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亲子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6972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岁亲子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岁亲子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岁亲子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岁亲子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岁亲子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岁亲子课教案.docx

《2岁亲子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岁亲子课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岁亲子课教案.docx

2岁亲子课教案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玩米(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通过活动,知道米也是可以玩的。

2.知道要爱惜米,不把米洒在地上。

准备:

大型容器,各式小器皿。

过程:

1.教师演示、讲解。

教师把孩子带到大型容器前,请他们观察里面是什么?

米是什么样的?

摸上去是怎么样的?

米有什么用处?

教师小结:

米是一粒一粒的,摸上去硬硬的,可以做饭吃,还可以玩一玩。

教师示范用各种小器皿玩米,激发孩子的兴趣:

用手去抓米,用勺子、碗舀米往下倒……

2.孩子亲自感受玩米的乐趣。

孩子玩米,教师从旁指导,提醒孩子只能在容器里玩,不能把米洒在地上。

注意事项:

1.玩米时,最好有成人在旁边指导,以防止孩子把米往鼻子耳朵里放。

2.如不方便玩米,也可以到户外玩沙。

认识葡萄(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知道葡萄的名称,主要外表特征及味道。

2.学词汇:

一串串,紫红色。

准备:

实物葡萄若干。

过程:

1.观察葡萄外形。

教师出示葡萄问是什么?

长在什么地方?

拿起一串葡萄告诉孩子葡萄是一串串的,每串上有许多一颗颗的葡萄。

摘下一颗葡萄给孩子观察:

葡萄是圆圆的,是紫红色的。

2.孩子吃葡萄。

教师问:

怎么吃?

提醒孩子要先洗一洗,然后才能吃。

孩子在吃时,教师提醒孩子要把皮剥掉,肉里有核子,要吐出来,吃完后教师问是什么味道的。

3.教师总结:

葡萄是长在葡萄架上的,是一串串的,每串上有许多颗葡萄。

葡萄是圆圆的,紫红色的,吃之前要先洗一下,要把皮剥掉,把核子吐出来;它的味道是甜甜的,有许多水。

注意事项:

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多带孩子观察一些事物,丰富知识。

给娃娃送礼物(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帮助孩子区别红、黄、蓝三种颜色。

2.学会热情、友爱对待客人。

准备:

1.穿红、黄、蓝三种颜色衣服的娃娃各一个。

2.红、黄、蓝三色物品各若干件,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筐各一个。

过程:

1.出示娃娃,孩子巩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演示如何送礼物。

家长与孩子共同坐在地毯上,教师出示三个娃娃问:

“谁来了?

”“来了几个娃娃?

”孩子回答后,教师小结:

“对了,来了三个娃娃,他们是红娃娃、黄娃娃、蓝娃娃,他们是老师请来的小客人。

”教师出示物品,告知孩子这是给小客人准备的礼物,可提问物品的颜色,并告诉孩子,红娃娃喜欢红颜色的礼物、黄娃娃喜欢黄颜色的礼物、蓝娃娃喜欢蓝颜色的礼物;然后教师演示送礼物:

“我拿一个红颜色的糖送给红娃娃,”并把它放在红娃娃面前的红筐里。

“我拿一个黄色的糖送给黄娃娃,”放在黄娃娃面前的黄筐里。

蓝同上。

2.家长和孩子做游戏。

教师发给每个家庭红、黄、蓝三色礼物若干,孩子从家长手里拿出一种颜色的物品送给相应的娃娃,送对了,家长给孩子鼓掌,直到把礼物送完为止。

注意事项:

1.这一活动必须在孩子认识红、黄、蓝三色的基础上进行。

2.孩子送礼物时,教师应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笑比哭好(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知道笑是一种受大家喜欢的行为,哭是不受大家喜欢的行为,有事要好好讲,不能好哭。

2.能根据图片作出相应的表情,说出喜欢或不喜欢。

准备:

40厘米×40厘米的娃娃笑、哭图片各一张。

过程:

1.出示图片,帮助孩子理解图片内容。

孩子面对教师坐成半圆形,家长坐在孩子的身后,教师出示笑的图片,提问:

“这上面的娃娃怎么了?

”让孩子学学笑的样子,再出示哭泣的图片,提问:

“这上面的娃娃怎么样了?

”让孩子学学哭的样子。

让孩子进行比较:

“你们喜欢哪个娃娃?

哭泣的样子好不好看?

