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6956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docx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

  这个教学实录是2000年我在嘉定区实验中学上课的记录,由我根据录音整理。

后来全国中语会在兰州(好像是在兰州,也许记忆有误)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邀请魏书生老师和我也去上一堂课,我教的就是《少年中国说》,用的仍同样的教法,上了两堂课。

到第二课结束时,学生几乎已能全文背诵,课后陈金明老师(当时任全国中语会秘书长)对我说:

“你的课是名副其实的‘教----读课’!

”我至今仍记得他拖长了声调说出这个“教”字时的欣赏的神态。

有几位听课的老师也对我说,他们一边听课,一边用我指导学生的方法背诵,最后也都背出了全文。

他们认为这样上课,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我教文言文,历来反对串讲,反对一字一句嚼烂了“喂”。

文言文首先是“文”,就应该把它作为饱含思想感情的“文章”来教,词句的解释应该在理解文章意蕴的前提下进行。

《少年中国说》的教学,基本上体现了我教读文言文的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体会作者对国家前途满怀信心的豪迈感情作为教读的主线,结合“背读法”的尝试,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读,在背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生最后不仅背出了文章,而且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强烈的感受。

这两堂课较好地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如果把整个教读过程看作一个训练过程的话,那么这就是我所倡导的那种综合的、立体的、灵活高效的训练。

  我始终认为,一堂课的或成或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它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理念。

一堂理想的语文课,首先应该看得出执教者在教育理念上的执着追求。

  

(一)初读印象大家谈

  师:

昨天请同学们自读《少年中国说》,这堂课想先听听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总的印象。

请随意说,有什么印象就说什么。

  生⑴:

这篇文章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我觉得并不难懂。

有些句子虽然不完全理解,但我感觉到作者的感情很强烈。

  生⑵:

文章写得热情奔放,用了很多排比句,读起来很有劲。

  生⑶:

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字里行间有一种自豪感,读了使人振奋。

  师:

你们能不能具体说说,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劲,哪些句子使人振奋。

  生⑷:

第二段写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一句写老年,一句写少年很有意思。

  师:

什么叫“很有意思”?

  生⑷:

……一句句对比,……很新鲜……

  师:

你的意思大概是说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写得很充分,很鲜明;而且这种句句对比的写法,给人一种新鲜感,是吗?

(生点头)

  生⑸:

这一段里还用了大量的排比句。

  师:

读有时候感觉怎么样?

  生⑸:

觉得有气势。

  生⑹:

我觉得结尾处一些句子读起来顺口,而且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不过,里面有些句子我还不大懂。

  师:

既然不大懂,怎么还会受到鼓舞?

  生⑸:

……好像有一点感觉……有些句子我翻译不出来。

  师:

哦,这叫做“跟着感觉走”(笑)。

你所谓的“不懂”,大概是指不会翻译,是吗?

(生点头)其实,你感受到了作者的热情,这就是一种理解,不过这种理解靠的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靠直接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它有时候比理性的分析更重要。

读文言文,我倒宁可要你们对文章有一种准确、生动的感觉,而不要为了翻译而忽略这种直接的感受。

要知道,有些文言句是很难用现代语对译的,这篇文章最后的一些句子,就很难翻译得不走样,因为它是韵文,跟一般的散文句子不一样。

你既然已经从这些句子感觉到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说明你已经大体上读“懂”了,也说明你有很好的语感。

大家还有意见要发表吗?

(学生继续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句子,说了自己的感受)

  

(二)走近梁启超

  师:

同学们自读了这篇课文,你们不仅跟着感觉“走”了一回,而且走得蛮有水平(笑)。

就是说,你们的感觉很准确,你们的确抓到了梁启超文章的主要特点。

有人对梁启超文章,有这样的评价:

“以饱含感情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

”你们听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齐答:

“听懂了!

”)“流利畅达”会写吗?

(一学生上前板书)很好,完全正确。

我测试一下大家的即时记忆能力:

有人怎样评梁启超的文章?

  生⑹:

以饱含感情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

  师:

你们看,刚才我们谈初读的印象,跟人们的这个评价一致吗?

(生齐答:

“一致。

”)梁启超的这篇文章确实笔下饱含感情,文字流畅,很有感染力;从这篇文章我们还看到了作者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可是,你们知道这样一篇有自信、不自馁的文章是作者在怎样的处境中写的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近代史。

看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梁启超的情况。

  生⑺: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和他一起主张变法的有他的老师康有为,还有谭嗣同等人。

  生⑻:

他们想改良政治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

  师:

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做什么?

