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218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61.docx

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61

1.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

2.理解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3.学会收集旅游地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

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

(1)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色:

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特色等。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

(3)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主要包括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四、保证旅游安全

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

2.正确的防范措施

(1)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2)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1.只要有旅游动机,就能外出旅游。

(×)

2.旅游地的选择,常见的倾向是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

3.东海海滩地貌平缓,适合游泳,其安全程度不受季节的影响。

(×)

4.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人们的出游欲望越强。

(√)

5.有关旅游地信息收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有新闻媒介、旅行社、电脑网络等

B.旅游地资源的特色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特色等

C.经济距离过大,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

D.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由于经济距离过大,对游客吸引力都不大

6.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D)

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C.社会文化环境

D.以上都包括

[问题探究]

读教材P65图5.2,探究下列问题。

(1)西安碑林属于________资源,华山属于________资源。

(2)到西安碑林旅游的游客文化程度________到华山旅游的游客文化程度。

试说明理由。

(3)该图说明________影响游客的旅游偏好。

答案:

(1)人文旅游 自然旅游

(2)高于

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人文旅游资源越有兴趣,因为文化程度越高,对文化景观所折射的文化背景了解得越多,因而兴趣就越高。

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则对自然景观更感兴趣。

(3)文化程度

[总结深化]

旅游是一种个人行为,因此旅游者的主观出游愿望和自身客观能力是旅游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

具体如下:

1.影响出游决策的主观因素

(1)旅游动机:

类型

观光、购物、探亲访友、娱乐、学习、疗养、健身、宗教朝拜、会议、商务活动、考察、研究等

影响

因素

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

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信息和旅游价格

(2)旅游偏好:

2.影响出游决策的客观因素

客观条件

影响因素

对出游决策的影响

经济承受能力

经济收入

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

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闲暇

时间

个人的职业、年龄、经济收入、家庭结构等

旅游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出游时间就越长。

但人们闲暇时间的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与旺季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对点演练]

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

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1~2题。

年龄

旅游动机

65岁以上

爱好自然、人文历史,消磨时间

45~64岁

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欣赏艺术性景点

25~44岁

多重性

15~24岁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热爱探险

14岁以下

好动,好奇

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个人知识

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

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2.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

A.故宫B.天坛

C.八达岭长城D.北京欢乐谷

解析:

1.D 2.D 第1题,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强烈影响,而且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人文环境、旅游价格的变化等不断变化。

第2题,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

[问题探究]

读教材P68图5.6、表5.1,探究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知,黄果树瀑布与十丈洞瀑布相比,其高度略______,但宽度更______,因而两者规模相差不大。

(2)从表中数据可知,黄果树瀑布距市级居民点________较远,该市人口数量较多;十丈洞瀑布距市级居民点泸州较近,该市人口数量较少。

(3)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有________通过,且离________较近,交通便捷,而十丈洞瀑布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4)造成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洞瀑布旅游接待规模巨大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小 大

(2)贵阳

(3)公路 铁路

(4)旅游地的知名度、服务设施和交通条件的差异等。

[总结深化]

1.选择倾向

人们在从众多的旅游地中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时,总是希望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的限制内,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出游愿望。

选择倾向

理由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环境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值越小则在旅游地游玩的时间相对较长或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的旅游地

2.设计旅游线路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

具体内容

交通、食宿

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线路、行程

旅游线路尽可能选择环路设计,避免行程交叉

时间、内容

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要劳逸结合,尽量缩小旅游时间比

突出主题

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

[对点演练]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游览线路与景观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登庐山,游西湖——甲

B.游三峡,看都江堰——乙

C.住窑洞,进莫高窟——丙

D.游敦煌莫高窟,赏林海雪原——丁

2.四条游览线路终点,避暑条件最好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1.D 2.D 第1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景点的大致位置。

第2题,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避暑条件最好。

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条旅游线路:

