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747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docx

实验心理学颜色偏好论文

颜色爱好测验

摘要:

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和等距量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通过用等级相关的方法计算两种量表和两被试颜色爱好的等级相关系数,说明了两种方法的测试效果基本一致,不同被试对颜色的爱好是有差异的。

关键字:

颜色爱好对偶比较法顺序量表等距量表

1前言

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感觉阈限和测量阈上感觉两大类。

阈上感觉的测量是通过制作心理量表来实现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但是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

像声音,重量等等。

所以要测量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

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对偶比较法:

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

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有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

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的零点,它只按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

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出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

顺序量表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来制作顺序量表。

心理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零,不但能说明某种心理量的顺序,可以说明其中两个心理量之间的差别。

它比顺序量表要精确。

一般用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来制作等距量表。

本次实验尝试用对偶比较法测定被试的对颜色爱好的程度,并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顺序量表和将顺序量表转化为等距量表。

2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颜色爱好的程度,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作顺序量表。

3实验方法

3.1被试

随机抽取的10个身体健康无色盲症的应用心理学061班学生

3.2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3.3实验程序

3.3.1对偶比较法;

(1)实验前主试按对偶比较法原则排列呈现顺序,并制成相应的表格。

每对色笔比较两次,两次比较时应颠倒两支笔的空间位置。

(2)主试按顺序成对地呈现不同颜色的笔,要求被试加以比较并报告两者中喜欢哪一个,被试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不能有折中答案。

主试记下被试的选择结果,喜欢的记“1”分,不喜欢的记“0”。

并将得分填到相应的表格内。

3.3.2等级排列法:

(1)主试要求被试依次“最喜欢--最不喜欢”的顺序将10种颜色笔从左至右排好。

主试记下结果,排在最左侧者计10分,然后依次减少1分,最右侧者记1分。

(2)主试要求被试依次“最喜欢--最不喜欢”的顺序将10种颜色笔从左至右排好。

主试记下结果,排在最左侧者计1分,然后依次递增1分,最右侧者记10分。

4实验结果

1、表一:

等级排列法的实验结果和具体运算过程

A黑

B褐

C深蓝

D浅蓝

E绿

F青

G黄

H橙

I粉红

J大红

1

8

7

10

6

5

3

4

2

1

9

2

7

2

4

6

1

9

10

5

8

3

3

10

8

7

3

4

1

5

6

2

9

4

9

8

10

5

6

1

3

4

2

7

5

10

1

6

4

5

7

8

3

2

9

6

3

1

6

7

5

9

10

2

4

8

7

2

1

6

7

3

10

9

8

5

4

8

10

8

7

3

4

1

5

6

2

9

9

10

6

3

2

1

8

7

9

4

5

10

7

5

3

6

4

9

10

8

1

2

等级总和

76

47

62

49

38

58

71

53

31

65

平均等级(MR)

7.6

4.7

6.2

4.9

3.8

5.8

7.1

5.3

3.1

6.5

平均选择分数(Mc=n-MR)

2.4

5.3

3.8

5.1

6.2

4.2

2.9

4.7

6.9

3.5

P=Mc/(n-1)

0.27

0.59

0.42

0.57

0.69

0.47

0.32

0.52

0.77

0.39

M′c=Mc+0.5

2.9

5.8

4.3

5.6

6.7

4.7

3.4

5.2

7.4

4

P′=M′c/n

0.29

0.58

0.43

0.56

0.67

0.47

0.34

0.52

0.74

0.4

Z

-0.53

0.20

-0.18

0.15

0.44

-0.08

-0.41

0.05

0.64

-0.25

Z′

0.00

0.73

0.36

0.68

0.97

0.46

0.12

0.58

1.18

0.28

名次

10

3

7

4

2

6

9

5

1

8

2、根据上表Z′做出如下等距量表

00.51

图一:

10人对10种颜色爱好的程度

3表二:

被试一10对颜色对偶比较数据处理

A黑

B褐

C深蓝

D浅蓝

E绿

F青

G黄

H橙

I粉红

J大红

A黑

B褐

A(A)

C深蓝

A(A)

C(C)

D浅蓝

D(D)

D(D)

D(D)

E绿

E(E)

E(E)

E(E)

D(D)

F青

F(F)

F(F)

C(F)

D(F)

E(E)

G黄

A(A)

G(G)

C(C)

D(D)

E(E)

F(F)

H橙

H(H)

H(H)

H(C)

D(D)

H(H)

H(H)

H(H)

I粉红

I(I)

I(I)

I(I)

I(I)

I(I)

I(I)

I(I)

I(I)

J大红

J(A)

J(J)

D(D)

E(E)

F(F)

J(J)

H(H)

I(I)

第一轮

3

0

3

8

5

2

1

6

9

4

第二轮

4

0

4

7

6

6

1

6

9

2

总计C

7

0

7

15

11

8

2

12

18

6

P=C/2(n-1)

0.39

0.00

0.39

0.83

0.61

0.44

0.11

0.67

1.00

0.33

C′=C+1

8

1

8

16

12

9

3

13

19

7

P′=C′/2n

0.4

0.05

0.4

0.8

0.6

0.45

0.15

0.65

0.95

0.35

Z

-0.25

-1.65

-0.25

0.84

0.25

-0.13

-1.04

0.39

1.65

-0.39

Z′

1.39

0.00

1.39

2.49

1.90

1.52

0.61

2.03

3.29

1.26

顺序

6

10

6

2

4

5

9

3

1

8

4、根据上表Z′做出如下等距量表

图二:

被试一对10种颜色爱好的程度

5讨论

5.1空间误差:

即样品在空间中不同方位呈现,于判断时产生的误差现象。

由于比较时每对刺激同时呈现,一左一右,会产生空间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本次实验采用了每对刺激都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的位置的方式进行。

如第一轮以AB形式呈现,则在第二轮中以BA形式呈现。

尽管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但是发现,本次实验还是出现了空间的误差。

第一轮第二轮

被试一:

黑色——大红大红;大红——黑色黑色

深蓝——青色深蓝;青色——深蓝青色

深蓝——橙色橙色;橙色——深蓝深蓝

深蓝——大红大红;大红——深蓝深蓝

5.2由于此次使用的样品是水彩笔,直接用笔身颜色来判断,而这些水彩笔的颜色整天偏暗,都不够鲜艳,因此有些本来被试挺喜欢的颜色,如黄色和红色,由于偏暗,造成被试把这两个颜色排在了后面。

6结论

6.1根据表一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0个被试对10种颜色的喜欢程度排列是:

粉红>绿>褐>浅蓝>橙>青>深蓝>大红>黄>黑。

根据Z′行数据,可画出此被试者对这几种颜色喜爱的程度,如图一所示。

6.2从表二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被试一最喜欢粉红色,最不喜欢褐色。

根据Z′行数据,可画出此被试者对这几种颜色喜爱的程度,如图二所示。

参考文献

1杨治良主编,《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p187-193

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实验指导书》P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