(生⑻答: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失败以后的情况怎样?

  生⑼:

支持他们变法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到了日本。

  师:

你们还能知道这些历史知识,我很高兴。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

这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尤其是因为梁启超文章写得好,还办了报纸宣传维新的思想,对知识界的影响极大。

当时不少人还模仿他的文笔写文章,叫做“新文体”(板书)。

今天看来,梁启超的思想虽然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作为中国近代向西方资产阶级寻求“真理”的先驱者之一,他关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这种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请同学们再注意一下本文的写作时间。

它写于1990年,也就是百日维新失败后的第二年。

当时梁启超在哪里?

  生:

(齐)日本。

  师:

对,这篇文章是他逃亡日本的时候写的,当时他27岁,正是一位有抱负的“中国少年”。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处境:

变法失败,同志被杀,清政府要捉他,他不得不寄身异国,过着流亡的生活。

我再补充一点背景材料:

当时正值中日甲午海战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至此,中国与英、法、日、俄、美等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得已经使我们记不清楚了,国家正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可见梁启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仅个人的政治主张遭到严重的挫折,弄得有家难归,流亡异国,而且整个国家都处于危难之中。

可是,你们有没有从这篇文章中感觉到一点点灰心丧气的情绪?

没有!

刚才同学们谈读后的感受,大家都觉得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这是多么不容易!

下面我们来具体地揣测一下作者在当时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这从文章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

谁先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学生一人朗读)

  师:

“老大帝国”是什么意思?

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什么?

  生⑽:

“老大帝国”就是“年老的帝国”(师插问:

“你怎么知道老大是年老的意思?

”生答:

“过去读到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

”)跟“老大帝国”相反的是“少年中国”。

  师:

这里的“老大”还有“衰老”的意思,日本人所以这样说我们,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

不过,把中国称做“老大帝国”,是不是日本人首创的?

  生⑾:

不是的,是西欧人先这样说的。

(师插问:

“你怎么知道的?

”)文章里说,“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就是说这句话是从欧洲人那里抄袭来的。

  师:

那为什么文章一开头要说日本人,而不是说“欧西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生⑾:

因为日本人最坏。

(笑)

  师:

当时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没有一个不是坏东西。

你说的恐怕不是理由。

  生⑿:

因为作者当时住在日本,他只听到日本人这样说。

  师:

这样理解比较合理。

作者一定是先听到日本人这样说,然后指出这种说法的来源。

注意句子里这个“盖”字,有推断原因的作用,可以解释为“原来是”。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当时东方人、西方人都这样看中国。

关注着国家命运的梁启超听到日本人这样说,当然深有感触,但又不能同意这种说法,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请注意下面这个句子:

“呜呼!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谁先来解释一下?

  生⒀:

唉,我们中国他果真衰老了吗?

  师:

基本正确。

“呜呼”这个感叹词你们在《捕蛇者说》里遇到过,还记得那个句子吗?

  生⒁: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师:

记得很准确。

不过我说他(指生⒀)的解释“基本正确”,因为还有一点小小的不正确。

他把句子里那个“其”字解释为“他”,是不对的。

这里的“其”字只表示一种语气,你们再体会一下,这是一个带有什么语气的问句。

  (学生各自诵读、体会)

  生⒂:

带有反问语气。

  师:

你的语感不错。

现在我们为了加强反问的语气,常常在句子前面用什么词?

  生⒂:

难道。

  师:

对极了!

这个“其”就相当于现在说的“难道”。

这是一个语气很强的反问句。

“唉!

咱们中国难道果真衰老了吗?

”从这个句子看作者同意中国已经衰老的观点吗?

(生齐答:

“不同意!

”)说说理由。

  生⒃:

下面他反驳了这种观点。

  师:

你没有弄清我问题的要求。

我要求从这个句子本身看作者对这种观点的态度。

你能回答吗?

  生⒃:

作者用了个反问句。

  师:

这就对了。

比如我问你们:

“难道我老了吗?

”其实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

不过,这里要注意,作者用“呜呼”领起这个反问句,说明他既不能同意这种观点,但又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因为从当时中国一次次向帝国主义列强屈辱求和的情况看,确实处处显示出一种衰亡的迹象。

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

下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谁来说?

