,必须断开氢系统,并与运行氢系统有明显的断开点。

充氢侧加装严密的堵板;

⑦发电机附近严禁放置易燃物品。

禁止在充氢管线上搭焊电焊地线,更严禁用电焊把在充氢管线上打火;

⑧气体介质的置换避免在起动、并列过程中进行。

系统、主油箱内的氢气体积含量扣

3分,氢气体积含量不符合标准不得分;

③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动作不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调整不合格扣10分;发电机大轴密封瓦处轴颈存在磨损沟槽,没有及时处理扣5分;

④发电机封闭母线没有装设连续测氢装置扣5分;

⑤氢冷发电机及其氢系统5米范围内进行明火作业,没有按照标准进行不得分;

⑥在发电机本体及其氢系统上进行检修、试验工作时,不按照标准执行不得分;

⑦发电机附近放置易燃物品、在充氢管线上搭接电焊地线、用电焊把在充氢管线上打火。

每发现一次不得分;

⑧气体介质的置换避免在起动、并列过程中进行,若不按照标准执行不得分;

⑨密封油泵的备用泵(直流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氢气置换过程中不得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拆卸螺丝等检修工作;

⑨密封油泵的备用泵(直流泵)必须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况,保证能随时联动成功;

⑩发电机、氢冷器检修时,按照制造厂规定的标准,做好气密性试验.。

泵)未处于良好备用状况扣10分;

⑩未做气密性试验或试验不合格不得分。

 

12)

有关定、转子局部过热的反措要求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2000]589号)的要求:

①发电机无局部过热缺陷;

②发电机绝缘过热检测装置过热报警时,应立即取样进行色谱分析,必要时停机处理;

③A级检修按照制造厂规定或《汽轮发电机转子直接清冷通风道检验方法及限值》(JB/T6229-1992)标准对氢内冷转子进行通风试验,发现风路堵塞及时处理;

④全氢冷发电机定子线棒出口风温差不得大于8K。

①发电机有局部过热缺陷扣5分;

②发电机绝缘过热检测装置过热报警时,没有按照标准执行不得分;

③没有按照标准对氢内冷转子进行通风试验扣5分。

发现风路堵塞不及时处理不得分;

④全氢冷发电机定子线棒出口风温差达到8K,没有立即停机处理不得分。

3.4.1.2

发电机运行工况

100

 

1)

发电机的绕组、铁心、集电环和不与绕组接触的其他部件,冷却气体和内冷却水等的

 

10

根据《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GB/T7064—

2002)、《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要求:

①发电机的绕组、铁心、不与绕组接触的其他部件温度正常,符合标准;

①有一项超过允许值不得分;

②没有定期测量集电环温度扣3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运行温度

②冷却气体和内冷却水等的运行温度正常,符合下列要求或制造厂规定:

氢气间接冷却30~40℃氢气直接冷却35~46℃

水直接冷却40~50℃(PN≥200MW)

20~45℃(PN<200MW)双水内冷30~50℃

③定子线棒层间最高与最低温度间的温差小于8℃或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小于8℃;

④定子线棒温差达14℃或定子引水管出水温差达12

℃,或任一定子槽内层间测温元件温度超过90℃或出水温度超过85℃时,在确认测温元件无误后,应立即停机处理;

⑤全氢冷发电机定子线棒出口风温差不得大于8K;

⑥集电环(滑环)表面应无变色、过热现象,其温度应不大于120℃。

 

2)

发电机转子是否存在接地或严重匝间短路;对它们的处理,机组运行规程中是否作了明确规定

 

10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要求:

①发电机转子无接地及严重匝间短路;

②当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接地时,应立即查明故障点与性质。

如系稳定性的金属接地,应尽快安排停机处理;

③当励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时,必须立即解列发电机,并切断励磁。

①有此缺陷不得分;

②规程未作明确处理规定扣5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3)

氢冷发电机是否存在低氢压、漏氢超限、氢纯度不合格的问题;对油系统、主油箱、封母和内冷水箱内的氢气检测是否完善

 

