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推荐表和先进材料辛店中学.docx
《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推荐表和先进材料辛店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推荐表和先进材料辛店中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推荐表和先进材料辛店中学
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推荐表
单位名称
榆林市绥德县辛店中学
主要先进事迹
一、学校领导重视,狠抓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经过反复听课、讨论、实践、否定、再实践,再请专家指点,构建了辛店中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为“6+1”。
所谓“6+1”,就是“六个学习环节”加“一条主线”,六个环节是“课前预习、以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一条主线是“老师导学贯穿始终”。
二、学校教师业务水平迅速提高,多数教师获县、市级教坛新秀或教学能手奖,特别是郝玲玲老师获2013年省级教学能手奖。
教师有40多篇论文在县、市、省、国家级获奖或发表。
关注学困生,学生建立“一帮一”和分组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计分,形成“共同体”,有效地缩小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有效,全面发展。
三、2011年9月20日和2012年5月18日,榆林市教研室和榆林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和“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现场会”相继在绥德举行,与会人员对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辛店中学的“6+1”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成为引领全市有效教学的典范。
全市先后有12个县区和市直中小学共73所学校近3600名校长、教师来辛店中学观摩课堂教学。
四、2009年至2013年中考连续取得好成绩,升学率名列全县前四名:
2009年为全县第三名,2010年为全县第二名,2011年为全县第一名,2012年为全县第二名,2013年为全县第四名。
每年荣获县“2012年义务教育教学优秀质量奖”。
县(区)级教育
行政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市(区)级教育
行政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省教育厅意见
(盖章)
年月日
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材料
一所农村中学的追求
——绥德县辛店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纪实
辛店中学是绥德县的一所局属初级中学,地处城南1公里的呜咽泉村。
学校占地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有教师89名,学生653名,开设12个教学班。
绥德县辛店中学的前身是辛店乡办中学,只有一座三层教学楼,五间平房,办学条件艰苦。
学生都是基础极差,升学无望,进不了县办中学到辛店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孩子,家长对孩子都没抱多少的希望。
师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调,教师是上轻松班挣全额工资,每年升高中人数都是个位数。
学校地处城郊,城内有4所县办中学,还有两所私立中学,用学校教师们的话说,辛店中学先天营养不良,不死就是好造化。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辛店中学不断摸索实践,最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近几年,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全县前4名,学校中考升学率一年一个台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受到了上级的多次奖励,学校还获得了“省级文明校园”的称号,特别是在有效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引领全市有效教学的典范。
2011年9月20日和2012年5月18日,榆林市教研室和榆林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有效教学现场会”和“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现场会”相继在绥德举行,与会人员对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辛店中学的“6+1”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赞扬。
会后,全市先后有12个县区和市直中小学共73多所学校近3600名校长、教师来辛店中学观摩课堂教学。
南六县的教育局长,米脂县教育局也参观了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
从2009年开始,学校已经进入了有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受到了上级的好评。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所学校起死回生呢?
我们又能从我们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起步篇
面对学校的种种困难,学校领导下定了决心要改变。
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并向全校教师借款,重新启动学生公寓楼等项目建设,解决最起码的住校生宿舍及教师办公室问题。
另一方面,确定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三常规’管理,加强校本教研为抓手”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一个愿望:
摆脱困境。
从2004年上学期开始,校委会成员分管各教研组,落实责任,全程参与各组的活动。
通过公开课、观摩课、推门听课、竞赛课、评课等方式,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
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课时(中期前18课时,中期后12课时)。
教师不少于20课时(中期前12课时,中期后8课时)。
中期、期末检查听课笔记并公布于众,与经济挂钩。
第一学期最后一次全体教师会上,校长问了一句:
“通过这一学期的听课,大家的胆儿大了没?
”不少老师会意的笑了。
从那儿开始,每学期都把课堂教学竞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竞赛前,先集体备课,确定上课方向,评课标准,让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上公开课,课后及时评课,然后各组人人过关讲课、评课,尽量同科目同年级上同一堂课,有的上两三次,直到较满意为止。
最后确定参赛教师参加全校的竞赛。
学校竞赛,当天赛讲当天评课,本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2004年到现在,竞赛了20次,每学期必搞),绝大部分教师参加竞赛不止两三次。
经过几年的磨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明显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责任意识得到了加强,职业道德有了提升,为后来的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摸索篇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关注“教师”为主,那么我们那几年的功夫确实没有白费。
教师的学科知识、语言表达、课堂板书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等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学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像我们这样生源的农村中学,看了课堂让人心酸:
教师在讲台上讲,下面的学生表现的是五花八门,有爬在桌子上打盹瞌睡的,有画娃娃的,有互相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的,有看小说的,有的神情呆滞,看上去什么也不懂。
老师讲完问大家:
“会了没?