第一天,从北京乘火车赴黄山。

宿火车上。

第二天,抵黄山。

游览老街、翡翠谷。

宿山下。

第三天,乘汽车赴黄山。

乘索道上山游览莲花峰、光明顶、飞来峰、玉屏楼、排云亭、一线天、百步云梯、迎客松。

步行下山,赴屯溪。

宿屯溪。

第四天,乘车赴深度码头,乘船游千岛湖、锁岛、鸟岛、蛇岛。

乘车赴杭州。

宿杭州。

第五天,杭州游览西湖、灵隐寺、岳庙、六和塔、龙井问茶。

乘火车返北京。

宿火车上。

第六天,抵北京,行程结束。

(1)中国的世界遗产中,黄山是__________遗产。

(2)游客随该旅行团旅游,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双选)(  )

A.旅游动机B.经济收入

C.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D.旅游交通方式

(3)北京游客参加该旅行团游览黄山、杭州,是因为(双选)(  )

A.旅游地的知名度高B.经济距离短

C.自然环境差异大D.旅行费用低

(4)根据旅行路线,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黄山的单纯旅行时间大约________天。

(5)从北京至黄山沿________线,从黄山至杭州合理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__运输。

解析:

(1)题,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另外还有泰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2)题,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二是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第(3)题,北京的游客之所以选择南方的黄山、杭州,一是因为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差异大、吸引力大;二是黄山、杭州知名度高,但经济距离较长、旅游费用较高。

第(4)题,结合材料即知所需时间。

第(5)题,考查基础知识点识记。

答案:

(1)文化与自然

(2)BC

(3)AC

(4)2

(5)京九 公路

1.有关旅游动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旅游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娱乐消遣

B.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会发生改变

C.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会影响到旅游动机

D.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影响

解析:

选C 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等。

同一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2.老年人避暑疗养如有以下四个旅游地可供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昆明B.庐山

C.北戴河D.黄山

解析:

选C 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老年人的主观意愿是避暑疗养,登黄山、庐山显然不符合老年人的意愿;昆明所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不适合避暑,又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较高,老年人的身体可能会承受不了;北戴河位于渤海湾,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普通游客可以接受这样的消费水平。

3.自助旅游(如图)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旅游者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

据统计,我国自助旅游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对自助旅游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不足

②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

③交通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为自助旅游者提供了方便

④受经济条件制约,是低收入者选择的旅游方式

⑤可以自由地看到许多参加随团所看不到的美景

⑥不用去那些不想去的地方,不用购买价格比外面贵很多的产品,节省很多时间、金钱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D.①③④⑥

解析:

选C ①说法与我国的实际不相符(我国旅行社机构充足)。

旅游活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助旅游也是如此,其往往花费要比随团旅游多,所以④也不正确。

4.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

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游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解析:

选D 选择旅游路径时应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而不是越多越好。

圣洁的雪山,洁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高原风光,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进藏游”已渐渐兴起。

据此完成5~6题。

5.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有(  )

①防缺氧的氧气袋

②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③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

④防暴雨的雨具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6.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  )

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的变化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解析:

5.A 6.B 第5题,青藏高原地区的特点是高寒、缺氧、光照强,该地一般不会下暴雨,雨具可以不带。

第6题,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进藏游客可能会感到高原缺氧带来的不适,所以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来缓解这种不适。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朋友。

这类朋友互称“驴友”。

但现在更多是指背包客,就是那种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宿营的户外爱好者。

简单地说,“驴友”就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

材料二 2017年10月1日下午,杭州临安东天目风景区一名驴友在徒步登山时发生意外,右腿摔成骨折,被困在太湖源东天目仙人台处。

10月2日,两名驴友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赵公山景区王家沟附近原始森林进退两难,天越来越黑、路越来越窄,海拔1725m的山林里,两名驴友最终拨打了报警电话。

10月6日14时许,五名驴友(四男一女)于从滦镇鸡窝子村蛤蟆沟上山,计划经鹰嘴崖从凤凰咀下山,由于天降大雨,该五人准备的衣物、灯源、电源、雨具不足,导致在鹰嘴崖东侧沟道迷路。

(1)由材料可看出,“驴友”出游准备的物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2)若“驴友”在野外旅游时,遭遇一场如图所示的泥石流灾害。

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m),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驴友”正好位于O点,图中提供了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3)你认为材料二中悲剧的发生对“驴友”今后的旅游活动有哪些启示?