10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GB/T7064—2002)的要求:

①氢冷发电机在额定氢压下运行;

②油系统、主油箱、封母的氢气体积含量,超过1%时,要立即停机查漏消缺;内冷水箱内的氢气含量达到

3%时报警,在120H内缺陷未能消除或含氢量升至20%时,立即停机处理;

③氢冷发电机氢气纯度应在96%以上,含氧量不超过

1.2%;

④对油系统、主油箱、封母和内冷水箱内的氢气进行在线检测;

⑤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

发现发电机大轴密封瓦处轴颈存在磨损沟槽,应及时处理。

①氢冷发电机存在低氢压下运行或者漏氢超标不得分;

②油系统、主油箱、封母的氢气体积含量,超过标准不及时处理不得分;

③氢冷发电机氢气纯度不合格不得分,氢气纯度频繁下降扣5分;

④氢气检测装置不完善扣5分;

⑤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动作不灵活、可靠;发电机大轴密封瓦处轴颈存在磨损沟槽,未及时处理扣5分。

 

4)

氢冷发电机内氢气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氢湿度的测定值是否可信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2000]589号)的要求:

①氢冷电机在运行氢压下的氢气允许湿度 -25℃

≤td(露点)≤0℃,发电机内最低温度5℃时td(露点)

≤ -5℃,参见《DL/T651-1998》;

②氢湿度表校验合格。

①经常达不到要求或严重超限的不得分;

②有时达不到的扣5分;

③氢湿表未校验扣5分。

5)

水冷发电机内冷却水的水质、压力、流

10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透

①内冷水质不合格扣5分;

②转子进水支座石棉盘根冷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GB/T7064—2002)的要求:

①内冷水质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pH值(25℃)7.0~8.0电导率(25℃)≦2.0 S/cm

硬度<2.0 μmol/L含铜量≦40 g/L溶氨量<300 g/L溶氧量≦30 g/L;

②严格保持发电机转子进水支座石棉盘根冷却水压低于转子内冷水进水压力,防止石棉材料破损物进入转子分水盒内;

③定子和转子内冷水的流量、进出水温度、以及进出水压力和进出风温度应符合正常值;

④机内氢压应高于定子内冷水压,其入口水温应不低于进风温度,以防绕组表面结露。

却水压高于转子内冷水进水压力扣5分;

③定子和转子内冷水的流量、进出水温度、以及进出水压力和进出风温度与正常值有差异扣3分;

④机内氢压低于定子内冷水压,其入口水温低于进风温度扣5分。

 

6)

防止发电机非全相运行和非同期并网事故的反措是否已经落实

 

10

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电发[2000]589号)、的要求:

①主断路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其相关保护应及时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②发电机出口开关采用三相联动操作机构;

③发电机应装设负序电流表和负序保护装置;

④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投入正常;

⑤新投产、A级检修及同期回路发生改动的机组在第

有一项未落实不得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一次并网前必须对装置及同期回路进行校核、传动;进行机组假同期试验,利用发变组带空载母线升压,校核同期电压检测二次回路的正确性,并对整步表及同期检定继电器进行实际校核;

⑥停机时必须拉开发电机开关出口刀闸。

 

7)

发电机是否有适当的灭火配置;消防水、气的压力是否有保证

 

10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要求:

①空气冷却的发电机内部必须装置灭火水管或二氧化碳管,管路的端头必须引出机座外;氢气冷却的发电机,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瓶应接到二氧化碳母管上;

②消防水、气的压力有保证;

③在主控室和主机室内,应配置电气设备专用的灭火器并定期检验、更换。

如果没有配置或不可靠不得分。

 

8)

是否存在密封油向发电机内泄漏的问题

 

5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要求:

①发电机内无密封油;

②发电机排污管处的液位指示器应定期检查。

不论有无液位显示,均应每日排放一次并做好记录;

③油水检测仪报警后,应及时放净油水,并查明原因。

①大量漏油不得分,存在一般漏油缺陷扣3分;

②油水检测仪报警后,没有及时查明原因扣3分;

③没有定期排放扣2分。

 

