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206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精品.docx

最新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副市长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下阶段社区建设工作任务。

等一会,唐厅长、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社区建设工作成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政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居民自治为手段,扎实推进社区建设,在理顺社区关系、创新社区体制上求突破,在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上下功夫,在完善社区功能、发挥社区作用上花力气,在服务居民群众、建设和谐社区上创特色,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建立了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城市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创新和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职责,把社区建设作为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服务需求的实事来办。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也成立了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和督导检查。

市、县两级建立了社区工作考核制度,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绩效评估考核的内容,各县市区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得以初步建立。

2、健全了社区组织体系。

各社区普遍建立了以社区党支部(总支)为领导层、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为决策层、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的组织体系。

社区居委会内设了综治调解、计划生育、城管创建、民政福利、劳动保障、文体科教委员会,下设居民小组长,小组长下设若干楼栋长,整个社区工作网络已基本形成。

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了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使居民自治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3、改善了社区工作条件。

各地通过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支持一点、部门援助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了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

近几年,全市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改扩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133处。

目前,全市477个社区居委会中有办公服务用房的308个,占64.5%,其中206个城市XX县城社区中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达到300㎡以上的有110个,占53.4%,其中达到500㎡-1000㎡的有56个社区,XX区有17个;271个乡镇社区中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达到150㎡以上的有74个,占27.3%。

城市社区的办公设施实现了“五有”目标,即有电脑、电视机、电话、办公桌椅和档案柜。

部分社区依托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和社区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立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居民(党员)代表议事室(会议室)、社区图书阅览室、社区文体活动室、社区公共服务办事大厅、社区市民学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居务公开栏和室外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场所。

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社区经费补助力度,2019年下拨社区补助经费达4769万元。

市城区每个社区经费补助标准每年超过10万元,其中市财政对每个社区补助6-7万元。

XX区对城区社区工作人员定编定岗定报酬,社区正职工作人员每人每月2818元,社区副职每人每月2623元,社区一般专职工作人员每人每月2429元,由区级财政全额拨款,实行打卡发放,并落实了“五险一金”,同时还另外分类为每个社区拨付3至5万元工作经费,平均每个社区财政拨款达到了30多万元。

XX县对县城及普通乡镇每个社区每年补助达9万元,今年将达到11万元。

4、建强了社区工作队伍。

通过采取竞争上岗、民主选举、公开招聘、机关选派、挂职锻炼、业务培训、奖惩激励等形式,建设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特别是涌现了一批能吃苦耐劳、开拓创新意识强、工作责任心强、甘心为居民服务、非常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全市共有社区工作人员3089名,其中正式人员2690人,临时聘用人员399人,其中35岁以下565人,占21%,35—50岁1844人,占68%;大专以上文化928人,占34%。

通过民主、组织考察,全市有27位工作出色的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高配为副科级干部;通过公开定向招考,选拔了3名社区党支部书记进入街道党工委班子,3名社区党支部书记解决了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全市普遍开展了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社区党组织的功能日趋健全,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

社区居委会在协助政府、服务群众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

建立了各类社区志愿者组织,活跃在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第一线,成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5、强化了社区服务功能。

全市大部分城市社区建立了集社区党建、民政救助、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综治维稳、计划生育、城管创建、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由传统的只管“大肚子、坏分子、老鼠子”的“三子”功能向社会保障、社区就业、社会救助、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医疗等全方位服务转型,服务项目由最初10多项发展到200多项,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的需要。

广泛开展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形成了小社区提供大服务的良好格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市社区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区基础条件仍然较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欠帐较多,社区信息化建设普遍落后,与社区职能作用和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二是社区履行自治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完全到位,与居民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

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层面对社区居委会职能定位不准确,有关部门在社区开展工作习惯于向社区发指令、下任务、搞评比、建机构、占房子。

社区居委会工作疲于应付,浮于表面,一年四季都在填报表、做台帐、迎检查,很难有时间、有精力真正深入居民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做居民群众工作。

社区居委会一方面承担的行政事务多、任务重、工作超负荷,但另一方面社区公共服务又没有完全到位,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存在一些盲区。

三是社区经费保障不足、人员待遇偏低、结构不优,与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四是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滞后,部分街道、社区设置不合理,与社区工作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要求不相适应。

这些问题亟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推进社区建设的工作任务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区已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

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在社区。

加强和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和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创新和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努力把全市社区建成基层的管理中心、保障中心和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根据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全省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和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决策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社区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切实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社区居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社区社会组织是完善丰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建设好社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依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要进一步健全党在社区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专门委员会,合理划分居民小组并依法推选居民小组长,普遍推行建立楼栋长并开展“门栋自治”活动。

推广以备案为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登记管理部门的主要管理形式,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其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提供服务方面的作用。

当前,社区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抓好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

全市第七届社区“两委”于2019年6月30日任期届满,依照规定,应于2019年7月1日至月31日进行第八次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为配合全省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省里决定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原则上要在9月30日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省里总体安排,结合实际,把握原则,精心部署,主动履责。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好县市区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和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制度,形成高位推进的工作态势。