”少数几个学生说“会了”。
大部分不回答。
教师提高嗓门再问:
“会了没?
”说“会了”的人多起来,懒洋洋的。
教师第三次强迫地问:
“会了没?
”这时,连画娃娃的同学也跟着说:
“会了。
”这种自欺欺人的一问一答,教师心理也明白,但无数个45分钟就这样重复着。
县上来查学的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活跃的小分队,沉默着大部队。
最后跟不上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的越来越多,转学的也不少。
教学生了广种薄收的教学,办学成了蝶形的粗放式办学。
课堂教学真正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洋思中学的这些词语和理念,让我们深受启发,顿然醒悟。
洋思中学过去的校情和我们学校差不多,所以马上产生共鸣。
我们多少年苦苦思考的问题,这下让人家说出来了。
让人振奋,给人壮胆。
乡教办请时任县教研室主任冷永良介绍洋思经验,为了借专家的力同一教师的行为,我们动员全校教师都去听讲座,去的每人补助20元。
回来后,我们决定,所有班级的所有科目,在上课前,必须先预习。
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教师检查预习完成情况,而且要求教师把预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把预习任务交给学生检查、督促。
规定学生不预习的课不能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提前把学习内容作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爱钻研的学生基本能把文本看懂,需要的学具能提前准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过不去,可以问同学,看课本。
学生看不懂的地方也可能正是课堂上老师需要突破的难点,学生提前就有了准备,不至于卡住。
学困生即使不能完全看懂文本,但最起码对所讲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不至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打盹瞌睡。
当然,有的老师也提出困惑,说有的学生预习了以后一知半解,老师再讲的时候就心不在焉。
这也是事实,是一种现象。
2008年上学期快放假的时候,教研室查学,冷永良主任来学校检查工作后,对我们说:
“山东有个杜郎口中学,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很有特色,也比较具体,你们可以在网上下载的学一学”。
网上下载的内容很多,什么“三.三.六自主探究”,“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预习、展示、反馈”。
没有身临其境,确实云里雾里,不知如何操作。
可就是一篇《数学课如何进行预习、展示、反馈》的文章,引起了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兴趣,印发给全体教师,要求各教研组集体学习,反复讨论,借鉴人家的做法,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
行动篇
2008年下学期,学校第一次在七八年级各两个班进行实验,撤走了讲桌,挂满了小黑板。
改变了学生的常规坐法,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六人,以组为单位,面对而坐。
教师走下讲台,真正走到了学生中间。
这“一撤”、“一挂”、“一分”、“一下”,打破了多少年课堂教学的老传统。
一开始,有的教师埋怨:
“乍教案、教具放哪?
”不管怎么说,学校校委会、教研组的同志看法一致,都认为比过去那种教师高高的站在讲台上讲效果要好很多。
经过反复听课、讨论、实践、否定、再实践,并经专家指点,最后确定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
“六个学习环节加一条主线”,即“6+1”教学模式。
六个学习环节是:
课前预习、以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达标检测;一条主线是:
教师导学贯穿始终。
(一)、三个基本形式:
一是“小组合作学习”。
各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必须按照学生的性格、各科的基础、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6人,面对而坐。
选定一个能关爱学困生,顾全大局、公道、正派、集体荣誉感强的本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任该组组长,这个组长很重要,是组内的核心。
不同学科组长可以不同。
有的班级采取双向选择制,组员选组长,组长选组员。
二是“10+30”。
教师导学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少于30分钟。
三是“课前预习”。
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
课前预习主要解决基础知识问题。
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比如:
阅读文本,复习旧知识,接通新旧知识的“焊接点”,准备学具,查阅资料,提出疑难,小疑难同伴互动解决,大疑难留到课堂解决。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①预习检测。
②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要具体可测,一节能达到,而且要学生大声读,让每个学生都明确。
③出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或“自学提纲”。
这个提纲很关键,是教师备课时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梳理、细化列出的具体问题或内容。
它是学生自学交流的线索,内容必须具体可操作,学生要大声一条一条读,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④依标自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不同,情趣、性格、爱好不同,因此,课堂个体自学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阅读时间,留足全神贯注的凝神思索的自我内化的时间。
这一步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出声读课本的哪几页,哪部分,反复读,直到读通、读懂,边读边思考,不会的问,这时候不讨论,教师在教室巡回,解决疑问,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切忌不看文本一窝蜂就讨论。
⑤各组对照“提纲”开始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讨论、释疑。
⑥小组展示。
组长按内容的难、中、易,派不同的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订正。
需要写的展示在自己组的黑板上,需要说的记在本子上或勾画在课本上,需要动手做的,用准备好的学具做。
有的内容分块预习,分块展示,有的内容全部预习,分块展示。
这一步视内容、科目不同,可以让全班各组都一一展示“提纲”所列的内容,也可以共同预习,各组重点展示不同的内容。
⑦讲解、订正、质疑。
李镇西说:
“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
”由小组长派人讲解,组员随时补充完善,其他组订正,提出不同意见。
对一些探索规律性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往往不可预料。