能不能随便好哭?

有事怎么办?

2.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教师出示笑的图片,请家长和孩子作出笑的表情:

面带笑容,两手食指指着脸颊。

教师出示哭的图片,家长和孩子作出哭的表情:

发出哭的声音,噘嘴、两手揉眼。

3.教师请一位胆大的孩子示范:

“我们请××小朋友,看他做得好不好。

4.全体孩子游戏。

教师出示笑的图片,孩子作出笑的表情,教师出示哭的图片,孩子作出哭的表情。

最后教师表扬反应快,做得象的孩子。

5.游戏:

喜欢不喜欢。

教师和一位家长示范游戏:

家长作出笑的表情,教师说“喜欢”;家长作出哭的表情,教师说“不喜欢”。

6.教师请家长和孩子一一对应玩游戏,先由家长作表情,孩子说喜欢或不喜欢,然后互相交换,孩子作表情,家长说喜欢或不喜欢。

教师重点指导不太会根据表情说话的孩子。

猜猜我是谁(2岁1个月—2岁3个月)目的:

1.能从同伴穿着特征及说话的声音,猜猜并说出同伴的名字。

2.积极参与游戏,遵守游戏的规则。

准备:

1.两个能遮住整个头的小猫头饰。

2.已能说出同伴的名字。

过程:

1.教师出示小猫头饰引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谁?

”然后教师将小猫的头饰套在自己的头上:

“你们猜猜我是谁?

”引导孩子说出:

“是×老师。

”“好玩不好玩,你们想不想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2.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请小朋友蒙上自己的眼睛,老师请个小朋友上来,戴上头饰以后,小朋友就可以睁开眼睛,然后戴头饰的小朋友要大声地说一句话“猜猜我是谁”。

如果猜对了就换一名小朋友,如果没猜对,戴头饰的小朋友再说一遍“猜猜我是谁”。

3.教师先请一名孩子上来玩游戏,给他戴上头饰,然后引导大家根据这名孩子的穿着和声音,猜出这名同伴的名字,同时提醒戴头饰的孩子大声说话。

4.当孩子基本掌握方法以后,教师可以同时请两名孩子上来戴上头饰,分别说“猜猜我是谁”,然后由大家来猜。

注意事项:

这个游戏还有一种玩法:

请一名孩子上来背对大家,然后由另一名孩子上来拍拍他的肩膀,并对他说:

“猜猜我是谁?

”说完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再由背对大家的孩子说出刚刚说话的人是谁。

这种玩法的难度要大一些,适合2岁半以上的孩子玩。

小客人(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初步学习到别人家作客的礼貌及一些简单的礼节。

2.能在家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准备:

1.用大型积木搭成猫妈妈家,由一位女家长扮猫妈妈。

2.小猫头饰一个。

3.准备一些玩具小汽车及其它塑料玩具,数量比孩子人数略多。

过程: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教师:

“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到猫妈妈家去做客。

”扮演猫妈妈的家长从“家里”出来作自我介绍:

“我是猫妈妈,这是我的家。

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作客。

”然后猫妈妈走回到自己的“家里”。

教师:

“我们到猫妈妈家,看到猫妈妈该说什么?

到了猫妈妈家能不能随便拿猫妈妈家的东西?

如果猫妈妈拿好玩的玩具给你玩,我们应该怎么说?

走的时候应该对猫妈妈说什么?

2.请一名胆子大的孩子进行示范。

教师先请一名胆子较大的孩子示范游戏。

教师对孩子说:

“××,我们一起到猫妈妈家去玩吧。

”看到猫妈妈后说:

“猫妈妈好。

”拿猫妈妈给的小汽车时说:

“谢谢。

”走前将玩具还给猫妈妈,对猫妈妈说:

“猫妈妈,再见。

”游戏完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评价。

“××到猫妈妈家作客时,有没有礼貌?

好不好?

”教师:

“××真是个有礼貌的小客人。

3.集体游戏。

集体游戏时教师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

“小朋友,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猫妈妈家去做客吧,比比看,哪个小客人最能干,最有礼貌。

”家长要提醒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教师重点指导帮助胆子小的孩子:

“走,××我们一起到猫妈妈家去。

猫妈妈家到了,说‘猫妈妈好’。

这么多小朋友都到猫妈妈家来玩了,猫妈妈家的玩具真多呀,你想玩什么?

玩小汽车好吗?

