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727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国战国七雄;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都江堰的修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

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习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

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1 战国七雄

1.背景: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__________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_______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诸侯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3.著名战役:

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2 商鞅变法

1.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_______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新兴_____________的势力增强。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2.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________任用_______主持变法。

3.内容

4.影响: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3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背景:

战国后期,_______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_______________。

2.修建: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________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_______。

3.意义: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作用。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00多年来,__________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

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

(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哪三家分了晋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雄?

都城都是哪里?

2)、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的战役有哪些?

3)、商鞅变法的时间、原因是什么?

4)、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5)、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6)、都江堰是由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建造的?

都江堰的主要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

都江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

(10')

1、《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想一想,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1.变法是成功的。

2.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变法是成功的。

3.启示: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然经历曲折、斗争。

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材料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信息: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

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事件:

商鞅变法。

措施:

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作用:

“倾邻国而雄诸侯”。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政治支柱。

五、〔课堂小结〕:

(2')

六、〔当堂检测〕:

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

一、选择题:

1.“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2.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长平之战B.牧野之战

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

3.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 

4.毛泽东曾评价说: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建立县制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5.下列古代工程的修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是()

A.都江堰

B.大明宫

C.紫禁城

D.明长城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争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出现了什么趋势?

你如何看待这一时期的战争?

(评价时要辩证的看问题,即一分为二的观点。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1)材料中“卫鞅”指谁?

“孝公”指哪国国君?

(2)材料中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

他代表着哪个阶级的利益?

(3)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

(4)请你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D4.C5.A

二、非选择题

6.

从争霸到兼并,说明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评价:

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并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

7.

(1)

商鞅。

秦国。

(2)

主张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仿古代的制度,应当实行变法。

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说话算数,威信很高);秦孝公的信任、重用等。

(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个国家在战国时期不存在了?

(   )

A. 楚国                                     B. 齐国                                     C. 晋国                                     D. 燕国

2.某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3.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

4.与春秋时期战争相比,下列不

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  )

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

B.交战区域广

C.继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来扩展疆域

D.持续时间较长

5.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 

6.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7.下列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②消除了岷江水患 ③修建于春秋时期 ④灌溉了大片田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它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

A. 长城                                  

B. 灵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二、非选择题

9、《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想一想,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10.阅读材料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C2.A3.D4.C5.D6.B7.B8.C

二、非选择题

9、1).变法是成功的。

2).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变法是成功的。

3).启示: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然经历曲折、斗争。

言之有理即可。

10.

(1)

信息: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

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事件:

商鞅变法。

措施:

废井田制;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3)

作用:

“倾邻国而雄诸侯”。

(4)原因:

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政治支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卷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

A.秦国B.魏国

C.齐国D.楚国

【答案】D

2.“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材料中的“他”是()

A.李冰B.李春C.伊尹D.管仲

【答案】A

3.“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编制户口

【答案】C

4.《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答案】D

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贵族世袭特权D.确立县制

【答案】D

6.与春秋时期战争相比,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来源:

学科网][来源:

学#科#网]

B.交战区域广

C.继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来扩展疆域

D.持续时间较长

【答案】C

7.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

A.齐国B.晋国C.吴国D.越国

【答案】A

8.根据商鞅制定的法令,秦国有很多人获得国君奖赏的爵位和土地。

这些人获得奖赏时的身份应该是()。

A.农民B.军人C.商人D.铁匠

【答案】B

9.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0.话题探讨。

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名逮捕商鞅。

商鞅得到消息,立即出逃。

他来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店主向他索取有关凭证,商鞅没有,于是店主说:

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

商鞅不得已,只好返回自己的封地。

后商鞅被捕,遭“车裂”之刑而死。

商鞅遭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商鞅之死值得吗?

说明理由。

【答案】商鞅的一系列变法措施得罪了旧贵族,所以当秦孝公死后,他们就要报复商鞅,同时商鞅之死还因为他的变法比较成功,特别是措施严厉,使得自己有难时都无法躲避和通融。

应该说商鞅之死是值得的,虽然个人的性命失去了,但是他主持的变法成功了,秦国由此强大起来,实现了当初变法的目的,应该说他为变法而死死得值得。

11.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它就在我们身边。

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中国古代人类文明图片展,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

【工具话发展】

(1)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使用图一这种工具的时代,被称为什么时代?

举出一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远古居民。

(2)图二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

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工程显历史】

(3)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有关上图的描述: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材料中的平原是指哪里?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

它有何功能?

【答案】

(1)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或北京人、山顶洞人)。

(2)春秋后期。

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都江堰。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