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761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docx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

再探――恐龙因何灭绝

  学术界对于曾经雄霸世界1.3亿年之久的恐龙为什么会在距今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一直争论不休,在尚未形成令人信服的科学定论之前,人们的探索仍将继续。

  

  如今学术界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测很多,有“大碰撞理论”、“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铱元素致病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复仇女神’说”、“酸雨说”等等,而“大碰撞理论”无疑是其中的主流。

  通常,一个科学论点的提出,必须要建立在充分、翔实的科学论据基础上,要能以理服人。

而“大碰撞理论”之所以能得越来越多的拥趸,似乎已成为大多数人心目中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定论,在于它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故事,因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手中掌握了很多支撑这一论点的实据(图1)。

但是,另一些对于这一说法心存质疑,又一直难觅新说的学者,却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支持“大碰撞理论”的诸多所谓实据中发现了――

  

  

  一个破绽

  

  破绽与一些几乎遍布于整个北美洲的很小的岩石球――小球体有关。

那么,这些岩石球到底是如何生成的?

又为什么说它们出现在了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呢?

科学家从中究竟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这还要从“大碰撞理论”的诞生说起:

  恐龙,曾是地球这个已知惟一存在生命的星球上最庞大的家族,统治这个星球达1.3亿年之久,其霸主地位从未受到过任何挑战。

但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亡族灭种之灾突然降临,一下子它们从地球上全都消失了。

为了搞清其中真相,科学家们首先从调查6500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层着手,试图获得有价值的发现。

这一时期形成的岩石层在地层剖面上看起来是一条很薄、很明显的线,被学术界称为第三纪界限(图2)。

它遍布于世界各地裸露地表的矿藏和岩石中,其下面埋藏着许多恐龙化石,而上面却没有。

  历经10多年的苦苦寻觅,1979年,科学家在第三纪界限中发现了浓度极高的铱元素。

铱是一种微量元素,在地壳中极为罕见,多来自于外层空间。

于是,人们推测:

在地球的某个地方一定发生了由小行星或者彗星造成的大碰撞。

而且外来星体一定很大,直径至少有10公里,大碰撞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亿枚“二战”中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人们发现的小球体应该就是这次大碰撞的产物:

大碰撞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大火球蒸发了数十亿吨岩石。

在外层空间,岩石蒸气遇冷凝成很小的液滴,然后固化成白色的、灼热的小球体,最后落回到地面(图3)……

  

  此外,科学家在第三纪界限中还发现了另外的线索:

大量的烟灰,其范围遍布从美国到新西兰的第三纪界限中。

这表明当时曾发生过一场波及面积极大的森林大火,而如果没有600℃~1000℃高温的诱发,这样规模的大火是烧不起来的;再有遍布世界同一地层中的蕨类植物穗。

与竹子一样,自知大限将至便要开花结子以求延续物种,蕨类植物如果遇到不利于其生存的异常环境,便会将其用于传宗接代的孢子以穗的形式保护并保存起来,以待环境条件许可时再度萌发;等等。

  这样,“大碰撞理论”似乎已经有鼻子有眼了。

有了这个前提,恐龙的灭亡便顺理成章了:

单单是爆炸的冲击波就能消灭方圆数百公里内的所有生命,继而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火。

烟尘遮住了阳光,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地球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包裹在极度的严寒之中,在大火中侥幸逃生的恐龙不是死于寒冷,就是死于饥饿……此外还有一些推论,如前面提到的“铱元素致病说”,小行星带来的铱元素使恐龙蛋发生病态变异,导致繁殖终止,最后恐龙家族因后继乏人而退出历史舞台;还有“酸雨说”,浮尘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雨量非常大,雨水的PH值非常低,就像电池酸一样。

除一部分恐龙被直接灼伤致死外,酸雨还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水源被严重污染。

幸存下来的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等等。

  于是,只待找到那个直径至少应在200公里的陨石坑,这个“地球历史上最大的杀戮案”便可成功告破了。

  根据越接近陨石坑,小球体就应该越多这一常识,科学家们开始追寻小球体的踪迹。

在加拿大西部,第三纪界限层中的小球体平均有1厘米厚,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小球体层的厚度增加到了2厘米~2.5厘米,而到了海地,小球体层的厚度达到了约有半米……这说明陨石坑应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某个地方。