你看,猫妈妈把汽车拿来了,快说‘谢谢’。

”最后,教师表扬做客时表现好、有进步的孩子。

注意事项:

家长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做客时,随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娃娃摔倒了怎么办(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初步学习关心帮助别人,看到别人摔倒了知道扶起。

2.愿意参加模仿游戏。

活动准备:

40厘米×40厘米娃娃摔倒在地的图片一张。

过程:

1.引发孩子的同情心。

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谁呀?

娃娃怎么了?

”“娃娃摔痛了,哭得好伤心呀!

”引发孩子的同情心,并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娃娃:

“娃娃摔倒了,我们怎么帮他?

”引导孩子们说“把他扶起来”、“帮他的揉一揉”、“叫他别哭”等。

2.模仿图片表演。

(1)一名胆子大的孩子示范表演。

教师请一位胆子大的孩子扮演图片上的娃娃假装摔倒,教师说:

“小朋友们你看,娃娃摔倒了,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把他扶起来。

”当有孩子愿意时,教师要极力表扬他,以鼓励其他的孩子。

把摔倒的孩子扶起来后,教师可以说:

“哎呀,他的膝盖还痛,快帮他揉一揉。

”被扶起的孩子应该说“谢谢“。

表演完后,教师要表扬两名参加表演的孩子。

(2)孩子两两结伴表演。

孩子自由结伴,由家长负责,先由一位孩子假装摔倒,另一位孩子去帮助他,然后互相交换角色,家长要引导孩子边做边说。

花儿好看我不摘(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能分辨图片上小朋友的行为,知道摘花不好。

2.初步懂得花好看,不能摘的道理。

准备:

1.已基本掌握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2.准备两幅40厘米×40厘米的图片。

第一幅是一个小女孩在一片菊花边,手背在后面,微闭双眼,腰稍弯向花儿,深呼吸,做闻花状;第二幅是一个小男孩站在菊花边左手拿着一枝花,右手在摘花。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1提问:

“图片上是谁?

她站在什么地方?

她正在干什么?

2.出示图片2提问:

“图片上是谁?

她站在什么地方?

她正在干什么?

3.两幅图片进行比较:

“哪个小朋友好,为什么她好?

为什么不能摘花?

4.“小朋友看到漂亮的花能不能摘?

看到别人摘花应该怎么办?

5.集体朗诵儿歌:

《花儿好看我不摘》。

注意事项:

成人应做孩子的榜样。

到公园里去玩,看到漂亮的花,家长首先不能摘,孩子如果要摘应告诉孩子要爱护花草,不能随便乱摘。

附:

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花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人人都说我真乖。

是谁不见了(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能说出自己及同伴的名字,熟悉教室内所有的人。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遵守游戏的规则。

准备:

一块能蒙住孩子和家长身体的大盖布。

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一作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名字。

家长、孩子面向教师坐成半圆形,教师告诉孩子:

“今天我们要玩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是谁不见了’。

每位家长及小朋友先要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大家。

”如孩子说“我是×××”这位孩子的家长说“我是×××的爸爸。

2.哪个家长不见了。

教师请孩子用双手将眼睛蒙起来,教师任意走到某孩子家长面前,用布将他盖起来,接着教师说:

“大家睁开眼睛看一看,是谁不见了?

”让孩子们说出被布盖住的家长的名字。

猜对后继续游戏。

如孩子猜不出,教师可给予一定的的暗示:

“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爸爸不见了?

3.哪个小朋友不见了。

教师请孩子用双手将眼睛蒙起,任意将一孩子盖住,然后让其他孩子猜。

注意事项:

游戏时,家长不能将答案告诉孩子,应让孩子自己观察,否则孩子会依赖家长,自己就不动脑筋了。

他在干什么(2岁1个月—2岁3个月)

目的:

1.能从动作中判断所做的事情。

2.初步学习从动作中判断人的职业,并初步学习模仿各种动作。

准备:

对各种职业的特点有所了解。

过程:

1.教师、家长做出各种职业的动作,让孩子说出是在干什么。

教师请孩子注意看教师和家长的表演:

“小朋友,看看老师干什么?

