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474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复习题.docx

工程地质复习题

工程地质复习题

 

 

————————————————————————————————作者:

————————————————————————————————日期:

 

1.岩石的固相质量与固相体积之比值是(B)

A.岩石块体密度B.岩石颗粒密度

C.比重D.容重

2.影响岩石孔隙性的因素有(B)

A.比重B.结构C.构造D.外力因素

3.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叫做岩石的(B)

A.吸水性B.软化性C.可溶性D.崩解性

4.评价岩石抗冻性的指标是(A)

A.软化系数B.吸水率

C.抗压强度D.重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

1.岩石在单轴压力下变形,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叫做(D)

A.弹性模量B.变形模量C.塑性模量D.泊松比

2.岩石的强度指标,通常是用岩石的(A)来表示.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扭强度

3.花岗岩,石灰岩,钙质砂岩,千枚岩中,石灰岩的工程性质属于(C)

A.最好B.较好C.中等D.较差

4.硅质石英砂岩的主要工程力学持征之一是具有较高的(A)

A.强度B.可溶性C.膨胀性D.崩解性

1.生物物理风化的主要类型是(D)

A.冰劈作用B.热胀冷缩作用C.盐类结晶作用D.根劈作用

2.因强烈蒸发使地下水浓缩结晶,导致岩石裂缝被结晶力扩大,叫做(B)

A.热胀冷缩作用B.盐类结晶作用C.冰劈作用D.碳酸化作用

3.冰劈作用是(A)

A.物理风化B.生物风化C.化学风化D.差异风化

4.影响岩石风化的内部因素是(C)

A.湿度和压力B.化学活泼性流体C.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D.矿物的联结力

5.黄铁矿在空气或水中生成褐铁矿,在化学风化中应属于(C)

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氧化作用D.碳酸作用

1.岩石的风化程度主要根据岩石的(D)进行观察.

A.颜色和力学性质B.矿物成份和力学性质

C.矿物成份和破碎程度D.以上全部

2.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矿物是(C)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方解石

3.有关岩石的风化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为(D)。

A.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

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C.岩石的风化作用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

4.防止风化的措施主要在于(D)

A.减少岩石受力面积B.增加岩石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C.增加岩石的强度D.减少岩石与空气和水的接触

1.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5以上至30MPa时,被称为(B)

A.极硬岩B.硬岩C.软岩D.极软岩

2.软化系数KR≤0.75的称之为软化岩石,那影响岩石软化的因素有:

(ABD)

A.岩石的矿物组成B.岩体的结构特征

C.空隙性D.岩体的构造特征

•判断题

1.含有高强度矿物的岩石,其强度一定就高.X

2.石英的强度比方解石高,砂是由石英组成的,灰岩是由方解石组成的,所以砂的强度比灰度高。

X

3.暗色造岩矿物比重一般比浅色矿物比重大,辉长岩比重比花岗岩比重大。

4.就胶结物的成分来说,硅质胶结的强度和稳定性高,泥质胶结的强度和稳定性低,钙质和铁质性质胶结的介于两者之间。

5.垂直层面的抗压强度小X(大)于平行层面的抗压强度,平行层面的透水性大于垂直层面的透水性。

6.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是可逆的,当岩石干燥后其强度即可以得到恢复。

X

1.下列几种结构面中(D)不属于原生结构面。

A.沉积结构面B.火成结构面C.变质结构面D.层间错动面

2.下面各种结构面中(A)属于构造结构面

A.断层面B.层理面C.片理面D.流层

3.(D)面属于次生结构面

A.沉积间断面B.劈理C.板理D.风化裂隙

4.属于沉积岩结构面的是(B)

A.片麻理B.假整合面C.卸荷裂隙D.褶皱轴面

5.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A)。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D.层间错动面

6.层理是(A)结构面.

A.成岩B.构造C.次生D.变质

7.次生结构面的常见代表是(C)

A.冷缩节理,层理,片理B.张节理,剪节理,断层

C.风化裂隙,爆破裂隙,御荷裂隙,溶蚀裂隙D.不整合接触界面

8.在结构面强度中,最重要的是(C)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弯强度

1.岩体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它的岩石,更主要是取决于它的(C)A.结构体形态B.矿物成份C.不连续性D.岩石构造

2.岩体结构是指(A)

A.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形式B.岩石块体的大小和形态

C.结构面的空间分布状况D.岩体各向异性的持征

3.(D),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是结构体的四大类型.

