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605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docx

浙江省杭州七中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20131204)

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8页,有5大题2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蓝、黑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卷Ⅰ、Ⅱ,考试时不能使用计算器。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Fe—56,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分)

1.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2.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NaNO3 H2SO4

③HCl   NaAlO2  NaCl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

②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③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加水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④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⑤25℃时,pH=12的1.0L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0.01NA

⑥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⑦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A.①②④   B.①②⑤C.③⑥⑦D.④⑤⑥

4.将1L1.00mol/L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L1.25mol/L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

将1L1.25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L1.00mol/L的Na2CO3溶液中。

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下)是:

A.1∶1B.2∶1C.2∶5D.5∶2

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

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

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b>aB.b>a>d>cC.a>b>c>dD.d>c>b>a

6.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可使同体积的Fe2(SO4)3、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

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B.1∶3∶6C.2∶3∶6D.6∶2∶1

7.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工业上金属钠是通过氯碱工业制取

C.在第③④⑤步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坩埚灼烧MgCl2·6H2O的反应式:

MgCl2·6H2O

MgCl2+6H2O

B.KSCN和FeCl3混合液存在着平衡:

3KSCN+FeCl3

Fe(SCN)3+3KCl,加入少量KCl固体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

C.常温下,将pH=2的稀硫酸稀释10倍,其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D.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溶度积常数Ksp=c(Ba2+)·c(SO42-)。

则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pH=0的溶液:

Na+、C2O42-、MnO4-、SO42-

②pH=11的溶液中:

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

Cl-、CO32-、NO3-、NH4+、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

Mg2+、NH4+、Cl-、K+、SO42-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

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

Fe3+、Al3+、NO3-、I-、Cl-、S2-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②④

10.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漂白粉上加入较浓的盐酸,产生的气体不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该漂白粉已经失效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SO42-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变血红色,说明FeCl2完全被氧化成FeCl3

D.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11.往含等物质的量的偏铝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二氧化碳的量关系正确的是

12.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

(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

(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13.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所示。

则甲和X(要求甲和X互换后也能符合要求)是

①Na2CO3溶液和稀盐酸②Cl2和Fe③C和O2

④SO2和NaOH溶液⑤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14.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15.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值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值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B.该溶液中c(SO42-):

[c(Cu2+)+c(Fe2+)+c(Fe3+)]>5∶4

C.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D.向该溶液中加少量铁粉不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16.将11.9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2.7g。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6.72L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

A.22.1g  B.27.2g  C.30g  D.30.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36分)

17.(8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液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

I.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H2A

H++HA-,HA-

H++A2-。

(1)NaHA溶液▲(选填“显酸性”、“显碱性”、“显中性”或“无法确定”);

(2)某温度下,若向0.1mol/L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此时该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c(H+)·c(OH-)=1×10-14b.c(Na+)+c(K+)=c(HA-)+2c(A2-)

c.c(Na+)>c(K+)d..c(Na+)+c(K+)=0.05mol/L

(3)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CaA(s)

Ca2+(aq)+A2-(aq)△H>0。

①降低温度时,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加少量浓盐酸,c(Ca2+)▲。

绿矾

H+

石灰水

II.含有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Cr2O72-。

为使废水

能达标排放,作如下处理:

Cr2O72-——→Cr3+、Fe3+——→Cr(OH)3、Fe(OH)3

(4)欲使10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3+,理论上需要加入▲FeSO4·7H2O;

(5)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3+)=2×10-13mol·L-1,则残留的Cr3+的浓度为▲。

(已知:

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18.(6分)2010年7月19~28日,第42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名中学生选手参加了本次竞赛。

我国选派的四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

中国国家代表队是此次比赛中唯一一支四名选手均获金牌的队伍,总分位列第一。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氧化二铝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物品时,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C.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为SiO2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E.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人们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

①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质子论。

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

下列粒子的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

A.H2OB.NH4+C.OH-D.HCO3-E.CH3COO-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概念。