”然后由一家长做一个炒菜的动作,接着再由其他家长做出找针、卖东西、开汽车等动作,让孩子依次说出了们在干什么。

2.从动作中判断人的职业。

教师用语言帮助孩子回忆刚才所看到的动作:

“刚才小朋友看到指挥交通的人叫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指挥交通的人叫警察。

依次说出厨师、医生、售货员、驾驶员等职业。

3.模仿游戏。

由刚才表演动作的家长做出刚才表演的动作,然后让孩子模仿,看孩子是否能正确模仿:

“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叔叔(阿姨)做什么动作,我们也做什么动作,看谁做得跟他(她)一样。

比比看,谁做得象。

”教师帮助个别孩子纠正动作。

4.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家长做孩子猜,还可以孩子做家长猜。

注意事项:

教师和家长所模仿的动作必须是该职业具有典型性的动作。

认识环境(2岁1个月—2岁3个月)

继续培养小孩子认识居住的环境。

先让他认识家门,再让他熟悉能通向家门的几条道路,逐渐会认门认路,能顺利找到家。

认识附近的副食店、百货店、医院及父母常去的地方,再顺利地回家。

广交朋友(2岁1个月—2岁3个月)

鼓励幼儿与小朋友交往。

选择小朋友团结友爱的童话故事讲给他听,告诉他不打人、不咬人、不哭闹是好孩子、让他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如何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学穿鞋袜(2岁1个月—2岁3个月)

孩子会穿无跟袜,将袜子套到脚上,但不会拉正后跟。

孩子会将鞋穿到脚上,但分不清左右,要大人提醒。

要鼓励孩子自己穿,可以提醒他学习分辨,千万勿包办代替。

小花猫自己吃饭(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学说话:

小花猫自己吃饭。

2.鼓励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大人喂。

准备:

图片画面:

小花猫坐在椅子上自己吃饭,桌子上有鱼、饭。

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问:

这是谁?

(小花猫)小花猫在干什么?

(吃饭)小花猫怎么吃饭的?

集体学说:

小花猫自己吃饭,小花猫真乖。

小朋友会自己吃饭吗?

(请孩子自己说)鼓励孩子在家也要自己吃饭。

2.欣赏儿歌:

小花猫,真正乖,吃饭不要妈妈喂,自己坐好慢慢吃。

看看少了什么(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巩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学句子“×××不见了”。

2.发展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

准备:

实物——苹果、梨、桃、香蕉、桔子各若干。

过程:

1.引出内容,介绍玩法。

教师介绍班上开了一个水果店,一起去看看水果店里都有些什么水果。

教师带孩子去观察,让孩子自己说说、看看,加深印象。

教师说: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先请一个小朋友到水果店里拿一样最爱吃的水果,其他小朋友把眼睛蒙上,然后小朋友想一想刚刚他拿走的是什么水果,并说“××不见了”

2.孩子玩游戏。

孩子进行游戏,教师引导孩子说句子“××不见了”。

游戏可反复进行,这时家长可加入到游戏中来。

注意事项:

1.“水果店“中的水果应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2.游戏最后也可以请孩子吃吃自己爱吃的水果,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猜猜看,谁没有来(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学习类推及口头表达。

2.学说短句“鸡妈妈和小鸡来了”和“鸭妈妈和小鸭来了,……

准备:

图片一张,鸡、鸭、狗、猫各一对。

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这天,天气很好,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在玩,都有谁来到草地上玩呢!

看,鸡妈妈和小鸡来了,鸭妈妈和小鸭来了,狗妈妈和小狗来了,猫妈妈也来了,还少一个小动物没有来,是谁没有来呢?

”这时停讲故事,并鼓励孩子想想看是谁没有来;如果孩子猜不到,教师说:

“那个没有来的小动物还躺在盒子里睡觉呢!

”教师请一孩子上来找找看,盒子里可同时放着小兔、小象,让孩子按需要选一个。

2.游戏可变换小动物再重复玩一次,可让孩子重复练习短句。

盒子里的动物可根据孩子的能力而增加到三个或四个。

注意事项:

1.所用动物必须是孩子所熟悉和喜欢的,成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另外确定。

2.在日常生活中玩这个游戏,可以用其他配套物品进行。

想想看,应该放在哪儿(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学习分类。

2.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

准备:

1.一个三层的玩具架:

上层放娃娃,中层放汽车,下层放积砖。

2.要桌上放与孩子人数相等的三种玩具。

过程:

1.引导孩子观察。

教师将玩具架放在前面,请孩子观察:

玩具架上有几件玩具?

还有的玩具在哪儿?

大家用眼睛找找看,找到后用手指出。

2.引起兴趣。

教师说:

“玩具玩完后,放在桌上、地上好看吗?