要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组成工作班子,保证工作力量。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做好“两委”换届选举的统筹协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组织指导,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换届选举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宣传、纪检监察、综合治理、公安、信访、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二是要深入宣传发动。

各地要利用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换届选举的宣传发动,将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基本程序、基本要求广而告之,营造一种全社会关注、全体居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真正调动居民参与选举热情,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确保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是要选好配强社区班子。

选优配强社区领导班子是检验换届选举工作成功的重要标志。

各地要以这次换届选举为契机,依法组织居民参加民主选举实践,选强配齐社区班子,规范好社区“两委”建设。

四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依法搞好选举。

要充分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把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贯穿于选举工作的始终,做到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少,应该交给居民的民主权利一点不留,确保社区居委会选举在民主法制的环境下有序开展。

第八次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还将专门部署,请大家按照省、市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2、切实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创新和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

市城区、各县市城区和西湖、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驻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按照不低于300㎡的标准,在2019年全面达标;其他乡镇社区按照不低于150㎡的标准,在2019年全面达标。

到目前为止,全市仍有96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没有达到300㎡,其中有23个没有办公服务用房;仍有197个乡镇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没有达到150㎡,其中146个社区没有办公服务用房。

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缺口大、欠帐多,建设的时间紧、任务重。

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建设责任主体的职责,迅速摸清底子,研究制定好建设计划,研究制定财政支持补贴社区建设办公服务用房的具体办法,对无办公服务用房和未达标的社区,逐个拟定工作方案,确保分别在2019年、2019年全面达标。

各县市区要将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和社区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

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和社区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与建设工程同时规划、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和社区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规划、国土资源、住建、房管等部门不得通过验收;验收合格后,要督促建设单位无偿交给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使用。

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和社区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采取划拨方式供应。

划拨的土地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为经营性用地。

对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社区,住建、国土资源、规划、消防、房管等有关部门,在办理审批、产权登记手续时,要简化手续,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按标准减半收取。

企事业单位划拨给社区的房产和以捐赠、赞助、产权置换、购买等方式获得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房管部门收取工本费,交易手续费减半收取。

对建好的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要科学布置,合理利用。

提倡以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为依托,打造“七室一厅、一校一站、一栏一场”的活动服务平台,七室即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居民(党员)代表议事室(会议室)、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办公室、社区档案室、社区图书阅览室、社区文体活动室,一厅即社区公共服务办事大厅,一校即社区市民学校,一站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一栏即居务公开栏,一场即室外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场所,最大限度发挥好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3、切实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

社区公共服务站作为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专业服务机构,主要职责是协助基层政府负责社区综治稳定、城管创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险、民政事务与社会救助、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文教体卫、社区安全等公共事务,以及通过经审定准入的,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其他有关事项。

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市城市(乡镇)社区实现全覆盖。

今年在全市选定30个社区开展试点,其中XX区6个,其他县市区各3个。

2019年在市城区和各县市城区社区全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2019年在全市乡镇社区全面推广。

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试点。

通过试点,重点探索社区公共服务站机构性质、工作职能、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服务能力、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

作为试点的社区,要整合好社区劳动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计生服务和综治稳定等机构,统一设置社区公共服务站,并要抓好社区公共服务站的职能定位、岗位设定、人员配置;要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办事大厅,并以办事大厅为依托,全面推行“一站式”公共服务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试点社区所在的乡镇、街道要全力支持、积极作为。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有关部门要大力配合。

通过发挥社区公共服务站的职能作用,减轻社区居委会工作负担和压力,推进其职能回归自治,保障社区居民民主政治权利,同时又要切实将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在社区落脚的各项公共服务全面落实到位。

年底,各县市区要对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摸索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为全面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做好准备。

4、全面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政府转变工作职能,规范社区职能职责,减轻社区工作负担,理顺社区工作关系,优化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市委、市政府去年颁布了《XX市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试行)》。

这个试行制度的颁布,也是一项工作创新,深受社区工作人员的欢迎,但落实好这个制度困难多、阻力大,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定信心。

《准入制度》规定,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负责准入事项的核定。

凡依法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主管部门应到当地县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备案;凡需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委托机关必须报当地县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未经审定同意,擅自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服务事项和开展相关活动,社区有权拒绝。

面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属于行政部门组织的,应当报请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属于党委部门组织的,应当报请县级党委批准。

结合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各县市区要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好“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具体办法,确保社区履责有权、办事有钱;要严格清理和整合各口各线在社区设立的各种工作机构,对已在社区设立的各种工作机构予以撤销或整合。

城市及县城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用房门口原则上只能挂“社区党支部(总支)”、“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公共服务站”和“社区警务室”四块牌子,其余的牌子应予拆除。

有关部门需要延伸到社区的公共管理服务工作,在社区公共服务站办事大厅设立窗口,实行挂牌服务。

各地要通过准入制度的推行,切实为社区工作松绑减压,让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能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热情去走街串户、掌握社情、了解民意、服务居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