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

如:

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反应产物H++[∶OH]-→H∶OH。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H3BO3+H2O===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填“H3BO3”或“H2O”)。

CuCl2+4NH3===[Cu(NH3)4]2++2Cl-;该反应中的酸是▲(填“CuCl2”或“NH3”)。

19.(8分)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写出生成Fe2+所有可能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若要确认其中有Fe2+,应选用▲(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KSCN溶液c.浓氨水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20.(8分)由单质A和化合物B两种粉末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按下图所示关系进行转化(有些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A、B的化学式分别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4)若要保存F溶液,应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

▲。

21.(6分)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

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

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2)回收S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

(3)向滤液M中加入(或通入)下列▲。

(填字母)物质,得到另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a.铁b.氯气c.高锰酸钾

(4)保温除铁过程中,加入CuO的目的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2.(8分)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用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

几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右图。

(1)过滤时主要玻璃仪器有▲。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离子,检验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3)反应II为:

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①▲;②趁热过滤;

③▲;④过滤、洗涤、干燥。

(4)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

准确称量mg产品配成100mL溶液。

步骤2:

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和20mL1.000mol·L-1的

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

冷却至室温,用0.1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未被氧化的Fe2+。

记录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

①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则产品中Mg(ClO3)2·6H2O的含量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3.(9分)卡巴拉丁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

以下是卡巴拉丁的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D的结构简式为▲。

(2)实现E→卡巴拉丁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C4H8NOCl)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水解且产物之一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写出由氯甲基苯(

)和丙酮(

)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五、(共7分)

24.(7分)取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xg放入一密闭

容器中加热至250℃,充分反应后排出所有气体。

将反应后

的固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将其中一份投入到足量的BaCl2

溶液中,最后可得到3.94g沉淀。

另一份溶于适量的水,无气体放出,再向水溶液中缓慢逐滴加入某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产生气体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盐酸后总共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2)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反应后的固体的成分▲(填化学式);

(4)密闭容器中排出气体的成分▲(填化学式);

(5)x=▲。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20131204)

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A

C

D

B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C

B

D

A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36分)

17.(8分)Ⅰ.

(1)无法确定(1分)

(2)b、c(2分)(3)①减小(1分)②增大(1分)

II..(4)83.4g(1分)(5)3×10-6mol/L(2分)

18.(6分)

(1)A、D(2分)

(2)②A、D(2分)③H2OCuCl2(2分)

19.(8分)

(1)铁表面被钝化(1分)

(2)①Fe+2H+==Fe2++H2↑(1分),2Fe3++Fe=3fe2+(2分)d(1分)

高温

②SO2+Br2+2H2O==2HBr+H2SO4(2分)66.7%(1分)

20.(8分)

(1)Al、Fe2O3(2分)

(2)Fe2O3+2Al==Al2O3+2Fe(2分)

(3)2Al+2OH-+2H2O=2AlO2-+3H2↑(2分)

(4)在F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防止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在F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抑制Fe2+水解(2分)。

21.(6分)

(1)Cu2S+4Fe3+==2Cu2++4Fe2++S(2分)

(2)温度过高苯容易挥发,温度过低溶解速率小(2分)(3)b(1分)

(4)调节溶液的pH,使铁元素(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1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2.(8分)

(1)漏斗、玻璃棒、烧杯(2分,写出2个给1分)

(2)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1分)

(3)①蒸发浓缩③冷却结晶(2分)

(4)①ClO3-+6Fe2++6H+=6Fe3++Cl-+3H2O(2分)②偏低(1分)

23.(9分)

(1)取代反应(1分)

(1分)

(2)

(1分)(3)

(1分)

(4)

(5分,每步骤1分)

五、(共7分)

24.(7分)

(1)0.448(1分)

(2)0.2mol/L(1分)(3)NaOHNa2CO3(2分)

(4)O2、H2O(2分)(5)6.09(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