应该怎么办?

教师让孩子自由说。

3.教师示范。

教师说:

“今天收玩具和平时不一样,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拿起娃娃故意放在中层、下层,问孩子“对吗?

好看吗?

”请一孩子上来放,放对了,给予表扬,教师说:

“看到了吗,要把娃娃放到有娃娃的地方,这样才好看。

”依次说明汽车、积砖摆放的位置。

4.孩子动手操作。

全体孩子收拾玩具,教师注意孩子完成任务的情况,不作具体指导,放好后坐好。

5.教师引导检查。

教师请孩子仔细看看玩具架,看看有没有放错的玩具,教师引导孩子寻找,请个别孩子上来纠正,并给予表扬。

教师说:

“小朋友真能干,玩具收拾得又整齐又漂亮,以后都要这样收。

注意事项:

家长在家中,也可同样要求孩子将玩具分类摆放。

卖豆豆(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初步了解物品的多和少。

准备:

豆子若干,装豆子用的两个大盘,每人一个小碗。

过程:

1.激发孩子兴趣,交待活动内容。

家长抱孩子围着大盆坐,围成两个圆圈,教师站在两盆中间,对孩子说:

“宝宝,看看,盆里有什么?

”“豆豆”,“今天我们要和这么多豆子做游戏。

教师说:

“卖豆豆,卖豆豆,宝宝卖豆豆,卖给爸爸和妈妈好吗?

”引起孩子的兴趣,家长要说:

“我买豆豆。

2.初步了解物品多、少。

若孩子用小碗舀了满满一碗豆豆给家长时,家长说:

“多了,多了,减少些。

”孩子就倒出一些豆豆再递给家长,若孩子用小碗舀了少许豆豆给家长,家长就说:

“少了,少了,多加些。

”孩子就再添一些后给家长,孩子做对了,家长要说:

“谢谢!

”反复几次,每次都要让孩子“减少些,或多加些”,同时教孩子说“多了”,“少了”。

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让孩子将豆子放进嘴里,鼻子里。

2.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让孩子感知多的,少的。

收玩具(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学习和同伴合作收玩具。

2.知道玩具要放整齐,并摆放在固定位置上。

准备:

1.玩具都玩过,已知道这些玩具的摆放位置。

2.积木两盒,拼图两盒,宝高一筐。

过程:

1.教师将积木、拼图、宝高等玩具都摆在地板上,让孩子说出名称和收的方法: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玩具叫什么名字吗?

怎么把它们收起来?

收好以后放在什么地方吗?

2.教师告诉孩子收及摆的要求:

“积木要一块块按顺序摆放到盒子里;拼图要一块块按图的顺序放进盒子里;宝高要轻轻地放进筐子里,两个人要一起收,收好以后两个人一起抬,把玩具放到原来放玩具的地方。

3.孩子两两收玩具。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朋友一起收玩具,看谁收得好,放得对。

”教师发现摆放不正确随时给予孩子指导。

4.教师把孩子收三种玩具时出现的比较大的问题再讲解一遍。

游戏可重新开始,孩子交换品种收,表扬收得好、摆得对、合作好的孩子。

注意事项:

平时玩玩具时尽量让孩子自己收,自己放,养成习惯。

给娃娃脱衣服(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初步学习解扣子脱衣服的技能。

2.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准备:

1.衣服可以穿脱的娃娃人手一个。

2.家长穿一件前襟开扣的外套。

过程:

1.教师与孩子谈话,引出活动:

“小朋友,平时脱衣服是爸爸、妈妈帮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脱的?

小朋友长大了,以后应该自己脱。

2.出示娃娃:

“你们看,这是谁?

布娃娃没有爸爸和妈妈,好可怜,今天,小朋友做一次布娃娃的爸爸妈妈,帮娃娃脱衣服,好不好?

看看谁做得最好!

3.教师请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把娃娃给孩子并指导孩子帮布娃娃脱衣服:

“宝宝来,你现在是娃娃的爸爸了,你来帮娃娃脱衣服吧。

对,先把扣子一个一个解开来,然后把娃娃衣服从肩膀处往后拉,再拉娃娃的一个袖子,一个拉好了再拉另一个,衣服脱好了。

”教师表扬脱好衣服的孩子:

“宝宝真能干真象娃娃的爸爸。

4.脱好后教师请家长帮娃娃的衣服穿上,扣好扣子,鼓励孩子重复练习解扣子,脱衣服。

5.家长对孩子说:

“妈妈身上热了,想把外衣脱掉,你能帮忙吗?