  生⒄:

梁启超曰:

恶(è),是何言,是何言!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

他有没有读错字音?

  生⒅:

第一个字读wū,他读了è。

  师:

这个字书上有注解,以后要认真看注解。

那么什么情况下念è?

  生⒅:

“可恶”的时候念è。

  生⒆:

“可恶”的恶读wù,他也读错了。

“恶劣”的“恶”才读è。

  师:

对了。

这个字有三个读音,谁来总结一下?

好,就你(指生⒅)来吧!

  生⒅:

“恶劣”的时候读è,“可恶”的时候读wù,这里读wū,是表示感叹的助词,有反对的意思。

  师:

现在我们对别人的意见表示强烈的反对,一般用什么表示感叹的助词?

  生:

(众)“哼!

”“呸!

”“喝!

”……

  师:

如果要为这个“恶”找一个大体相当的字,找哪个好?

  生:

(齐)“呸!

  师:

为什么?

  生⒆:

这个“呸”最有力,还有斥责的味道。

  师:

我猜到你们会找这个“呸”,因为你们的感觉总是很准确的,现在请一位同学把这个句子解释一下,谁来?

  生⒇:

梁启超说:

呸!

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

我的心目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着。

  师:

这里,作者针对“老大帝国”的说法,提出了一个“少年中国”。

这个“少年”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什么年龄?

过去在文言文里读到过这个词吗?

  生(21):

初二的时候在《冯婉贞》里学到过这个词,“谢庄少年”,就是谢庄的青年。

  师:

你的记忆力很好。

古代称青年男子叫“少年”,比我们现在说的“少年”要年龄大些。

那么“少年中国”现在该怎么说?

  生(22):

青年的中国。

  生(23):

年轻的中国。

  师:

两种说法请选择一个,说明选择理由。

  生(24):

“年轻的中国”好。

“青年的中国”,别人会理解为“青年人的中国”。

  师:

还有一个问题请思考一下: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为什么不说“世上有一少年中国在”,而要说“少年中国”存在于我的“心目”中呢?

  生(25):

因为这个“少年中国”实际上不存在。

  师:

你说对了,因为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的确处处显示出衰老的迹象。

但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生(26):

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作者主张变法维新,就是要创造一个未来的中国。

  师:

说得好极了!

但你能从文章里找出根据证明你的观点吗?

  生(26):

下面有一句: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句子里有个“将来”,说明作者说的“少年中国”,不是现在这个中国。

  师:

对!

就应该这样思前顾后地读文章。

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当然也是作者的责任,因为他当时就是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

可见,作者说“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不仅针对日本人和欧洲人的言论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也寄托着作者的抱负和追求。

现在让我们回到对本文写作背景的讨论上来。

谁能小结一下,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由于什么原因而写这篇文章的。

给大家两分钟考虑的时间。

(学生思考)

  生(27):

作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听日本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说是“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作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

小结得很好。

谁还有补充的?

  生(28):

当时正是中日甲午海战以后,中国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生(29):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为了驳斥日本人和欧洲人,也为了表明自己的抱负。

  师:

经过他们二位补充,小结就更完整了。

我们读文章,尤其读过去的文章,如果能走近作者,知道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尝试背读法[上]

  师:

刚才我们讨论作者和背景的时候,已经读了课文的第一段。

现在请同学们不要看书,尽可能用文章里的原句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到日本以后,听到日本人是怎么说我们中国的?

  生(30):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师:

为什么这里用“一则曰……再则曰……”这样的句子?

  生(31):

为了强调。

  师:

作者强调什么?

  生(31):

强调日本人都这样说。

  生(32):

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日本人对中国只有这一种看法。

他们把中国看死了。

  师:

两位同学说得都有理。

我们可以把两人的意见合并起来:

作者既强调在日本这种看法的普遍性,也强调了它的唯一性:

日本人看中国,除了“老大帝国”,还是“老大帝国”。

那么首先说中国是老大帝国的,是日本人吗?

  生(33):

“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师:

作者是怎样通过自问自答严历地驳斥这种谬论的?

  生(34):

“呜呼!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梁启超曰:

恶,是何言,是何言!

  师:

他针锋相对提出了什么观点?

  生(35):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

你们看,作者的思路十分清楚。

请按这条思路,把作者的话连贯起来说一遍。

谁来试一试?

