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101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1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非选择题三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码。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海洋移动浮标可以采集浮标位置、海域波高等信息。

下图中图1为2021年5月—11月期间,我国科考船在某海域投放的浮标及移动示意图,图2为浮标海啸预报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浮标所处海域的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流向低纬度地区B.驱动力是西北风C.降低了沿岸温度D.增加了沿岸湿度

2.在图2中,地理信息技术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①利用GPS传输浮标海洋数据

②利用GPS获取浮标位置信息

③利用RS预测海啸波高及海啸范围

④利用GIS预测海啸到达时间及强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题答案】

【答案】1.D2.D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1经纬度可知,投放的浮标的某海域为亚洲东部,日本东侧海域。

该海域出现的洋流为日本暖流,暖流流经使沿岸增温增湿,寒流流经使沿岸降温减湿。

C错误,D正确。

日本暖流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地区,A错误。

主要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具体风向为西南风,B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

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定位、导航,能传回的数据只能是位置信息,①错误,②正确,A、B错误。

RS遥感可简单理解为视线遥远的感知,只能是实时看到的画面,不能进行计算或预测,③错误,C错误。

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起到处理,查询信息,制图等作用,可以通过其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进行预测,④正确,D正确。

故选D。

【点睛】2021年5月—11月期间该处东亚季风风向,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下图为沿115°E局部地形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处的宏观地形及其南侧板块分别是()

A.海沟-太平洋板块B.海沟-印度洋板块C.海岭-印度洋板块D.海岭-太平洋板块

4.①位于大陆西岸,若某季节该地温和多雨,则()

A.②地高温多雨B.③地盛行东南风C.④地草木枯黄D.⑤地盛行东北风

【3~4题答案】

【答案】3.B4.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地形剖面图,甲处海拔在海平面以下且较深,可以判断其宏观地形为海沟,根据位置定位,甲地位于澳大利亚以西,因此可以判断其南侧板块应为印度洋板块,选项B正确;同时排除A、C、D。

故选B。

【4题详解】

①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可以判读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若某季节该地温和多雨,故为南半球冬季,②地低温少雨、③地盛行东南风,④地草木茂盛,⑤地盛行西南风,因此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的地貌:

①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邃的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②大陆板块受挤压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和纵贯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

稀土产业链包括稀土矿开采、冶炼和稀土精密加工、下游应用等环节。

江西赣州每年生产了全球约70%的中重型稀土。

2021年12月23日,旨在整合稀土上下游产业链的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总部设在赣州。

完成下面小题。

5.中国稀土集团总部的落户,有利于赣州()

A.提升区域的行政等级B.修复区域的生态环境

C.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D.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6.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落户后,以下赣州稀土产业领域,改善最显著的是()

A

开采能力B.加工设备C.下游应用D.市场信息

【5~6题答案】

【答案】5.D6.D

【解析】

【5题详解】

赣州市的行政等级为地级市,中国稀土集团总部的落户不会提高其行政等级,A选项错误。

稀土资源的开采、冶炼、加工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修复区域的生态环境,B选项错误。

中国稀土集团总部的落户有利于扩大赣州市的稀土生产规模,稀土开采、冶炼、加工等属于第二产业,不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C选项错误。

中国稀土集团总部的落户可以提高经济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D选项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江西赣州每年生产了全球约70%的中重型稀土,因此赣州本身的开采、加工、下游应用等环节较为成熟,A、B、C选项错误。

而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落户有利于快速地获取市场信息,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中国行政区划分为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三个级别;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三个级别。

一级省级行政区:

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二级地级行政区:

分为地级市、(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区域)、自治州、(盟行政公署管辖区域)、直辖市(仅台湾地区设置);三级县级行政区:

分为市辖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特别行政区非政权性区)。

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总发电量及水力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核能风能及太阳能发电量、电力消费总量和地区人口总量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总发电量