解析:

(1)题,结合材料“驴友”从事的活动多数带有探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多是青年人参加,要野外露宿,故出游准备的物品主要应有帐篷、睡袋等。

(2)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

泥石流发生在山谷中,且泥石流运动的方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即与图中④路线方向一致。

而“驴友”要逃生最好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即沿路线②逃生是最正确的。

第(3)题,从这些悲剧来看,“驴友”外出旅游应该具备一些旅游常识,加强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尤其对旅游地的地形、气候等方面要深入了解,降低出游的危险性。

答案:

(1)帐篷 睡袋 

(2)② (3)要有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要深入了解和熟悉旅游地的地形、气候等各方面的情况;学会在野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读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调查图(下图),回答1~2题。

1.对上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到华山的游客总体数量多

B.到西安碑林和华山的人数总体相差不多

C.到西安碑林的文化程度高

D.到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程度相差不大

2.关于此图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旅游者的主观愿望不同产生的

B.是由旅游者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C.是游客年龄和职业等因素决定的

D.是偶然形成的,与任何因素无关

解析:

1.C 2.A 第1题,分析图中折线,可以看出到西安碑林的旅游者文化程度高,而人数多少在图中并没有显示。

第2题,文化程度影响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属于主观因素。

读下表资料,回答3~4题。

T165次列车时刻表

上海康辉旅行社“拉萨6日游”行程安排(发团时间:

5月1日)

上海16:

11→南京19:

00→蚌埠20:

50→郑州01:

56→西安08:

11→兰州14:

54→西宁18:

03→格尔木05:

20→那曲15:

47→拉萨19:

50

第一天

搭乘T165次专线列车前往拉萨,沿途观赏祖国风光

第二天

沿途观赏祖国风光

第三天

沿途观赏祖国风光,抵达拉萨火车站

第四天

游览布达拉宫、大昭寺、八角街。

晚上藏餐,观赏藏族歌舞表演

第五天

从拉萨出发赴圣湖纳木错,途经藏北草原、羊八井(沐浴温泉)

第六天

下午乘飞机返回上海

3.T165次列车依次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沪杭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B.京沪线、陇海线、兰新线、青藏线

C.京九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D.京沪线、陇海线、兰青线、青藏线

4.本次旅行,游客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5月1日——青草池塘夜闻蛙

B.5月2日——黄土地上麦收忙

C.5月3日——牛羊似珠遍地撒

D.5月4日——佛家檀香处处飘

解析:

3.D 4.B 第3题,由旅游线路并结合T165次列车时刻表可知,经过的铁路干线有:

上海

徐州(经过南京、蚌埠)

兰州(经过郑州、西安)

西宁

拉萨(经过格尔木、那曲)。

第4题,5月2日主要经过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等,虽经过黄土地,但小麦此时未成熟,非收获季节。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制约。

据此回答下题。

5.苏州市成为旅游特色城市,主要是因为(  )

A.交通发达,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解析:

选D 苏州市之所以能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其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读下面两幅旅游景观图,回答6~8题。

    布达拉宫     梅里雪山

6.近几年,地处偏远的西藏、云南成为国内旅游的热点,这并不是因为(  )

A.经济距离小

B.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C.与大多数旅游者居住地环境差异大,吸引力大

D.知名度较高

7.2017年夏季,云南的李老师随团到西藏旅游,带团导游多次提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这是为了(  )

A.充实导游词

B.强化观景的原则

C.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D.路边景色不美

8.赵前方同学打算利用暑假到香格里拉独自登梅里雪山探险,临行前他最应该准备的物品是(  )

A.防晒霜B.防寒服

C.雨伞D.防蚊虫药品

解析:

6.A 7.C 8.B 第6题,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称为经济距离。

一般来说,经济距离增加会降低旅游者的出游能力,而西藏和云南较偏远,对大多数游客而言,经济距离偏大。

第7题,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危险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因此应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第8题,雪山温度较低,故登雪山首先应准备好防寒服。

安徽省旅游局推出了六条文化游线路产品,分别为“山川如画——世界遗产之旅”“岁月如歌——安徽人文之旅”“乡音如曲——徽派戏曲之旅”“心静如水——宗教文化之旅”“风情如故——皖北民俗之旅”和“田园如诗——文人行踪之旅”。

