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38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4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docx

高一经济生活学案全一册

课题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

主备人

甄文艳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了解货币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

1.商品:

(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

和。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情景探究:

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

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2支香烟……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

执行了哪些功能?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2.①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②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单选:

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每首2元。

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

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2.判断:

妈妈为你织的毛衣是商品。

()

课题2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

主备人

甄文艳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复习检测:

判断:

1.货币的本质是等价物。

()

2.金银天生就是货币。

()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课堂教学:

(一)情景探究:

无锡著名菜肴:

小排骨30元一斤。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

小排骨30元一斤,30元执行货币的什么职能?

(二)填空

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1)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

(2)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

(3)货币还有,和等职能。

2.(★选做)纸币

(1)含义:

(2)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

(3)纸币发行量必须以为限?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现象。

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是指的现象。

 

四、课堂练习:

1.苹果iphone4(16GB)手机标价4999元,小张最终花4800元购得,4800元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2.王先生在家电超市看中了一台标价5999元的液晶电视,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了5000元人民币。

这里的“5999元”和“5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B.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D.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3.(★选做)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保留原来券别的基础上,增加20元、100元、50元券,去掉2元、2角券,这说明()

A.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B.人民币币值降低了

C.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D.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4.(★选做)据专家估计,各国为了救市,向市场注入了大量货币,这一举措很有可能在2010年初导致新一轮通货膨胀。

对通货膨胀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C.通货膨胀未必引起物价上涨D.抑制物价上涨必然抑制通货膨胀

5.(★选做)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6.(★选做)假定某国待售商品量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0元,货币每年平均流通4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__亿元。

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10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相当于________元,就会________()

A.5000  0.25 使纸币购买力下降B.5000  0.5 引发通货膨胀

C.5000  0.5 使纸币购买力提高D.20000 2  使纸币升值

 

课题3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主备人

甄文艳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复习检测:

单选题:

1.小明近日在淘宝网上看中了一件标价为120元的运动服。

在这里,货币()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

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C.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价值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信用卡有哪些功能?

2.了解什么是外汇?

什么是汇率?

3.运用中学生应树立怎样正确的金钱观?

三、课堂教学:

(一)信用工具:

1.常用的结算方式:

结算、结算。

2.常用的信用工具:

、和__________等。

3.信用卡:

作用及特点:

信用卡集存款、、消费、、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二)外汇、汇率:

情境探究: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8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690,较上一交易日微跌23基点。

不过,与7月末的6.1788相比,8月以来该中间价仍累计上涨98基点或0.16%。

统计显示,在8月以来的21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单日波动幅度均不超过50个基点,总体围绕6.17窄幅震荡,这也意味着,除非美元在最后一个交易日里出现超预期大涨,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中略升已无大悬念。

问:

1.什么是外汇?

什么是汇率?

2.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

填空:

汇率变化与币值、进出口的关系

外币

本币

本币币值

外币币值

外币汇率

本币汇率

出口

进口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增加

减少

不变

更少

更多

不变

更少

不变

汇率表示方法:

一是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币单位叫本币汇率,二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币单位叫外币汇率。

本币汇率与外汇汇率成反比关系。

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相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①含义:

对内保持稳定,对外保持稳定。

②意义有哪些?

(注意三个层次:

人民、国家、世界)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①从起源看,货币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

③从职能上看,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职能。

(2)正确态度:

对于金钱,要__________,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四、课堂练习:

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

5.5。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

4.95B.1:

5C.1:

5.6D.1:

6.05

2.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

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

这表明()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3.下图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居民生活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有利于企业扩大进口B.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的成本

C.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物价D.有利于使我国外汇储备增值

4.“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家;可以买到书,但买不到知识;可以买到医疗服务,但买不到健康……”这告诉我们

A.货币的职能已发生根本变化B.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

C.货币不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D.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课题4

影响价格的因素一

主备人

甄文艳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复习检测

(一)单选题

1.2013年2月8日,公司把1万元奖金打到小张建设银行信用卡上,2月9日小张看到银行利息,又将信用卡里的1万元,转为定期存单。

这里的信用卡具有的功能有()

①消费②转账结算③存取现金④信用贷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小明的父亲是公司老板,经常在外跑业务,在跑业务的过程中,住宿、消费、给家人买东西等经常要随时付款,最适合携带的信用工具是()

A.现金B.现金支票C.转账支票D.信用卡

(二)判断题:

外汇就是外币()

二、学习目标:

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间接:

直接:

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3.供求变化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供不应求——价格——出现“_____________”的现象(起主导作用)。

供过于求——价格——出现“_____________”的现象(起主导作用)。

【练一练】

1.今年夏天很多地方受连日暴雨的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普遍上涨,有的蔬菜价格涨幅甚至接近八成。

这说明此时蔬菜处于()

A.卖方市场,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B.卖方市场,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C.买方市场,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D.买方市场,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2.蔬菜价格之所以随着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变化直接影响了青菜的()

①供应数量②价值③使用价值④供求关系

A.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的。

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一般在强调同一种商品价格高低时,侧重于供求的影响因素;在强调不同商品价格高低时,侧重于价值的决定因素)

【练一练】

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

价格

区别

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的货币表现

性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本

商品价值;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

联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情景探究: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

“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

相反,农民们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以及搞好储藏,巧妙地利用好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出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使产品保值增值”。

据此回答下面两道问题

1.这里“物以稀为贵”()

A.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B.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

C.是错误的,它承认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决定作用

D.是错误的,它否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

2.上题中“物多必贱”()

看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未看到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确认了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制约

坚持了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A.