  生(36):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师:

你们看,我没有提出背诵的要求,可是事实上已经把第一段背出来了(向生(36))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你很容易就把这一段背出来了?

  生(36):

我理清了这一段的思路,再想想作者的原句,把它们连贯起来,就记住了。

  师:

你觉得这样背诵文章有什么好处?

  生(36):

不仅背出了文章,而且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师:

请同学们不要忽视他(指生(36))说的这些话,因为这些话里包含着读文言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背读法。

具体的说,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板书)。

下面,我们是不是就用背读法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不仅长,而且句子有点“缠绕”,特难背。

看我们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把它攻下来。

  (学生诵读第二段)

  师: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37):

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

  师:

上一段结尾说“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这一段紧承上段,应该论述“少年中国”的特点,思路才顺。

可是作者却不说“国”而要说“人”,这是为什么?

能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吗?

  生(38):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师:

可为什么说“欲言国之老少”,先要“言人之老少”呢?

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也请用文章里的句子回答我。

  生(39):

“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说明国家的老少和人的老少是一样的。

  师:

你能把你找出的这句话具体地解释一下吗?

(生(38):

不会。

)你不可能全句都不会解释,要不你怎么会正确地把它找出来呢?

我敢肯定,你已经大体读懂了这个句子,只是句子里有个别字眼还不能确切地理解。

是这样吗?

(生点头)那请你把不会解释的字提出来。

  生(38):

“固”,还有“宜”字。

  师:

我估计你会提出这两个字来,因为它们在文言文里这种用法你们过去没有学到过。

现在我讲一讲。

“固”是“固然”,这里和下面的“亦”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我们说的“固然……也……”。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也”表示进一步肯定另一个相关的事实。

如“你说的固然正确,他说的也没错”。

“宜”,这里是“应当”的意思。

现在你能不能把这个句子的意思连贯起来讲一讲?

  生(38):

人固然有老和少的不同性格,国家也应当这样。

  师:

对了!

可见作者阐述“人之老少”,正是为了论证“国之老少”。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阐述人之老少的。

这一段除了开头一句(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领起下文,最后一句(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国亦宜然)点明中心外,中间写老年与少年不同性格,一共有几句,大家数一数。

  生:

(众)七句。

  师:

同学们大概已经发现,这些句子都用了排比的句法。

句子的结构都差不多。

因此,如果我们理清了思路,要背下来是不难的。

相反,要是思路理不清,就难免被这些句子缠绕得昏了头。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一开头就抓住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主要特点的。

  生(39):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师:

你们认为作者说的是不是符合实际?

  生(40):

事实是这样,我爷爷就老爱说他们从前怎样怎样。

(笑)

  师:

是啊,老年人常常要怀旧。

年轻人会这样吗?

你们常说“我从前在妈妈怀里吃奶的时候怎样怎样”吗?

(笑)那你们爱说什么呢?

  生(41):

希望以后考取重点高中。

(笑)

  师:

是啊,年轻人总是计划着未来,憧憬着明天。

不同年龄的人,经历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心态。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老年人的。

请同学们把这个比较长复句中写老年人的小分句挑出来,连贯起来读一读,看看句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42):

“老年人常思既往……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保守也故永旧。

  师:

请大家从两个方面观察这组句子的特点:

1.每个小分句的结构特点;2.小分句和小分句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问题有相当难度,看谁能够说清楚。

(学生思考两分钟)

  生(43):

从第二句开始,每句的结构相同,都用了“惟……故……”这样的句子。

(师插问:

上半句和下半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是因果关系。

  师:

对了,“惟”就有因为、由于的意思。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这句话现在怎说?

  生(43):

因为思念过去所以产生留恋心。

  师:

很好,你圆满地回答了我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谁能作出同样圆满的回答?

  生(44):

每个句子之间好像也有因果关系。

  师:

你看出一点头绪了。

不过,光说因果关系,还不能完全说明这些小分句之间的确切关系,请进一步作整体的观察:

句和句之间在因果关系的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生(45):

上一句的果,是下一句的因,下一句的果,又是再下一句的因。

  师:

你准确地抓住句子特点了。

这组句子像一根链条,因和果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最后推出老年人“永远守旧”(永旧)的结果。

我给这种句子取个名字,叫做“因果连锁句”,你们赞成吗?

(生齐答:

赞成!

  师:

赞成的理由是什么?