据此回答9~10题。

9.“山川如画”“风情如故”“田园如诗”……高度概括了安徽这些旅游景区的(  )

A.功能布局B.空间布局

C.景区形象D.以上三者都有

10.关于安徽的旅游线路与旅游景点组合,说法有误的是(  )

A.世界遗产之旅,包含九华山、皖南徽州古民居村落群

B.安徽人文之旅,包含合肥和亳州的三国文化、凤阳的大明文化等

C.徽派戏曲之旅,包含屯溪徽剧、安庆黄梅戏等

D.宗教文化之旅,包含九华山、天柱山等

解析:

9.C 10.A 第9题,这些语言都高度概括了这类景区的景区形象。

第10题,A项九华山不属于世界遗产,应该是黄山。

黄山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二、综合题(共5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某旅游团计划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到杭州萧山钱塘江,途中还要参观游览下列景点:

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

材料二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2017年10月7日是农历八月十八,号称“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如约而至,吸引了20万中外游客前来观潮,破历史纪录。

因此浙江旅游局提醒游客,一定要注意安全,杜绝以往卷人(如图)事件的发生。

(1)请根据材料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走近路,不走重复线路)。

(13分)

从北京出发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再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又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再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然后经________到杭州萧山观钱塘江潮。

(2)假设你是政府管理人员,为防止类似材料二图中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哪些措施?

(6分)

(3)一般来说,旅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旅游安全问题?

(5分)

解析:

(1)题,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可把各旅游景点在图上标出,然后按顺序设计线路。

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景区的分布位置和我国铁路分布知识。

(2)题,可从宣传、提前预报、合理规划等方面进行回答。

第(3)题,分析旅游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首先要了解威胁旅游安全的因素,进而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答案:

(1)京广线 武汉 黄鹤楼 长江 九江 庐山长江 南京 中山陵 京沪线 苏州 拙政园 京杭大运河

(2)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在钱塘江沿岸设置警示牌、悬挂宣传牌,用广播、电视、手机提示向游客宣传钱塘江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钱塘江潮来临季节政府要多安排专人为观潮者的安全护航等。

(3)旅游安全问题包括:

①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安全。

②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

自然环境安全因素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安全因素包括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旅游者的政策与态度、社会治安、政治形势等因素。

③旅游硬件设施及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等。

12.读图并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把科罗拉多大峡谷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卓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

100多年来无数的美国探险家在大峡谷里挑战险滩,搏击激流,在这里诠释着一种美国精神。

(1)对该峡谷的地质进行观赏性考察,应当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在对大峡谷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当采取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

(4分)

(3)在进行峡谷漂流时,应当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至少答出三点)(6分)

解析: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流水侵蚀而成的,对其地质条件进行考查,应置身其中;大峡谷是自然遗产,对其进行旅游开发,首先要保护,科学的进行规划;进行峡谷漂流应注意穿戴救生衣,做好防水措施,带足野外探险的相关装备等。

答案:

(1)置身其中 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

(2)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科学地确定旅游容量;不乱捕猎;采取立法的形式等。

(3)穿着救生衣;不要随意游泳;带备用衣服,做好防水措施;带足野外救生用的通信工具、地图、食品、药品等;选择温暖的天气。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区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这里有海拔3800m以上才能感受到的清冽稀薄的空气,有更接近本色的阳光,有比天空更湛蓝的湖水,风景非常秀丽。

如图为的的喀喀湖周边区域图。

(1)推测的的喀喀湖的旅游旺季是什么时候?

(2分)

(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旅游者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并说明理由。

(10分)

解析:

(1)题,由材料、图像可知,的的喀喀湖位于科亚奥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为了避暑,夏季是旅游旺季。

(2)题,由于海拔高,旅游时要在预防高原反应、防护紫外线、保暖、预防雪崩等自然灾害方面采取安全措施。

答案:

(1)夏季。

(2)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紫外线强,避免紫外线暴晒;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弱,纬度低,要注意保暖;海拔高,气压低,要预防高原反应(或预防缺氧、低压对身体的影响);峰顶有积雪,注意观察,避免雪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