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239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docx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5846篇

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就是法的调整对象,即不同的社会关系

B、法律体系又称为国内法体系,因此,一切国际法均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之内

C、行政法部门是由相关行政法规构成的

D、同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可能会包含不同法律部门的规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6节>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答案】:

D

【解析】:

①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是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

故A选项错误。

②法律体系一般指国内法,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

但是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有可能属于我国的法律体系。

国际公法之所以不在法律体系之内,是因为国际公法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国内法则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故B选项错误。

③我国的法律体系横向上划分为七个部门,纵向上划分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法规等多个层级。

理论上每一个部门都可能含有多个层级,行政法部门也不例外,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法规等多个层级

2.临产孕妇黄某由于胎盘早剥被送往医院抢救,若不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将危及母子生命。

当时黄某处于昏迷状态,其家属不在身边,且联系不上。

经医院院长批准,医生立即实施了剖宫产手术,挽救了母子生命。

该医院的做法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的哪一解决原则?

(2015年卷一9题,单选)

A、价值位阶原则

B、自由裁量原则

C、比例原则

D、功利主义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

A

【解析】: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

“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该医院的做法符合上述规定。

价值位阶,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于在后的价值。

该医院的做法体现了生命权优于患者或其家属、关系人的同意权,符合价值

3.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11题,单选)

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

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C、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答案】:

C

【解析】:

在我国,指导性案例仅供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不具有应当适用的效力,故A项错误。

判决是针对特定当事人作出,故不具有规范性,B项错误。

题干中的“参照”,是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类推的适用,故C项正确。

在我国,最高法院可发布指导性案例,并非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故D项错误。

4.法与政策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在当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法与政策的区别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党的政策是党的意志的体现

B、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政策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和纪律保证实施

C、法律具有较大稳定性,政策则具有较大灵活性

D、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要比政策广泛得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3节>法与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

D

【解析】:

考查法与政策的区别。

一般而言,政党政策调整的社会关系和领域比法律为广。

5.法律格言说:

“紧急时无法律。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

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

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法以社会为基础

【答案】:

B

【解析】:

紧急时无法律也可以为“必要时无法律”。

这句格言产生于中世纪教会法,其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实施的某种行为,以避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

这句格言是法律中紧急避险规定的来源,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①A选项错误,紧急状态下不是不存在法律,而是说人们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可以采取一般情形下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并且不受法律的惩罚。

6.关于法律事实,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

A、小敏的奶奶寿终正寝是法律事件

B、小红前往商店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是法律行为

C、某地发生海啸是法律事件

D、张三因打架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属于法律事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案】:

D

【解析】:

考查法律事实。

D选项错误,此为法律行为,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7.在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刘贵之妾陈二姐因轻信刘贵欲将她休弃的戏言连夜回娘家,路遇年轻后生崔宁并与之结伴同行。

当夜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邻居追赶盗贼遇到陈、崔二人,因见崔宁刚好携带15贯钱,遂将二人作为凶手捉拿送官。

官府当庭拷讯二人,陈、崔屈打成招,后被处斩。

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卷一12题,单选)

A、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可视为一种法的非正式渊源

B、邻居运用设证推理方法断定崔宁为凶手

C、“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

D、从生活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化需要一个证成过程,从法治的角度看,官府的行为符合证成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

B

【解析】:

《错斩崔宁》仅仅是话本小说,不能成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故A项错误。

设证推理是对所有能够解释事实的假设中优先选择一个假设的推论。

邻居推论陈、崔二人为凶手的形式是:

杀死刘贵的人,盗了刘贵家15贯钱;崔宁携带15贯钱,且与陈二姐同行;故陈、崔杀刘贵。

此运用的是设证推理。

故B项正确。

法律规则中的假定条件,是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

“盗贼自刘贵家盗走15贯钱并杀死刘贵”所表述的是案件事实,而非法律规则,更不是

8.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

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

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一7题,单选)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

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案】:

C

【解析】:

张女与司机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交通事故。

故A项错误。

现行法并没有规定“接吻权”,故B项表述“属于法定权利”的说法错误。

所谓“规范性”,是指针对的人不特定,且针对的事可以反复发生从而可反复适用。

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针对的是特定人——张女与肇事司机,针对的是一次发生的事——“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故具有非规范性,C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述是正确的。

