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562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参考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2015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干冰升华

C.

矿石粉碎

D.

蜡烛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冰雪融化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2分)(2015•淮安)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学习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体积

B.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解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炽热的熔融物;

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解答.

解答:

解: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图中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图中操作错误.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瓶底放水,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图中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2分)(2015•淮安)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氢、氧原子重新组合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2015•淮安)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粘合剂.硅酸钠(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硅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x+(﹣2)×3=0,则x=+4价.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5.(2分)(2015•淮安)下列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缺少碘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B.

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

 

C.

油脂会使人发胖,应避免食用

 

D.

高楼着火,应迅速乘电梯下楼

考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均衡营养与健康;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吸烟有害健康;

C、根据油脂的生理功能和合理膳食原则判断;

D、根据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正确;

C、油脂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是人体的备用能源,要适量摄入;故错;

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

 

6.(2分)(2015•淮安)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NH3+H2O+CO2=NH4HCO3

 

B.

2A1+3H2SO4=A12(SO4)3+3H2↑

 

C.

2KMnO4

K2MnO4+MnO2+O2↑

 

D.

CuSO4+Ca(OH)2=CaSO4+Cu(OH)2↓

考点: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NH3+H2O+CO2=NH4H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2A1+3H2SO4=A12(SO4)3+3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2KMnO4

K2MnO4+MnO

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CuSO4+Ca(OH)2=CaSO4+Cu(OH)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2015•淮安)淮安是一座美丽的水城,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

 

B.

加洗涤剂使油污溶解在水中

 

C.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

考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可节约水资源;

B、洗涤剂能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

D、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

解答:

解:

A、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可节约水资源,说法正确;

B、洗涤剂能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促使油污和水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而不是使油污溶解,故错误;

C、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故正确;

D、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关于水的基本知识,如节约用水、软水和硬水的区分、水的净化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目的考查.

 

8.(2分)(2015•淮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物质可作为氮肥的是(  )

 

A.

CaCl2

B.

Ca(H2PO4)2

C.

K2SO4

D.

NH4HCO3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

解:

A、CaCl2不属于化肥,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9.(2分)(2015•淮安)ZPT常用作洗发液的主要去屑因子,分子式为C10H8N2O2S2Zn,ZPT不溶于水、无异味,具有极强的杀灭真菌作用.下列关于ZPT说法正确的是(  )

 

A.

ZPT中有25个原子

 

B.

ZPT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ZPT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不溶于水、无异味属于物理性质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D.根据物理性质来分析.

解答:

解:

A.ZPT是

由ZPT分子构成的,一个ZPT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故错误;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ZPT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8+14×2+16×2+32×2+65=317,故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

C.由ZPT的化学式(C10H8N2O2S2Zn)可知,它是由碳、氢、氮、氧、硫、锌六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和气味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以及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含义,比较简单.

 

10.(2分)(2015•淮安)下列

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加热沸腾,水蒸气冷凝

B

区别化纤与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点燃,闻气味

C

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D

探究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蒸发与蒸馏操作;气体的干燥(除水);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根据水的沸点低,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得到蒸馏水分析;

B、根据蛋白质的鉴别方法分析;

C、根据氨气能够和浓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解答:

解:

A、水的沸点低,加热时易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得到蒸馏水,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化纤没有,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氨气能够和浓硫酸反应,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实验,涉及蒸馏、鉴别、除杂干燥、元素的检验等,难度不大,依据相关的知识分析即可.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越,共18分)

11.(3分)(2015•淮安)请从①氯化钠②盐酸③氮气④氧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供给呼吸的是 ④ .

(2)能用做调味品的是 ① .

(3)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② .

考点:

氧气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食盐常用作调味品,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

解答:

解:

(1)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所以本题答案为:

④;

(2)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所以本题答案为:

①;

(3)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从而将其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

②.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2.(3分)(2015•淮安)淮安市某盐化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氯化钠 .

(2)t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据图可以知道碳酸钠和氯化钠在t1℃时的溶解度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判断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

解:

(1)据图可以看出,在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

氯化钠.

(2)t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填:

不变.

(3)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明显,故碳酸钠中含有氯化钠,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

降温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13.(4分)(2015•淮安)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 导电 性.

(2)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得知以下两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

Ⅰ.铁和硫酸铜溶液Ⅱ.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

②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铝>铁>铜 .

③小刚继续探究某未知金属X与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

设计了以下实验方

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下列实验方案及预测如果与事实相符,就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有 BCE (填序号).

A.将X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B.将X放入Cu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C.将X放入FeSO4溶液中能反应

D.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

E.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

考点:

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

解:

(1)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2)①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②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

铝和硫酸亚铁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因此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铁>铜;

③A.将X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说明X比铜活泼,但是无法比较X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该选项不能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B.将X放入CuSO4溶液中不能反应,说明X不如铜活泼,该选项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C.将X放入FeSO4溶液中能反应,说明X比铁活泼,该选项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D.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说明铁比X活泼,但是不能判断X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不能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E.将X放入FeSO4溶液中不能反应,放入CuSO4溶液中能反应,说明X比铜活泼,不如铁活泼,该选项可以判断出X、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故填:

导电;Fe+CuSO4═FeSO4+Cu;铝>铁>铜;B

CE.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3分)(2015•淮安)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用下列对应序号填空.

①金属材料②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 ① .

(2)特种陶瓷用于制作月球车中的超声电动机,它属于 ② .

(3)国产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 ④ .

考点: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和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1)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金属材料,故填:

①.

(2)特种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

②.

(3)大飞机的轮胎是用合金钢和橡胶等物质制成的,它属于复合材料,故填:

④.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进行.

 

15.(5分)(2015•淮安)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酸雨 .

(3)为防治该污染,某工

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 .

②该过程中可得到的化工产品是 硫酸亚铁和硫酸 .

(4)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 ①③④ (填序号).

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与能源.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节能观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

甲烷;

(2)二氧化硫会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而形成酸雨,故填:

酸雨;

(3)①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故填:

Fe2(SO4)3+2H2O+SO2=2FeSO4+2H2SO4;

②该过程中得到的化工产品是硫酸亚铁和硫酸,故填:

硫酸亚铁和硫酸;

(4)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能节约能源,正确;

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

故填:

①③④.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4分)(2015•淮安)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试管 .

(2)用胶皮管连接装置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导管口 用水湿润 ,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旋入胶皮管中.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 .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组装玻璃管和橡胶管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3)根据B装置值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可以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

(2)用胶皮管连接装置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导管口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旋入胶皮管中;

(3)B装置值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可以是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所以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故答案为:

(1)试管;

(2)用水湿润;

(3)2H2O2

2H2O+O2↑;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7.(5分)(2015•淮安)某化学小组对铁的冶炼、铁的锈蚀与防护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

热的目的是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 .

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

2Fe+3CO2 .

(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①实验中食盐的作用是 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