B.

C.

D.

四、课堂练习:

1.每年夏天,许多商场都会搞羽绒服反季节促销活动,虽然羽绒服到冬天才能穿,但较低的价格还是引来了许多消费者。

这说明()

A.反季节促销是商家决胜的关键B.许多消费者购买商品是盲目的

C.价格降低,会增加人们对商品的购买D.价格竞争是商家竞争的核心

2.去年3月以来,猪肉价格上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

我校开展了一次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一名同学从人民网上下载了一下标题:

标题一:

生猪资源不足,活猪价格上涨。

标题二:

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标题三:

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肉类产品价格上扬。

标题四:

猪肉价格上涨,激发人民养猪热情。

标题五:

猪肉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可能性不大

运用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标题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

 

(2)为什么说猪肉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可能性不大

 

课题5

影响价格的因素二

主备人

季蓉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复习检测:

1.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

2.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

二、学习目标:

1.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三、课堂教学: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2.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   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   ,提高  。

情景探究:

甲生产一匹布用了3小时,乙生产一匹布用了2小时,丙生产一匹布用了1小时。

问谁的一匹布的价值量大?

 

(二)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2)表现形式:

价格上下波动是因为,价格必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

【练一练】

1.“在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这说明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B.等价交换原则在绝大多数场合是存在的

C.任何一个个别的场合都不会出现等价交换的现象

D.等价交换只是一个原则,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是不存在的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亏本)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盈利)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惟一办法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四、课堂练习:

1.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才能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

这是由于()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少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少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2.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生产同样的商品,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钱,根本原因是()

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               B.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C.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            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3.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2B.4C.8D.16

4.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某企业生产电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2B.4C.8D.16

5.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  )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6.许多企业把降价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但降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

对外来讲,降价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讲,降价则是企业的一场“内部革命”。

下列对“降价是企业的一场‘内部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A.降价意味着利润的降低B.降价必须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支撑

C.只有降价才能获得竞争优势D.只有降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7.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时涨时落,但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汽车贵的根本原因是(  )

A.二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B.二者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二者的消费数量不同D.二者的市场供求状况不同

 

课题6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主备人

季蓉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复习检测:

1.商品的价格由决定并受的影响。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各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

1.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什么?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哪些影响?

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各是什么?

三、课堂教学:

情境探究:

据宁波市发改委和宁波市价格协会昨天联合发布的最新一期民生商品价格监测信息,在超市商品中,黄瓜、西红柿、青菜的均价领涨,分别上涨28.26%、21.16%、19.09%;而在菜场商品中,青菜、西红柿、黄瓜均价分别上涨25.67%、12.00%、7.75%。

对此,宁波市蔬菜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张富强分析,这三种蔬菜价格涨得多,主要是跟全国范围的灾害天气有关。

现在本地产的西红柿基本看不到,目前供应宁波市场的主要就是来自黑龙江的,可最近东北洪灾,供应量也不多,自然拉高了价格,批发市场内,每斤批发价为2元多。

填空: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_________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_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4.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需求量,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

(2)

(3)

四、课堂巩固

1.十一黄金周,全国出行人数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民航旅客运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

多数热门航线机票已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机票价格纷纷升至全价。

对于出行者来说,飞机和火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交通工具。

如果飞机票涨价,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

A.乘飞机的人增多,乘火车的人减少B.乘火车的人增多,乘飞机的人减少

C.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增多D.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减少

2.由于冬季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所以农民主动建大棚生产蔬菜,及时解决了冬季“吃菜难”的问题。

这主要说明:

()

A.农民只有在冬季生产蔬菜才赚钱B.大棚蔬菜成本高,价格必定高于价值

C.价格变动能有效地调节生产D.价格变动都会促进生产,限制消费

3.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

甲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使得水果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

这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

()

A.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B.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

C.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D.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

4.下列商品中是互补品的是()

①牛肉和猪肉②汽车和汽油③羽毛球和羽毛球拍④羽绒服和棉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在()

①调节生产规模②刺激消费③提高劳动生产率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下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的有关情况变化图,根据你的比较和分析,下列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乙商品是甲商品的替代品B.乙商品是甲商品的互补品

C.乙商品是生活必需品D.乙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

7.2014年6月下旬以来,全国纯花生油价格出现涨势,与6月20日相比,7月20日纯花生油价格上涨1.2%,同比上涨16.1%。

花生价格上涨是导致花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这说明()

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影响价格

C.供求与价格相互决定D.价值与价格相互影响

8.2013年最让我们老百姓纠结的一个词就是“物价”。

新名词——“涨时代”成为了2013年十大热词之一。

物价上涨必然带来的影响有()

①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 ②消费者购买力削弱

③等量货币交换到的商品数量减少 ④同一商品所需支付的货币量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课题7

消费及其类型

主备人

甄文艳

日期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复习检测:

(一)单选题:

1.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

甲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使得水果生意红红火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

这说明一种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