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074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docx

导学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新时代,新生活-举世公认的奇迹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

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3、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重点

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难点

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知变化

 

二、说变化

 

1、明确任务,用最短的时间去发现家乡面貌的变化以及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收集好图片、资料,作好记录。

2、学生分组自由活动。

3、寻找家乡的变化。

学生调查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如道路交通、桥梁建筑、公用设施、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寻找人民生活的变化,如,衣、食、住、行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以下方法或途径供学生参考。

⑴到图书馆、博物馆查询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

⑵询问社区老人、村(居)委会干部,了解家乡的过去。

⑶城市学生可以调查商店的店主、交警、环卫队及自己的长辈,农村学生可以调查农户和老人,了解农民家庭的变化。

4、整理资料。

学生自由选择资料的呈现形式。

⑴分类整理所收集的照片、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对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写出汇报材料。

⑵用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制作统计图表。

1、学生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汇报。

2、学生把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汇报材料、统计图表展示出来,贴在黑板上。

可以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展示区,在展示作品上标出提供者的姓名。

3、学生参观。

可以自由讨论,发表看法,也可以向提供资料的学生提问题,提供资料的同学也可以充当解说员。

4、讨论交流:

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5、教师小结:

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物质建设方面的,有精神生活方面的,生活中的新鲜事变多了,吃要讲究营养、热量;穿衣追求时尚、美观;住要住得宽敞、舒适;行则要求安全、快速;用要满足省时、方便、高档……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新时代,新生活-感受新生活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

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3、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重点

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难点

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立志建设祖国。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学习

 

三、活动讨论:

 

四、共同总结:

 

五、练习作业:

 

六、板书设计:

 

1、我们觉得日常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变化?

2、板书:

感受新生活。

1、过渡:

让我们共同说说吧。

2、讨论:

你知道历史的、如今的“四大件”吗?

70年代“四大件”

1、2、3、4、

如今的“四大件”

1、2、3、4

3、交流:

现在,我们的交通有什么变化?

思考总结:

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1、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变化?

2、除了硬件条件的变化,还有什么变化?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变化,无一不是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平时,你和家人、朋友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请写下来。

新时代,新生活

硬件变化精神变化

生活越来越精彩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春天的故事-小渔村的变造、高峡出平湖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知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3、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难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小渔村的变迁

 

二、高峡出平湖

 

1、荒凉的小渔村——深圳的变化是我国经济特区的象征。

让学生了解深圳所处的地理位置。

观看两幅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繁荣。

播放录像,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深圳,从而让学生明白深圳为什么会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2、听歌曲《春天的故事》,联想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饮水思源,激发情感。

“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点,思想更解放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五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了解我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境开放城镇、沿长江开放港口城市。

P32

5、交流讨论:

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步扩大并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的事实。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1、观看图片:

壮观的三峡水电站、宏伟的三峡工程,用毛主席的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56年毛主席畅游长江时所写)道出了建设三峡的决心。

2、讨论:

几代人的梦想,为什么在今天才能实现呢?

三峡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究竟有什么益处?

3、二滩水电站,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各大江河上建立的大型水电站。

澜沧江上的小湾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漫湾水电站、红水河上的龙滩水电站、黄河上的龙羊峡水电站等。

4、介绍国家十五规划的四大重点工程:

青藏铁路、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南水北调。

四大工程将成为开发西部、平衡资源、拉动内需、拓展市场的驱动力。

有了它们,“十五”期间中国经济既可科学地平衡东西南北的资源共享,又能使西、中、东部的经济发展一体化;既可有力地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也能使经济发达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5、交流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计算四大工程加上三峡工程总投资额,谈自己的感想。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从“东方红”到“神舟”-从“两弹一星”说起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

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重点

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难点

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学习

 

三、小结讨论结果讨论总结。

 

四、共同活动:

1、思考:

你知道哪些中国航天发展的事情?

2、板书课题:

从“东方红”到“神舟”。

3、思考:

航天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板书:

从“两弹一星”说起。

2、出示故事:

(1)“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这是一个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的人。

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人们称为“两弹”(原子弹、氢弹)元勋。

建国初期,邓稼先带着刚在美国获得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

为了研制出我国自己的“争气弹”,邓稼先带领大家在简单的手摇计算机上一遍又一遍地计算,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完成了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2)“东方红1号”的发射及意义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利用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

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1号”卫星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1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3、讨论:

现代航天科技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乐趣呢?

好处一:

使信息能及时传递,人们能及时解决问题。

好处二:

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好处三:

……。

 

举例说说卫星的用途有哪些?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从“东方红”到“神舟”-飞天,不再是神话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

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重点

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了解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难点

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了解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学习

 

三、思考交流

 

四、共同总结

五、练习作业

 

1、思考:

你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吗?

你怎么知道的?