9)

发电机母线和封闭母线外壳(含中性点)、套管CT等有无过

 

5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要求:

导体及外壳的运行温度不应超过制造厂的规定。

造厂无规定时按《金属封闭母线》(GB/T8349—2000)

有过热问题扣5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热现象

国标执行。

 

10)

发电机主要监测仪表是否齐全,其指示值及对应关系是否正常

 

5

发电机主要监测仪表要齐全,其指示值及对应关系必须正常。

未投或指示失常(含对应关系不正常),每块仪表扣1分;记录仪表扣2分(含只投指示部分);带超限报警仪表扣2分(含报警未投)。

扣完为止。

 

11)

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的措施是否完善,是否进行过进相试验

 

5

根据《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DL/T970—2005、《电网运行准则》DL/T1040—2007的要求:

①有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的措施,包括进相运行、失步运行、失磁异步运行、频率异常、三相不对称运行等;

②运行机组必须进行过进相试验,并有P-Q图。

①没有措施扣5分;措施不完善扣2分;

②没有进行过进相试验或不具备进相运行能力扣3分。

 

12)

是否定期进行运行分析

 

5

根据《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的要求:

运行中应定期进行的分析工作,包括下列各项:

①定期测量定子测温元件的对地电位,以监视槽内线棒是否有松动和电腐蚀现象;

②定期测量分析定子端部冷却元件进出水温差,以监视是否有结垢现象;

③定期分析定、转子绕组温升;定子上、下层线圈间埋置检温计之间的温差,定子绝缘引水管出口端检温计之间的温差,以监视是否有腐蚀阻塞现象;

①未进行分析不得分;

②分析存在问题扣2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④定期分析水冷器的端差,以监视水系统是否有结垢阻塞现象。

13)

是否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隐患

5

无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隐患。

有其他隐患扣5分。

3.4.1.3

高压电动机

45

 

1)

防止定子绕组烧损

 

10

根据《发电厂厂用电动机反事故技术措施》(水电部

[86]电生火字第193号文附件2)的要求:

①对于定子绕组凡存在槽内松动,端部绑扎不紧以及引出线固定不牢的电动机(包括新投产的电机),均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如采用涤玻绳和适形材料缚牢),保证槽楔、垫条、垫块和绑绳的紧度,防止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绝缘在电动机启动或运行中发生磨损造成短路。

对于采用磁性槽楔的节能电动机,要求采取可靠的粘结工艺和加固方法,防止磁性槽楔在运行中松动掉落。

定子绕组在槽内无松动、端部绑扎紧固、鼻部以及引线固定牢靠;

②对于定子绕组端部的连接线要特别注意固定和检查。

对于工艺结构明显不合理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和重新绑扎,以防止绕组连线在运行中发生绝缘破损或断股事故。

检修时,必须进行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历次和相间的比较分析,如有明显差异时,要仔细查找原因,消除隐患;

存在定子绕组在槽内松动、磨损;端部绑扎不紧、鼻部固定不良引线固定不牢及运行中发生污闪等不得分。

 

序号

评价项目

标准分

评价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③定子绕组引出线的连接螺丝一定要注意上紧,保证压接可靠,防止运行中发热损坏,对于引出线接线板上瓷瓶应该保持清洁,防止运行中发生污闪。

对于已破损和有裂纹的瓷瓶应及时更换。

 

2)

防止转子笼条断裂和开焊

 

10

根据《发电厂厂用电动机反事故技术措施》(水电部

[86]电生火字第193号文附件2)的要求:

①转子笼条无断裂或开焊缺陷;

②严格执行电动机启动次数的规定;

③在检修鼠笼转子时,要检查笼条在槽内的紧固情况。

松动的应采取措施加以紧固;

④要认真检查笼条与短路环的焊接质量,若发现有断裂和开裂时,应及时进行补焊处理。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应讲究焊接工艺,防止短路环产生热变形。

①若有严重断裂或开焊问题不得分;

②没有执行电动机起动次数规定扣3分。

3)

预防性试验执行情况

10

按照《电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