最终,科学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一个叫作奇克斯伦伯的小村庄附近,发现了一个独特的马蹄铁形地貌(图4)。

它凹陷部分约有180公里宽,正好符合科学家事先对陨石坑大小的预测,而这里残留的火山喷出物也表明了陨石坑的存在。

于是执“大碰撞理论”的部分科学家认为:

眼前的发现可能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个陨石坑。

  

  当执“大碰撞理论”的科学家在发现陨石坑并认为此说已成定论的时候,另一些对于这一说法心存质疑但一直难觅新说的学者也接踵而至,他们同样试图从这个陨石坑中找到能够否定上述说法的反证实例。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由于位于奇克斯伦伯的这个陨石坑被埋在地下1公里的深处,在地面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因此,要想进一步调查大碰撞,就得另辟蹊径,通过勘察其他地方与奇克斯伦伯陨石坑年代相同的地表岩石以求找到相关的线索。

  探寻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墨西哥,终于在距离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约1000公里的一个地方找到了一块与奇克斯伦伯陨石坑形成的时间处于同一个年代的裸露在地表的巨岩,并在这块巨岩上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虽然巨岩上同样存在着记录那次大撞击的铱元素层和小球体层,但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层面应是紧密相邻的,而在这块巨岩上人们看到,就像一块夹心饼干一样,铱元素层和小球体层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沙岩(图5)。

  

  这就怪了,小球体层上这些按常理需很长一段时间通过沉积才能形成的砂岩到底从何而来呢?

换句话说,这些小球体呆的不是地方啊!

  

  一串疑问

  

  对此,执“大碰撞理论”的学者解释为:

这个地方在当时还是海洋,大碰撞引发了大海啸。

当时的情况是,来自陨石坑上空被熔化了的岩石蒸气很快就弥漫到了这个地方,并在此遇冷凝聚成小球体堆积在海底;接下来是海啸从海岸上卷起了数十亿吨的沙子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推进到这里,沉积在了小球体层的上面;最后结成了晶粒的含有大量铱元素的物质用了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渐渐沉积到海底。

于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这个层次结构便形成了。

天长日久,沙子变成了沙岩,当海平面下落时,“夹心饼干”般的岩石便暴露出来。

  但这个基于假设可能出现的海啸所作出的解释并不能令所有人信服,那些试图从中找到反证的学者通过对巨岩细致的研究,发现了诸多疑点,如沙岩中存有生命活动的印记,一种靠吃沉积物为生的生物的进食通道以及螃蟹的巢穴散布在沙岩中的多泥沉积岩层;这些由结晶体组成的沉积岩只有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渐形成;还有,在地表岩石的底部附近发现了石灰石层,而石灰石层的积累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这一切证明这块巨岩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像执“大碰撞理论”者所说的非常短的几天或几个星期,当然这还不足以彻底推翻“大碰撞理论”。

  探索、发掘工作仍在继续。

  

  全面质疑

  

  工夫不负有心人,奇迹终于出现了:

科学家在地表岩石下面8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另一层小球体。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这些小球体只可能来自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

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发现,预示着其后的研究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

  通过对厚达8米多的掘面进行研究:

在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发生后,小球体在几分钟内沉入了海底。

之后是近8米正常淤积的泥层,再往上依次是石灰石层、沙岩层等,最上面才是符合恐龙灭绝原因的铱元素层。

其中,根据泥层的厚度可估算出需要27万年的沉积时间,石灰石层的形成大致需要几千年的时间,沙岩的形成又需要几个世纪,微生物占据一些地层也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样算下来,从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形成的地下8米的小球体层到地表含铱岩层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需30万年。

这说明:

在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30万年后,又一个小天体再次造访了地球并留下了铱元素。

而可能正是这第二次撞击导致了恐龙的消失。

  不仅如此,其它方面的研究结果同样为质疑“大碰撞理论”提供了佐证:

如当科学家借助透镜观察他们认为在两次碰撞之间地层中的石灰石的时候,注意到形成石灰石的结晶体非常完好。

而这,应是在相当平静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沉积下来的;又如人们还在其间发现了一种被称作海绿石的粘土矿物,这种物质同样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这说明:

在石灰石的沉积过程中出现过很长时间的中断;还有,按“大碰撞理论”的说法,很多物种与恐龙在同一时间消失,其中包括一种极为罕见的名为“有孔虫”的浮游生物。

而这次,科学家竟在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后形成的岩石中找到了它们的化石……

  以上发现足以说明:

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一定发生在大规模物种消失的30万年前。

也就是说:

“大碰撞理论”所认为的形成奇克斯伦伯陨石坑的那次大碰撞,其威力还不足以造成一场短时间内的生物物种大灭绝,其中自然也包括恐龙。

  

  自成一体

  

  基于上述疑点,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大碰撞理论”,也自然包括构成并支撑这一论点的诸多细节:

  一是那场为其后诸多推论作为依据的空前绝后的大火。

要证实这一点,只要在不同地方的第三纪界限中找到木炭即可。

但是,科学家几乎找遍了整个北美洲(撞击点所在地区,如是产生大火,也应先从这里烧起),从8个分布有第三纪界限的地点采集了大量的样本,却难觅“炭”踪,多是没有烧焦的植物残留。

而根据“大碰撞理论”的说法,那场波及全球的野火是不可能将这么多没有烧焦的物质留在岩石层中的。

因此,所谓全球大火纯属无稽之谈。

  再说强酸雨。

如果当时已出现的小型哺乳动物有些侥幸在地洞中逃过这一劫,像小树蛙这样的两栖动物,还有海龟、鱼类以及恐龙的近亲短吻鳄等这些与恐龙同时代的冷血动物(图6),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并没有因酸雨而灭绝。

这就说明,在白垩纪晚期根本没有出现像电池酸那样的强酸雨。

  

  还有遭遇冬天的猜测。

“大碰撞理论”认为:

碰撞激起的灰尘笼罩了地球,挡住了阳光。

它使全世界陷入数月甚至数年的冰冻之中,致使冷血的恐龙因无法应对气温突然下降的环境而消亡。

但是,面对仍存活至今的许多当时已出现的、同样是冷血的两栖、爬行动物又如何解释呢?

这只能说明地球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长时间的降温,上述说法显然也站不住脚。

  ……

  鉴于“大碰撞理论”存有诸多硬伤以及如上一些新的发现,学界对于恐龙的灭绝开始在已获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一种更具说服力,更符合进化论的观点:

  在第三纪界限前大约1千万年,恐龙的生存环境开始显著恶化。

主要体现在因海平面的急骤下降,它们赖以生存的沿海植物开始变得匮乏,从而导致它们的自然栖息地消失了。

这对于只对某种环境具有适应性的恐龙来说,当这种能够被适应的环境逐步消失的时候,它们也就大限将至了。

化石记录显示:

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1000万年至300万年间,恐龙的数量开始急骤下降,40%的恐龙物种灭绝了;而到了白垩纪晚期前大约300万年到100万年之间的时候,恐龙的处境已是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灭绝。

  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50万年间,世界经历了最具破坏性的火山活动时期。

当时,印度的西部是火山活动的中心,熔岩覆盖了广阔的土地,受灾面积达数千公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8℃。

这种极具破坏性的环境变化到底对已经相当脆弱的恐龙群体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在取证还不足以作出结论之前,人们可从一种与恐龙同时期的动物――菊石的身上找到推测的线索:

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600万年,世界的海洋中大约生活着20种菊石属;在第三纪界限之前的300万年,只剩下15种左右;而到了第三纪界限之前的100万年,幸存的还不及最初的一半,只有不到10种。

其实不仅仅是菊石,化石证据显示:

这一时期的生命物种灭绝事件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其中包括虽尚未灭绝但遭受到沉重打击的蕨类植物,那些孢子穗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植物的大量消亡,彻底颠覆了已形成的生物链,草食恐龙因没有了食物而消亡,肉食恐龙势必也一齐完蛋(图7)。

  

  ……

  可见,即便是小行星没有碰撞地球,持续恶化的环境足已使恐龙难逃灭绝的噩运,何况在30万年间又有了接连两次的大碰撞。

于是,恐龙这种曾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便在多种外因的联合打击下成为历史。

  然而,新说的诞生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成功的喜悦,相反,一些科学家担忧地表示:

人类如果再任由二氧化碳的浓度继续增长下去,很可能发生与导致恐龙灭亡时同样程度的温室效应,继而导致曾出现过的阶段性恶劣气候环境再次出现。

如是,届时人类的命运又会比当年穷途末路的恐龙好多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