2、板书:

飞天,不再是神话。

1、思考:

人类飞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人类飞天的梦想。

我国古人将对神秘天空的天文星象归结为阴阳八卦,八卦中的“乾”就象征着“天”,并从下围棋的游戏中寄托对天空的幻想。

而古今中外都有着对飞天美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鸟的观察,产生了许多展翅高飞的遐想。

(2)人类对飞天的早期探索。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在神话传说中展开想像的翅膀,冒险能使自己真的离开地面,飞向天空。

最早的飞行器来自于中国古代风筝的出现,以及想冲破地球引力的中国古代火箭的发明。

15世纪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冲破阻力创立了天体物理学理论,而达·芬奇则是最早对飞行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他的一些飞机设计原理和图纸仍有现实意义。

(3)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气球。

当专家、学者和航空爱好者正忙于寻找如何解决人力扑翼飞行的时候,1783年法国人蒙哥尔费兄弟制成的热气球在巴黎载人升空表演成功,随后充有氢气的气球也研制成功,并投入邮件运送等实际应用中。

(4)便于操纵的飞艇。

从19世纪以来,有许多人提出了不少解决气球操纵的设想。

这种带有动力且可操纵的气球就是飞艇,而第一艘硬式飞艇就是由德国人齐柏林在1900年制成的“LZ—1”号首飞成功。

(5)重于空气的动力飞机。

在飞艇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机”的倡导者们仍然认为飞艇还不是人类征服天空的理想的交通工具。

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放弃了达·芬奇仿鸟飞行的想法,从而得以进入现代航空的新纪元。

英国人凯利在1849年首先制成了第一架载人飞行的滑翔机,后来德国人李林达尔在1867年开始使滑翔机不断完善。

1903年,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发生了,这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这个地方,驾驶自己设计的、由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尽管它是那么简陋,却达到了人类渴望已久的目的。

2、你还知道哪些飞天的故事?

说给同学们听听。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怎样?

从“神舟1号”到“神舟4号”,中国飞船的技术性能和环境控制越来越好,为实现“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1号”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我国第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1号”是一艘初样产品。

那是“长征2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神舟2号”

“神舟”飞船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再次获得成功,这一次,飞船运行时间从“神舟1号”的1天增加到了7天。

“神舟2号”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在弥补“神舟1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神舟2号”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3号”

2002年3月25日成功发射的“神舟3号”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飞船改进和完善了伞系统,火箭增加了控制系统等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模拟人”是“神舟3号”的新“乘客”。

这次试验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血压、耗氧以及产生热量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

“神舟4号”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我国实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的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神舟4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

活动:

收集反映新中国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图文资料,并记录下来。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光辉的瞬间-母亲,我回来了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使学生知道祖国领土不可分割,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教育学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力所能及的事。

了解新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体育健儿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

重点

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

族自豪感。

难点

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

族自豪感。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学习

 

三、思考讨论

四、共同活动

五、练习作业

 

1、提问:

你了解香港、澳门、台湾吗?

你怎么了解的?

2、板书课题:

光辉的瞬间

1、思考:

你还知道香港、澳门、台湾的一些什么?

2、板书:

母亲,我回来了。

思考:

香港概况及香港问题的由来

(1)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200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期满。

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

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路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1997年,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七子之歌》说的是什么?

它是怎样创作的?

《澳门》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

其余六篇分别为《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3、小结

你知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吗?

收集香港、澳门回归的照片、图像资料。

给你最想念的一位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想。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光辉的瞬间-2008,我们赢了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使学生知道祖国领土不可分割,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教育学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力所能及的事。

了解新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体育健儿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顽强精神。

重点

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

族自豪感。

难点

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史上的一个个光辉的瞬间,激发民

族自豪感。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学习

 

三、思考活动

 

1、你知道奥运会吗?

2、板书:

2008,我们赢了。

1、思考:

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举例说明,奥运会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提问:

(1)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哪些成绩?

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团结一心,终于取得了32枚金牌、19枚银牌、17枚铜牌的好成绩,在奥运会金牌榜中名列第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最激动人心的是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决赛。

相隔20年了,每届奥运会我们都与金牌擦肩而过,这次,人们再次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国女排。

看着她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挺进了决赛,我真为她们喝彩;看着她们再遇老对手——俄罗斯,我真为她们捏一把汗。

在比赛的前前两局,尽管中国女排姑娘们顽强拼搏,但还是以微弱的差距输掉了前两局。

可是中国女排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

虽然汗流浃背,但她们个个精神抖擞,再次向对手发出挑战。

终于赢回了第三局。

看着这种情景,我的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来,正当我为她们喝彩时,又赢回了第四局,和对手打成了2∶2平。

场上中国拉拉队挥动着五星红旗,拼命地欢呼,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大海为女排姑娘们喝彩。

最后,她们以一个完美的扣球取得整场比赛的胜利。

(2)奥运会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查找奥运会的相关资料)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经历了哪些事情?

(重新恢复联合国的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愿意博览会、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四、共同总结

五、练习作业

了解并收集我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香港、澳门回归

光辉的瞬间国家繁荣富强

国际地位提高

 教后小结:

 

江源九义校课堂教学导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下册祖国我为你自豪课(二单元)1课时

课题

我为祖国绘蓝图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小

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3、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培养和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感情。

重点

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难点

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做贡献。

学习流程

环节

导学案

一、引入新课

 

二、进行学习

 

三、共同总结

 

1、提问:

你热爱我们国家吗?

为什么?

2、板书:

我为祖国绘蓝图。

1、阅读短文:

“我是骄傲的中国人”。

讨论:

你喜欢这篇短文吗?

为什么?

2、讲述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的事迹。

请几名学生讲毛泽东、周恩来、马克思等名人的立志故事。

小结:

听完这几则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树立了远大理想,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

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成功的种种辉煌。

思考:

作为跨世纪的小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3、活动:

我为祖国绘蓝图。

分小组进行,畅想祖国未来,用画笔、诗歌……多种形式。

最后汇报交流。

4、小结。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练习作业

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和远景规划。

五、板书设计:

过去的生活

我为祖国绘蓝图祖国为了繁荣昌盛

现在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