A.砾石结构B.砂状结构C.粗粒结构D.整体块状结构

4.在岩体结构类型中,构造变动中等,具中厚层状的沉积岩应属于(B)

A.整体块状结构B.层状结构C.碎裂结构D.散体结构

5.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C)抗剪强度比较高。

A.粘土质B.砂质C.钙质D.石膏质

6.岩体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C)

A.组成岩体的岩石化学性质B.组成岩体岩石的物质成分

C.岩体内的各种结构面的性质及对岩体的切割程度

D.岩体内被切割的各种岩块的力学性质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D)

A.短柱状B.板状C.立方体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B)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C.杂质的颜色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1)解理是指(D)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2)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D)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

3)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D)

A.断口B.节理C.层理D.解理

4)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

B.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

C.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D.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1.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正长石,其次含有黑云母、角闪石和其他矿物,它属于:

A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2.正长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含有黑云母、角闪石,石英含量极少,它属于:

A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3.闪长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角闪石,其次含有黑云母和辉石,它属于:

B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4.辉长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和辉石,其次含有橄榄石、黑云母和角闪石,它属于:

C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5.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它属于:

D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C)

•A.致密块状B.气孔状C.流纹状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A)

•A.石英,长石B.角闪石,斜长石C.辉石,斜长石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B)

•A.辉绿结构B.全晶质中粒结构C.斑状结构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B)

•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C)

•A.浅成岩B.深成岩C.喷出岩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B)

•A.流纹岩B.花岗岩C.辉绿岩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C)

•A.玄武岩B.流纹岩C.安山岩D.闪长玢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D)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晶作用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C)

A.巨厚层B.厚层C.中厚层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A)

•A.结构特征B.构造特征C.矿物成份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C)

•A.矿物成份B.结构C.构造D.胶结物

•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B)

•A.铁质B.硅质C.泥质D.石炭质

•6)具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B)

•A.生物化学岩B.砾岩C.砂岩D.角砾岩

•7)钙质石英砂岩的结构是(D)

•A.砾状结构B.泥质结构C.化学结构D.砂状结构

•8)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C)

•A.石英B.长石C.方解石D.白云石

•1.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A)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

•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

•2.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C)

•A.有粒状矿物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

•C.有片理构造D.颗粒排列各向均一

•3.大理岩是由(A)变质而成的岩石.

•A.石灰岩B.石英砂岩C.泥岩D.花岗岩

•A.巨型地貌B.大型地貌C.中型地貌D.小型地貌

•1.大陆与海洋是(A),是由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2.河谷及河谷之间的分水岭等为(C),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3.山脉、高原、山间盆地是(B),是由内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4.残丘、阶地、沙丘、小的侵蚀沟等为(D),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1.构造和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单元是(A)

A.山地、丘陵、剥蚀残山、剥蚀准平原

B.山地、沙漠、剥蚀准平原

C.山地、丘陵、构造平原

D.山地、高原、剥蚀残山

2.山地按地貌形态的分类是(A)

A.最高山、高山、中山、低山B.最高山、高山、中山、丘陵

C.最高山、高山、高原、丘陵D.高山、中山、低山、丘陵

3.由断裂作用上升的山地称为(B)。

A.褶皱断块山B.断块山C.高山D.剥蚀残山

4.构造平原分布极广,依照其所处的绝对标高的高度进行划分,绝对标高在200m以下的平展地带是(B)

A.洼地B.平原C.高原D.盆地

1.构造平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基岩埋藏不深B.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

C.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排水不畅易形成盐渍化

D.在多雨的冻土地区则常易造成道路的冻胀和翻浆。

2.剥蚀平原具有以下特点()

A.地形面与岩层面不一致

B.上覆堆积物很薄,基岩常裸露于地表

C.在低洼地段有时覆盖有厚度稍大的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等

D.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较差。

3.堆积平原其特点是()

A.地形开阔平缓,起伏不大B.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

C.上覆堆积物很薄,基岩常裸露于地表

D.分布有厚度很大的松散堆积物

4、河漫滩是洪水期(A)

A.能被淹没的浅滩

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

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1.坡积物主要分布在(C)

A.山沟沟口处;B.河流漫滩处;

C.山坡坡脚处;D.山顶处。

1.岩层产状是指(A)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2.岩层的倾角表示(A)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C)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

4.岩层产状记录为13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C).

A.15°B.135°C.45°D.31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W∠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B).

