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470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docx

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36654

1、身边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4、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二、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

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准备:

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乐生疑

教师:

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

会弯吗?

生齐:

不会。

教师:

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

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

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

请同学讨论一下:

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

(二)探究解决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

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

铜也不能开锁啊!

学生3:

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

学生汇报:

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教师: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

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

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

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这些物品材料来分类,把物品的名称写在书的圆圈中及探究记录单中,好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找出物品是哪些材料组成,完成探究记录单;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教师:

像木材,纸,金属,塑料这些材料,还有哪些物品是由它们制成的呢?

学生思考:

回答。

教师:

同学知道了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

那么所有的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吗?

看图片上的物品,你们分析分析!

(三)乐道疑

教师:

桌子由两种材料组成,本子由三种材料组成,铅笔是由五种材料组成等。

同学你们发现没这些物品与刚才的物品在材料组成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

它们是由二、三、五种等多种材料组成。

教师:

是啊,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

所以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

板书:

身边的材料

材料——物品

|(组成)

材料、金属、纸、棉花

 

第二课时

(一)乐生疑

教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我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

明白了物品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下面请同学看这四幅图。

(出示图)

(二)探究解疑

教师:

它们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回答:

杯子用来喝水;椅子用来坐;背心人用来穿;砖用来盖高楼。

教师:

想想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学生分析,汇报。

教师:

塑料、木材、棉花与土都是材料,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出这四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分组讨论:

塑料是人加工成的。

木材、棉花与土是在大自然中的,天然的。

教师:

是啊,塑料是人们用一些材料加工成的材料。

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加工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

石油、木材、棉花与土都是在大自然中原来的,是天然的所以我们称它们是天然材料,像塑料等材料是由人们加工的成的,我们称为人造材料,下面同学自学P3下面的图。

看一看花瓶是怎么制成的?

学生自学。

教师:

谁谈谈什么样的材料我们叫它人造材料呢?

学生:

需要人们加工的材料。

教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不信我们各小组在我们的教室里找找看,看这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能不能把材料分一下类?

比比哪组找的最多。

由组长组织在教室里找材料,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小组交流找的情况。

(三)乐道疑

教师:

刚才几个组都找到了不少的材料,试想一下,它们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

材料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如果你是一个科学家,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材料呢?

学生回答。

教师:

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很对,今后环保、节能、新颖将是未来材料的首选。

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多注意各种各样的材料,了解关于它的知识。

教师:

我们回家后,在家进行一下家庭用品材料的调查,填写《材料调查记录表》,下节我们在交流好吗?

 

2、塑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

(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

3、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4、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塑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能提出我们为减少“白色污染”要做哪些具体事情。

(3)能描述工厂加工塑料的大体过程。

二、活动准备: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有关新材料的图片若干张。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能用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的一些性质。

2、能利用统计表对材料的性质进行记录、比较。

3、能举例说出塑料制品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过程:

一、乐生疑

教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各种各样,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塑料这种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二、探究解疑

1、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在组内汇报。

2、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出示几件塑料制品或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4、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较塑料尺子与木头尺子。

1、教师出示一把塑料尺子与一把木头尺子,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相同?

那些特点不同?

并记录下列表格里。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2、学生分4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填写记录表。

3、师巡视,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可提示他们。

三、乐道疑

1、提问:

这两种尺子除了以上特点,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引导学生认识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森林破坏。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怎出预测,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塑料其他性质问题。

3、通过记录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教学过程:

一、乐生疑

今天我们用热水和冷水,对塑料进行比较看看塑料还有什么优、缺点。

二、探究解疑

(一)塑料杯遇热水会怎么样?

1、猜想:

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遇到冷水又会怎样?

2、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3、汇报讨论结果。

4、分小组实验:

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塑料瓶里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观察两个瓶子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师巡视指导。

三、乐道疑

1、提问:

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

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

2、关于塑料,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戴手套

1、预测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汇报预测结果。

3、到室外阳光下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的手套放入水盆中,体会两只手的感觉。

摘掉手套后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三)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第三课时认识新材料

活动目标:

1、能主动收集一些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能发现新材料对自己生活的好处。

3、能设计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

教学过程:

一、乐生疑

由于天然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设法制造了许多人造材料。

随着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造出了许多性能越来越好的材料,如:

纳米、人造纤维等材料。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新材料。

二、探究解疑

能举例说胆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存在着种种声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

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三、教具学具

小鼓、方形管、钗、尺、黄豆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乐生疑

同学们,大家倾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

(风声),(歌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板书课题:

3倾听声音

二、探索解疑

1、学生分组寻找声音。

(1)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还听到哪些声音?

(2)把你找到的声音记录下来。

(课件的录音:

风声、水流声、唱歌声、朗读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狗叫声、猫叫声、牛叫声、狼叫声等)

2、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活动

(1)向同学描述自己吸听到哪些声音。

(2)比一比,谁模仿的更好。

(3)你能制造出声音来吗?

用的是什么方法?

3、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1)分组讨论,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分组汇报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

(归纳如下)

问题1:

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问题2:

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

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4、乐生疑

三、板书设计

3倾听声音

风声、水流声、歌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

 

第二课时

一、乐生疑

1、请同学一起模仿羊叫声,青蛙叫声、制造出掌声。

2、出示第一课时学生提出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

问题1:

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问题2:

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

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选择问题3来学习研究吧!