  生(45):

这个名字很形象,能够表示这种句子的特点。

  师:

你能不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把作者说老年人的一组句子的意思说出来。

说的时候,清注意句子间的因果连锁关系。

  生(45):

老年人常常想以往的事,因为常常想以往,所以产生留恋心,因为留恋所以保守,因为保守所以永远守旧。

  师:

说得很好!

  (按同样方式分析写少年人的一组“因果连锁句”。

教师边引导学生分析,边完成板书:

  老年人常思既往——故生留恋心——故保守——故永旧

  少年人常思将来——故生希望心——故进取——故日新)

  师:

请你们观察板书,写老年和少年的句子句句相对。

现在就请大家看着板书,用作者原句说一遍。

请同座的两人轮流说给对方听。

(学生按要求完成)现在我把板书擦掉,请大家凭记忆把这组很复杂的句子说出来。

谁来试试?

  生(46):

“老年人常思既往……惟进取也故日新。

  师:

你是用什么方法说出这个很长的复句的?

  生(46):

先理清思路,再背……

  师:

在背的过程中又加深了理解,是吗?

(生点头)还记得我说过的方法名称吗?

  生:

(齐)背读法。

  ——以上第一教时

  (五)继续尝试新读法[下]

  师: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会了背读法。

这堂课先请你们用这个方法把第二段中的其余几个句子背出来。

为了帮助记忆,同学们也可以用我上一节课板书的形式,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把关键词语找出来。

仍以两人为一组,轮流背诵,相互检查。

  (学生按要求背读,10分钟)

  师:

据我观察,同学都背得很顺利。

但不知大家是死记硬背呢,还是用的背读法。

(生插话:

背读法。

)我要检查一下。

这一段里有两个最难记的句子,“老年人常多忧虑……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的?

  生:

(众)理思路。

……都写下来了。

  师:

好,谁上黑板写写看?

请两位同学,一人写老年,一人写少年。

要像我上回板书那样,写出对比的关系来。

  学生两人完成板书:

  老年人常多忧虑——故灰心——故怯懦——故苟且——故能灭世界

  少年人常好行乐——故盛气——故豪壮——故冒险——故能造世界

  全班学生先看着板书背诵,然后教师擦去板书再让大家背诵)

  师:

现在我们请课代表推荐一位最怕背书的同学来背诵这个句子。

(课代表说出了一名学生的名字)你是有点怕背书吗?

(生点头)我过去也怕背书,咱俩可以交流交流经验。

(笑)我小时候常常因为背不出书被老师打手心,老师说我是“聪明面孔笨肚肠”。

(笑)照理说,年纪老了记忆力要减退,可是现在我倒反而不怕背书了,像这篇课文,我只用了三刻钟左右的时间就把全文背出来了。

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生(47):

因为掌握了背书的方法。

  师:

什么方法?

  生(47):

背读法。

  师:

什么是背读法?

你还记得我们说过的那两句话吗?

  生(47):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师:

你瞧,你记得很好,你的记忆力比我过去强多了。

(笑)如果再懂一点背书的方法,肯定会如虎添翼。

(笑)现在就请你把这个特难背的长句背出来。

  (生(47)背书,边背边想,中间有一处顿歇较长,很快看了一下书)

  师:

背得很好!

你偷看书了吗?

  生(47):

只偷看了一次。

(笑)

  师:

大家别笑,偷看的能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

(笑)因为偷看时要求眼光迅速从书上扫过,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自己迫切需要的文字信息,这种能力不是很有用吗?

当然,不能用这种能力来对付考试。

(笑)这位同学(指生(47))不仅掌握了背读法,而且还锻炼了这种快速阅读的能力,(笑)现在你还怕背书吗?

  生(47):

不怕。

  师:

确实,学习只要得法,什么困难都不可怕。

  (六)教读第三段

  师:

这一段明显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中国少年对国家的责任;第二部分是韵文,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进行热烈的赞颂。

先看前面一部分。

作者认为,要创建少年中国,责任全在中国少年的肩上,而不能靠当时执政的“中国老朽”,理由是什么?

  生(48):

因为他们腐败无能。

  师:

文章里怎么说的?

  生(48):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

  师:

“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是什么意思?

  生(48):

他们快要死了。

(笑)

  师:

对,有个成语叫“行将就木”,就是快要进棺材了。

作者叫他们“中国老朽”,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