而且,责任认定书是对事实的认定,尽管没有直接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产生影响,但作为证据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故C项“具有法律效力”的说

9.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法律意识相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法律意识可以使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得以延续

B、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C、法律职业者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合法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

D、法律意识相对独立于法律制度,可能先于法律制度存在,也可能后于法律制度而形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法的概念的学说

【答案】:

C

【解析】:

考查法律意识。

C选项,法律职业者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对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合法与否具有直接关系。

10.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

D

【解析】:

①A选项错误,法律以自由为最高目标和价值,但是,法不禁止才是自由,故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

②B选项错误,尽管人以自由为最高目标,且自由同时也是法的最高价值追求,但是,自由并非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正义、人权等价值均为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

③C选项错误。

实证即实际存在之意,实际存在的法律并非都是自由的法律,如法西斯德国的法律即为不自由的法律。

注意,从应然的角度,一切法律才应当是自由的法律。

④D选项正确。

法不禁止才是自由,为了更好的维护人们的自由,法律应当限制人们的一部分行为,但是,对于人们行为

11.关于英美、大陆两大法系特点的表述有:

①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②以制定法为主要渊源;③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④法官对法律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⑤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⑥以演绎法为主要推理方法;⑦诉讼程序传统上倾向于职权主义,法官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下列哪一归纳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20题,单选)

A、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有:

①③⑥⑦

B、属于大陆法系特点的有:

②④⑤⑦

C、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有:

①③④⑤

D、属于大陆法系特点的有:

②③⑤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大陆的法系和英美法系

【答案】:

C

【解析】:

①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②是大陆法系的特点;③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④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⑤是英美法系的特点;⑥是大陆法系的特点;⑦是大陆法系的特点。

故C项应选。

12.下列有关权利义务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A、知识产权属于绝对权

B、在所有时代权利都是第一性的

C、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

D、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权利与义务

【答案】:

B

【解析】:

考查权利与义务。

B选项错误,不是所有时代权利都是第一性的。

13.甲、乙分别为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后甲在乙知情但不同意的情况下,为帮助妹妹获取贷款,将自有股份质押给银行,乙以甲侵犯其股东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2011年卷一12题,单选)

A、担保关系是债权关系的保护性法律关系

B、债权关系是质押关系的第一性法律关系

C、诉讼关系是股权关系的隶属性法律关系

D、债权关系是质押关系的调整性法律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答案】:

B

【解析】:

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

调整性法律关系不需要适用法律制裁,法律主体之间即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执行法的保护职能,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保护规则(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它的典型特征是一方主体(国家)

1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B、未经国家明示认可的社会规范不属于法律

C、依靠人的良知、内心确信及其社会舆论等来保证实施的道德规范也属于法律

D、法的普遍性意味着所有的法律规范效力是相同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法的特征

【答案】:

A

【解析】:

考查法的特征。

A选项正确,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的认可主要有两种方式:

明示认可与默示认可,B选项错误。

国家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证法实施的力量,具有国家的强制性。

其他的社会规范也具有强制性,但是它们都不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它们实施的力量,不具有国家的强制性,C选项错误。

就一个国家的具体法的效力而言,则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有些法律是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有些则在部分地区或仅对特定主体生效。

而那些经国家认可的习惯法,其适用范围则可能更为有限。

因此,不能将法的普遍性作片面的理解,认为一切具体的

15.中学生小张课间打篮球时被同学小黄撞断锁骨,小张诉请中学和小黄赔偿1.4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二被告对原告受伤均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毕竟为小黄所撞伤,该校的不当行为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诱因,且原告花费1.3万余元治疗后尚未完全康复,依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被告各补偿3000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2012年卷一12题,单选)

A、法院对被告实施了法律制裁

B、法院对被告采取了不诉免责和协议免责的措施

C、法院做出对被告有利的判决,在于对案件事实与规范间关系进行了证成

D、被告承担法律责任主要不是因为行为与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步骤

【答案】:

C

【解析】:

法律制裁,是指特定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制裁针对的是违法者。

法院认为“2被告对原告受伤均没有过错”,即2被告均非违法者,故A项错误。

本案发生诉讼了,故不存在“不诉免责”;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也无“协议”,故也不存在“协议免责”,故B项错误。

法律人适用法律解决个案纠纷的过程:

首先,要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其次,要选择和确定与上述案件事实相符合的法律规范;最后,以整个法律体系的目的为标准,从两个前提中推导出法律决定或法律裁决。