”让孩子为自己解扣子,脱衣服。

注意事项:

1.2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具备了这种能力,因此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2.当孩子能较好地掌握脱衣服的技能以后,就可以进行穿衣服和扣扣子的技能训练了。

三八节(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和制作礼物表现对妈妈的爱。

准备:

每人一把圆头剪刀、浆糊、抹布、一张白纸、蜡光纸、皱纹纸、一盒油画棒。

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孩子对妈妈的关心。

“小朋友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你们准备什么礼物呀?

你们喜欢吗?

你们的妈妈真好,很爱你们。

你们喜不喜欢你们的妈妈?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她们的节日,小朋友们想一想,准备一份什么礼物送给她们呢?

”,尽量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2.制作礼物。

家长根据孩子的设想需要,把材料准备好,帮助孩子共同制作礼物,如孩子想做一朵花给妈妈,家长可建议孩子用皱纹纸做一朵花,也可以用油画棒在白纸上画一朵花,然后涂上漂亮的颜色;或用蜡光纸剪一朵花送给妈妈。

家长要协助孩子,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教师重点指导帮助制作有困难的孩子和家长。

礼物制作完成后,教师要求孩子用语言对妈妈表示祝贺并把礼物达给妈妈,如“祝妈妈节日快乐,红花送给好妈妈”。

3.欣赏儿歌《三八节》。

教师念儿歌《三八节》给孩子欣赏,启发孩子给妈妈唱支歌、跳个舞,祝贺妈妈的节日,让妈妈开心。

注意事项:

如果去参加活动的是婆婆或奶奶,那么要告诉孩子“三八节”也是她们的节日,应把礼物送给她们;如果来参加的是爸爸或爷爷,那么一定要让孩子把礼物带回去送给妈妈,家中如果还有奶奶或婆婆,回去后还可以启发孩子再制作一些礼物送给她们。

自编儿歌《三八节》三八节

今天是“三八节”,妈妈过节了,

我要唱支歌,我要跳个舞,

还要做朵大红花,送给我的好妈妈,

妈妈见了笑哈哈,夸我是个好娃娃。

妈妈生病了(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初步学习关心成人,成人生病时能表示同情、关心,并能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进行安慰。

2.模仿医生给成人看病。

准备:

每人一套医疗器械玩具:

听诊器、温度计、针筒等。

过程:

1.看教师和孩子做“医生”,看后请一位孩子躺在教师用的桌子上,问大家:

“××怎么啦?

生什么病知道吗?

我是医生,我来给他看看,摸摸额头,啊,发烧了,要打针。

”教师用夸张的动作给孩子“打”过针后问“病”孩子:

“好一点了吗?

”“好了。

”“好了就起来回家吧。

2.用语言激发孩子对妈妈生病的关心,帮助孩子回忆自己生病时,妈妈对他的关心、照顾,激发起孩子对妈的关心: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生过病,谁照顾你的?

怎么照顾你的?

如果妈妈生病了,你怎么办呢?

”尽量引导孩子用语言说出来。

3.教师请家长和孩子游戏。

如:

家长突然说:

“哎呀,我肚子痛。

”然后引导孩子帮助揉揉肚子,并用简单的语言安慰家长,如:

“妈妈我帮你揉肚子,给你吃点药吧。

”用听诊器给家长听一听、量量体温、打针等。

注意事项:

1.家长所说的病症一定要是孩子比较熟悉的。

2.平时生病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下生的是什么病,有什么病症,怎么治吃什么药,打什么针等,让孩子了解一下简单的医务常识。

当好小听众(2岁4个月—2岁6个月)

目的:

1.能安静倾听成人讲故事,不随便插嘴讲话、乱动。

2.愿意向好的孩子学习。

准备:

1.准备一个好听的故事:

《小兔子找太阳》。

2.四幅图:

(1)小兔和妈妈站在房子外面,手指屋檐上挂的两个灯笼;

(2)小兔和妈妈在田边,指着地里的三个大红萝卜;(3)小兔和妈妈站在草地上,指着天上飞的三个大气球;(4)小兔和妈妈站在草地上,指着天空中的大红太阳。

过程:

1.教师:

“今天我要给小朋友讲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

《小兔子找太阳》。

2.教师提出听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