A.N45°EB.S45°EC.S45°WD.N45°W

1.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B)的相互关系分类.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2.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C)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

3.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A)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

1.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A)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顶

10.褶曲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在平面上表现为(A)

A.一端封闭弯曲B.彼此平行延伸

C.环状弯曲D.不连续

11.“大陆漂移说”认为地壳以(A)

A.水平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B.水平和升降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C.升降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D.构造运动为主,且大陆块在不断地运动

1.正断层是指断层的(B)的现象.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2.逆断层是指断层的(B)的现象.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向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3.擦痕(A)

A.只出现在断层面上B.只出现在剪切面上

C.只出现在岩层滑动面上D.前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4.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B)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

5.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或对顶时,则有(C)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6.在走向断层中,当岩层产状与断层产状相反时,如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则是(B)

A.逆断层B.正断层C.平移断层D.迭瓦式断层

1.有一剖面的地层由新到老为P2P1C3C2O2O1∈3,其中缺失了(D)

A.C1SB.C1SO3C.C1DO3D.C1DSO3

2.有一剖面的地层由新到老为K2K1J3C2C1D3,其中缺失了(C)

A.J2J1TB.J2J1PC.J2J1TPC3D.J2PC3

1.上部沉积岩随下部岩浆岩隆起弯曲,接触处的原沉积岩出现变质现象,两者的接触关系是(A)

A.侵入接触B.沉积接触C.不整合接触D.整合接触

2.沉积接触是指(B)的接触关系.

A.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岩B.先有岩浆岩,后有沉积岩

C.沉积岩之间D.岩浆岩之间

3.角度不整合接触是两套地层(B)的一种接触关系.

A.产状不平行,时代连续B.产状不平行,时代不连续

C.产状平行,时代连续D.产状平行,时代不连续

4.上下地层产状一致,中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这种接触关系称为(B)

A.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角度不整合接触D.沉积接触

5.有一套地层由新到老为K2K1J2J1T2T1P2P1,产状平行,该套地层为(A).

A.整合与假整合接触B.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

C.假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D.都是假整合接触

1.黄土的(A)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

⏹A.湿陷性B.崩解性C.潜蚀性D.易冲刷性

2.风成黄土是一种(A).

⏹A.原生黄土B.次生黄土C.残积黄土D.由风化作用形成的黄土

3.具有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的土是(B)

⏹A.黄土B.软土C.膨胀土D.冻土

4.膨胀土遇水后膨胀,是因为膨胀土中含有较多的(A)

⏹A.蒙脱石B.高岭石C.白云石D.长石

5.在确定红粘土层上的基础埋置深度时,基础应(A)。

A.尽量深埋;B.尽量浅埋;C.尽量避开;D.应另考虑下卧层承载力要求。

6.(D)填土,不宜作为天然地基。

A.堆积年限较长的素填土;B.堆积年限较长的冲填土;

C.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

D.有机质含重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腐蚀作用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

1.岩、土孔隙和裂隙中能够容纳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能叫做(C)

⏹A.持水性B.给水性C.容水性D.透水性

2.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不受重力影响的地下水叫做(D)

⏹A.重力水B.毛细水C.汽态水D.结合水

3.饱水带是指(C)

⏹A.毛细水带B.毛细水带和重力水带C.重力水带

⏹D.气态水,吸附水,薄膜水带

5.容水度等于(A)

⏹A.持水度加给水度B.持水度加透水度C.给水度加透水度D.给水度减持水度

⏹1.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

⏹A.大气降水B.潜水C.承压水D.地表水

⏹2.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B)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裂隙水

⏹3.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C)

⏹A.饱气带水B.毛细水C.重力水D.上层滞水

⏹4.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B)

⏹A.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D.饱气带水

⏹5.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径流通道是(B)

⏹A.岩石的孔隙B.岩石的节理C.溶洞D.岩层的层理

6.孔隙水是指储存和运动在岩石孔隙中的(A)

A.重力水B.地下水C.薄膜水D.毛细水

1.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溶出性浸蚀,主要因为地下水中(D)

A.CO2含量过高B.水质偏酸性C.硫酸根离子超标D.暂时性硬度小于3

2.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C)

A.一般酸性侵蚀B.溶出性侵蚀C.碳酸侵蚀D.硫酸侵蚀

3.侵蚀性CO2是因为地下水中(C)

A.CO2本来就有侵蚀性B.CO2含量没达到平衡标准

C.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D.CO2含量恰好达到平衡标准

4.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动会诱发某些土层出现(D)

A.流砂现象B.不均匀沉降C.机械潜蚀D.流砂现象和机械潜蚀

5.按照结晶类腐蚀评价标准,在II类场地环境下,地下水中SO42-离子>3000(mg/L)时,对建筑材料腐蚀的等级为(B)