所以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正是这种课可能出现的亮点,教师要充分重视和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这一步,一是让学生大胆讲解自己展示的成果,其他组员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是必须站在自己组的黑板前,借助学具、例题、板书等,直观、具体、有理有据的讲,切忌学生站在座位上空对空讲解,其他学生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
这时,教师画龙点睛,适时点拨,统一意见。
⑧达标检测。
教师和学生(最好是学生)用小黑板或小纸条出示该节课的练习题,测试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这一步可能因时间问题,检测不成可放到辅导课上完成)。
最后回过头来,看这节课学了什么,目标达到了没有。
这里特别要关注学困生,各科任教师必须对各族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写在自己教案的前面。
我们听课时,常常发现,每组总有一两个学生入不了群,其他学生讨论、争吵,而这些学困生在旁边眼神漠然,不言不语,一看就知道不会。
辛店中学校长杨东明常说:
“我们看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就看学困生,学困生会了,其他学生自然会了”。
他经常给教师们说:
“大家都是学生出身,在我们学生时期,大部分人在课堂上都有过困惑,每一位教师都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自己当学生时,因为课前没预习,因为一个新旧知识的‘焊接点’过不去,因为一个门槛绊住了,你的思维赶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是何等的着急。
现在自己当了老师,不能忘本啊!
”他有一个观点:
“一个好学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一个差学生,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原因就在这里”。
还有一个评价问题也很重要。
学生建立“一帮一”和分组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计分,形成“共同体。
”中期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作为基础分,期末考试看进步情况,相对进步1分记正1分,相对退步1分记负1分,然后进行奖励,这样有效地缩小好学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其他行为自觉规范的过程,把班上的卫生、纪律及其他日常事务轮流分组负责管理,进行综合评比,不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自己管自己且事半功倍的事吗?
成功篇
2009年上学期,是教研室耿永君主任来学校查学,听了实验老师郝玲玲的一堂语文课后说:
“我查学一路走来,今天终于听了一堂精彩课,真正的语文课”。
其实。
我们也真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方向是正确的。
2009年下学期,全校14各班的教室都撤掉了讲桌,换上了小黑板,所有教师所有科目都开始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
随着教育局对学校投入的不断增大,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明显加强,教学方式明显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厌学情绪明显降低。
2009年174名考生升入高中102名,升学率为58.6%,居全县第三名,荣获县“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优胜学校”和“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先进集体”。
2010年217名考生升入高中143名,升学率为66%,升学率居全县第二名,荣获县“2010年义务教育优秀教学质量奖”。
2011年170名考生升入高中142名,升学率为83.5%,居全县第一名,荣获县“2011年义务教育教学优秀质量奖”。
2012年221名考生升入高中191名,升学率为86.4%,居全县第二名,荣获县“2012年义务教育教学优秀质量奖”。
2013年中考居全县第四名。
榆林市教育局副局长樊小兵说:
“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对全市的有效教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
杨东明的论文《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在全省第十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榆林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论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在全省第十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并刊登在《绥德教育》上。
论文《“6+1”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在2011年度《教师报》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马军宏的论文《“6+1”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在榆林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浅谈“6+1”模式下学生小组建设》在绥德县第八届“课程改革”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郝玲玲的论文《我的一堂有效性教学——公开课》刊登在《绥德教育》上,论文《“6+1”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在2011年度《教师报》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贺建勇的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6+1”模式》刊登在《绥德教育》上,并在全省第十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预习、展示、反馈”》在绥德县第八届“课程改革”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在榆林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梁焕艳的论文《“6+1”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全省第十一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马志盛的论文《初中数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质疑》在榆林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特别是郝玲玲老师获2013年省级教学能手奖。
校长篇
(一)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学习是转变观念的不竭动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而广大教师自然成为推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生力量,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不断学习则是转变观念的不竭动力。
