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100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docx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授课老师:

蒋贵发                     授课对象:

药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分析化学的任务、重要性、分类及发展趋势等,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激起进一步深入学习这门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掌握分析结果的表示,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

1、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分析结果的表示,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类

                   2、分析化学中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课时安排:

共3学时       内容,教学步骤见课件或讲稿

30分钟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30分钟        分析化学的分类、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0分钟         分析结果的表示

50分钟        分析化学中的法定计量单位

小结:

(20分钟)1、常用参考书、手册、杂志介绍

                            2、如何学好分析化学                                         

思考题:

做好下一章的预习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授课老师:

蒋贵发                           授课对象:

药学本科二年级          

 教学目的:

1:

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有效数字及

           显著性检验等基本概念。

        2:

掌握误差饿产生原理及其减免的方法。

        3:

掌握精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准确度与精确度的关系。

        4:

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5: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和方法。

        6:

了解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的传递。

        7:

了解有限次测量值的偶然误差之t分布及平均枝的精密读与置信区域。

        

教学重点:

1:

误差的概念,来眼及其表示方法

        2:

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3:

显著性检测                                                           

教学难点:

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方式——》启发式——》讨论式                                 

课时安排:

共3学时,内容,教学步骤见课件或讲稿

       10分钟:

概述

       40分钟:

测量误差

       40分钟:

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50分钟:

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小结(10分钟):

1:

偶然误差的发分布规律

              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口诀

              3:

显著性检验的顺序:

先F后t                                         

思考题:

1:

恒定误差和比例误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统计检验的正确顺序是:

想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再进行F检验,在F检验

通过后,才能进行t检验?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授课老师:

蒋贵发                                 授课对象:

药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1:

掌握滴定分析中的共同性内容,为以后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掌握物质的量浓度(mol/L)和滴定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互相换算

3:

掌握滴定分析中的有关量值计算,如试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标准溶

液浓度的计算,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滴定分析法的有关概念

         2:

滴定分析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

         2、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课时安排:

共3学时       内容,教学步骤见课件或讲稿

30分钟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

30分钟          标准溶液配制及浓度计算

40分钟            滴定分析的计算实例

30分钟          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                

                                                                               

小结:

         1、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基本概念

(20分钟)    2、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

                                                                               

思考题:

1、“滴定终点就是化学计量点”这说法对吗?

       2、用同一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

积相等,是否说明它们的浓度相等?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授课老师:

蒋贵发                                授课对象:

药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1、掌握酸碱滴定分析的研究方法,pH值的变化规律,为以后学习其它滴定分析

法打下基础

         2、掌握酸碱质子论的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3、掌握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

4、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选择依据

5、掌握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教学重点:

1、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

         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3、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2、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课时安排:

共7学时       内容,教学步骤见课件或讲稿

50分钟        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50分钟        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

50分钟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选择依据

50分钟        强酸(碱)的滴定曲线、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曲线、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

50分钟        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40分钟        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40分钟         应用示例计算          

                                                                               

小结:

         1、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20分钟)    2、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思考题:

1、什么叫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之间有什么关系?

       2、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广西医科大学理论课教案

  第五章 非水滴定法

授课老师:

蒋贵发                                 授课对象:

药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1、掌握非水滴定的特点

         2、掌握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溶剂的选择

3、了解弱酸弱碱的非水滴定         

                                                                             

教学重点:

1、溶剂的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2、溶剂的选择

         3、弱酸弱碱非水滴定的条件控制 

                                                                              

教学难点:

1、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

         2、溶剂的自身离解常数及其对滴定突跃范围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