A.中腐蚀性B.强腐蚀性C.弱腐蚀性D.特强腐蚀性

6.按照分解类腐蚀评价标准,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土层的地下水、或湿润的强透水土层环境下,pH值为5.0--4.0时,对建筑料腐蚀的等级为(D)

A.强腐蚀性B.特强腐蚀性C.弱腐蚀性D.中腐蚀性

7.根据各种化学腐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将(B)离子的含量的归纳为结晶类腐蚀性的评价指标

A.HCO3-B.SO42-C.Cl-D.NO3-

8.根据各种化学腐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将(A)离子含量和PH值,归纳为分解类腐蚀性的评价指标。

A.CO2、HCO3-B.Ca2+、Mg2+C.SO42-、NO3-D.Cl-、Fe2+

1.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被称为(D)

A.第四纪地质作用B.冲刷作用C.成岩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

2.河流的截弯取直是河流地质作用中哪种作用造成的?

(B)

A.下蚀作用B.侧蚀作用C.向源侵蚀作用D.机械侵蚀作用

3.在水流惯性力的作用下,在河道中形成螺旋状的横向环流,横向环流引起河流(C)

⏹A.河床侵蚀与凸岸堆积B.河床侵蚀与凸岸堆积

⏹C.凹岸侧蚀与凸岸堆积D.凸岸侵蚀与凹岸堆积

⏹4.牛轭湖相沉积是(A)地质作用造成的

⏹A.河流地质作用B.湖泊地质作用C.海洋地质作用D.风的地质作用

1.滑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一个或几个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过程叫做(B)

A.崩塌B.滑坡C.溜坍D.坍方

2.切层滑坡是指滑体的滑动面(B)

A.顺着岩层面B.切割岩层面C.切割节理面D.顺着节理面

3.滑坡主要发育在(C)

A.花岗岩区B.石灰岩区C.软弱岩区D.高陡边坡

4.从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A)地段不易发生滑坡。

A.高陡斜坡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C.山区河流的凸岸

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下水浸润

5.地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

在(D)地层中不易发生滑坡。

A.第四系粘性土与黄土B.煤系地层C.泥质岩的变质岩系D.不易风化的凝灰岩

6.滑坡的发育过程经历了(B)三个阶段。

A.触变变形、滑动破坏和渐趋稳定B.蠕动变形、滑动破坏和渐趋稳定

C.破坏变形、整体下滑和渐趋稳定D.破坏变形、滑动破坏和渐趋稳定

7.“马刀树”是用于判断下面哪种地质现象的?

(B)

⏹A.崩塌B.滑坡C.地面沉降D.地震

8.滑坡的治理原则为(D)

⏹A.以治为主、预防为辅B.积极主动治理C.一排、二挡、三减、四固D.以防为主、整治为辅

9.重力式挡墙主要用于整治(C)

⏹A.崩塌B.岩堆C.滑坡D.落石

10.斜坡上的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叫做(C)

⏹A.剥落B.落石C.崩塌D.滑坡

11.崩塌主要发育在(C)

⏹A.软弱岩区B.节理不发育边坡C.节理发育的坚硬岩区D.平缓山坡

12.崩塌产生的地形条件,一般是(D)的斜坡上。

⏹A.坡度大于20°,高度大于10mB.坡度大于35°,高度大于15m

⏹C.坡度大于45°,高度大于25mD.坡度大于55°,高度大于30m

⏹13.从地质构造条件分析(B)为崩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A.沉积岩层的整合接触B.岩体破碎;C.软弱结构面与坡向相反

⏹D.无结构面切割的完整岩体

14.对于中等规模,频繁发生的崩塌,线路通过时主要采取(A)的措施.

⏹A.明洞B.拦石墙C.拦石网D.绕避

15.岩堆表面坡度与岩块堆积的天然休止角相比,应该(C)

⏹A.偏大B.偏小C.相近D.不一定

16.对正在发育的大中型岩堆,线路通过时最好采取(A)的措施.

⏹A.绕避B.修路堑C.修路堤D.半堤半堑

⏹多项选择题

17.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BCD)

⏹A.岩石类型B.斜坡几何形态C.水的活动和人为因素D.斜坡上部荷载

18.崩塌的形成条件有(ABC)

⏹A.软硬相间的岩石和高陡的边坡B.发育的节理和水的作用

⏹C.不合理的开挖和爆破D.不合理的拦挡措施

1.泥石流是一种(C)

⏹A.由风化碎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