杨东明1993年1月起担任基层中学校长,几乎天天深入课堂听课,夜夜和老师们一起评课、交流,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的角色、教学行为、学习方式、教学管理等都有着深刻的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迅猛开展,让他有基础教育终于迎来了久旱待甘霖的兴奋之感。
他一头扎进了有关课程改革的书籍中,一本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进新课程》,他不知学习了多少遍,书里面用红笔勾划、批注的满满的,老师每人一本。
他给老师们说:
“这本书最好,大家好好学一学”。
他还学习了《走进校本教研》、《校本研训的理论与实践》、《校长怎样抓教学工作》等大量的书籍,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坚持订阅《人民教育》、《陕西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最前沿的杂志报刊,写了几万字的学习笔记,有些书籍、杂志、报纸,他像宝贝一样单独装在一个红帆布袋里,随时提随时翻随时给老师们讲。
他用了三个学期的时间,就《走进新课程》一书的内容,对全校教师单人单桌进行闭卷考试、评比。
经过多年的学习,不仅他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校广大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为后来的“6+1”教学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方式。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观念的转变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一种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而可操作的并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是杨东明及他的团队积极思考、努力实践的目标。
我们就从校本教研开始了。
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旨在促进师生发展的校本教研中长期规划,校本教研制度。
立足校本,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教师慢慢的从“教书匠”变为“研究者”。
每学期选定两名骨干教师向全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
他特别重视教研组的建设。
把领导分到各个教研组,参与、指导教研组的工作。
教学竞赛是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每学期必搞,采用立体式的方式,即:
以骨干教师为引领(示范),以小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互相听课、评课为基本形式(人人上课),以学校教学竞赛为强化手段(共同提高),使教师全面参与,全程参与,螺旋式提高。
规定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课时,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课时,他本人每学期听课都在100课时以上。
他还非常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
他常说:
“没有高层次教师和专家的纵向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低水平徘徊不前。
”他经常请市、县教研室的专家来学校深入课堂观课、讲座,现场指导解决问题,派教师出去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带领教师去宜川中学等教科研先进学校观摩学习。
把研究的问题课题化,使辛店中学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
体现了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了课题组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性地回答了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近年来,辛店中学的五个县级教研课题和他主持的一个市级课题《构建初中“六加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已经结题,他现在还主持一个国家级教研课题——“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正在研究过程中。
(三)有汗水必然有收获。
不断的学习,长期的积累,坚持不懈深入教学第一线的实践与反思,终于有了收获。
2008年他的“6+1”教学法开始实验。
2009年下学期,全校所有班级所有科目全部开始用这种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老师统治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死气沉沉的局面。
2010年绥德县教研室副主任耿永君同志受当时主管教学的副局长王彪的委托,带领中教组一行,一早观了十二节课,对辛店中学的课堂进行全面观摩剖析,观后说:
绥德县教研室副主任耿永君说:
“辛店中学的课堂教学有看头,要看课堂教学改革到辛店中学来。
一看课堂教学模式新。
六块黑板,六个学习小组,组成了和谐而充满活力的学习共同体,令人耳目一新。
二看课堂教学结构新。
目标明确,容量大,重点突出,自主合作交流有效。
三看师生角色转变了。
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之后,市教研室冷永良副主任专程来调研辛店中学的课堂,观后说:
“辛店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所面临关门处境的薄弱学校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变成了绥德县的一流学校。
到辛店中学观课的绥师附小校长庄孝成说:
“在辛店中学的课堂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没有私心,没有怕超过自己的担心,有的是帮助别人后一脸的成就感。
在这里没有嫌弃,没有孤独,没有争抢前后座位的现象,这里不养懒汉,这里是一个最阳光的集体,而且特别关注学困生。
如果用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小学培养到高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才能。
”
教育是需要一种情怀的,杨东明及他的老师们就是基于对教育的爱,一种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和追求,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不是苍白无力的,而是活生生的。
回顾多年走过的路,杨东明校长感叹的说道:
“从2002年起我们就在努力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苦苦探索了近10年,真实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确实费功夫。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也终于走上了有效教学的‘正道’。
前方路漫漫,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辛店中学仍一如既往不断完善“6+1”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争把辛店中学办成一所榆林市乃至陕北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