板书:

3倾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探索解疑

1、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活动:

观察物体发时的现象。

(1)实验1:

把鼓平放,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什么?

(2)实验2:

板动你们手上的直尺,用手接触直尺,手有什么感觉?

(3)实验3:

把没有玻璃纸的一端方形管放入嘴里,用嘴吸气,有什么现象?

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制造声音的方法

听到的声音

看到的现象

共同之处

敲鼓

鼓面发出“咚咚”的鼓声

豆子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声音越大,豆子就跳得越高

声音发出时它们都在振动。

拨尺子

尺子发出“哒哒”声。

尺子来回振动。

吸方形管

方形管发出“嘟嘟”声。

玻璃来回振动。

2、指导学生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

(1)分组讨论汇报以上实验:

①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引导学生归纳(板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分组实验汇报

①分组实验:

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停止发声?

②分组讨论:

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归纳: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中,发声也停止。

三、乐道疑

(三)板书设计:

3倾听声音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3倾听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2、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STSE目标:

能举例说明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声音。

教学准备:

按组准备鼓和鼓槌1个、绿豆若干粒、锣1面、钢尺1根、纸杯1个

课时安排:

2课时

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

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STSE目标:

能解释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依靠特殊装置相互传递声音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桌、水槽、砂纸、水、毛巾

课时安排: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2、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STSE目标:

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教学准备:

圆口容器、气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自制小乐器

一、引导学生认识书中的各种乐器,并提问:

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你会弹奏吗?

告诉学生不同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并且声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

二、活动一:

做小鼓

1、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敲击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

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

2、提问:

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

三、活动三:

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同学做的小乐器。

 

学生认乐器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

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材料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

同学自制乐器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自制小乐器

2、布置制定小组计划

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

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

 

布置讨论任务:

对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四、教师总结全课

制定小组计划

 

学生得出结论:

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学生讨论

制定小组计划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6声音与生活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2、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进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2、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STSE目标:

1、能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但噪声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2、能体会到运用一些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噪音”。

 

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声音与生活

一、教学引入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二、活动一:

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

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

三、活动二:

减少噪声

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2、讨论:

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3、讲解:

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

路上图标(禁止鸣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许多树木。

 

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学生交流:

声音能使人心情舒畅,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等。

噪音

 

学生交流找到的减少噪声的资料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声音与生活

讲解:

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科学实验证明:

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

把自己知道的养活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四、拓展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设计前引导学生:

设计前要考虑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

地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

“无噪声书房”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

5、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

 

五、总结全课

 

知道一些常识

 

学生交流

 

小组商量设计“无噪声书房”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原理是什么?

采纳同学们提出的好建议,改进自己的设计。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根据光穿过物体的程度,把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光在直线传播遇到镜子,镜子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太阳光是由7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光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光的传播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SEST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2、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教学准备:

尺子、剪刀、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课时安排:

2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天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

一、教学引入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活动一:

寻找光源

搜集发光的物体

学生想像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人造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

1、出示图片

提问:

还有哪些物体能发光?

2、试着把能发光的物体分类

3、总结: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三、活动二:

我看见了光

1、哪幅图的做法能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照射到墙上?

2、布置学生实验

给学生准备:

尺子、剪刀、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提示:

每块板之间最好相距15厘米左右

参照书中图做实验,看看猜想的正确吗?

 

 

太阳、火、闪电等为天然光源;电灯、手电筒、蜡烛等为人造光源。

学生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实验

多次实验,边实验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书中。

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都能反光,对反光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8透明与不透明

科学探究目标:

能按照物体和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把本组的发现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依据。

2、能正确说出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STSE目标:

能分别举例说出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具准备:

手电筒、一瓶矿泉水、玻璃杯、书本、黑色布料、报纸、卡片纸、小玩具、白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透明

不透明

半透明

透明与不透明

一、引入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

二、活动一:

1、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品

2、提问: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老师:

让教室的光线暗一些,做好分工合作,并提示操作方法,提示后再让学生做实验。

(与桌面平行,与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且距离不变)

3、教师领着学生总结:

提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个概念。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并分类

记录:

让光全部通过的物体有:

玻璃;让光部分通过的物体有:

纸布;不让光通过的物体有:

 

 

训练学生边实验边记录的习惯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透明与不透明

4、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5、这些灯罩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它们的透光效果一样吗?

 

三、活动二:

影子

1、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会有什么现象?

 

2、将蜡烛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

 

四、总结全课

 

学生总结:

让光全部通过的物体是透明的物体;让光部分通过的物体是半透明物体;不让光通过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

学生自由交流

根据已有知识作解答。

 

学生猜测

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亲自实验

知道:

影子的变化是随光源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之间的区别。

 

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

 

9镜子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

2、能够用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3、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想出的利用镜子能做的事情。

2、能借鉴别人的想法,想出新的使用镜子的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STSE目标:

能举例说出镜子能反光的性质在生活及生产设备中的用途。

教具准备:

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纸、尺子、两快大小相同的镜子、一个小熊猫或其他玩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平面镜

 

光的传播路线

 

反光

镜子

一、教师引入新课

光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