“对案件事实与规范间关系进行了证成”,其实就是上述法律适

16.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

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而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

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2014年卷一11题,单选)

A、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

B、《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

C、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条中规定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D、法院判决主要是依据道德作出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权利与义务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仅规定“经常”看望,至于何谓“经常”,该法未作明确规定,故A项正确。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仅规定了“不得”的消极义务和“应当”的积极义务,确实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故B、C项正确。

法院是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作出判决的,故D项说法错误。

17.关于法的效力,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所以所有的法律均不溯及既往

B、我国停泊在境外的船舶上发生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C、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为法的默示废止

D、按照保护主义原则,即使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人的国籍和地域不在本国领土内,也要受到该国法律的追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5节>法的时间效力

【答案】:

A

【解析】:

考查法的效力。

在刑法领域,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构成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

被称为“有利追溯”,它同样具有其正当性或合理性基础。

A选项错误。

18.下列哪一表述说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

(2011年卷一15题,单选)

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

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C、“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

D

【解析】:

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

人权存在和发展的内因是人的自然属性,外因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

“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

”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历史地产生的,最终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它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总是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的。

根据上述阐释,本题应选D。

19.有关法与科技的说法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人们的法律意识常常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

B、法律可以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商品成果化

C、科技促进了人们法律观念的更新

D、目前我国没有有关科技的法律法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法与科学技术

【答案】:

D

【解析】:

D选项错误,科技法日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0.下列关于法律规则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两部分组成

B、法律规则笼统模糊,需要法官灵活适用

C、法律规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

D、法律规则具有宏观的指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

C

【解析】:

考查法律规则。

A选项错误,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

B选项错误,法律原则要求笼统模糊,在适用时灵活应用。

D选项错误,法律原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适用范围宽广。

21.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

A、“罪刑法定”是我国的一项法律原则

B、“合同当事人之间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约定管辖法院”是一条法律原则

C、当法律规则存在漏洞的时候,可以援用法律原则来进行填补

D、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优先于法律规则的司法适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原则

【答案】:

D

【解析】:

考查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

在法律适用上,法律规则优先于法律原则。

22.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

“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乙各执一份,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一12题,单选)

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

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

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

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

D

【解析】: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属于法律规范,应当由法规定。

本题题干所问的是“该条款”是什么?

而该条款只是合同条款而已。

该条款没有规定什么法律原则,也没有规定任何权利义务,故A项错误,C项错误。

甲、乙签订的是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并不是在处理什么案件或者纠纷,故“该条款”也不是在表述什么案件的事实,排除B项。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均表明D项正确。

23.有学者这样解释法的产生:

最初的纠纷解决方式可能是双方找到一位共同信赖的长者,向他讲述事情的原委并由他作出裁决;但是当纠纷多到需要占用一百位长者的全部时间时,一种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就成为必要了,这就是最初的法律。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卷一13题,单选)

A、反映了社会调整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规律

B、说明法律始终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

C、看到了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在法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D、强调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法的产生

【答案】:

A

【解析】:

法律并不始终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比如在原始社会,习惯是首要工具;在古代中国,道德是首要工具。

故B项错误。

该学者的解释并没有揭示经济政治因素在法产生中的作用。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法律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该学者的解释并没有揭示这一点。

该学者解释仅仅是反映了个案处理到普遍处理的转变,故A项正确。

24.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立法体制主要涉及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权的性质、种类及立法权和其他权力的关系等静态因素

B、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包括立法权的运行原则、过程和方式等

C、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主体的建制、组织原则和活动形式等。

世界上主要的立法体制包括单一立法体制、复合立法体制和制衡立法体制三种类型

D、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单一制立法体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立法体制

【答案】:

D

【解析】:

D选项错误。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划分体制。

25.法律谚语:

“平等者之间不存在支配权。

”关于这句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卷一9题,单选)

A、平等的社会只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不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只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不存在权利

B、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仅指财产上的权利

C、平等的社会不承认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法律禁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奴役

D、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权利与义务

【答案】:

C

【解析】:

平等的社会不仅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也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不仅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也存在特权者的权利。

故A项表述错误。

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不仅指财产上的权利,也指人身上的权利。

故B项表述错误。

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但自由必须受法律限制。

故D项“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之表述错误。

本题应选C项。

26.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2010年卷一8题,单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