水力发电量

火力发电量

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量

电力消费总量

人口总量

4131

138.05

3113.71

114.43

4177

9980

27893

1169.95

22057.27

727.58

34111

56074

27982

9422.47

15366.74

909.84

20655

38178

15030

2313.91

11663.77

492.44

13541

36573

注:

发电量及电力消费量单位:

亿千瓦时,人口单位:

万人

7.乙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D.西部地区

8.四大地区中()

A.甲地区重工业发达,人均电力消耗最高B.乙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比例高

C.丙地区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发电总量最大D.丁地区人均电力消耗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7~8题答案】

【答案】7.B8.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总发电量最少,人口总量最少,电力消费总量也少,以火力发电为主,水力发电和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量少,为东北地区;乙地区人口总量最多,电力消费总量最多,但总发电量较低,能源严重不足,应存在能源输入工程,为东部地区;丙地区能源总发电量较大,电力消费量较少,电力有剩余,且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量高,说明水能丰富和煤炭丰富,核能、太阳能、风能发电量最高,应该是西部地区;丁地区总发电量大于电力消费总量,人口较多,火电比重较大,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量较少,为中部地区。

故选B。

【8题详解】

由上题推论可知,甲地区重工业发达,但人均电力电力消费不是最高的,人均电力消耗最高的是乙地区,A错误;乙地区是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不丰富,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煤炭需要从区外运入,并且还有西电东送工程给本区提供电力,B错误;丙地区是我国的西部地区,煤炭和水能资源均丰富,发电总量最大,有电力向东部输出,C正确;丁地区人均电力消费最低,但丁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是西部地区,D错误。

故选C。

【点睛】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

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河湾的演变会影响滨河植被的分布。

下图为我国某一河湾的平面图及其凸岸植被分布状况,该河湾植被受人为干扰小。

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植被呈带状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

10.图中灌木木本植物树龄的分布规律是()

A.西到东增大B.西到东减小C.南到北增大D.南到北减小

【9~10题答案】

【答案】9.C10.D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稀疏草本植被、密集草本植被和灌木木本植被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河湾凸岸距离河道远近不同形成的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发育程度不同,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C正确;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是植被带因热量差异南北更替,经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是植被因水分差异东西更替,垂直分异规律表现是植被在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图中植被分布没有反映这三个分异规律,A、B、D错误。

故选C。

【10题详解】

河曲处凸岸以沉积为主,所以河道凸岸内侧逐渐向北部迁移延伸,南部区域形成年代更早,北部近河湾的区域形成较晚,则距离河湾越远,灌木生长时期越早,树龄越大,故灌木木本植物树龄的分布规律是南到北减小,D正确。

故选D。

【点睛】灌木木本植物的生长习性:

喜光,喜凉爽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涝,适应性强,生长较快。

下图为美国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该农业带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较低,甲州位于该农业带南部,近年来该州新鲜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农业带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B.土壤贫瘠C.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

12.甲州新鲜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条件改善②灌溉设施完善③生态农业推广④肥料使用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12题答案】

【答案】11.D12.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农业位于美国西部高原山区,是美国的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多天然牧场;光照充足,A错误,D正确;海拔较高,气温较低,C错误;草场广阔,土壤肥力较高,B错误。

故选D。

【12题详解】

甲州新鲜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利益于交通条件改善,使产品的市场供应范围扩大,①正确;该区降水较少,而蔬菜种植需水量大,因此美国实施了北水南调,完善了灌溉设施,保障了蔬菜生产所需水源,②正确;新鲜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保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食品安全,推广生态农业,而不是生态农业推广促使了生产规模扩大,逻辑错误,③错误;种植面积不断放大,肥料使用增加,而不是肥料使用增加促使了生产规模的扩大,逻辑错误,④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其中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产品的质量高低最终决定了生产的效益和企业的生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县城城区范围内2016-2020年常住人口变化率的网格分布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县城城区常住人口的变化,体现了()

A.虚假城市化B.滞后城市化C.城市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